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6263U - 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6263U
CN219116263U CN202223484310.4U CN202223484310U CN219116263U CN 219116263 U CN219116263 U CN 219116263U CN 202223484310 U CN202223484310 U CN 202223484310U CN 219116263 U CN219116263 U CN 219116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torage tank
nitrogen
pressure
breathe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431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尧云峰
胡尚钊
张斌
崔洪辉
李国辉
王璐
倪操
吕侠
丁威
徐九龙
张巧媛
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Xi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Xi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Xi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Xinxi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431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6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6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6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罐电控氮封装置,包括储罐罐体以及氮气气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罐体上安装有带有阻火器的呼吸阀,所述呼吸阀一侧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储罐罐体上远离呼吸阀一侧连接有氮气进气管,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罐氮封技术领域,罐体内正常料液增减状态下呼吸阀并不启动,仅利用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与泄压阀的配合作用,使得储罐罐体内的氮气压力与氮气气源的进气压力保持平衡,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与泄压阀的自适应设计,结合呼吸阀的结构特征,继而实现了双重防护效果,减少了呼吸阀的开启次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又有效避免了呼吸阀吸气时带入外部空气进入到储罐罐体内的问题。

Description

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罐氮封技术领域,具体为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背景技术
储罐是用以存放酸碱、醇、气体、液态等提炼的化学物质看,根据材质不同大体可分为聚乙烯储罐、聚丙烯储罐、玻璃钢储罐、陶瓷储罐、橡胶储罐和不锈钢储罐等。现有的储罐在进行易挥发物料储存时为了防止罐内物料与空气直接接触,造成VOCs产生,都会利用氮气装置进行封存,当前的氮封系统通常采取呼吸阀作为安全防护的方式,当压力高或低时会自动释放压力,但是由于只有一层的安全防护,不能满足工艺安全的需要,储罐仍有吸憋或者爆破的可能,且当储罐内气压降低时,可能导致呼吸阀的吸气口向储罐内吸进一部分空气,影响储罐氮封效果,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储罐电控氮封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储罐一般仅有一层的安全防护,不能满足工艺安全的需要,且当储罐内气压降低时,可能导致呼吸阀的吸气口向储罐内吸进一部分空气,影响储罐氮封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储罐电控氮封装置,包括储罐罐体以及氮气气源,所述储罐罐体上安装有带有阻火器的呼吸阀,所述呼吸阀一侧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储罐罐体上远离呼吸阀一侧连接有氮气进气管,所述氮气进气管与罐体之间设置有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所述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开启压力值小于呼吸阀吸气压力值,所述自力式压力调节阀靠近罐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单向阀,所述氮气气源的管道上设置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的接头的出气端分别设置有加气电动减压阀以及吸气电动减压阀,所述加气电动减压阀的出气端与氮气进气管相连接,所述吸气电动减压阀的一端与呼吸阀的吸气端相连通,所述呼吸阀一侧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值低于呼吸阀排气压力值。
上述所述泄压阀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管。
上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充填有吸附剂。
上述储罐罐体上设置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给料阀,所述储罐罐体下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放料阀。
上述控制器与给料阀以及放料阀通过无线网络相连,且所述控制器与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相连。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储罐电控氮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储罐电控氮封装置,罐体内正常料液增减状态下呼吸阀并不启动,仅利用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与泄压阀的配合作用,使得储罐罐体内的氮气压力与氮气气源的进气压力保持平衡;
1、当向储罐罐体内充填料液速度均匀时,罐体内氮气压力升高,当气压高于泄压阀的开启压力时,泄压阀开设排气,当充填料液速度过快时,罐体内氮气压力迅速升高,泄压阀开启后仍无法降压,则氮气压力则会使得呼吸阀开始排气,以保障罐体的氮封气体的压力稳定,同时气压传感器感知气压增大,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则通过加气电动减压阀关闭氮气进气管路;
2、当向储罐罐体向外释放料液速度均匀时,罐体内氮气压力下降,则氮气经氮气气源、加气电动减压阀、氮气管道、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以及单向阀,均匀的进入到储罐罐体内,保持压力保持平衡;当释放料液速度过快时,罐体内氮气压力迅速下降,则此时呼吸阀的吸气阀口将开启,同时气压传感器感知气压下降,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则通过吸气电动减压阀迅速开启氮气进气通道,使得氮气经由呼吸阀的吸气阀口补充到罐体内;
3、自力式压力调节阀与泄压阀的自适应设计,结合呼吸阀的结构特征,继而实现了双重防护效果,减少了呼吸阀的开启次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又有效避免了呼吸阀吸气时带入外部空气进入到储罐罐体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储罐电控氮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罐罐体;2、氮气气源;3、呼吸阀;4、气压传感器;5、氮气进气管;6、自力式压力调节阀;7、进气单向阀;8、加气电动减压阀;9、吸气电动减压阀;10、泄压阀;11、排气管;12、过滤筒;13、进液管;14、给料阀;15、排液管;16、放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通过本领域人员,将本案中所有电气件与其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以满足控制需求,具体连接以及控制顺序,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气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
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1可知,本方案储罐罐体1上安装有带有阻火器的呼吸阀3,呼吸阀3一侧设置有气压传感器4,气压传感器4与控制器相连,储罐罐体1上远离呼吸阀3一侧连接有氮气进气管5,氮气进气管5与罐体之间设置有自力式压力调节阀6,自力式压力调节阀6的开启压力值小于呼吸阀3吸气压力值,自力式压力调节阀6靠近罐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单向阀7,氮气气源2的管道上设置有三通接头,三通的接头的出气端分别设置有加气电动减压阀8以及吸气电动减压阀9,加气电动减压阀8的出气端与氮气进气管5相连接,吸气电动减压阀9的一端与呼吸阀3的吸气端相连通,呼吸阀3一侧设置有泄压阀10,泄压阀10的开启压力值低于呼吸阀3排气压力值,罐体内正常料液增减状态下呼吸阀3并不启动,仅利用自力式压力调节阀6与泄压阀10的配合作用,使得储罐罐体1内的氮气压力与氮气气源2的进气压力保持平衡,当向储罐罐体1内充填料液速度均匀时,罐体内氮气压力升高,当气压高于泄压阀10的开启压力时,泄压阀10开设排气,当充填料液速度过快时,罐体内氮气压力迅速升高,泄压阀10开启后仍无法降压,则氮气压力则会使得呼吸阀3开始排气,以保障罐体的氮封气体的压力稳定,同时气压传感器4感知气压增大,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则通过加气电动减压阀8关闭氮气进气管5路,当向储罐罐体1向外释放料液速度均匀时,罐体内氮气压力下降,则氮气经氮气气源2、加气电动减压阀8、氮气管道、自力式压力调节阀6以及进气单向阀7,均匀的进入到储罐罐体1内,保持压力保持平衡;当释放料液速度过快时,罐体内氮气压力迅速下降,则此时呼吸阀3的吸气阀口将开启,同时气压传感器4感知气压下降,则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则通过吸气电动减压阀9迅速开启氮气进气通道,使得氮气经由呼吸阀3的吸气阀口补充到罐体内,自力式压力调节阀6与泄压阀10的自适应设计,结合呼吸阀3的结构特征,继而实现了双重防护效果,减少了呼吸阀3的开启次数,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又有效避免了呼吸阀3吸气时带入外部空气进入到储罐罐体1内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泄压阀10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管11,排气管11上设置有过滤筒12,过滤筒12内充填有吸附剂,罐内氮气压力升高时,氮气从泄压阀10进入到排气管11内,并进一步进入到过滤筒12内,利用过滤筒12内的吸附剂对排出的尾气进行吸附过滤,可以有效减轻排出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述储罐罐体1上设置进液管13,进液管13上设置有给料阀14,储罐罐体1下部设置有排液管15,排液管15上设置有放料阀16,上述控制器与给料阀14以及放料阀16通过无线网络相连,且控制器与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相连,使用时,气压传感器4对储罐内的气压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气压信号控制进料以及放料速度,继而实现对储罐内气体压力的适应性调节,进一步保证氮封效果,同时可以将电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使得操作中心人员快速作出反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储罐电控氮封装置,包括储罐罐体以及氮气气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罐体上安装有带有阻火器的呼吸阀,所述呼吸阀一侧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储罐罐体上远离呼吸阀一侧连接有氮气进气管,所述氮气进气管与罐体之间设置有自力式压力调节阀,所述自力式压力调节阀的开启压力值小于呼吸阀吸气压力值,所述自力式压力调节阀靠近罐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单向阀,所述氮气气源的管道上设置有三通接头,所述三通的接头的出气端分别设置有加气电动减压阀以及吸气电动减压阀,所述加气电动减压阀的出气端与氮气进气管相连接,所述吸气电动减压阀的一端与呼吸阀的吸气端相连通,所述呼吸阀一侧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值低于呼吸阀排气压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电控氮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罐电控氮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充填有吸附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罐电控氮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罐罐体上设置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给料阀,所述储罐罐体下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放料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罐电控氮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给料阀以及放料阀通过无线网络相连,且所述控制器与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相连。
CN202223484310.4U 2022-12-27 2022-12-27 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Active CN219116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4310.4U CN219116263U (zh) 2022-12-27 2022-12-27 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4310.4U CN219116263U (zh) 2022-12-27 2022-12-27 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6263U true CN219116263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6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4310.4U Active CN219116263U (zh) 2022-12-27 2022-12-27 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62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4437A (zh) * 2023-06-06 2023-07-04 江苏泰氟龙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超纯化学品储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74437A (zh) * 2023-06-06 2023-07-04 江苏泰氟龙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超纯化学品储罐
CN116374437B (zh) * 2023-06-06 2023-08-04 江苏泰氟龙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超纯化学品储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16263U (zh) 储罐电控氮封装置
CN207941393U (zh) 储罐废气处理装置
CN111120857A (zh) 一种应用于输气系统的充气装置
CN212756782U (zh) 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防疫呼吸机
CN211245067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罐水位提醒及加水管道控制报警装置
CN111939420A (zh) 一种具有废气净化功能的防疫呼吸机
CN110254989B (zh) 一种用于氮封食用油罐内压力的系统及其控制方式
CN107320826B (zh) 辅助治疗呼吸装置
CN208302524U (zh) 一种储罐废气处理装置
CN210681919U (zh) 一种碳酸二乙酯储罐氧含量控制装置
CN203879539U (zh) 一种煤矿避难硐室用供氧装置
CN217908566U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器的物联补液系统
CN209237221U (zh) 多路防发泡泡沫液输转装置
CN207609991U (zh) 一种有效去除气泡的tma缓冲装置
CN109625669A (zh) 氨水储存装置
CN104925410A (zh) 防止烷烃储罐气相燃爆的方法
CN207785610U (zh) 一种急诊用供氧呼吸装置
CN213191972U (zh) 一种车载制氧装置
CN216788460U (zh) 一种矿山开矿通风装置
CN217052131U (zh) 一种不凝气体回收净化装置
CN216512961U (zh) 一种水下利用脱气膜组供氧的结构
CN205586334U (zh) 一种减压式氧气湿化瓶
CN214596748U (zh) 一种气切患者的增湿呼吸护理装置
CN208448226U (zh) 一种重症医学科气道通畅装置
CN114887185A (zh) 一种呼吸机湿化器的物联补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