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7613U -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7613U
CN219107613U CN202223133211.1U CN202223133211U CN219107613U CN 219107613 U CN219107613 U CN 219107613U CN 202223133211 U CN202223133211 U CN 202223133211U CN 219107613 U CN219107613 U CN 2191076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wall
touch
fpc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332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启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oshang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oshang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oshang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oshangh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332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76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76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76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一侧外壁靠近一端处一体成型有出音模组,且出音模组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一,壳体组件顶端插接有电气组件,电气组件包括支架,支架另一侧内壁上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拾音模块、降噪模块,支架一侧内壁上分别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触摸模块、蓝牙模块,且蓝牙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拾音模块、降噪模块、触摸模块呈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蓝牙模块采用Airoha‑AB1565作为蓝牙耳机SOC,而触摸模块采用focaltech‑FT6002触摸IC,两者配合FPC感应单元二与FPC感应单元一,实现了更加可靠的入耳检测,且入耳检测与手势触摸使用一个方案实现,减小了开发难度开发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蓝牙耳机主要分为挂耳式和入耳式两种类型,其中入耳式耳机通过将耳机塞入入耳廓内,以此实现该耳机的佩戴,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入耳式耳机一般会增加手势触摸的功能。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591915U,授权公告日为20211102的一种防脱落入耳式耳机。这种防脱落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包括用于插入耳廓的入耳部、用于手部拾取的延伸部、设于入耳部和延伸部之间的壳体部以及连接于延伸部且用于挂于脖颈的挂戴部,所述壳体部和延伸部内设有控制发声的发声模块与用于和外部设备连接的蓝牙模块,所述壳体部和延伸部外表面设有反光材料。本申请的耳机具有轻便、防脱落、易携带的优点。
上述以及在现有技术中的入耳式触摸耳机为了增加入耳检测的可靠性,普遍使用红外来做入耳检测,导致成本偏高,且现有的电容触摸技术当长时间佩戴耳机时,入耳检测不灵敏,而且现有技术是受限于电容触摸算法长时间检测时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准确、触摸灵敏的入耳式触摸耳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一侧外壁靠近一端处一体成型有出音模组,且出音模组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一,所述壳体组件顶端插接有电气组件,所述电气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另一侧内壁上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拾音模块、降噪模块,所述支架一侧内壁上分别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触摸模块、蓝牙模块,且蓝牙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拾音模块、降噪模块、触摸模块呈电性连接,所述筒体一侧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二,所述触摸模块与FPC感应单元一、FPC感应单元二呈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一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开设有嵌入孔一,所述筒体一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开设有嵌入孔二。
优选的,所述筒体侧面内壁靠近顶部处粘接有密封面,且密封面与筒体内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架两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支架两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嵌入有电池模块,且电池模块通过导线分别与蓝牙模块、拾音模块、降噪模块及触摸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体两侧内壁靠近底部处设置安装槽,且安装槽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组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臂,所述限位臂活动连接在安装槽内部,且限位臂一端贯穿筒体,所述限位臂一端插接在限位孔内部,所述限位臂一侧外壁上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弹簧,且弹簧一端与安装槽一侧内壁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出音模组上设置有两个FPC感应单元一,所述FPC感应单元一对称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1)通过设置的触摸模块、蓝牙模块,蓝牙模块采用Airoha-AB1565作为蓝牙耳机SOC,而触摸模块采用focaltech-FT6002触摸IC,两者配合FPC感应单元二与FPC感应单元一,实现了更加可靠的入耳检测,且入耳检测与手势触摸使用一个方案实现,减小了开发难度开发成本;(2)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在需要拆装该耳机时,可以用工具同时挤压两个限位臂,使得限位臂在安装槽内部转动,使得限位臂一端脱离限位孔,从而解除筒体与支架之间的限制,以便于快速将筒体与电气组件拆分开;(3)通过设置的降噪模块,拾音模块通过嵌入孔二收集外部环境噪音、语音通话声音等,两种信号传递至降噪模块,降噪模块此时通过降噪算法使得降噪模块中的音频处理器产生一与外部环境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外部环境噪音抵消过滤,保证输出的通话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申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申请的壳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申请的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申请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申请的电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申请的控制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组件;2、出音模组;3、FPC感应单元一;4、筒体;5、FPC感应单元二;6、限位孔;7、电气组件;8、嵌入孔一;9、安装槽;10、限位组件;11、嵌入孔二;12、限位臂;13、弹簧;14、支架;15、触摸模块;16、蓝牙模块;17、电池模块;18、降噪模块;19、拾音模块;20、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一侧外壁靠近一端处一体成型有出音模组2,且出音模组2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一3,壳体组件1顶端插接有电气组件7,电气组件7包括支架14,支架14另一侧内壁上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拾音模块19、降噪模块18,支架14一侧内壁上分别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触摸模块15、蓝牙模块16,且蓝牙模块16通过导线分别与拾音模块19、降噪模块18、触摸模块15呈电性连接,筒体4一侧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二5,触摸模块15与FPC感应单元一3、FPC感应单元二5呈电性连接。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一侧外壁靠近一端处一体成型有出音模组2,出音模组2由耳机壳、喇叭等构成,可以播放声音,且出音模组2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一3,FPC感应单元一3可以在耳机插入耳朵中检测耳机是否入耳,当入耳时,使得出音模组2发声,提醒佩戴者已佩戴好耳机,壳体组件1顶端插接有电气组件7,电气组件7包括支架14,支架14另一侧内壁上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拾音模块19、降噪模块18,拾音模块19拾音麦克风构成,便于该耳机拾取外部声音引号,降噪模块18由音频处理器、带有降噪算法的微控制器构成,可以对拾音模块19采集的声音进行处理,此时通过降噪算法使得降噪模块18中的音频处理器产生一与外部环境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外部环境噪音抵消过滤,保证输出的通话质量,支架14一侧内壁上分别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触摸模块15、蓝牙模块16,触摸模块15采用Airoha-AB1565作为蓝牙耳机SOC,蓝牙模块16采用focaltech-FT6002触摸IC,两者配合FPC感应单元二5与FPC感应单元一3,实现了更加可靠的入耳检测,且入耳检测与手势触摸使用一个方案实现,减小了开发难度开发成本,且蓝牙模块16通过导线分别与拾音模块19、降噪模块18、触摸模块15呈电性连接,筒体4一侧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二5,触摸FPC感应单元二5便于佩戴者对耳机进行操作,使得出音模组2的音量增大或降低,使得该耳机切换音乐,从而完成一系列对耳机的操作,触摸模块15与FPC感应单元一3、FPC感应单元二5呈电性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触摸模块15采用Airoha-AB1565作为蓝牙耳机SOC,蓝牙模块16采用focaltech-FT6002触摸IC,两者配合FPC感应单元二5与FPC感应单元一3,实现了更加可靠的入耳检测,且入耳检测与手势触摸使用一个方案实现,减小了开发难度开发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筒体4一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开设有嵌入孔一8,嵌入孔一8便于使得FPC感应单元二5露出,筒体4一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开设有嵌入孔二11,嵌入孔二11便于使得拾音模块19露出,筒体4侧面内壁靠近顶部处粘接有密封面20,密封面20由橡胶环构成,可以使得筒体4与支架14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且密封面20与筒体4内壁相互接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的,支架14两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限位孔6,限位孔6便于限位臂12安装在支架14上,支架14两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嵌入有电池模块17,电池模块17为锂电池,且底部设置有嵌入在支架14底端的充电结构,且电池模块17通过导线分别与蓝牙模块16、拾音模块19、降噪模块18及触摸模块15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的,筒体4两侧内壁靠近底部处设置安装槽9,且安装槽9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组件10,限位组件10可以使得电气组件7与筒体4固定在一起,限位组件10包括限位臂12,限位臂12可以使得电气组件7固定在筒体4内部,限位臂12活动连接在安装槽9内部,且限位臂12一端贯穿筒体4,限位臂12一端插接在限位孔6内部,限位臂12一侧外壁上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弹簧13,弹簧13便于使得限位臂12一端在限位臂12不受外力时一直卡接在限位孔6内部,使得电气组件7固定在筒体4内部,且弹簧13一端与安装槽9一侧内壁相互接触。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耳机时,可以将耳机从耳机盒中拿出,而后将耳机的出音模组2插入耳朵中,此时通过FPC感应单元一3(通过两组FPC感应单元一感应入耳)的感应会对出音模组2是否插入耳朵中进行检测,当插入耳朵中时,出音模组2会响起,提醒耳机已插入耳朵中,而后该耳机会通过蓝牙模块16与手机等设备连接在一起,之后佩戴者可以通过触碰FPC感应单元二5对耳机进行操作,使得出音模组2的音量增大或降低,使得该耳机切换音乐,从而完成一系列对耳机的操作,并且在通话时,拾音模块19通过嵌入孔二11收集外部环境噪音、语音通话声音等,两种信号传递至降噪模块18,降噪模块18此时通过降噪算法使得降噪模块18中的音频处理器产生一与外部环境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外部环境噪音抵消过滤,保证输出的通话质量,而且在维修时,可以用工具同时挤压两个限位臂12,使得限位臂12在安装槽9内部转动,使得限位臂12一端脱离限位孔6,从而解除筒体4与支架14之间的限制,以便于快速将筒体4与电气组件7拆分开。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包括壳体组件(1)、筒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一侧外壁靠近一端处一体成型有出音模组(2),且出音模组(2)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一(3),所述壳体组件(1)顶端插接有电气组件(7),所述电气组件(7)包括支架(14),所述支架(14)另一侧内壁上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拾音模块(19)、降噪模块(18),所述支架(14)一侧内壁上分别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呈上下结构分布的触摸模块(15)、蓝牙模块(16),且蓝牙模块(16)通过导线分别与拾音模块(19)、降噪模块(18)、触摸模块(15)呈电性连接,所述筒体(4)一侧外壁上设置有FPC感应单元二(5),所述触摸模块(15)与FPC感应单元一(3)、FPC感应单元二(5)呈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一侧内壁靠近底部处开设有嵌入孔一(8),所述筒体(4)一侧内壁靠近顶部处开设有嵌入孔二(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侧面内壁靠近顶部处粘接有密封面(20),且密封面(20)与筒体(4)内壁相互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4)两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限位孔(6),所述支架(14)两侧外壁靠近底部处嵌入有电池模块(17),且电池模块(17)通过导线分别与蓝牙模块(16)、拾音模块(19)、降噪模块(18)及触摸模块(15)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两侧内壁靠近底部处设置安装槽(9),且安装槽(9)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组件(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10)包括限位臂(12),所述限位臂(12)活动连接在安装槽(9)内部,且限位臂(12)一端贯穿筒体(4),所述限位臂(12)一端插接在限位孔(6)内部,所述限位臂(12)一侧外壁上通过粘胶层安装有弹簧(13),且弹簧(13)一端与安装槽(9)一侧内壁相互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音模组(2)上设置有两个FPC感应单元一(3),所述FPC感应单元一(3)对称设置。
CN202223133211.1U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Active CN2191076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3211.1U CN21910761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33211.1U CN21910761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7613U true CN219107613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5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33211.1U Active CN219107613U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76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9671A (zh) 无线耳机
CN107071608A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06596167U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19107613U (zh) 一种入耳式触摸耳机
CN211152175U (zh) 一种后挂式耳机
CN210431819U (zh) 一种智能主动降噪无线耳机
CN106658265A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07995325U (zh) 具有微机电麦克风的耳道式耳机麦克风
CN208386883U (zh) 蓝牙耳机
WO2023082745A1 (zh) 声纹识别与语音通话抗噪装置
CN206698392U (zh)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15773527U (zh) 无线耳机
CN210129945U (zh) 一种耳机主机和一种蓝牙耳机
CN210112245U (zh) 蓝牙耳机
WO2022100111A1 (zh) 一种蓝牙音频装置及悬挂式蓝牙耳机
CN209419818U (zh) 一种具有电话功能的音响
CN219305009U (zh) 一种入耳式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
CN221103531U (zh) 降噪型蓝牙耳机
CN214481211U (zh) 一种无线降噪耳机
CN214070130U (zh) 一种触摸式耳机
CN207897124U (zh) 新型具有木质独立音腔的蓝牙降噪耳机
CN211656350U (zh) 一种商务英语翻译用的蓝牙耳机
CN215268662U (zh) 一种耳机
CN220067657U (zh) 耳机及耳机组件
CN210469694U (zh) 一种双喇叭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