CN219125402U -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5402U
CN219125402U CN202223606034.4U CN202223606034U CN219125402U CN 219125402 U CN219125402 U CN 219125402U CN 202223606034 U CN202223606034 U CN 202223606034U CN 219125402 U CN219125402 U CN 2191254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ghtening
forming substrate
heating
aerosol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60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士江
刘才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eekvap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60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54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54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54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加热基体以及预紧座。外壳上开设有插入孔,插入孔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插入。加热基体位于外壳内,加热基体上形成有收纳腔,收纳腔用于放置气溶胶形成基质。预紧座位于外壳内,且位于外壳和加热基体之间。预紧座内开设有通孔,通孔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穿过,通孔内设置有弹性预紧件,弹性预紧件上形成有预紧口,预紧口的直径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外径。当气溶胶形成基质穿过通孔内的预紧口时,气溶胶形成基质会对弹性预紧件产生挤压作用,弹性预紧件受力被挤压后也会沿径向上给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被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上,有效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在装置内发生晃动。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热不燃烧烟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是一种将电能转为热能,进而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雾化加热的装置。用户在使用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时,仅需启动开关即可使用,不再需要使用传统的火源来点燃气溶胶形成基质,因此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目前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中缺乏对气溶胶形成基质进行固定的结构,导致用户在抽吸气溶胶形成基质的过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会发生晃动,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给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上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一定的预紧力,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在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内发生晃动。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插入;
加热基体,所述加热基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基体上形成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放置气溶胶形成基质;以及
预紧座,所述预紧座位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加热基体之间;所述预紧座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穿过,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性预紧件,所述弹性预紧件上形成有预紧口,所述预紧口的直径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外径。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预紧件上预紧口的径向尺寸能够随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收缩而收缩。
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通孔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预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为环形安装槽,所述弹性预紧件为环形弹性预紧件。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预紧件的轴向截面为圆形截面。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预紧件包括相连接的多个连接段和多个接触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接触段间隔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连接段的轴向截面线径小于所述接触段的轴向截面线径。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外径,和/或,所述弹性预紧件的轴向厚度不大于所述安装槽的轴向厚度。
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外壳内的隔热管、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热管的两端,所述加热基体位于所述隔热管内,所述第一端盖设置在靠近所述预紧座一侧,所述第二端盖设置在远离所述预紧座一侧;所述预紧座的一端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预紧座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在所述预紧座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缓冲件为环形弹性缓冲件,所述预紧座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相套接或凹凸配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基体为管状结构,所述加热基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基体的外壁上,和/或,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基体远离所述预紧座的一端。
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在外壳和加热基体之间设置有预紧座,预紧座上开设供气溶胶形成基质穿过的通孔,该通孔能够给其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一定的轴向支撑。通孔内设置有弹性预紧件,弹性预紧件上形成有预紧口,预紧口的直径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外径。这样,当气溶胶形成基质穿过通孔内的预紧口时,气溶胶形成基质会对弹性预紧件产生挤压作用,弹性预紧件受力被挤压后也会沿径向上给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被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上,有效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在装置内发生晃动。本申请选择的弹性预紧件具有弹性结构,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弹性预紧件在和气溶胶形成基质接触时,能够给气溶胶形成基质提供一个相对柔和的预紧力,较大化的避免对气溶胶形成基质产生挤压变形、甚至破损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中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加热基体、11.加热部件、20.预紧座、21.通孔、22.弹性预紧件、221.连接段、222.接触段、23.安装槽、30.气溶胶形成基质、40.隔热管、50.第一端盖、60.第二端盖、61.支撑件、70.弹性缓冲件、80.第一密封圈、9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组成和/或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请参阅图1-图6,一种实施例中,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包括:外壳、加热基体10以及预紧座20。
外壳上开设有插入孔,插入孔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插入。
加热基体10位于外壳内,加热基体10上形成有收纳腔,收纳腔用于放置气溶胶形成基质30。
预紧座20位于外壳内,且位于外壳和加热基体10之间。预紧座20内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30穿过,通孔21内设置有弹性预紧件22,弹性预紧件22上形成有预紧口,预紧口的直径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外径。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简称装置),在外壳和加热基体10之间设置有预紧座20,预紧座20上开设供气溶胶形成基质30穿过的通孔21,该通孔21能够给其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一定的轴向支撑。通孔21内设置有弹性预紧件22,弹性预紧件22上形成有预紧口,预紧口的直径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外径。这样,当气溶胶形成基质30穿过通孔21内的预紧口时,气溶胶形成基质30会对弹性预紧件22产生挤压作用,弹性预紧件22受力被挤压后也会沿径向上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30被牢固地固定在装置上,有效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30在装置内发生晃动。本申请选择的弹性预紧件22具有弹性结构(例如硅胶或其他有弹性的塑料),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弹性预紧件22在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接触时,能够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一个相对柔和的预紧力,较大化的避免对气溶胶形成基质30产生挤压变形、甚至破损的现象发生。
其中,弹性预紧件22上预紧口的径向尺寸能够随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收缩而收缩。通常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气溶胶形成基质30内的液体会变少,气溶胶形成基质30也会变细,此时气溶胶形成基质30在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上更容易发生晃动,甚至被用户的嘴部带出。但若采用本申请设计的装置,其弹性预紧件22上预紧口的径向尺寸能够随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收缩而收缩,即使装置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30被使用一段时间后变细,预紧座20通孔21内的弹性预紧件22也能够通过调整自身的弹性变形量来适应变化尺寸后的气溶胶形成基质30,仍能够提供一定的弹性预紧力,避免后续使用过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30发生晃动。
预紧座20上设置的弹性预紧件22可以和预紧座20为一体结构,也可以固定在预紧座20上,甚至活动设置在预紧座20上。具体的,请参阅图2-图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预紧座20上的通孔21内开设有安装槽23,将弹性预紧件22设置于安装槽23内。
安装槽23内弹性预紧件22的工作原理为:初始在装置内插入一根新的气溶胶形成基质30时,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径向尺寸相对偏大,对应的,此时弹性预紧件22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接触时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随着时间的积累,气溶胶形成基质30内的一些液体被加热烘烤后,气溶胶形成基质30会变细些,此时弹性预紧件22可以适当恢复一些形变,以继续和变细后的气溶胶形成基质30进行接触。若本申请装置中的弹性预紧件22为硬性结构,虽然在开始的一端时间能够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预紧力,但随着气溶胶形成基质30变细,就无法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预紧力了,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30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不利于被均匀稳定加热,也影响用户体验。
请参阅图1-图4,安装槽23为环形安装槽,弹性预紧件22为环形弹性预紧件。环形的弹性预紧件22能够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整个外周都进行接触,不仅能够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足够的预紧力,还能够均衡的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各个部位提供预紧力,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30局部受力易变形的现象发生。
对于环形的弹性预紧件22,其轴向截面可以为方形、矩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甚至异形等。弹性预紧件22的设置是为了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不同形状的轴向截面都可以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但不同形状的轴向截面,在向装置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30时,具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弹性预紧件22的轴向截面为矩形或方形,弹性预紧件22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之间是面接触,接触面积大,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30时,会有较大的阻力。再例如,弹性预紧件22的轴向截面为椭圆形,此时弹性预紧件22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之间偏向于线接触,既能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一定的接触预紧力,又能便于气溶胶形成基质30顺利经过。又例如,弹性预紧件22的轴向截面为圆形,此时弹性预紧件22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之间也偏向于线接触,既能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一定的接触预紧力,又能便于气溶胶形成基质30顺利经过,但更重要的是,轴向截面为圆形的弹性预紧件22,还便于整圈进行翻转。如图4所示,当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30时,假设从上向下插入,弹性预紧件22会整圈的向内翻转,弹性预紧件22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此时是滚动接触,有效降低气溶胶形成基质30进入装置(或进入加热基体10上的收纳腔)的阻力。因此,优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预紧件22的轴向截面为圆形截面。
更佳的,请参阅图4,弹性预紧件22包括相连接的多个连接段221和多个接触段222,连接段221和接触段222间隔设置在同一圆周上。连接段221的轴向截面线径小于接触段222的轴向截面线径,即连接段221相对细一些,接触段222相对粗一些。
将环形的弹性预紧件22分为两种粗细尺寸的多段,较细的部分充当连接段221,起到连接两端接触段222的作用,较粗的部分充当接触段222,起到和预紧座20内气溶胶形成基质30接触的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弹性预紧件22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接触面积,也能有效降低用户在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30时需要克服的阻力,便于快速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30。弹性预紧件22的轴向截面越粗,整圈翻转的阻力就会越大,当把弹性预紧件22分为多段粗细不同的连接段221和接触段222时,能够降低弹性预紧件22整圈翻转的阻力,进而降低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30时产生的阻力,使得气溶胶形成基质30能够快速进入收纳腔内。
连接段221和接触段222间隔设置在同一圆周上,因此连接段221的个数和接触段222的个数相同。以接触段222为例,接触段222可以设置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等。当设置多个接触段222时,多个接触段222的周向(沿圆周方向)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较佳的,多个接触段222的周向长度均相同,且沿着同一圆周均匀分布,以便于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外周提供均匀一致的力。多个接触段222连在一起形成的总的周向长度,至少占弹性预紧件22圆周长度的25%,多个接触段222连在一起形成的总的周向长度占弹性预紧件22圆周长度的比例越大,越能够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足够的预紧力,但同时也会给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30时带来较大阻力。因此,综合考虑,多个接触段222连在一起形成的总的周向长度占弹性预紧件22圆周长度的40-60%。
弹性预紧件22上的多个连接段221和多个接触段222一体加工,便于生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分段加工连接段221和接触段222,最后再将连接段221和接触段222进行拼接形成完整的环形弹性预紧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弹性预紧件22的翻转活动,在安装槽23内给弹性预紧件22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具体为:弹性预紧件22的内径小于安装槽23的内径,弹性预紧件22的外径不大于安装槽23的外径,和/或,弹性预紧件22的轴向厚度不大于安装槽23的轴向厚度。当弹性预紧件22的外径小于安装槽23的外径时,弹性预紧件22和安装槽23之间在径向上相对存在一些间隙,能够给弹性预紧件22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当弹性预紧件22的轴向厚度小于安装槽23的轴向厚度时,便于弹性预紧件22的翻转。当弹性预紧件22的外径不大于安装槽23的外径,且弹性预紧件22的轴向厚度不大于安装槽23的轴向厚度时,能够在径向和轴向上均给弹性预紧件22留下足够的翻转空间。弹性预紧件22的内径为环形弹性预紧件内环对应的直径(也即预紧口的直径),弹性预紧件22的外径为环形弹性预紧件外环对应的直径。
在其他实施例中,预紧座20通孔21内开设的安装槽23也可以是圆弧段的安装槽23。当安装槽23为圆弧段的安装槽23时,弹性预紧件22也对应为圆弧段的弹性预紧件22,此时,弹性预紧件22可以固定在安装槽23内,也可以活动设置于安装槽23内。以周向长度为八分之一圆周长的安装槽23为例,可以在通孔21内开设一个、两个、三个、四个等,一个安装槽23内设置至少一个弹性预紧件22。在安装槽23周向长度确定时,设置的安装槽23的个数越多,对应的,对气溶胶形成基质30能提供更好的预紧效果,具体根据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预紧需求来确定。
请参阅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还包括位于外壳内的隔热管40、第一端盖50以及第二端盖60。第一端盖50和第二端盖60分别设置于隔热管40的两端,加热基体10位于隔热管40内,第一端盖50设置在靠近预紧座20一侧,第二端盖60设置在远离预紧座20一侧。第一端盖50上开设有通道口,以便于气溶胶形成基质30经过,外壳上的插入口、预紧座20上的通孔21以及第一端盖50上的通道口均和加热基体10上的收纳腔相连通。预紧座20的一端和外壳连接,预紧座20的另一端和第一端盖50连接,在预紧座20和第一端盖50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70。
通常,对于加工的部件或零件,会多少存在一些加工误差,为了减少加工误差对装配的影响,在预紧座20和第一端盖50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70。在弹性缓冲件70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弥补预紧座20和第一端盖50的加工误差,甚至还能弥补同一轴向上其他部件产生的加工误差。
其中,弹性缓冲件70为环形弹性缓冲件,预紧座20和第一端盖50之间相套接或凹凸配合。例如,如图2-图3所示,预紧座20靠近第一端盖50一侧设有向第一端盖50内延伸的套筒,预紧座20靠近第一端盖50的外周一侧形成有一圈7字形的空间面。对应的,第一端盖50上靠近预紧座20的一端外周设有一圈环壁,该环壁和第一端盖50的端面形成一圈L形的空间面。7字形的空间面和L形的空间面围合在一起形成放置弹性缓冲件70的收纳空间。该收纳空间既能用于放弹性缓冲件70,又能限制弹性缓冲件70的位置。预紧座20的顶部和外壳(未图示)相抵接,更佳的,请参阅图3,预紧座20的顶部外周设置有阶梯柱,轴向上相邻的柱体之间形成台阶,预紧座20上的台阶处和外壳的插入口处相配合,便于实现预紧座20的装配和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直接将弹性缓冲件70固定在第一端盖50和预紧座20中的任意一个上。弹性缓冲件70除了为环形结构,还可以为柱状、块状、条状等结构,只要分布在第一端盖50和预紧座20之间,并能提供一定的轴向缓冲力即可。
加热基体10为管状、片状、针状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具体的,请参阅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热基体10为管状结构,加热基体10上设置至少一个加热部件11,加热部件11设置在加热基体10的外壁上,和/或,加热部件11设置在加热基体10远离预紧座20的一端。
当加热部件11设置在加热基体10的外壁上时,加热部件11能够沿着径向对加热基体10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30进行加热。当加热部件11设置在加热基体10远离预紧座20的一端时,加热部件11能够沿着轴向对加热基体10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30进行加热。若想快速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30,可以同时对气溶胶形成基质30进行径向加热和轴向加热,例如在加热基体10的外周壁和端部上均设置加热部件11。加热部件11的加热方式可以采用电阻加热和/或电磁加热。
请参阅图1,第二端盖60的外周面上还设有多个沿径向向外凸出的支撑件61,支撑件61为柱状、条状、块状等结构,通过在第二端盖60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支撑件61,能够降低和隔热管40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热量传递,降低能耗。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80和第二密封圈90,第一密封圈80介于第一端盖50和隔热管40之间,第二密封圈90介于第二端盖60和隔热管40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80和第二密封圈90能够保障隔热管40内空气的密闭性,进而提高隔热管40的保温隔热性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缓冲件70除了设置在预紧座20上,还可以设置在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插入加热基体10之前的其他插入路径上。例如在第一端盖50内设置弹性预紧件22,甚至在第一端盖50内开设安装槽23,在安装槽23上设置对应的弹性预紧件22。这样,当在装置上插入气溶胶形成基质30后,仍可以达到对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锁紧固定目的。
本申请所设计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在装置内设置有预紧座20,在预紧座20的通孔21内设置有弹性预紧件22,弹性预紧件22上形成预紧口的直径也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外径,便于弹性预紧件22和气溶胶形成基质30紧密接触,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一定的预紧力,进而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30在装置内发生晃动。并且,在随后使用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过程中,弹性预紧件22上预紧口的径向尺寸能够随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缩小而适应性地缩小,即仍能够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保障在使用装置的过程中,始终给气溶胶形成基质30提供预紧力,避免气溶胶形成基质30在装置内发生晃动。采用本申请设计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用户在抽吸气溶胶形成基质30的过程中,气溶胶形成基质30在装置内晃动不稳定的问题,并提高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的用户体验效果。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插入孔,所述插入孔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插入;
加热基体,所述加热基体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加热基体上形成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用于放置气溶胶形成基质;以及
预紧座,所述预紧座位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加热基体之间;所述预紧座内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气溶胶形成基质穿过,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性预紧件,所述弹性预紧件上形成有预紧口,所述预紧口的直径小于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件上预紧口的径向尺寸能够随气溶胶形成基质的收缩而收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预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为环形安装槽,所述弹性预紧件为环形弹性预紧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件的轴向截面为圆形截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件包括相连接的多个连接段和多个接触段,所述连接段和所述接触段间隔设置在同一圆周上;所述连接段的轴向截面线径小于所述接触段的轴向截面线径。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所述弹性预紧件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外径,和/或,所述弹性预紧件的轴向厚度不大于所述安装槽的轴向厚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外壳内的隔热管、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设置于所述隔热管的两端,所述加热基体位于所述隔热管内,所述第一端盖设置在靠近所述预紧座一侧,所述第二端盖设置在远离所述预紧座一侧;所述预紧座的一端和所述外壳连接,所述预紧座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端盖连接,在所述预紧座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为环形弹性缓冲件,所述预紧座和所述第一端盖之间相套接或凹凸配合。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基体为管状结构,所述加热基体上设置至少一个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基体的外壁上,和/或,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加热基体远离所述预紧座的一端。
CN202223606034.4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1254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034.4U CN219125402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6034.4U CN219125402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5402U true CN219125402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6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6034.4U Active CN219125402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54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20303B2 (en) Cartridge, atomiz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EP2944207B1 (en) Atomizer, power supp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US9861130B2 (en) Atomizing assembly,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TWI665125B (zh) 自行車操作裝置
US8313384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overload protection
US11324257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omprising meshed heating disc
US8906528B2 (en) Bicycle electric power source assembly
CN219125402U (zh) 一种加热不燃烧雾化装置
CN201034112Y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枢纽器
JP2014070734A (ja) 差込み部材
JP2009122670A (ja) 高さ調整装置
TW200623541A (en) Spring connector
JP2001518170A (ja) モータ、及びモータのための軸受
JP6177903B2 (ja) 物体を懸吊するためのフックデバイス
CN201836181U (zh) 螺丝及其应用的机壳组件
EP1846685A2 (en) Garden hose coupling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202707575U (zh) 风扇轴承固定结构及应用其的风扇
JPWO2020084791A1 (ja) 霧化ユニット、及び非燃焼式吸引器
CN201387904Y (zh) 一种电池套管及照明装置
JPH062786Y2 (ja) 塗布部材の固定具
US6572198B1 (en)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a rim with a tire
WO2022041573A1 (zh) 指环扣及电子设备
CN215987242U (zh) 一种书写笔防脱结构、被动书写笔及交互平板
CN220859430U (zh)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10043914U (zh) 马桶刷及与之配套的马桶刷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