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3282U - 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3282U
CN219123282U CN202223536376.3U CN202223536376U CN219123282U CN 219123282 U CN219123282 U CN 219123282U CN 202223536376 U CN202223536376 U CN 202223536376U CN 219123282 U CN219123282 U CN 219123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cell stack
stack frame
track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637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佳佳
王保存
周振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Tianzhao 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aob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aob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aob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637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3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3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3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包括燃料电池堆框架和前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燃料电池堆框架、前盖、壳体、传动机构和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向后推动推动杆,推动杆带动联动块向后移动,联动块带动连接杆与定位机构之间的配合,便可以将前盖打开,对其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解决了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在对燃料电池堆进行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以确保燃料电池堆可以正常使用,然后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取出燃料电池堆的方式需要通过使用工具将螺钉拆除,之后才可以将其取出,使用者在缺少工具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检修,导致燃料电池堆框架不具有快速进行检修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堆框架实用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料电池堆框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堆是指将多个燃料电池组成的电池堆,目的是为了获得实际应用的电压,燃料电池堆框架则是用于对多个燃料电池进行储存的框架,燃料电池堆框架在对燃料电池堆进行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以确保燃料电池堆可以正常使用,然后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取出燃料电池堆的方式需要通过使用工具将螺钉拆除,之后才可以将其取出,使用者在缺少工具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检修,导致燃料电池堆框架不具有快速进行检修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堆框架实用性,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恒距式燃料电池电堆框架结构,公开号为:CN209675418U,包括两块固定端板、侧固定条以及固定条,固定端板包括固定面及翻边,侧固定条和固定条两端与翻边上设有相对应的铆接孔,侧固定条两端分别与两块固定端板上的翻边相对应的角铆接,固定条位于侧固定条之间,固定条两端分别与两块固定端板上的翻边中部铆接,固定端板、侧固定条和固定条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固定端板的固定面之间还设有两个定位柱,两个定位柱位于长方体框架结构的两个斜对角上,本实用新型将两块固定端板通过侧固定条和固定条铆接固定,简化了组装时的工艺参数设定,又可以保证单体电池之间压缩均匀,提高了燃料电池电堆的性能,缩短了装配时间,通过检索,上述为较为接近现有技术的案例,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燃料电池堆框架在对燃料电池堆进行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以确保燃料电池堆可以正常使用,然后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取出燃料电池堆的方式需要通过使用工具将螺钉拆除,之后才可以将其取出,使用者在缺少工具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检修,导致燃料电池堆框架不具有快速进行检修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堆框架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具备可快速对燃料电池堆框架进行拆除,对燃料电池堆进行定期检修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在对燃料电池堆进行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以确保燃料电池堆可以正常使用,然后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取出燃料电池堆的方式需要通过使用工具将螺钉拆除,之后才可以将其取出,使用者在缺少工具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检修,导致燃料电池堆框架不具有快速进行检修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堆框架实用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包括燃料电池堆框架和前盖,所述前盖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壳体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燃料电池堆框架两侧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壳体的后侧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联动块,所述联动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联动块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外侧,所述联动块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轨迹杆和两个轨迹块,两个所述轨迹块均套设于轨迹杆的表面,所述轨迹杆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轨迹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靠近卡块的一侧贯穿至卡槽的内部,且与定位孔配合使用,所述连接杆靠近轨迹块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轨迹块的右侧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联动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后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推动槽,所述推动槽与推动杆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轨迹块的顶部开设有轨迹孔,所述轨迹孔与轨迹杆配合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前盖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燃料电池堆框架、前盖、壳体、传动机构和定位机构的配合使用,向后推动推动杆,推动杆带动联动块向后移动,联动块带动连接杆与定位机构之间的配合,便可以将前盖打开,对其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解决了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在对燃料电池堆进行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以确保燃料电池堆可以正常使用,然后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取出燃料电池堆的方式需要通过使用工具将螺钉拆除,之后才可以将其取出,使用者在缺少工具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检修,导致燃料电池堆框架不具有快速进行检修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堆框架实用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机构,能够通过向后推动推动杆,推动杆带动联动块向后移动,联动块带动连接杆与定位机构之间的配合,使定位杆离开定位孔7内部,便可以将前盖打开,对其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机构,能够通过对准卡块与卡槽之间的位置,将前盖安装于燃料电池堆框架的前侧,使卡块进入卡槽内部,之后通过弹簧产生的弹力推动联动块向前移动,联动块带动连接杆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配合,连接杆转动的同时撬动轨迹块和定位杆向靠近卡块一侧移动,使定位杆进入定位孔内部,从而完成对壳体及前盖的固定。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簧,能够通过弹簧产生的弹力推动联动块向前移动,联动块带动连接杆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配合,连接杆转动的同时撬动轨迹块和定位杆向靠近卡块一侧移动,使定位杆进入定位孔内部,起到一个复位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推动槽,能够为推动杆提供一个移动轨迹,从而限制其移动范围使其只能前后进行移动。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轨迹孔,能够通过轨迹孔与轨迹杆之间的配合,限制轨迹块和定位杆的位置,使其运行时更加稳定,起到一个限制的作用。
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环和密封圈,能够提高前盖与燃料电池堆框架安装后密封性,从而起到延长燃料电池堆框架内部燃料电池堆寿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分解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壳体右视的立体剖视图。
图中:1、燃料电池堆框架;2、前盖;3、壳体;4、传动机构;401、联动块;402、推动杆;403、连接杆;5、定位机构;501、轨迹杆;502、轨迹块;503、定位杆;6、卡块;7、定位孔;8、卡槽;9、弹簧;10、推动槽;11、轨迹孔;12、密封环;1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包括燃料电池堆框架1和前盖2,前盖2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3,壳体3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机构4,壳体3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机构5,燃料电池堆框架1两侧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6,卡块6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7,壳体3的后侧开设有与卡块6配合使用的卡槽8。
参考图3和图4,传动机构4包括联动块401,联动块4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402,推动杆402远离联动块401的一端贯穿壳体3的外侧,联动块40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03。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传动机构4,能够通过向后推动推动杆402,推动杆402带动联动块401向后移动,联动块401带动连接杆403与定位机构5之间的配合,使定位杆503离开定位孔7内部,便可以将前盖2打开,对其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方便了使用者使用。
参考图4,定位机构5包括轨迹杆501和两个轨迹块502,两个轨迹块502均套设于轨迹杆501的表面,轨迹杆501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轨迹块50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503,定位杆503靠近卡块6的一侧贯穿至卡槽8的内部,且与定位孔7配合使用,连接杆403靠近轨迹块50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轨迹块502的右侧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5,能够通过对准卡块6与卡槽8之间的位置,将前盖2安装于燃料电池堆框架1的前侧,使卡块6进入卡槽8内部,之后通过弹簧9产生的弹力推动联动块401向前移动,联动块401带动连接杆403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配合,连接杆403转动的同时撬动轨迹块502和定位杆503向靠近卡块6一侧移动,使定位杆503进入定位孔7内部,从而完成对壳体3及前盖2的固定。
参考图4,联动块40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9,弹簧9的后侧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弹簧9,能够通过弹簧9产生的弹力推动联动块401向前移动,联动块401带动连接杆403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配合,连接杆403转动的同时撬动轨迹块502和定位杆503向靠近卡块6一侧移动,使定位杆503进入定位孔7内部,起到一个复位的作用。
参考图4,壳体3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推动槽10,推动槽10与推动杆402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推动槽10,能够为推动杆402提供一个移动轨迹,从而限制其移动范围使其只能前后进行移动。
参考图4,轨迹块502的顶部开设有轨迹孔11,轨迹孔11与轨迹杆501配合使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轨迹孔11,能够通过轨迹孔11与轨迹杆501之间的配合,限制轨迹块502和定位杆503的位置,使其运行时更加稳定,起到一个限制的作用。
参考图2和图3,前盖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2,密封环12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13。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密封环12和密封圈13,能够提高前盖2与燃料电池堆框架1安装后密封性,从而起到延长燃料电池堆框架1内部燃料电池堆寿命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使用者需要对燃料电池堆框架1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时,向后推动推动杆402,推动杆402带动联动块401向后移动,联动块401带动连接杆403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连接杆403转动的同时撬动轨迹块502和定位杆503向远离卡块6一侧移动,使定位杆503离开定位孔7内部,此时壳体3与前盖2没有了限制,便可以将前盖2打开,从而对燃料电池堆框架1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检修完毕后,通过对准卡块6与卡槽8之间的位置,将前盖2安装于燃料电池堆框架1的前侧,使卡块6进入卡槽8内部,之后通过弹簧9产生的弹力推动联动块401向前移动,联动块401带动连接杆403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配合,连接杆403转动的同时撬动轨迹块502和定位杆503向靠近卡块6一侧移动,使定位杆503进入定位孔7内部,从而完成对壳体3及前盖2的固定,进而解决了燃料电池堆框架1不具有快速进行检修功能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燃料电池堆框架,通过设置燃料电池堆框架1、前盖2、壳体3、传动机构4和定位机构5的配合使用,向后推动推动杆402,推动杆402带动联动块401向后移动,联动块401带动连接杆403与定位机构5之间的配合,便可以将前盖2打开,对其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解决了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在对燃料电池堆进行储存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内部的燃料电池堆进行检修,以确保燃料电池堆可以正常使用,然后现有燃料电池堆框架取出燃料电池堆的方式需要通过使用工具将螺钉拆除,之后才可以将其取出,使用者在缺少工具的情况下就无法进行检修,导致燃料电池堆框架不具有快速进行检修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燃料电池堆框架实用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包括燃料电池堆框架(1)和前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2)后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3),所述壳体(3)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壳体(3)内部的后侧设置有定位机构(5),所述燃料电池堆框架(1)两侧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6),所述卡块(6)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7),所述壳体(3)的后侧开设有与卡块(6)配合使用的卡槽(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联动块(401),所述联动块(4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402),所述推动杆(402)远离联动块(401)的一端贯穿壳体(3)的外侧,所述联动块(40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第一转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4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轨迹杆(501)和两个轨迹块(502),两个所述轨迹块(502)均套设于轨迹杆(501)的表面,所述轨迹杆(501)的顶部和底部均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轨迹块(50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503),所述定位杆(503)靠近卡块(6)的一侧贯穿至卡槽(8)的内部,且与定位孔(7)配合使用,所述连接杆(403)靠近轨迹块(50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轨迹块(502)的右侧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块(40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后侧与壳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推动槽(10),所述推动槽(10)与推动杆(402)配合使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迹块(502)的顶部开设有轨迹孔(11),所述轨迹孔(11)与轨迹杆(501)配合使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2),所述密封环(12)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13)。
CN202223536376.3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Active CN219123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6376.3U CN219123282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6376.3U CN219123282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3282U true CN219123282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6376.3U Active CN219123282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3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54751B (zh) 一种易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
CN219123282U (zh) 一种燃料电池堆框架
CN211088459U (zh) 一种可改善电池低温性能的电池保温结构
CN218974400U (zh) 用于锂电池性能检测使用的电芯检测仪器
CN212725508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蓄电池
CN212392332U (zh) 一种电芯连接更稳定的电池模组
CN215008354U (zh) 冷却效率高的锂电池组
CN112727486A (zh) 一种盘形滚刀卡死安装结构及应用该结构的顶管机
CN219734801U (zh) 一种多块上下滑轨屏
CN217589238U (zh) 一种锂电池组的快速组装结构
CN220637718U (zh) 一种破碎机锤头拆卸工具
CN219801444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源转换插头
CN112284192A (zh) 一种智能靶场
CN111785873A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蓄电池
CN211017242U (zh) 纽扣电池的电极与隔膜的组合装置
CN221414395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滚刷的智能光伏清扫机器人
CN218509990U (zh) 一种方便快速组装的铜保持架
CN219893059U (zh) 一种电机的外壳结构
CN220692574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防潮装置
CN219122190U (zh) 一种成分分析仪用探头更换组件
CN219215329U (zh) 一种海上漂浮式发电站
CN220267413U (zh) 一种小头锌合金内套锁壳
CN221596684U (zh) 锂电池电芯结构
CN22023331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组合式锂电池箱
CN210866303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02

Address after: Block 34-30, No.22 Shaoxian Road, Kundulun District, Baotou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4000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Tianzhao 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1061 apartment 2215, No. 3, zone B,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No. 6888, Jiankang East Street, Huayuan community, Qingchi street, high tech Zone,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eifang gaob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