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7142U -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7142U
CN219107142U CN202320360893.5U CN202320360893U CN219107142U CN 219107142 U CN219107142 U CN 219107142U CN 202320360893 U CN202320360893 U CN 202320360893U CN 219107142 U CN219107142 U CN 219107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mobile charging
wearable device
power supply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08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山
张颖美
朱赫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08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7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7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71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移动充电设备能够通过主体结构可拆卸的组装在穿戴设备主体,以在穿戴设备主体需要充电时通过无线充电电源与穿戴设备主体上无线供电电源的线圈对位配合完成对穿戴设备主体无线供电电源的充电,并在不需要充电时与穿戴设备主体分离。上述移动充电设备能够在穿戴设备主体的佩戴状态下组装在穿戴设备主体并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充电,避免了充电过程中需要摘下穿戴设备主体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穿戴设备主体及移动充电设备的美观性、防水性及充电操作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为优化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可穿戴设备应具备小型化、轻量化等属性,导致电池容量被极限压缩,同时可穿戴设备的内部功能和功耗的增加均影响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在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均采用可充电电池方案,电量耗尽后需摘下可穿戴设备并使用专门的充电设备对产品进行充电,但频繁的“佩戴-摘脱-充电”操作造成了使用不便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设备,与穿戴设备主体配合使用;
所述移动充电设备包括:主体结构和组装于所述主体结构的无线充电电源;
所述主体结构设有连接结构;当所述移动充电设备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组装配合时,所述移动充电设备通过所述主体结构组装至所述穿戴设备主体,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源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无线供电电源对位配合。
可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沿周向包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至少一部分中框的第一部分;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且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可拆卸配合。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边缘区域的卡接结构,且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中框边沿对位设置。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且覆盖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屏幕。
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中框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位置对应的充电区域,所述无线供电电源设置于所述充电区域的内侧。
可选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沿周向包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至少一部分中框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后壳位置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无线充电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连接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金属层,所述第二部分背对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皮革层;所述无线充电电源的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皮革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一磁吸件,当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组装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吸合固定。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穿戴设备主体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任一移动充电设备;所述移动充电设备通过所述主体结构可拆卸组装至所述穿戴设备主体;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包括无线供电电源,所述无线充电电源与所述无线供电电源对位配合。
可选的,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包括屏幕,所述屏幕包括第一显控区和第二显控区;所述连接结构覆盖所述第一显控区和所述第二显控区中的一个,所述第一显控区和所述第二显控区中的另一个外露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移动充电设备能够通过主体结构可拆卸的组装至穿戴设备主体,以在穿戴设备主体需要充电时通过无线充电电源与穿戴设备主体上无线供电电源的线圈对位配合完成对穿戴设备主体无线供电电源的充电,并在不需要充电时与穿戴设备主体分离。上述移动充电设备能够在穿戴设备主体的佩戴状态下组装在穿戴设备主体并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充电,避免了充电过程中需要摘下穿戴设备主体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穿戴设备主体及移动充电设备的美观性、防水性及充电操作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第二部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顶部”、“底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为优化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体验,可穿戴设备应具备小型化、轻量化等属性,导致电池容量被极限压缩,同时可穿戴设备的内部功能和功耗的增加均影响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在相关技术中,可穿戴设备均采用可充电电池方案,电量耗尽后需摘下可穿戴设备并使用专门的充电设备对产品进行充电,但频繁的“佩戴-摘脱-充电”操作造成了使用不便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设备12,与穿戴设备主体11配合使用。移动充电设备12包括主体结构126和组装于主体结构126的无线充电电源121。主体结构126设有连接结构123,当移动充电设备12与穿戴设备主体11组装配合时,移动充电设备12通过主体结构126组装至穿戴设备主体11,连接结构123与穿戴设备主体11可拆卸连接,无线充电电源121与穿戴设备主体11的无线供电电源111对位配合。
移动充电设备12能够通过主体结构126可拆卸的组装至穿戴设备主体11,以在穿戴设备主体11需要充电时通过无线充电电源121与穿戴设备主体11上无线供电电源111的线圈对位配合完成对穿戴设备主体11无线供电电源111的充电,并在不需要充电时与穿戴设备主体11分离。上述移动充电设备12能够在穿戴设备主体11的佩戴状态下组装在穿戴设备主体11并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充电,避免了充电过程中需要摘下穿戴设备主体11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穿戴设备主体11及移动充电设备12的美观性、防水性及充电操作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穿戴设备1包括穿戴设备主体11和移动充电设备12,穿戴设备主体11包括无线供电电源111。移动充电设备12通过主体结构126可拆卸组装于穿戴设备主体11,连接结构123与穿戴设备主体11可拆卸连接,无线充电电源121与无线供电电源111对位配合。
由于上述可穿戴设备1包括移动充电设备12,移动充电设备12能够可拆卸的组装在穿戴设备主体11,以在穿戴设备主体11需要充电时通过无线充电电源121与穿戴设备主体11上无线供电电源111的线圈对位配合完成对穿戴设备主体11无线供电电源111的充电,并在不需要充电时与穿戴设备主体11分离。上述移动充电设备12能够在穿戴设备主体11的佩戴状态下组装在穿戴设备主体11并通过无线充电线圈充电,避免了充电过程中需要摘下穿戴设备主体11的复杂操作,提升了穿戴设备主体11及移动充电设备12的美观性、防水性及充电操作便利性和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充电设备12的结构及其与穿戴设备主体11的配合关系在穿戴设备主体11的佩戴充电状态下有多种形式,下面对移动充电设备12及其与穿戴设备主体11的配合关系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戴设备主体11包括中框113和组装于中框113的屏幕112,主体结构126包括沿周向包覆至少一部分中框113的第一部分122,连接结构123设置于第一部分122,且与中框113和/或屏幕112可拆卸配合。即,主体结构126的结构包括第一部分122和设置第一部分122的连接结构123,连接结构123可以与中框113和/或屏幕112可拆卸配合,确保了移动充电设备12与穿戴设备主体11的组装可靠性。下面就连接结构123的设置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结构123可以设置于第一部分122的边缘区域,且与中框113的边沿卡接固定。即,移动充电设备12通过连接结构123与中框113的卡接实现组装固定,避免了连接结构123对屏幕112的覆盖以及对可穿戴设备1的显控功能的影响。其中,连接结构123可以包括与中框的边沿对位设置的卡接结构,例如连接结构123呈槽结构,通过槽结构与中框113在厚度方向上的边沿卡合实现了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部分122可以沿周向覆盖中框113的部分或全部。当第一部分122覆盖部分中框113时,可以覆盖中框113的半周或1/3周,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连接结构123与第一部分122相连,且覆盖于至少一部分屏幕112。即,通过连接结构123在屏幕112上方的延伸可以使连接结构123与屏幕112形成搭接关系,上述连接结构123与第一部分122相连可以形成与穿戴设备主体11匹配的夹角,上述夹角有助于实现移动充电设备12与穿戴设备主体11的稳定配合。其中,上述夹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与穿戴设备主体11结构匹配的其他角度,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其中,上述连接结构123覆盖在至少一部分屏幕112上方时,连接结构123还可以包括设置于第一部分122且与中框113相连的连接分部。连接分部可以设置于沿周向的覆盖部分中框113的第一部分122边沿,还可以设置于覆盖至少一部分中框113的第一部分122内侧面的任意位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结构123及其连接分部可以是与中框113卡接固定的卡接结构,还可以是设置于第一部分122的磁吸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23可以覆盖整个屏幕112,以提升移动充电设备12的组装可靠性。或者,如图2、图3所示,屏幕112可以包括第一显控区1121和第二显控区1122,连接结构123覆盖第一显控区1121和第二显控区1122中的一个,第一显控区1121和第二显控区1122中的另一个外露于移动充电设备12。外露于移动充电设备12的屏幕112可以用于实现例如时间、天气、剩余电量等简单信息的查询和显示,即能够确保移动充电设备12的组装可靠性,还能够保留屏幕112的部分显控功能以实现与用户的交互,有助于提升移动充电设备12的使用体验。
其中,第一显控区1121和第二显控区1122可以分别占屏幕112显控区域的一半。第一显控区1121和第二显控区1122也可呈1:3或1:4等其他比例进行分配,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当可穿戴设备1为智能手表时,上述屏幕112分配方式可以表盘中心为基点进行分配。例如,第一显控区1121和第二显控区1122分别占屏幕112显控区域一半时,第一显控区1121可以是经表盘中心的直径左侧的左半区域,第二显控区1122可以是经表盘中心的直径右侧的右半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电源121可以设置于第一部分122,中框113包括与第一部分122位置对应的充电区域,无线供电电源111设置于充电区域的内侧。当移动充电设备12组装于穿戴设备主体11时,位于第一部分122的无线充电电源121可以与位于中框113充电区域内侧的无线供电电源111对位配合,实现针对无线供电电源111的充电。当移动充电设备12在结构上包括第一部分122和设置于第一部分122的连接结构123时,移动充电设备12可以从中框113侧面靠向穿戴设备主体11,并通过第一部分122与中框113的对位配合实现无线充电,有助于简化移动充电设备12的结构设置,实现移动充电设备12的小型化。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穿戴设备主体11包括中框113和后壳114,主体结构126包括沿周向包覆至少一部分中框113的第一部分122和与后壳114位置对应的第二部分124,无线充电电源121设置于第二部分124。连接结构123设置于第一部分122,第二部分124的厚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部分122及连接结构123。当移动充电设备12组装于穿戴设备主体11时,位于第二部分124的无线充电电源121可以与位于后壳114内侧的无线供电电源111对位配合,实现针对无线供电电源111的充电。当移动充电设备12在结构上包括第二部分124、与第二部分124相连的第一部分122和设置于第一部分122的连接结构123时,移动充电设备12可以从中框113侧面靠向穿戴设备主体11,第二部分124在可穿戴设备1的佩戴状态下插入后壳114与佩戴位置之间的间隙,并通过第二部分124与后壳114的对位配合实现无线充电,能够避免对穿戴设备主体11中无线供电电源111的位置改变,提升移动充电设备12的适配性。第二部分124可以借助较薄的结构尺寸插于后壳114与配合位置之间的间隙。
其中,由于第一部分122和连接结构123在佩戴充电过程中外露于可穿戴设备1,再基于第一部分122和连接结构123的结构厚度和尺寸面积,可以在第一部分122和/或连接结构123设置充电端口、外接充电连接线等结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所示,第二部分124朝向穿戴设备主体11的一侧设有金属层1241,第二部分124背对穿戴设备主体11的一侧设有皮革层1242,无线充电电源121的充电线圈设置于金属层1241与皮革层1242之间。皮革层1242可以提升移动充电设备12的佩戴质感,金属层1241能够确保无线充电电源121与无线供电电源111的之间感应充电过程实现。
其中,第二部分124可以设有第一磁吸件125,后壳114设有与第一磁吸件125位置对应的第二磁吸件。当移动充电设备12组装于穿戴设备主体11时,第一磁吸件125和第二磁吸件吸合固定。第一磁吸件125和第二磁吸件的吸合固定不仅能够确保无线充电线圈和无线供电线圈的对位配合可靠性,还能够加强移动充电设备12与穿戴设备主体11的连接可靠性。
上述第一磁吸件125与所述充电线圈设置在第二部分124的不同厚度位置,且二者之间分布有电磁隔离材质,以避免第一磁吸件125和充电线圈的电磁干涉。第一磁吸件125可以均布在第二部分124的不同区域,以提升第二部分124与穿戴设备主体11的磁吸配合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穿戴设备1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与穿戴设备主体配合使用;
所述移动充电设备包括:主体结构和组装于所述主体结构的无线充电电源;
所述主体结构设有连接结构;当所述移动充电设备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组装配合时,所述移动充电设备通过所述主体结构组装至所述穿戴设备主体,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无线充电电源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无线供电电源对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沿周向包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至少一部分中框的第一部分;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且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可拆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边缘区域的卡接结构,且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中框边沿对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且覆盖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至少一部分屏幕。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中框包括与所述第一部分位置对应的充电区域,所述无线供电电源设置于所述充电区域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沿周向包覆所述穿戴设备主体至少一部分中框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后壳位置对应的第二部分,所述无线充电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部分及所述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朝向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金属层,所述第二部分背对所述穿戴设备主体的一侧设有皮革层;所述无线充电电源的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皮革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设有第一磁吸件,当所述移动充电设备组装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吸合固定。
9.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设备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充电设备;所述移动充电设备通过所述主体结构可拆卸组装至所述穿戴设备主体;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包括无线供电电源,所述无线充电电源与所述无线供电电源对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设备主体包括屏幕,所述屏幕包括第一显控区和第二显控区;所述连接结构覆盖所述第一显控区和所述第二显控区中的一个,所述第一显控区和所述第二显控区中的另一个外露于所述移动充电设备。
CN202320360893.5U 2023-02-21 2023-02-21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Active CN219107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0893.5U CN2191071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0893.5U CN2191071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7142U true CN219107142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0893.5U Active CN219107142U (zh) 2023-02-21 2023-02-21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7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05328B1 (ko) 전기 커넥터가 제공된 손목시계
US20170011840A1 (en) Methods for forming shield materials onto inductive coils
US20160372973A1 (en) Protective cover with wireless charging feature
TW201520728A (zh) 可置換手機之無線充放電腕帶
KR102257630B1 (ko) 와치타입 단말기
JP2003194972A (ja) 電気的接続手段を設けたリストバンドを有する携帯機器
CN110794666A (zh) 用于智能手表的ecg电极和智能手表
CN219107142U (zh)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213403451U (zh) 耳机盒、耳机及可穿戴设备
CN104701957A (zh) 用于智能手表的无线充电手环
CN212162859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保护套
US20220115918A1 (en) Wireless Charing Coil In Wearable Devices
JP6151811B1 (ja) 携帯時計
CN219106628U (zh) 移动充电设备及可穿戴设备
CN107834305B (zh) 充电设备及电子装置
CN211296214U (zh) 一种手机和手表二合一无线充电器
CN211908442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用充电宝
CN210539305U (zh) 双蓝牙耳机智能手环
CN205028051U (zh) 带便捷充电座的智能手表
CN209419262U (zh) 充电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4349535U (zh) 一种手表移动充电装置
JP4938313B2 (ja) 電波修正時計用補助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波修正時計用化粧ケース
CN211578835U (zh) 一种电池壳体
CN112994273A (zh) 终端设备及无线发射组件
CN215990334U (zh) 充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