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5335U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05335U CN219105335U CN202222563996.XU CN202222563996U CN219105335U CN 219105335 U CN219105335 U CN 219105335U CN 202222563996 U CN202222563996 U CN 202222563996U CN 219105335 U CN219105335 U CN 2191053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aser
- shaping
- laser light
- lens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miconductor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第二激光光源、第一整形组件、第二整形组件、分光片、收光透镜组以及散射器件。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的波长不同。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以主光线平行的角度,分别经过与其对应的第一整形组件与第二整形组件后,以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在分光片处合光后透过收光透镜组,在散射器件表面发生反射,经过散射器件反射后的光线,依次透过收光透镜组和分光片后,作为光源光输出,通过多色激光源单独整形和匀化处理,使其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并使其经过分光片的不同区域,而分光镜的每个镀膜区域的尺寸和分光属性可以单独设计,能够提升多色激光光源的出光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器中单颗芯片的角分布是恒定的条件下,为了保证两种波长的激光器光学扩展量相等,需要特别注意激光器的排布,以保证经过整形后,两种波长的激光的面分布和角分布分别相同。
不同于蓝、绿激光器有单颗芯片,红光激光器通常有两颗芯片的条件下,很难保证激光器排布符合最优值,会引起光源效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光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激光光源、第二激光光源、第一整形组件、第二整形组件、分光片、收光透镜组以及散射器件。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一激光。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发出与所述第一激光的波长不同的第二激光,所述第二激光的主光线与所述第一激光的主光线平行。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一激光对应,第二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激光对应,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第二整形组件用于使经过的所述第一激光与所述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所述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以主光线平行的角度,分别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整形组件后,以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在所述分光片处合光后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在所述散射器件表面发生反射,经过所述散射器件反射后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和分光片后,作为光源光输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整形组件包括:第一整形透镜组以及第一匀光器件,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匀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一匀光器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包括:第二整形透镜组以及第二匀光器件,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匀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二匀光器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汇聚透镜以及第二汇聚透镜,所述第一汇聚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一匀光器件之间,所述第二汇聚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匀光器件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片的表面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分光片表面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激光并透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激光并透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区域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激光并反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二区域用于透射所述第二激光并反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三区域用于反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整形组件位于所述分光片的一侧,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另一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器件为朗伯散射器件,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全反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器件为朗伯散射器件,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偏振反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三激光光源以及第三整形组件,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三激光,所述第三激光的波长与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的波长不同,所述第三整形组件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的出光路径上,经过所述第三整形组件的所述第三激光与经过所述第一整形组件的所述第一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所述第三激光经过所述第三整形组件后射入所述分光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光片位于所述收光透镜组的中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后斜入射至所述散射器件,并被所述散射器件反射并散射,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分光片、所述收光透镜组、所述散射器件以及所述收光透镜组后出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在第一激光光源以及第二激光光源的出光路径上分别设置第一整形组件以及第二整形组件,使得经过第一整形组件的第一激光与经过第二整形组件的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最终经过分光片、收光透镜组以及散射器件后出射,通过多色激光源单独整形和匀化处理,使其经过分光片的不同区域,而分光镜的每个镀膜区域的尺寸和分光属性可以单独设计,能够提升多色激光光源的出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反射镜压缩光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球面透镜组和柱面透镜组对激光光束压缩整形的原理图。
图3为角分布成像原理图。
图4为面分布成像原理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装置中的发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在一种打光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发光装置1、第一激光光源10、第二激光光源20、第一整形组件30、第一整形透镜组310、第一匀光器件320、第一汇聚透镜330、第二整形组件40、第二整形透镜组410、第二匀光器件420、第二汇聚透镜430、分光片50、第一区域510、第二区域520、第三区域530、收光透镜组60、散射器件70、第三激光光源80、第三整形组件90、蓝色光源100、第一正压缩透镜200a、第二正压缩透镜200b、负压缩透镜300、汇聚透镜400、收集透镜组500、色轮600、红色光源700、柱面透镜组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激光光束的常用整形方式分为反射镜整形、球面透镜整形、柱面透镜整形三种。其中如图1所示,反射镜压缩方式通过反射镜组的空间压缩,在不改变光线角分布的情况下,改变不同光束之间的距离。图2中的(a)、(b)分别示出了球面透镜组和柱面透镜组对激光光束压缩整形的原理图,激光光束经过透镜组后,其面分布被压缩了f1/f2倍;经过球面透镜组的光束,其面分布被等比例缩小,而经过柱面透镜组的光束,仅在透镜的曲面方向被压缩。具有不同面分布大小和长宽比的两组激光光束,通过柱面透镜组和球面透镜组的搭配,可以实现经过透镜组后,得到尺寸和长宽比相同的面分布。
以整形后的激光光源为起点,色轮上的激发光斑为终点进行分析,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请参照图3,激光光源经匀光器件后,光束的角分布经收集透镜组成像到荧光轮上,激发光斑的尺寸由匀光器件的角度特征决定,称之为角分布成像。请参照图4,激光光源首先经过汇聚透镜,光束的角分布同样经过收集透镜组成像到荧光轮上,激发光斑的尺寸由激光光源的面分布尺寸决定,称之为面分布成像。
请参照图5,现有技术中,蓝色光源100发出的455nm的蓝激光经过第一正压缩透镜200a以及负压缩透镜300后,光线的面分布经汇聚透镜400和收集透镜组500,成像到色轮600上,形成荧光粉的激发光斑。红色光源700发出的639nm的红激光除经过第二正压缩透镜200a以及负压缩透镜300压缩外,还经过了柱面透镜组700,目的是将红激光在压缩透镜组后的面分布的尺寸和蓝激光的相同。红、蓝激光共用一个负压缩透镜300,且在负压缩透镜300前通过波长合光。区域反射镜处于汇聚透镜的焦点处,区域尺寸取两种波长激光光斑的最大值。
根据光学扩展量的概念,光学扩展量等于角度和面积的乘积,并且光学扩展量在理想系统中保持守恒。因为要保证色轮上激发光斑相同,等效于区域反射镜上,红、蓝激光的角分布相同。红、蓝激光在区域反射镜上的面分布未特意控制。
在单颗芯片的角分布是恒定的条件下,为了保证两种波长的激光器光学扩展量相等,需要特别注意激光器的排布,以保证经过整形后,红、蓝激光的面分布和角分布分别相同。红光激光器通常有两颗芯片的条件下,很难保证激光器排布符合最优值,这将会引起光源效率偏低。
请参阅图6,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装置1,包括:第一激光光源10、第二激光光源20、第一整形组件30、第二整形组件40、分光片50、收光透镜组60以及散射器件70。
第一激光光源10用于发出第一激光。第一激光光源10可以使用氩离子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或氦氖激光器等,在此不做限制。
第二激光光源20用于发出第二激光,所述第一激光与所述第二激光的波长不同,第二激光与第一激光的主光线平行。第二激光光源2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激光光源1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第一整形组件30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的出光路径上,与第一激光对应。
第二整形组件40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的出光路径上,与第二激光对应。
第一整形组件30以及第二整形组件40用于使经过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的所述第一激光与经过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的所述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
分光片50位于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以及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远离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和第二激光光源20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经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后射入所述分光片50,所述第二激光经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后射入所述分光片50。
收光透镜组60位于所述分光片50的一侧,所述收光透镜组60用于汇聚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
散射器件70位于所述收光透镜组60远离所述分光片50的一侧,用于反射并散射经所述收光透镜组60汇聚的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可以理解的是,散射器件70可以是荧光轮、散射轮、固定散射片、固定荧光片等。
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以主光线平行的角度,分别经过与其对应的第一整形组件30与第二整形组件40后,以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在分光片50处合光后透过收光透镜组60,在散射器件70表面发生反射,经过散射器件70反射后的光线,依次透过收光透镜组60和分光片50后,作为光源光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1,在第一激光光源10以及第二激光光源20的出光路径上分别设置第一整形组件30以及第二整形组件40,使得经过第一整形组件30的第一激光与经过第二整形组件40的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最终经过分光片50、收光透镜组60以及散射器件70后出射,通过多色激光源单独整形和匀化处理,使其经过分光片50的不同区域,而分光镜的每个镀膜区域的尺寸和分光属性可以单独设计,能够提升多色激光光源的出光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整形组件30可以包括:第一整形透镜组310以及第一匀光器件320,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310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的一侧,所述第一匀光器件320位于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310远离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310以及所述第一匀光器件320。
第二整形组件40可以包括:第二整形透镜组410以及第二匀光器件420,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410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的一侧,所述第二匀光器件420位于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410远离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的一侧,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410以及所述第二匀光器件42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整形透镜组310以及第二整形透镜组410可以为不同的透镜组合,分别对第一激光以及第二激光进行整形操作。第一匀光器件320与第二匀光器件420可以为不同的匀光器件,分别对第一激光以及第二激光进行匀光操作。经过上述的整形以及匀光操作后,可以使得第一激光以及第二激光拥有同样的角分布以及面分布,且使得第一激光以及第二激光平行的进入分光片50中。
请同时参照图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光片50的表面可以包括:第一区域510、第二区域520以及第三区域530,所述第一区域510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二区域520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三区域530为所述分光片50表面除所述第一区域510以及所述第二区域520以外的其他区域。第一激光经整形后照射在分光片50的第一区域510,第二激光经整形后照射在分光片50的第二区域52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区域510可以针对第一激光反射,其它光线透射,第二区域520可以针对第二激光反射,其它光线透射。从分光片50上反射的光线,再经过收光透镜组60成像到散射器件70上。从散射器件70反射的光线包括残余激发光、受激发射的荧光、漫反射的激光,其中受激发射的荧光以及漫反射的激光经过分光片50后,作为光源光输出。请再次参照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所述收光透镜组60以及所述散射器件70均位于所述分光片50的同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以及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位于分光片50的左侧,所述收光透镜组60以及所述散射器件70位于分光片50的下侧。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光片50的所述第一区域510还可以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激光并反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二区域520还可以用于透射所述第二激光并反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三区域530用于反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以及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位于所述分光片50的一侧,所述收光透镜组60以及所述散射器件70位于所述分光片50的另一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以及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位于分光片50的左侧,所述收光透镜组60以及所述散射器件70位于分光片50的右侧。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为透射区域时,可直接将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设置为物理缺口。
可选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散射器件70可以为朗伯散射器件70,朗伯散射器件70可以使得垂直于反射面方向的光强度最大。所述第一区域510与所述第二区域520可以为全反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530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所述收光透镜组60以及所述散射器件70均位于所述分光片50的同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光线损失=区域面积/光斑尺寸,本实施方式可以破坏激光光束的相干性,有助于消除投影机画面上激光的散斑问题。
进一步的,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器件70可以为朗伯散射器件70,所述第一区域510与所述第二区域520为偏振反射区域,也就是说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分别对某一偏振态的光反射,对另一偏振态的光透射。第三区域530用于透射所有光线。例如,第一激光以及第二激光均为P偏振光,经过分光片50的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后分别被反射,经过散射器件70的散射后,第一激光以及第二激光均变为自然光向上出射,自然光中对应于分光片50中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的部分中的P光被分光片50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反射,自然光中对应于分光片50中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的部分中的S光被分光片50中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透射,自然光中不对应分光片50中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的部分全部透射。由于经过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的偏振光中,P光以及S光各占50%,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光损失=区域面积/光斑尺寸*50%,本实施方式同样可以破坏激光光束的相干性,有助于消除投影机画面上激光的散斑问题。
所述第三区域530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10、所述第二激光光源20、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所述第二整形组件40、所述收光透镜组60以及所述散射器件70均位于所述分光片50的同侧。
请参照图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1还包括:第一汇聚透镜330以及第二汇聚透镜430,所述第一汇聚透镜330设置于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310与所述第一匀光器件320之间,所述第二汇聚透镜430设置于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410与所述第二匀光器件420之间。第一汇聚透镜330以及第二汇聚透镜430的焦点位置处于分光片50的附近,用于在分光片50上生成汇聚的光束,第一汇聚透镜330以及第二汇聚透镜430的设置能够减小光斑尺寸,进而减小分光片50上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的尺寸,增大光源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1还可以包括:第三激光光源80以及第三整形组件90,所述第三激光光源80用于发出第三激光,所述第三激光的波长与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的波长不同,第三激光光源8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激光光源1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所述第三整形组件90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80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80的出光路径上,经过所述第三整形组件90的所述第三激光与经过所述第一整形组件30的所述第一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所述第三激光经过所述第三整形组件90后射入所述分光片50。可以理解的是,加入了第三激光光源80后,分光片50上也可相应的加入第四区域,使得第三激光在经过整形后的光线射入分光片50的第四区域。
请参照图9,本申请还提供发光装置1的另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同样包括第一激光光源10、第二激光光源20、第一整形组件30、第二整形组件40、分光片50、收光透镜组60以及散射器件70。其中,第一激光光源10、第二激光光源20、第一整形组件30以及第二整形组件40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分光片50位于所述收光透镜组60的中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60后斜入射至所述散射器件70,并被所述散射器件70反射并散射,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分光片50、所述收光透镜组60、所述散射器件70以及所述收光透镜组60后出射。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光线从收光透镜组60的中轴线的右侧入射,从收光透镜组60的中轴线的左侧出射,分光片50的第一区域510以及第二区域520为反射区域,第三区域530为透射区域,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光路可逆原理,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将分光片50设置在收光透镜组60的中轴线的左侧,光线从收光透镜组60的中轴线的左侧入射,从收光透镜组60的中轴线的右侧入射。本实施例中的激光光线具有较好的消散斑效果且令出射的激光光线具有较好的光斑均匀性,出射的激光光线和入射的激光光线相互避开互不干扰,有利于减小光源系统的体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光装置1,在第一激光光源10以及第二激光光源20的出光路径上分别设置第一整形组件30以及第二整形组件40,使得经过第一整形组件30的第一激光与经过第二整形组件40的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最终经过分光片50、收光透镜组60以及散射器件70后出射,通过多色激光源单独整形和匀化处理,使其经过分光片50的不同区域,而分光镜的每个镀膜区域的尺寸和分光属性可以单独设计,能够提升多色激光光源的出光效率。
术语“一些实施方式”、“其他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申请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一激光;
第二激光光源,用于发出与所述第一激光的波长不同的第二激光,所述第二激光的主光线与所述第一激光的主光线平行;
与所述第一激光对应的第一整形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激光对应的第二整形组件,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第二整形组件用于使经过的所述第一激光与所述第二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
分光片、收光透镜组以及散射器件,所述不同波长的第一激光与第二激光以主光线平行的角度,分别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整形组件后,以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在所述分光片处合光后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在所述散射器件表面发生反射,经过所述散射器件反射后的光线,依次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和分光片后,作为光源光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整形组件包括:第一整形透镜组以及第一匀光器件,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匀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一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整形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一匀光器件;
所述第二整形组件包括:第二整形透镜组以及第二匀光器件,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位于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匀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远离所述第二激光光源的一侧,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整形透镜组以及所述第二匀光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汇聚透镜以及第二汇聚透镜,所述第一汇聚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一匀光器件之间,所述第二汇聚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二整形组件与所述第二匀光器件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的表面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一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激光的光斑大小对应,所述第三区域为所述分光片表面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第二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一激光并透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二区域用于反射所述第二激光并透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域用于透射所述第一激光并反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二区域用于透射所述第二激光并反射其他光线,所述第三区域用于反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以及所述第二整形组件位于所述分光片的一侧,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另一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器件为朗伯散射器件,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全反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器件为朗伯散射器件,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为偏振反射区域,所述第三区域用于透射所有光线,所述第一激光光源、所述第二激光光源、所述第一整形组件、所述第二整形组件、所述收光透镜组以及所述散射器件均位于所述分光片的同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激光光源以及第三整形组件,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三激光,所述第三激光的波长与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的波长不同,所述第三整形组件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的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三激光光源的出光路径上,经过所述第三整形组件的所述第三激光与经过所述第一整形组件的所述第一激光具有相同的角分布与面分布,所述第三激光经过所述第三整形组件后射入所述分光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片位于所述收光透镜组的中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经过所述收光透镜组后斜入射至所述散射器件,并被所述散射器件反射并散射,所述第一激光以及所述第二激光依次经过所述分光片、所述收光透镜组、所述散射器件以及所述收光透镜组后出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3996.XU CN219105335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发光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563996.XU CN219105335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发光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05335U true CN219105335U (zh) | 2023-05-30 |
Family
ID=86452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563996.XU Active CN219105335U (zh) | 2022-09-27 | 2022-09-27 | 发光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05335U (zh) |
-
2022
- 2022-09-27 CN CN202222563996.XU patent/CN2191053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02749U (zh) | 发光装置 | |
US9039215B2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 |
US10768518B2 (en) |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WO2014196020A1 (ja) | 照明光学系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CN103913936A (zh) | 发光装置及投影系统 | |
TWM552112U (zh) | 光源裝置及投影系統 | |
CN110888290B (zh) | 光源系统及投影系统 | |
CN112147836A (zh) | 一种光源系统及显示设备 | |
CN113934097A (zh) | 投影光源和投影设备 | |
CN219533606U (zh) | 光源模组和投影设备 | |
CN219302865U (zh) | 混合光源模组和投影设备 | |
CN113433782A (zh) | 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 |
CN108073025B (zh) | 投影装置以及照明系统 | |
CN212657601U (zh) | 激光发光装置 | |
CN212480896U (zh) | 固态光源发光装置 | |
CN115356887A (zh) | 照明系统 | |
CN113759648A (zh) | 照明装置和投影仪 | |
CN219105335U (zh) | 发光装置 | |
US20220357561A1 (en) | Fly-eye lens group,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projection apparatus | |
US9851631B2 (en) | Light source optical system an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same | |
CN110376833B (zh) | 光源系统和投影系统 | |
JP6711705B2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投射型表示装置 | |
CN218413196U (zh) | 一种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 |
CN219039558U (zh) | 一种光源装置及投影设备 | |
CN217386123U (zh) | 激光光源系统和投影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