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6810U - 配电柜 - Google Patents

配电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6810U
CN219106810U CN202320375634.XU CN202320375634U CN219106810U CN 219106810 U CN219106810 U CN 219106810U CN 202320375634 U CN202320375634 U CN 202320375634U CN 219106810 U CN219106810 U CN 219106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circuit breaker
cabinet body
frame
power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56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56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6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6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6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14Extreme weather resilient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 e.g. strengthening power lines or underground power cabl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配电柜,其中,配电柜包括柜体和至少一组断路器组;至少一组断路器组设于所述柜体内,所述断路器组包括第一框架断路器和第二框架断路器,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沿所述柜体的水平方向间隔且相背对设置,并且沿所述柜体的高度延伸方向错开设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减小柜体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Description

配电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柜。
背景技术
低压交流框架断路器为城轨地铁能量回馈系统中极其关键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双向变流器交流侧与滤波电感、变压器的电气连接、隔离和保护。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城轨能量回馈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积小、功率密度大的新型变流柜逐渐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而框架断路器作为核心部件却具有安装尺寸大的特点,因此无法满足整体尺寸的缩小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用的较多的框架断路器安装方法为背靠背安装,深度方向前后对齐,由简单的两根横梁固定,由于断路器背靠背,左右错位安装,故该种结构对宽度方向尺寸要求较高,极易增大配电柜的宽度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电柜,旨在减小柜体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配电柜,包括:
柜体;和
至少一组断路器组,设于所述柜体内,所述断路器组包括第一框架断路器和第二框架断路器,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沿所述柜体的水平方向间隔且相背对设置,并且沿所述柜体的高度延伸方向错开设置。
可选地,所述柜体包括柜壳和两柜门,所述柜壳具有沿所述柜体的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前过口和后过口,两所述柜门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柜壳的两相对侧,并可覆盖所述前过口和所述后过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连接有第一进线铜排和第一出线铜排,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连接有第二进线铜排和第二出线铜排,所述第一进线铜排和所述第二进线铜排位于所述第一出线铜排和所述第二出线铜排之间,所述第一出线铜排和所述第二出线铜排分别面向所述前过口和所述后过口设置;
和/或,所述柜门为双开门;
和/或,所述柜体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九折型材框架。
可选地,所述配电柜还包括两散热风扇,两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的上方,且对应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设置。
可选地,所述柜壳对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侧设有出风口,所述柜门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下方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形成散热风道。
可选地,所述柜壳包括两壳部,所述柜门与所述壳部可转动连接,两所述壳部背离所述柜门的一侧连通且相接,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分别设于两所述壳部。
可选地,所述壳部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散热风扇为离心风机,至少一侧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之一设有所述出风口;
或者,所述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机,所述顶板设有所述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柜体还包括进风百叶窗,所述进风百叶窗固设于所述进风口;
和/或,所述柜体还包括格栅,所述格栅固设于所述出风口;
和/或,所述柜体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位于所述柜壳内,且罩设于所述出风口的周围部位,所述导风罩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的汇流口,所述散热风扇内置于所述导风罩。
可选地,所述配电柜还包括两底座,两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柜体下方,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设置。
可选地,所述柜体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表面设有多个过线孔,所述底座包括两支撑座,两所述支撑座沿所述柜体的水平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过线孔位于两所述支撑座之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座为工字钢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柜体内设置至少一组断路器组,其中,断路器组包括第一框架断路器和第二框架断路器,第一框架断路器和第二框架断路器沿柜体的水平方向间隔且相背对设置,并且沿柜体的高度延伸方向错开设置,如此,有效利用柜体的高度尺寸,减小柜体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同时,便于第一框架断路器和第二框架断路器的拆装以及维护,从而提升断路器组的拆装效率,缩短断路器组的安装和维护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配电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配电柜除去柜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配电柜的侧视图;
图4为图2中配电柜的正视图;
图5为图1中配电柜的右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4108023470000031
Figure BDA00041080234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配电柜。
参照图1至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配电柜包括柜体10和至少一组断路器组,至少一组断路器组设于柜体10内,断路器组包括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沿柜体10的水平方向间隔且相背对设置,并且沿柜体10的高度延伸方向错开设置,如此设置,便于减小配电柜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方便在同一空间内,沿宽度延伸方向并排设置多个配电柜,有利于进一步完成轨道交通测试平台的配电工作。
通过在柜体10内设置至少一组断路器组,方便根据配电需求,完成轨道交通测试平台的配电工作,其中,断路器组包括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沿柜体10的水平方向间隔且相背对设置,并且沿柜体10的高度延伸方向错开设置,如此,有效利用柜体10的高度尺寸,减小柜体10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同时,便于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的拆装以及维护,即从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的后方实现第一框架断路器21、第二框架断路器31和电源之间的连接,从而提升断路器组的拆装效率,缩短断路器组的安装和维护时间。水平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三者相互垂直。
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均通过各自的转接座搭设在柜体10内,以确保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的装配稳固性,进而有效降低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在开关时产生的振动,且减少振动的相互传递。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柜体10内设置至少一组断路器组,其中,断路器组包括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沿柜体10的水平方向间隔且相背对设置,并且沿柜体10的高度延伸方向错开设置,如此,有效利用柜体10的高度尺寸,减小柜体10沿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同时,便于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的拆装以及维护,从而提升断路器组的拆装效率,缩短断路器组的安装和维护时间。
参照图1至2,在一实施例中,柜体10包括柜壳12和两柜门11,柜壳12具有沿柜体10的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前过口121和后过口122,两柜门11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柜壳12的两相对侧,并可覆盖前过口121和后过口122,可以理解的,沿柜体10的水平方向,柜体10的两相对侧均设置有柜门11,一方面,通过两柜门11分别覆盖前过口121和后过口122,以隐藏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降低断路器组裸露而导致受损的风险,另一方面,方便操作者将第一框架断路器21经由前过口121、将第二框架断路器31经由后过口122送入柜壳12内,实现断路器组的可靠装配,同时,便于加快断路器组的拆装效率,即可同时将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安装至柜壳12内对应位置。
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框架断路器21连接有第一进线铜排22和第一出线铜排23,第二框架断路器31连接有第二进线铜排和第二出线铜排,第一进线铜排22和第二进线铜排位于第一出线铜排23和第二出线铜排之间,第一出线铜排23和第二出线铜排分别面向前过口121和后过口122设置,可以理解的,输入线由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之间穿过,并分别与第一进线铜排22和第二进线铜排连接,输出线则分别与第一出线铜排23和第二出线铜排连接,且沿柜体10的水平方向分设在输入线的两侧,如此,既方便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的并联连接,还有利于通过上述走线布局来达到节省空间,方便接线的目的。此外,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相背对设置,便于第一进线铜排22、第一出线铜排23铜排、第一出线铜排23、第二出线铜排的汇合,节省空间,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沿柜体10的高度延伸方向的错开设置,便于第一进线铜排22、第一出线铜排23铜排、第一出线铜排23、第二出线铜排的安装和连接,例如通过绝缘件固定在柜体10内,减少干涉,加快安装效率。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由于框架断路器整体较重,大都有125KG,因此需要借助叉车放入柜壳12中,此时柜门11为双开门,方便框架断路器的安装。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柜体10还包括框架14,框架14为九折型材框架,其中,柜壳12罩设在框架14外部,隐藏框架14和断路器组,而九折型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因而能够使框架14可靠承受断路器组和各铜排的重量,从而提升断路器组在柜体10内的安装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实施例中,配电柜还包括两散热风扇,两散热风扇位于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的上方,且对应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设置,如此设置,通过散热风扇的驱动,使柜体10内的热风流动并排至柜体10外,达到对配电柜降温的效果好。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柜壳12对应散热风扇的出风侧设有出风口,柜门11开设有位于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下方的进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相连通形成散热风道,可以理解的,冷风在柜体10内由下至上流动,并经由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并经过散热风扇排至出风口,而逸散于柜体10外。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冷风可由上至下流动。
参照图1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柜壳12包括两壳部13,柜门11与壳部13可转动连接,两壳部13背离柜门11的一侧连通且相接,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分别设于两壳部13,其中,两壳部13通过钣金相连成一整体,便于壳部13的加工成型,以及柜壳12的装配成型,同时有利于增强柜壳12整体的结构强度,有效降低因柜壳12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过大导致的结构变形。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两壳部13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壳部13包括顶板131、底板132、左侧板134和右侧板135,散热风扇为离心风机,至少一侧的左侧板134和右侧板135中的至少之一设有出风口,即当两壳部13装配成柜壳12后,位于柜壳12同一侧的左侧板134和右侧板135均可设置有出风口,亦或者,位于柜壳12同一侧的左侧板134和右侧板135中的其中之一设置有出风口,以配合离心风机的工作特性,达到将柜体10内空气送至柜体10外,对配电柜降温的目的。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柜壳12的两相对侧均设有出风口。
在另一实施例中,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机,顶板131设有出风口,配合轴流风机的工作特性,冷风经由进风口流入柜体10,并由下至上流动至出风口,并从出风口流出,从而达到将柜体10内空气送至柜体10外,对配电柜降温的目的。
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柜体10还包括进风百叶窗15,进风百叶窗15固设于进风口;和/或,柜体10还包括格栅16,格栅16固设于出风口;有效降低环境内的灰尘等杂物经由进风口和出风口进入柜体10内,同时,方便柜体10内空气的流出。
参照图2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柜体10还包括导风罩17,导风罩17位于柜壳12内,且罩设于出风口的周围部位,导风罩17开设有连通进风口的汇流口,散热风扇内置于导风罩17,通过导风罩17将柜壳12内的空气导引至出风口,加快气体的排出,实现配电柜的降温。
参照图1至2,在一实施例中,配电柜还包括两底座18,两底座18位于柜体10下方,且分别对应第一框架断路器21和第二框架断路器31设置,即两底座18分别位于两壳部13的下方,以架高两壳部13的同时使两壳部13均匀受力。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柜体10与底座18连接的表面设有多个过线孔133,底座18包括两支撑座181,两支撑座181沿柜体10的水平方向间隔排布,过线孔133位于两支撑座181之间,即过线孔133设于壳部13的底板132,此时电源线可经由过线孔133伸入柜体10内,并实现与第一进线铜排22、第一出线铜排23铜排、第一出线铜排23、第二出线铜排的连接,通过两支撑座181沿柜体10的水平方向间隔排布,过线孔133位于两支撑座181之间的设置,一方面,支撑座181架高柜体10,同时留有供电源线经过的间隙,方便电源线与底板132的过线孔133的对位和穿设;另一方面,支撑座181还能够遮挡并隐藏电源线。电源线包括输入线和输出线。支撑座181为工字钢结构,以提供较好的支撑作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和
至少一组断路器组,设于所述柜体内,所述断路器组包括第一框架断路器和第二框架断路器,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沿所述柜体的水平方向间隔且相背对设置,并且沿所述柜体的高度延伸方向错开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柜壳和两柜门,所述柜壳具有沿所述柜体的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前过口和后过口,两所述柜门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柜壳的两相对侧,并可覆盖所述前过口和所述后过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连接有第一进线铜排和第一出线铜排,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连接有第二进线铜排和第二出线铜排,所述第一进线铜排和所述第二进线铜排位于所述第一出线铜排和所述第二出线铜排之间,所述第一出线铜排和所述第二出线铜排分别面向所述前过口和所述后过口设置;
和/或,所述柜门为双开门;
和/或,所述柜体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九折型材框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还包括两散热风扇,两所述散热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的上方,且对应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壳对应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侧设有出风口,所述柜门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下方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形成散热风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壳包括两壳部,所述柜门与所述壳部可转动连接,两所述壳部背离所述柜门的一侧连通且相接,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分别设于两所述壳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部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散热风扇为离心风机,至少一侧的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中的至少之一设有所述出风口;
或者,所述散热风扇为轴流风机,所述顶板设有所述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包括进风百叶窗,所述进风百叶窗固设于所述进风口;
和/或,所述柜体还包括格栅,所述格栅固设于所述出风口;
和/或,所述柜体还包括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位于所述柜壳内,且罩设于所述出风口的周围部位,所述导风罩开设有连通所述进风口的汇流口,所述散热风扇内置于所述导风罩。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还包括两底座,两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柜体下方,且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框架断路器和所述第二框架断路器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与所述底座连接的表面设有多个过线孔,所述底座包括两支撑座,两所述支撑座沿所述柜体的水平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过线孔位于两所述支撑座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工字钢结构。
CN202320375634.XU 2023-02-27 2023-02-27 配电柜 Active CN219106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5634.XU CN219106810U (zh) 2023-02-27 2023-02-27 配电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5634.XU CN219106810U (zh) 2023-02-27 2023-02-27 配电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6810U true CN219106810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5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5634.XU Active CN219106810U (zh) 2023-02-27 2023-02-27 配电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6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5538B (zh) 一种大功率户外散热机柜
CN211981300U (zh) 一种便于端子板散热的开关柜
US10720880B2 (en) Photovoltaic inverter
CN209150581U (zh) 一种有轨电车箱式变电站电缆沟的通风散热系统
CN110785057A (zh) 一种具有立式风道的集成组机柜
CN219106810U (zh) 配电柜
EP4048040A1 (en) Power cabinet
WO2023231221A1 (zh) 集成式牵引变压器总成
WO2023231222A1 (zh) 牵引变压器总成
CN207151079U (zh) 机柜及光伏逆变器
CN207459496U (zh) 一种大电流开关柜结构
CN212785146U (zh) 变频柜
CN111356327B (zh) 一种变流器
CN210519309U (zh) 一种室外无基坑加装电梯用机房控制柜
CN207834908U (zh) 一种智能开关柜
CN112398311A (zh) 一种多模块串并联功率变换器装置
CN214798326U (zh) 电力工程用避雷负荷开关柜
CN217655738U (zh) 变压器散热盒和干式变压器
CN216626446U (zh) 一种基于多散热风道的逆变器
CN220122736U (zh) 一种一体式空空冷却电机的风扇保护盒
CN204529031U (zh) 施工电梯专用驱动器
CN213717442U (zh) 散热控制柜
CN215344889U (zh) 区域集控中心调度通信用散热型交换机机箱
CN220692553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系统集成电柜
CN210808020U (zh) 一种5gbbu专用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