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8769U -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8769U
CN219118769U CN202222920947.7U CN202222920947U CN219118769U CN 219118769 U CN219118769 U CN 219118769U CN 202222920947 U CN202222920947 U CN 202222920947U CN 219118769 U CN219118769 U CN 219118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sleeve
sliding rod
driving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2094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路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92094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8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8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8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具有用于与模板接触的支撑结构(3)以及与之铰接的两前支撑件(1)和两后支撑件(2),两前支撑件(1)和两后支撑件(2)上均设置驱动结构(4),驱动结构(4)能够调节前支撑件(1)和后支撑件(2)的高度,进而对支撑结构(3)的高度及角度进行调节,支撑结构(3)具有贯穿设置于支撑结构(3)内部且相互套接的第一伸缩板(33)和第二伸缩板(34),两伸缩板用于增大支撑结构(3)与模板的接触面积,支撑结构(3)的高度及角度可调节能够满足高度、角度不同的模板,且支撑结构(3)中的两伸缩板能够满足较大面积的模板。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用到建筑模板,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在使用模板时,需要通过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支撑,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支撑装置往往不能满足各种模板高度的要求。
公告号为CN21627694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外圆柱面设置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L形板,四个L形板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螺栓,底座的上端中部安装有第二空心杆,第二空心杆的内腔设置有升降部件,升降部件延伸至第二空心杆的上端,第二空心杆的外圆柱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空心杆,第一空心杆的外圆柱面右侧穿插活动连接有转动轴。通过设置第一伞齿、转动轴、升降部件和特制工具共同配合能够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此技术中的建筑模板支撑结构虽然能够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满足模板高度的要求,但是不能调节支撑结构的角度以满足特殊角度的模板,也不能满足较大面积的建筑模板的支撑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能够调节支撑结构的高度和角度,也能够增大支撑结构与模板的接触面积。
一种具有用于与模板接触的支撑结构以及与之铰接的两前支撑件和两后支撑件,且所述前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高度可调节,
所述前支撑件具有第一滑杆和第一套筒,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一套筒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杆底端位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第一滑杆与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前铰接支座铰接;
所述后支撑件具有第二滑杆和第二套筒,所述第二滑杆和第二套筒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杆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滑杆与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后铰接支座铰接;
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顶端均固定设置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对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进行高度调节;
所述支撑结构还具有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内部且相互套接的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所述两伸缩板用于增大所述支撑结构与模板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顶端的驱动支座,所述驱动支座上架设有贯穿所述驱动支座的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同轴并套设其上的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驱动支座外的一端设置转把,所述驱动支座朝向所述转把的一侧内凹形成锁定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于所述驱动结构的一侧设置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底端固定设置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并贯穿至地面的定位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底端铰接有滑轮,侧壁固定设置有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侧壁的制动支座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制动支座上的螺栓,所述螺栓底端设置制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两第一套筒之间和两第二套筒之间均设置横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顶端均设置了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中的驱动支座上架设了连接有齿轮的转轴,转轴一端设置转把,扭动转把,齿轮即可转动,又因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一侧还设置了与驱动结构中齿轮啮合的齿面,当扭动转把时,齿轮和齿面接触,滑杆即可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支撑杆的高度。
②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与两前支撑件和两后支撑件通过设置于支撑结构底部的两前铰接支座和两后铰接支座铰接,当驱动结构调整支撑杆高度,前后支撑件高度存在高差时,即可使支撑结构实现不同角度的变化,进而满足不同角度的建筑模板。
③在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结构具有第一伸缩板和第二伸缩板,两伸缩板贯穿设置于支撑结构内,当对两伸缩板施加向外的拉力时,两伸缩板能够向外伸出,进而增大了支撑结构,达到了增加支撑结构与建筑模板的接触面积的效果,能够满足大面积的建筑模板支撑需求。
④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套筒底端铰接滑轮,能够方便地移动整个装置,第二套筒底部侧壁设置了制动结构中的螺栓和设置于螺栓底端的制动件,当扭动螺栓使制动件表面与滑轮抵接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滑轮不轻易转动,进而使装置固定于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的驱动结构处示意图。
图5是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的支撑结构内部示意图。
图中:1-前支撑件、11-第一滑杆、12-第一套筒、13-底板、14-定位梢、2-后支撑件、21-第二滑杆、22-第二套筒、23-制动结构、231-制动支座、232-螺栓、233-制动件、24-滑轮、3-支撑结构、31-前铰接支座、32-后铰接支座、33-第一伸缩板、34-第二伸缩板、4-驱动结构、41-驱动支座、42-转轴、43-齿轮、44-转把、45-锁定槽、5-齿面、6-横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具有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两前支撑件1和两后支撑件2,两前支撑件1之间和两后支撑件2之间均固定设置横撑6,有助于提高稳定性。两前支撑件1和两后支撑件2分别与固定设置于支撑结构3底部的两前铰接支座31和两后铰接支座32铰接,支撑杆的高度均可调节,进而能够调节支撑结构3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支撑结构3还具有设置于支撑结构3内部且贯穿至外部的第一伸缩板33和第二伸缩板34,两伸缩板相互套接,即当两伸缩板置于支撑结构3内部时,能够严丝合缝地合并在一起。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前支撑件1具有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杆11和第一套筒12,第一滑杆11底端位于第一套筒12内且不接触,第一套筒12顶端设置驱动结构4,用于调节第一滑杆11位于第一套筒12内的长度,进而调节前支撑件1的高度。驱动结构4具有固定设置于第一套筒12上的驱动支座41,驱动支座41上水平架设置有转轴42,转轴42能够在驱动支座41上转动和水平滑动,转轴42位于驱动支座41内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齿轮43,并且第一滑杆11朝向驱动结构4的一面设置有与齿轮43啮合的齿面5,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转把44,当转动转把44时,由于齿轮43与第一滑杆11啮合,第一滑杆11能够在第一套筒12内上下移动,达到可调节的效果。为了使第一滑杆11能够固定于合适位置,驱动支座41位于转把44一端的一面内凹,形成锁定槽45,锁定槽45形状大小与转把44一致,即当第一滑杆11调节至合适位置时,推动转把44至锁定槽45内,即可将第一滑杆11固定于此。另外,第二滑杆21与第二套筒22间的连接关系与第一滑杆11和第一套筒12相同,并且第二套筒22顶部也设有驱动结构4,第二滑杆21上也设有齿面5,所起到的效果与上述相同。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套筒12底部设有用于增大接触面积的底板13,底板13上贯穿设有定位梢14,能够将底板13固定于地面,增加前支撑件1的稳定性。第二套筒22底部铰接设置滑轮24、侧壁固定设置制动结构23,制动结构23具有固定设置于第二套筒22侧壁的制动支座231,制动支座231上螺纹连接有螺栓232,螺栓232底部固定设置制动件233,优选的,制动件233材料为橡胶,当将后支撑件2置于合适位置后,扭动螺栓232至制动件233与滑轮24抵接,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滑轮24固定于此。当将整个装置收起时,拖动整个装置,两滑轮24能够使装置更容易挪动,省时省力。
本实施例中的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本支撑装置拖动置于指定位置,扭动定位梢14,将两前支撑件1固定于合适位置;转动转把44,调节四支撑杆的高度进而支撑结构3达到合适的高度及角度,支撑结构3至合适位置时,将转把44推至锁定槽45内,即可将支撑结构3的位置固定。此时,将螺栓232扭动至制动件233与滑轮24抵接,即可将整个装置固定于此。进一步地,支撑结构3大小不能满足要求时,对第一伸缩板33和第二伸缩板34施加向外的拉力,即可将支撑结构3面积扩大。使用完毕后,对第一伸缩板33和第二伸缩板34施加向内的推力,两伸缩板能够严丝合缝地合并在一起。转动转把44,将第一滑杆11和第二滑杆21滑至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22中,扭动螺栓232和定位梢14,前支撑件1和后支撑件2即可活动,此时拖动整个装置,由于滑轮24的存在,整个装置能够被轻易拖动,省时省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具有用于与模板接触的支撑结构(3)以及与之铰接的两前支撑件(1)和两后支撑件(2),且所述前支撑件(1)和后支撑件(2)的高度可调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支撑件(1)具有第一滑杆(11)和第一套筒(12),所述第一滑杆(11)和第一套筒(1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滑杆(11)底端位于所述第一套筒(12)内,所述第一滑杆(11)与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3)上的前铰接支座(31)铰接;
所述后支撑件(2)具有第二滑杆(21)和第二套筒(22),所述第二滑杆(21)和第二套筒(22)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滑杆(21)底端位于所述第二套筒(22)内,所述第二滑杆(21)与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3)上的后铰接支座(32)铰接;
所述第一套筒(12)和所述第二套筒(22)顶端均固定设置驱动结构(4),所述驱动结构(4)用于对所述第一滑杆(11)和所述第二滑杆(21)进行高度调节;
所述支撑结构(3)还具有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3)内部且相互套接的第一伸缩板(33)和第二伸缩板(34),两伸缩板用于增大所述支撑结构(3)与模板的接触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4)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22)顶端的驱动支座(41),所述驱动支座(41)上架设有贯穿所述驱动支座(41)的转轴(42)以及与所述转轴(42)同轴并套设其上的齿轮(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位于所述驱动支座(41)外的一端设置转把(44),所述驱动支座(41)朝向所述转把(44)的一侧内凹形成锁定槽(4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11)和第二滑杆(21)于所述驱动结构(4)的一侧设置与所述齿轮(43)啮合的齿面(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2)底端固定设置有底板(13)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3)上并贯穿至地面的定位梢(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22)底端铰接有滑轮(24),侧壁固定设置有制动结构(23),所述制动结构(23)具有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22)侧壁的制动支座(231)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制动支座(231)上的螺栓(232),所述螺栓(232)底端设置制动件(23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一套筒(12)之间和两第二套筒(22)之间均设置横撑(6)。
CN202222920947.7U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118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0947.7U CN21911876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20947.7U CN21911876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8769U true CN219118769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20947.7U Active CN219118769U (zh) 2022-11-03 2022-11-03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8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55238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模板固定装置
CN210830741U (zh) 一种调节顶管机与洞口轴线偏差的机头导轨装置
CN216109843U (zh) 一种防倾倒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墙体连接支撑构件
CN210658384U (zh) 一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装置
CN219118769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113323409B (zh) 一种建筑装配式施工装置
CN211900432U (zh) 一种人字梯
CN107386619B (zh) 一种可调平且带活动平台的脚手架
CN212754916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护腰椅
CN212453616U (zh) 一种建筑用节能稳定模板固定支架
CN21200494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测量测绘装置
CN209958759U (zh) 一种可调节支撑高度的建筑模板异型管铝合金单支顶
CN109521544B (zh) 一种地质勘测用棱镜架
CN112361138B (zh)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使用的机械式可调角垫高装置
CN219604945U (zh) 一种建筑施工支撑装置
CN220645362U (zh) 一种支撑架
CN218713101U (zh) 一种房建工程深基坑用的支护装置
CN220814903U (zh) 一种建筑房梁用加固支护装置
CN219241426U (zh) 一种房屋修缮伸缩支撑架
CN220319130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模板支护结构
CN219773646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
CN216713738U (zh) 一种可灵活调整角度的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16999348U (zh) 桥梁安全施工用支撑结构
CN204098468U (zh) 偏动式支撑梁结构
CN217153691U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现场勘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