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7439U -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7439U
CN219117439U CN202223531152.3U CN202223531152U CN219117439U CN 219117439 U CN219117439 U CN 219117439U CN 202223531152 U CN202223531152 U CN 202223531152U CN 219117439 U CN219117439 U CN 219117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ir duct
air
placing bin
germ sp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115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Vientian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Vientian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Vientian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Vientian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115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7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7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7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盖体,盖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底部设有导流部,导流部底端安装有微孔板;壳体内腔中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风道,风道底端安装有风机;风道内腔中部设有放置仓,放置仓内部有载玻片,放置仓固接于导热块的上方,导热块固接于传送带上表面,传送带沿水平方向贯穿风道侧壁设置;风道与壳体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显微拍照模块,显微拍照模块位于传送带的一端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实现了对空气中孢子的捕捉、培养以及显微成像观察的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属于监测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调查统计,各种农作物的主要病害有1000多种,其中约60%通过气流传播,通过病菌孢子感染农作物。可见,孢子已成为作物病害的主要原因。由于孢子大多散布在空气中,因此体积极小,重量极轻,人工捕捉统计数据较为困难。而有了孢子捕捉仪则可解决病菌孢子收集的难题,通过监测空气中病菌孢子浓度,采集病菌孢子生长曲线,有利于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及时发布,对提高农业病虫害防治水平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孢子捕捉仪的工作原理是机体内置的涡轮泵会将空气垂直抽取出来,使孢子采集不受气流影响,把孢子从气流中分离,粘附于载玻片上,然后将载玻片上的孢子进行培养后放在显微镜下检测的孢子种类及数量。
目前的孢子捕捉仪在对采集的孢子需要进行人工取出培养,另外还需要专门的显微设备去进行观察识别,捕捉、培养以及显微观察这一系列动作的自动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实现了对空气中孢子的捕捉、培养以及显微成像观察的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盖体,盖体上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底部设有导流部,导流部底端安装有微孔板;壳体内腔中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风道,风道底端安装有风机;
风道内腔中部设有放置仓,放置仓内部有载玻片,放置仓固接于导热块的上方,导热块固接于传送带上表面,传送带沿水平方向贯穿风道侧壁设置;风道与壳体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显微拍照模块,显微拍照模块位于传送带的一端上方。
一种优化方案,风道的主体上部套设在导流部的外部,风道的顶端与盖体下表面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固接于壳体内腔底部,风机侧部与出气管的一端相连接,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壳体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蜂窝状的出气孔,出气孔与出气管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放置仓位于微孔板的正下方,放置仓顶部开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块内部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加热棒,加热棒沿水平方向固接于风道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由电机驱动旋转,电机固接于壳体内腔底部。
进一步地,导流部为倒锥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特殊的风道设计,在流通过程中空气中的孢子吸附在放置仓内的载玻片上,实现对孢子的自动捕捉;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棒和导热块配合使孢子在一个适宜的恒温环境中培养成长;本实用新型中的传送带将放置仓及其内部的载玻片移至显微拍照模块的下方进行显微拍照观察,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空气中孢子的捕捉、培养以及显微成像观察的全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风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盖体,3-进气口,4-导流部,5-微孔板,6-风道,7-放置仓,8-载玻片,9-导热块,10-加热棒,11-传送带,12-显微拍照模块,13-电机,14-风机,15-出气管,16-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的盖体2,盖体2上设有进气口3,进气口3底部设有倒锥状结构的导流部4,导流部4底端安装有微孔板5。
微孔板5用于截滤空气中的杂质,允许孢子的穿过。
所述壳体1内腔中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风道6,风道6的主体上部套设在导流部4的外部,风道6的顶端与盖体2下表面相抵接。
所述风道6的底端安装有风机14,风机14固接于壳体1内腔底部,风机14侧部与出气管15的一端相连接,出气管15的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相连接。
所述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蜂窝状的出气孔16,出气孔16与出气管15连通设置。
所述风道6内腔中部设有放置仓7,放置仓7位于微孔板5的正下方,放置仓7顶部开口设置,放置仓7内部设有载玻片8,载玻片8用于吸附空气中的病菌孢子,放置仓7固接于导热块9的上方,导热块9将热量传递至放置仓7内的孢子上,使孢子在一个适宜的恒温环境中成长,便于后续对培养后的孢子进行拍照。
所述导热块9固接于传送带11上表面,传送带11沿水平方向贯穿风道6侧壁设置,传送带11可以带动导热块9以及放置仓7进行水平移动,将放置仓7从风道6内移出。
所述导热块9内部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加热棒10,加热棒10沿水平方向固接于风道6侧壁上,导热块9在随传送带11移出后,便不在与加热棒10接触。
所述风道6与壳体1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显微拍照模块12,显微拍照模块12位于传送带11的一端上方,显微拍照模块12可以将传送带11输送来的载玻片8进行显微拍照观察。
所述传送带11由电机13驱动旋转,电机13固接于壳体1内腔底部,电机13为正反电机,既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实现对放置仓7的平移。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
风机14工作,空气由进气口3穿过微孔板5后进入风道6内,然后通过出气管15、壳体1侧壁的出气孔16排出,空气中的孢子吸附在放置仓7内的载玻片8上,加热棒10和导热块9配合使孢子在一个适宜的恒温环境中成长,然后电机13带动传送带11旋转,传送带11将放置仓7及其内部的载玻片8移至显微拍照模块12的下方,显微拍照模块12将载玻片8上的病菌孢子进行显微拍照观察,实现了对空气中孢子的捕捉、培养以及显微成像观察的全自动化。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设有盖体(2),盖体(2)上设有进气口(3),进气口(3)底部设有导流部(4),导流部(4)底端安装有微孔板(5);壳体(1)内腔中安装有竖直设置的风道(6),风道(6)底端安装有风机(14);
风道(6)内腔中部设有放置仓(7),放置仓(7)内部有载玻片(8),放置仓(7)固接于导热块(9)的上方,导热块(9)固接于传送带(11)上表面,传送带(11)沿水平方向贯穿风道(6)侧壁设置;风道(6)与壳体(1)侧壁之间的空间内设有显微拍照模块(12),显微拍照模块(12)位于传送带(11)的一端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风道(6)的主体上部套设在导流部(4)的外部,风道(6)的顶端与盖体(2)下表面相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4)固接于壳体(1)内腔底部,风机(14)侧部与出气管(15)的一端相连接,出气管(15)的另一端与壳体(1)内壁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蜂窝状的出气孔(16),出气孔(16)与出气管(15)连通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放置仓(7)位于微孔板(5)的正下方,放置仓(7)顶部开口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9)内部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加热棒(10),加热棒(10)沿水平方向固接于风道(6)侧壁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1)由电机(13)驱动旋转,电机(13)固接于壳体(1)内腔底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导流部(4)为倒锥状结构。
CN202223531152.3U 2022-12-29 2022-12-29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 Active CN219117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1152.3U CN219117439U (zh) 2022-12-29 2022-12-29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1152.3U CN219117439U (zh) 2022-12-29 2022-12-29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7439U true CN219117439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4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1152.3U Active CN219117439U (zh) 2022-12-29 2022-12-29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7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00434B1 (en) Novel process and apparatus
CN102061260B (zh) 一种医用细胞自动化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88101141A (zh) 生长稳定形体、特别是丝状微生物的装置
CN201482735U (zh) 一种水稻种子质量检测、品种识别和分级的系统
CN206512207U (zh) 一种医学微生物培养瓶
CN219117439U (zh) 病菌孢子捕捉分析仪
CN204888445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吸虫装置
CN104902228A (zh)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害虫实时监控装置及方法
CN201883098U (zh) 一种医用细胞自动化生产装置
CN220235527U (zh) 一种作物苗情长势采集分析装置
CN108207814A (zh) 一种智能养螨及收集装置及其应用
CN2799572Y (zh) 生物样本自动化分离培养装置
CN209508285U (zh) 一种多功能t瓶全自动、全封闭干细胞扩增、诱导分化系统
CN217089023U (zh) 植物种子培育筛选一体化装置
CN210808489U (zh) 一种用于使植物仅暴露于pm2.5或pm1的培养装置
CN113068545B (zh) 一种植物病原菌繁殖及致病力测定系统
CN108823095A (zh) 一种用于活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环境控制及观察分析系统
CN209338505U (zh) 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培养箱
CN107402142B (zh) 一种水生动物粪便采集装置
CN200964413Y (zh) 生物样本自动化分离培养板
CN204888457U (zh) 一种多功能自动吸虫装置
CN114292723A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鸡蛋清溶菌酶提取设备
CN113966726A (zh) 一种吸纳式海参捕捞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609629U (zh) 用于实验动物养殖笼的垫料自动更换装置
CN206940879U (zh) 一种用于野外平板划线接种细菌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