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8821U -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8821U
CN219118821U CN202320250150.2U CN202320250150U CN219118821U CN 219118821 U CN219118821 U CN 219118821U CN 202320250150 U CN202320250150 U CN 202320250150U CN 219118821 U CN219118821 U CN 219118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ing plate
support plate
support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015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亦雄
周朝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Caidi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Caidi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Caidi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Caidi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015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8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8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8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对墙体进行砌筑时,使用者把底板进行搬运至所需砌筑的后方,然后通过第二固定杆对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从而让第一支撑板以第二固定杆为轴心进行旋转,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配合,确保第一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呈现九十度角,并且在通过推动架与卡合槽之间的配合,来紧密的对第一支撑板进行推动,从而让使用者可以沿着第一支撑板来对墙体进行砌筑,使得既可以提高对墙体的砌筑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建设的全面实施,需要建造各类建筑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在建筑施工过程对墙面进行堆砌时,主要通过泥浆对砖块进行粘结,而湿润的泥浆稳定性较差,在进行建造过程中当墙体受到一定的外力碰撞时,则会产生倾斜或整体倾倒,既延缓施工进程,又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卡合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底板之间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进行支撑定位;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有推动架,所述推动架活动安装在底板的内部,所述推动架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卡合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连接板。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端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二固定杆的杆身外侧;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靠近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互相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后侧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二支撑板卡合安装在连接槽的内部;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端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限位杆分别卡合安装在限位孔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且靠近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贯穿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杆身外侧活动贯穿安装有推动架,所述推动架卡合安装在凹槽的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后侧与连接槽的内部分别设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分别与推动架之间卡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侧上端与第二支撑板的两侧中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互相靠近的所述支撑杆杆身外侧分别套设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分别设有引导槽,位于第二支撑板两侧的支撑杆分别活动安装在引导槽的内部。
(1)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对墙体进行砌筑时,使用者把底板进行搬运至所需砌筑的后方,然后通过第二固定杆对第一支撑板进行转动,从而让第一支撑板以第二固定杆为轴心进行旋转,同时通过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配合,确保第一支撑板与底板之间呈现九十度角,并且在通过推动架与卡合槽之间的配合,来紧密的对第一支撑板进行推动,从而让使用者可以沿着第一支撑板来对墙体进行砌筑,使得既可以提高对墙体的砌筑效率,也避免墙体受到外力产生倾斜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支撑杆与连接板之间的配合,对第二支撑板进行转动,从而将第二支撑板移动至第一支撑板的上端,从而延长第一支撑板的支撑高度,更加方便其对墙体进行支撑工作,并且通过限位孔与限位杆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更加的稳固,不会产生倾斜偏移的情况,最大程度的保证墙体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的后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的图3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的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支撑板;201、连接槽;3、第二支撑板;4、支撑机构;401、凹槽;402、第一固定杆;403、推动架;404、卡合槽;405、限位孔;406、限位杆;407、连接板;408、支撑杆;409、引导槽;5、第二固定杆;6、第一限位板;7、第二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到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第一支撑板2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且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卡合连接;
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与底板1之间设有支撑机构4,支撑机构4用于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进行支撑定位;
支撑机构4包括有推动架403,推动架403活动安装在底板1的内部,推动架403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卡合连接;
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连接板407。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底板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5,第一支撑板2的下端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二固定杆5的杆身外侧;第一支撑板2的下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6,底板1的上表面且靠近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7,第一限位板6与第二限位板7之间互相贴合。
通过第一限位板6与第二限位板7之间的贴合,使得第一支撑板2再以第二固定杆5为轴心进行转动时,对第一支撑板2的角度进行定位,使得第一支撑板2在旋转完成后,第一支撑板2与底板1之间的角度呈现90°角,使得第一支撑板2可以更加准确与稳定的对墙体进行支撑工作,更加便于墙体进行砌筑加工。
如图2、图4与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设有连接槽201,第二支撑板3卡合安装在连接槽201的内部;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杆406,第二支撑板3的下端设有若干限位孔405,限位杆406分别卡合安装在限位孔405的内部,底板1的上表面且靠近第二固定杆5的一端贯穿设有凹槽401,凹槽4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402,第一固定杆402的杆身外侧活动贯穿安装有推动架403,推动架403卡合安装在凹槽401的内部,第二支撑板3的后侧与连接槽201的内部分别设有卡合槽404,卡合槽404分别与推动架403之间卡合连接,第一支撑板2的两侧上端与第二支撑板3的两侧中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08,互相靠近的支撑杆408杆身外侧分别套设安装有连接板407,连接板407靠近第二支撑板3的一端分别设有引导槽409,位于第二支撑板3两侧的支撑杆408分别活动安装在引导槽409的内部。
在当第一支撑板2旋转完成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推动架403以第一固定杆402为轴心进行转动,让推动架403卡合安装至第二支撑板3后侧的卡合槽404内部,实现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定位支撑工作,让其更加稳定的对墙体进行支撑;
然后在需要将第二支撑板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的上端时,使用者先将推动架403与卡合槽404进行分离,然后使用者把第二支撑板3通过连接板407以第一支撑板2两侧的限位杆406为轴心向上进行转动,然后在当而第二支撑板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的上端后,使用者即可对第二支撑板3向下进行按动,使得第二支撑板3带动限位杆406沿着引导槽409进行下移工作,最终使得限位杆406卡合安装至限位孔405的内部,完成对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的拼接安装工作,延长对墙体的支撑高度,更加的简单便捷;
然后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拼接安装完成后,使用者再把推动架403以第一固定杆402为轴心进行转动,让推动架403卡合安装至位于连接槽201内部的卡合槽404内,实现对第一支撑板2的继续推动支撑工作;
通过凹槽401既便于对推动架403进行转动,让其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进行支撑工作,也便于后期使用者在对其进行回收时,使得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底板1和推动架403之间形成整体,既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回收,也便于对其进行储存工作。
该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
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对第一支撑板2进行转动,让第一支撑板2以第二固定杆5为轴心进行旋转,然后在当第一支撑板2带动第一限位板6和第二限位板7相贴合后,即可停止对第一支撑板2的旋转工作;
然后在当第一支撑板2旋转完成后,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推动架403以第一固定杆402为轴心进行转动,让推动架403卡合安装至第二支撑板3后侧的卡合槽404内部,实现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定位支撑工作,让其更加稳定的对墙体进行支撑;
然后在需要将第二支撑板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的上端时,使用者先将推动架403与卡合槽404进行分离,然后使用者把第二支撑板3通过连接板407以第一支撑板2两侧的限位杆406为轴心向上进行转动,然后在当而第二支撑板3移动至第一支撑板2的上端后,使用者即可对第二支撑板3向下进行按动,使得第二支撑板3带动限位杆406沿着引导槽409进行下移工作,最终使得限位杆406卡合安装至限位孔405的内部,完成对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的拼接安装工作,延长对墙体的支撑高度;
然后在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拼接安装完成后,使用者再把推动架403以第一固定杆402为轴心进行转动,让推动架403卡合安装至位于连接槽201内部的卡合槽404内,实现对第一支撑板2的继续推动支撑工作。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6)

1.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板(2),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后端活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3),且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之间卡合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与底板(1)之间设有支撑机构(4),所述支撑机构(4)用于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进行支撑定位;
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有推动架(403),所述推动架(403)活动安装在底板(1)的内部,所述推动架(403)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之间卡合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2)与第二支撑板(3)的两侧分别活动安装有连接板(4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5),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下端活动贯穿安装在第二固定杆(5)的杆身外侧;
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下表面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板(6),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靠近第一支撑板(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板(7),所述第一限位板(6)与第二限位板(7)之间互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设有连接槽(201),所述第二支撑板(3)卡合安装在连接槽(201)的内部;
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限位杆(406),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下端设有若干限位孔(405),所述限位杆(406)分别卡合安装在限位孔(405)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且靠近第二固定杆(5)的一端贯穿设有凹槽(401),所述凹槽(4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402),所述第一固定杆(402)的杆身外侧活动贯穿安装有推动架(403),所述推动架(403)卡合安装在凹槽(40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后侧与连接槽(201)的内部分别设有卡合槽(404),所述卡合槽(404)分别与推动架(403)之间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两侧上端与第二支撑板(3)的两侧中间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08),互相靠近的所述支撑杆(408)杆身外侧分别套设安装有连接板(407),所述连接板(407)靠近第二支撑板(3)的一端分别设有引导槽(409),位于第二支撑板(3)两侧的支撑杆(408)分别活动安装在引导槽(409)的内部。
CN202320250150.2U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118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0150.2U CN21911882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0150.2U CN21911882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8821U true CN219118821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0150.2U Active CN219118821U (zh) 2023-02-20 2023-02-20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8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19831A (zh) 一种悬挑承力架的立杆定位装置
CN219118821U (zh) 一种墙体砌筑支撑装置
CN114336145B (zh) 一种网络终端通讯连接器
CN212198266U (zh) 一种新型施工电梯附墙架
CN214329911U (zh) 一种土建基模固定夹具
CN215948253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桩基础加固用支撑装置
CN215106223U (zh) 一种用于预制墙体快速安装结构
CN216130573U (zh) 一种柱模板防漏浆加固施工装置
CN217973949U (zh) 一种新型公路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111827660A (zh) 一种建筑地基搭建用浇筑模板
CN219080738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空心梁
CN216007808U (zh) 一种建筑梁底铝模板
CN219261359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连接装置
CN210483552U (zh) 一种移动式井场钢木基础
CN220251544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检测装置
CN219604942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CN220790711U (zh) 一种木屋架的加固结构
CN212154790U (zh) 一种混凝土坝体内廊道模板支撑架装置
CN218510549U (zh) 一种音调反应速度训练装置
CN213014849U (zh) 一种轻质隔墙龙骨连接件
CN217461605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用的两点式支撑架
CN212129911U (zh) 一种可调式框架柱模板加固结构
CN220599314U (zh) 一种房建施工用建筑模板支撑装置
CN212428072U (zh) 建筑模板支撑组件
CN215858252U (zh) 一种装配式梁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