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2010U - 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2010U
CN219112010U CN202222122824.9U CN202222122824U CN219112010U CN 219112010 U CN219112010 U CN 219112010U CN 202222122824 U CN202222122824 U CN 202222122824U CN 219112010 U CN219112010 U CN 219112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onnecting hole
support
along
main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228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逄鹏
金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wning Data Infrastructure Innov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wning Data Infrastructure Innov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wning Data Infrastructure Innov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wning Data Infrastructure Innov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228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2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2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2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支架设有用于安装雾化器的安装部,第二支架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支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架,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支架的位置可调。如此,通过第一支架连接雾化器,且第一支架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雾化器在第一方向上设置的位置,进而实现与换热器在第一方向上的不同距离的调整,以与不同型号的换热器相互匹配,最终改善了目前的雾化器的固定支架需要进行定制,进而造成了工期延缓的问题。

Description

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风冷设备通常通过加装雾化设备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相关技术中,对于不同尺寸的框架和换热器,雾化器的固定支架需要根据换热器的安装情况进行定制,以使雾化器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进而与换热器相互匹配,然而,固定支架的生产周期较长,进而容易造成工期延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雾化器的固定支架需要定制,进而造成了工期延缓的问题,提供一种固定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雾化器,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雾化器的安装部;以及第二支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架借助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板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板体沿第三方向两侧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沿第一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主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二主板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主板体沿第四方向两侧的第二侧板;其中,所述第二侧板凸伸出所述第一主板体形成凸出部,以与所述第二主板体的一端界定出能够供所述第一支架穿过的限位通道,所述第二连接孔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凸出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凸出部还设有弧形连接孔,所述弧形连接孔的弧形侧壁的圆心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二侧板的凸出部和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借助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凸出部和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借助于所述弧形连接孔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连接孔的圆心角为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主板体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主板体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一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限位通道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主板体可拆卸地连接,且两者被构造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板体上设有至少一连接孔组,每一所述连接孔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三连接孔;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主板体借助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和至少一所述连接孔组中的其中一所述第三连接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对称布设于所述第二主板体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主板体上设有以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对称中心轴为对象呈对称布设的两组所述连接孔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孔被构造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腰孔。
本申请的一种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支架设有用于安装雾化器的安装部,第二支架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支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架,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相对第一支架的位置可调。如此,通过第一支架连接雾化器,且第一支架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调整雾化器在第一方向上设置的位置,进而实现与换热器在第一方向上的不同距离的调整,以与不同型号的换热器相互匹配,最终改善了目前的雾化器的固定支架需要进行定制,进而造成了工期延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0、雾化器;100、第一支架;110、第一主板体;120、第一侧板;121、第一连接孔;130、安装部;200、第二支架;210、第二主板体;211、连接孔组;212、第三连接孔;220、第二侧板;221、凸出部;222、弧形连接孔;230、限位通道;300、第一连接件;310、第一螺母;400、第二连接件;410、第二螺母;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A、第三方向;B、第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海量数据及时、高效处理的需求不断提高。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处理加工的最底层的基础设施,能源消耗惊人,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的大环境下,数据中心作为耗能大户,对冷却系统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服务器及芯片技术的迅速发展,服务器功率密度逐年提高。数据中心传统的风冷冷却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功率密度的散热、安全及节能方面的需求,如全部改为液冷冷却技术,则面临巨大的初期设备投资及较长的施工周期。为解决投资及施工问题,早期数据中心的风冷设备通常通过加装雾化设备以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但对不同尺寸的框架和换热器,雾化器的固定支架需要定制,造成工期延缓。
基于此,本申请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出一种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目前的雾化器的固定支架需要定制,进而造成了工期延缓的问题。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雾化器10,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第一支架100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一支架100设有用于安装雾化器10的安装部130,第二支架200沿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支架200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支架100。其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第二支架200沿第一方向X相对第一支架100的位置可调,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交形成的角度范围大于0°且小于180°。
如此,通过第一支架100连接雾化器10,且第一支架100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200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调整雾化器10在第一方向X上设置的位置,进而实现与换热器在第一方向X上的不同距离的调整,以与不同型号的换热器相互匹配,最终改善了目前的雾化器的固定支架需要进行定制,进而造成了工期延缓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沿第一方向X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121,第二支架200设有第二连接孔(图中未示出),第二支架200借助于第二连接孔和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21连接,以调节第二支架200沿第一方向X相对第一支架100的位置。如此,当借助于第一支架100在第一方向X上将雾化器10调整至合适的位置以后,借助于对应地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连接,以连接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
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00和第一螺母310,第一连接件300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和对应地第一连接孔121后,与第一螺母310螺纹连接,以连接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示例地,第一连接件300包括螺栓。
进一步地,第一支架100包括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主板体110,以及与第一主板体110连接且位于第一主板体110沿第三方向A两侧的第一侧板120,第一侧板120上沿第一方向X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121。第二支架200包括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主板体210,以及与第二主板体210连接且位于第二主板体210沿第四方向B两侧的第二侧板220。其中,第二侧板220凸伸出第一主板体110形成凸出部221,以与第二主板体210的一端界定出能够供第一支架100穿过的限位通道230,第二连接孔设于第二侧板220的凸出部221。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支架100能够沿第一方向X穿设于限位通道230,以调整雾化器10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同时,第二侧板220与第一侧板120借助于第一连接孔121和第二连接孔连接,以对第一支架100在第一方向X上进行固定,进而在第一方向X上固定雾化器10。
进一步地,第二侧板220的凸出部221还设有弧形连接孔222,弧形连接孔222的弧形侧壁的圆心与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重合,第二侧板220的凸出部221和相邻的第一侧板120借助于第二连接孔和多个第一连接孔121中的其中一第一连接孔121连接。第二侧板220的凸出部221和相邻的第一侧板120借助于弧形连接孔222和多个第一连接孔121中的另一第一连接孔12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架100在弧形连接孔222的限位作用下能够绕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转动,以借助于第一支架100带动雾化器10转动,进而调整雾化器10的设置角度。如此,不仅可以调整雾化器10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还能调整雾化器10的设置角度,以实现多方位的调整雾化器10的设置位置,进而提高雾化器10和换热器10的匹配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通过多方位的调整雾化器10的设置位置,以使可与任意尺寸、角度的换热器进行匹配,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减少施工周期。
更进一步地,弧形连接孔222的圆心角为45°,如此,以在0°-45°的范围内调整雾化器10的设置角度,使雾化器10在0°-45°范围内自由活动,达到与换热器不同的安装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弧形连接孔222的圆心角也可为60°,具体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更进一步地,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件400和第一螺母410,第二连接件400穿设于多个第一连接孔121中的另一第一连接孔121和弧形连接孔222后,与第二螺母410螺纹连接,以固定第一支架100,示例地,第一连接件300包括螺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包括位于第一主板体110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侧板120,第二支架200包括位于第二主板体210相对两侧且与第一侧板120一一对应的两个第二侧板220,限位通道230形成于两个第二侧板22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个第一侧板120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侧板220,以提高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之间的连接效果。
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图中未示出),固定支架与第二主板体210可拆卸地连接,且两者被构造为能够调节第二支架200沿第二方向Y相对于固定支架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主板体210相对于固定支架沿第二方向Y移动,以使第二支架200带动第一支架100沿第二方向Y移动,进而调整雾化器10在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同时通过第二主板体210连接固定支架,以使固定装置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如此,不仅可以调整雾化器10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还能调整雾化器10在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以进一步实现多方位的调整雾化器10的设置位置,进而提高雾化器10和换热器10的匹配效果。
示例地,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垂直设置,如此,以分别能够在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自由调整雾化器10的设置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也可呈锐角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第二主板体210上设有至少一连接孔组211,每一连接孔组211包括沿第二方向Y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三连接孔212,固定支架上设有第四连接孔,固定支架与第二主板体210借助于第四连接孔和至少一连接孔组211中的其中一第三连接孔212连接。如此,当调整好雾化器10在第二方向Y上的位置后,借助于第四连接孔和一连接孔组211中的其中一第三连接孔212,以连接固定支架与第二板体板210,进而使固定装置固定于固定支架上。
更进一步地,第二支架200包括对称布设于第二主板体210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侧板220,第二主板体210上设有以两个第二侧板220的对称中心轴为对象呈对称布设的两组连接孔组211。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主板体210上设有两组连接孔组211,固定支架上需要设置至少两个第四连接孔,如此,两个第四连接孔分别对应于两组连接孔组211中的两个第三连接孔212,进而提高固定装置和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效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孔组211也可设置多组,具体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变动,在此不做限定。
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孔212被构造为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腰孔。如此,当需要小范围地在第二方向Y上调整雾化器10的位置时,可直接移动第二支架100,进而提高安装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雾化器10,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架100和第二支架200,通过第一支架100连接雾化器10,且第一支架100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200沿第一方向X移动。以调整雾化器10在第一方向X上设置的位置,进而实现与换热器在第一方向X上的不同距离的调整,以与不同型号的换热器相互匹配,最终改善了目前的雾化器的固定支架需要进行定制,进而造成了工期延缓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架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雾化器的安装部;以及
第二支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沿第一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二支架设有第二连接孔;
所述第二支架借助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以调节所述第二支架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架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主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一主板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主板体沿第三方向两侧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上沿第一方向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主板体,以及与所述第二主板体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主板体沿第四方向两侧的第二侧板;
其中,所述第二侧板凸伸出所述第一主板体形成凸出部,以与所述第二主板体的一端界定出能够供所述第一支架穿过的限位通道,所述第二连接孔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凸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的凸出部还设有弧形连接孔,所述弧形连接孔的弧形侧壁的圆心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中心轴重合;
所述第二侧板的凸出部和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借助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其中一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
所述第二侧板的凸出部和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借助于所述弧形连接孔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另一所述第一连接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孔的圆心角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主板体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侧板;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主板体相对两侧且与所述第一侧板一一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限位通道形成于两个所述第二侧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
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主板体可拆卸地连接,且两者被构造为能够调节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板体上设有至少一连接孔组,每一所述连接孔组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布设的多个第三连接孔;
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二主板体借助于所述第四连接孔和至少一所述连接孔组中的其中一所述第三连接孔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对称布设于所述第二主板体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二侧板;
所述第二主板体上设有以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的对称中心轴为对象呈对称布设的两组所述连接孔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孔被构造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腰孔。
CN202222122824.9U 2022-08-12 2022-08-12 固定装置 Active CN219112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2824.9U CN219112010U (zh) 2022-08-12 2022-08-12 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22824.9U CN219112010U (zh) 2022-08-12 2022-08-12 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2010U true CN219112010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22824.9U Active CN219112010U (zh) 2022-08-12 2022-08-12 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2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12010U (zh) 固定装置
CN201766604U (zh) 一种模组化无风扇核心交换机
CN216145187U (zh) 一种能够实现高效散热的服务器
CN209653199U (zh) 一种室内吊顶式空气调节辐射板
CN113655869A (zh) 一种模块式散热器及服务器
CN210804276U (zh) 用于服务器的新型吹胀板式散热模组
CN209514495U (zh) 一种全浸式通用服务器框架
CN218993187U (zh) 一种led照明模组及车灯
CN203025635U (zh) 显卡散热装置
CN218383835U (zh) 一种新型工控主板模组
CN111479449B (zh) 一种电子设备风冷机箱的冷却介质分配装置
CN211860953U (zh) 一种多媒体接口机
CN216901535U (zh) 一种无风扇嵌入式计算机壳体
CN220171504U (zh) 一种多材质焊接成型的内存散热器
CN216134637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能的刚挠结合板
CN210924460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3984678U (zh) 一种带双排扁管的换热器
CN220254914U (zh) 一种便捷装配的电源装置
CN213577742U (zh) 一种尺寸规格可调的取暖器面板
CN220626959U (zh) 一种服务器机箱及服务器
CN218273295U (zh) 一种基于图形处理器电源散热装置
CN217741984U (zh) 一种复合式电路板
CN216623176U (zh) 一种计算机服务器散热结构
CN215929891U (zh) 一种空调外机及其冷凝器固定结构
CN217088296U (zh) 一种烘干箱控制系统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