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791U -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3791U
CN219103791U CN202222813214.3U CN202222813214U CN219103791U CN 219103791 U CN219103791 U CN 219103791U CN 202222813214 U CN202222813214 U CN 202222813214U CN 219103791 U CN219103791 U CN 219103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ccommodating space
condensed water
condensed
purif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32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
杨广琴
史文力
李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32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3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3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3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包括:蒸压釜;冷凝水输送管道,两端分别与蒸压釜、冷凝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高温冷凝水传输至冷凝水容纳空间;热传递水箱,包括导热管,以及相邻设置的冷凝水容纳空间和净水容纳空间,导热管的两端分别置入冷凝水容纳空间和净水容纳空间,用于将冷凝水容纳空间中冷凝水的热量传递至净水容纳空间中的净水;净水输入管道,与净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净水传输至净水容纳空间;净水输出管道,与净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加热后的净水传输至用水区域的用水管。本实施例可对高温冷凝水的能量进行转换再利用;利用高压蒸汽液化热水的热量对健康生活用水进行能量传导转换,节省了生活用水的加热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管桩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通常会用到蒸压釜对管桩进行高压蒸汽养护,养护结束后需要对产生的高压蒸汽进行降压,降压过程会产生较多的高温液化冷凝水,该高温冷凝水具有较高温度,传统做法是将该温度较高的高温冷凝水直接排至蒸养池内使用,或直接排至废水处理设备对高温冷凝水进行处理,而蒸压釜一次产生的蒸汽在1吨以上,温度较高的高温冷凝水能量被完全浪费。
在国家提倡节能降耗及号召碳中和的背景下,每一个企业都在积极努力采取一系列节能环保降耗措施,如何充分利用蒸压釜生成高温冷凝水的能量成为管桩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比较常用的蒸压釜余热回收方式是在车间蒸压釜旁边布置开式换热水箱,用来加热锅炉给水,但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1.回收效率低,被加热的锅炉冷水量有限,大量的热还是通过闪蒸蒸汽排余汽水排放在空气中;且溢流排放的碱水温度过高,热量浪费大。
2.蒸压釜周转率高,蒸压釜、蒸养池的余热回收因为降压时间长,无法对余汽水进行充分回收,造成大量热量浪费。
3.蒸压釜在0.3-0.5Mpa左右直接向空排放余汽,热量浪费巨大,且蒸压釜在对空排余汽时,造成很大的噪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至少部分问题,提供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包括:
蒸压釜;
冷凝水输送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压釜、冷凝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蒸压釜产生的高温冷凝水传输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
热传递水箱,包括导热管,以及相邻设置的冷凝水容纳空间和净水容纳空间,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置入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中高温冷凝水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中的净水;
净水输入管道,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净水传输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
净水输出管道,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加热后的净水传输至用水区域的用水管。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水区域包括生活办公用水区域,所述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还包括:
热水循环排空管,与所述生活办公用水区域的用水管平行且设于所述用水管的下方,所述热水循环排空管分别与各房间内的所述用水管连通,用于承接所述用水管中未被使用的热水;
热水回流管道,分别与所述热水循环排空管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多余的热水传回至净水容纳空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凝水回流管道,分别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所述蒸压釜蒸压釜相连,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内放热降温后的水传回至所述蒸压釜内的喷淋系统或者蒸养池。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传递水箱中设有导热隔层,所述导热隔层用于将所述热传递水箱分隔形成冷凝水容纳空间和净水容纳空间;所述导热隔层分布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导热管的贯通孔,所述导热管的外周表面焊接于所述贯通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设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下方,且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至少部分向上凸出形成台阶型构造,且所述台阶型构造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的侧面相邻且贴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型构造中设有上限水位线和下限水位线;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中设有第一水位控制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控制传感器与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上的变频增压泵相连,用于检测水位,并在检测到水位至下限水位线时控制变频增压泵频率升高以注水;且可在检测到水位至上限水位线时控制变频增压泵频率降低以停止注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设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下方且分别呈长方体;
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部位与所述冷凝水回流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对角;
所述净水输入管道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的部位与所述净水输出管道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的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对角;
所述净水输入管道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的部位设于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部位的上方。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顶部设置溢流孔,用于在冷凝水容纳空间或净水容纳空间中的水过多时使水溢出。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容纳空间设置空气能热水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余汽排出管道,一端连通至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用于将所述蒸压釜中的余汽引出。
上述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施例在热传递水箱内将冷凝水的热量转换至干净的冷水,对冷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净水输出管道将已加热的干净冷水输送至生活所需热水的用水区域进行使用,使得企业高温冷凝水的能量进行充分的转换再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消耗。
(2)本实施例的系统周转率高,不需要对高压蒸汽降压,因而避免了采用蒸养池进行余热回收时产生的降压时间较长、无法对余汽水进行充分回收的问题,余热回收快速高效,没有热量被浪费。
(3)本实施例整体结构不复杂,容易维护;在确保水质环境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利用高压蒸汽液化热水的热量对健康生活用水进行能量传导转换,节省了加热生活用水所消耗的能耗,使得企业高温冷凝水的能量进行转换再利用,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号召,同时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4)本实施例的蒸压釜不需要直接向空排放余汽,杜绝了热量浪费,更避免了蒸压釜在对空排余汽时产生的巨大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热传递水箱及周围连接管道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热传递水箱及周围连接管道的主视图;
图中,10、蒸压釜;11、冷凝水输送管道;11a、变频增压泵;11b、排污处理设备;12、冷凝水回流管道;12a、第二变频控制泵;12b、第二阀门;
100、热传递水箱;110、冷凝水容纳空间;111、台阶型构造;111a、上限水位线;111b、下限水位线;111c、第一水位控制传感器;120、净水容纳空间;121、第二水位控制传感器;130、导热管;140、导热隔层;150、溢流孔;
20、净水水源;21、净水输入管道;22、净水输出管道;22a、第一变频控制泵;22b、第一阀门;
30、生活办公用水区域;31、用水管;
41、热水循环排空管;42、热水回流管道;
50、余汽排出管道;
60、公共用水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各种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作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
贯穿本实用新型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结合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应当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含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其他规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表述“包含”和/或“可以包含”意在表示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而非意在限制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含”和/或“具有”意在表示实用新型文件中公开的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术语“包含”和/或“具有”应当被理解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额外的可能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表述“或”包含一起列举的词语的任意或所有的组合。例如,“A或B”可以包含A或者B,或可以包含A和B两者。
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耦合”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目前,社会家庭生活及企业生活区洗浴和办公区用热水都是通过燃气炉或热水器对冷水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需要消耗较多的能耗。
与此同时,管桩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通常会用到蒸压釜对管桩进行高压蒸汽养护,养护结束后需要对产生的高压蒸汽进行降压,降压过程会产生较多的高温液化冷凝水,该高温冷凝水具有大量的热能,可考虑将该冷凝水热能转换为生活用水的热能后进行使用。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包括:
蒸压釜10,用于生成高温冷凝水;
冷凝水输送管道11,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压釜10、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相连,用于将高温冷凝水传输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
热传递水箱100,包括导热管130,以及相邻设置的冷凝水容纳空间110和净水容纳空间120,所述导热管130的两端分别置入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中冷凝水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中的净水;
净水输入管道21,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相连,用于将净水传输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
净水输出管道22,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相连,用于将加热后的净水传输至用水区域的用水管31。
具体的,冷凝水输送管道11、净水输出管道22上可设有控制阀门、变频增压泵等。比如,净水输出管道22可外接至净水水源20如食堂等位置获取净水,且净水输出管道22上设有第一变频控制泵22a和第一阀门22b,冷凝水回流管道12上设有第二变频控制泵12a和第二阀门12b,打开阀门可实现流体在相应的管道内流动,通过操作变频控制泵可控制管道内流体的流速。
工作时,车间内的蒸压釜10比如蒸压釜正常一天产生冷凝水约120吨,冷凝水温度达100℃,蒸压釜内产生的温度较高的冷凝水通过管道和阀门输送至热传递水箱100的冷凝水容纳空间110,同时净水容纳空间120可通过变频增压泵11a注入干净的冷水,已注入的高温冷凝水的热量通过热传递水箱100的导热管130对净水容纳空间120内的冷水进行导热加温,冷水达到合适温度后通过净水输出管道22输送至生活区域洗浴用或其它需要使用热水的区域。
(1)本实施例在热传递水箱100内将冷凝水的热量转换至干净的冷水,对冷水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净水输出管道22将已加热的干净冷水输送至生活所需热水的用水区域进行使用,使得企业高温冷凝水的能量进行充分的转换再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消耗。
(2)本实施例的系统周转率高,不需要对蒸压釜的高压蒸汽降压,因而避免了采用蒸养池进行余热回收时产生的降压时间较长、无法对余汽水进行充分回收的问题,余热回收快速高效,没有热量被浪费。
(3)本实施例整体结构不复杂,容易维护;在确保水质环境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利用高压蒸汽液化热水的热量对健康生活用水进行能量传导转换,节省了加热生活用水所消耗的能耗,使得企业高温冷凝水的能量进行转换再利用,响应国家节能降耗的号召,同时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4)本实施例的蒸压釜不需要直接向空排放余汽,杜绝了热量浪费,更避免了蒸压釜在对空排余汽时产生的巨大噪音。
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水区域包括生活办公用水区域30,所述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还包括:
热水循环排空管41,与所述生活办公用水区域30的用水管31平行且设于所述用水管31的下方,所述热水循环排空管41分别与各房间内的所述用水管31连通,用于承接所述用水管31中未被使用的热水;
热水回流管道42,分别与所述热水循环排空管41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相连,用于将多余的热水传回至净水容纳空间120。
具体的,热水循环排空管41承接用水管31中未被使用的热水后,将未使用的热水传回至净水容纳空间120内,从而与净水输出管道22形成热水循环,以确保管道内持续有热水填充,减少生活办公用水区域30使用时等待热水时间;还可防止长时间不使用管道内热水变为冷水、再次使用时需先将用水管31内冷水放空才能用到热水,减少水的浪费。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水区域还可以包括公共用水区域60如浴室、洗衣房等,热水回流管道42也可分别与公共用水区域60和净水容纳空间120相连,用于将多余的热水传回至净水容纳空间120,此处不作限制。
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凝水回流管道12,分别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所述蒸压釜相连,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内放热降温后的水传回至所述蒸压釜10的高压釜喷淋系统或者蒸养池。高压釜喷淋系统用于对管桩进行喷淋、用于对桩身进行降温,吸收蒸压釜的余气热量;蒸养池盖池后,对池内带桩管模进行热水喷淋,利用高温水热量加热管模,减少蒸汽用量。具体的,本实施例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中传热后的水不直接排出,而是直接排回蒸压釜,从而不需要向蒸压釜中加水,可节约水资源。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传递水箱100中设有导热隔层140,所述导热隔层140用于将所述热传递水箱100分隔形成冷凝水容纳空间110和净水容纳空间120;所述导热隔层140分布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导热管130的贯通孔,所述导热管130的外周表面焊接于所述贯通孔。
具体的,冷凝水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排放到热传递水箱100,热传递水箱100中上、下层为隔开的两部分空间,上下层之间采用导热管130相连且仅有一层导热隔板,从而已注入的高温冷凝水的热量同时通过导热管130和导热隔板对净水容纳空间120内的冷水进行导热加温,传热效率更高,传热后上、下两个空间内的温度可达到基本一致,无需再利用水泵循环后多次加热。
上述导热管130可由导热效果良好的材质制成,比如铜管、铝管等,此处不做限制。
参考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设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下方,且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至少部分向上凸出形成台阶型构造111,且所述台阶型构造111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的侧面相邻且贴合。
本实施例中,设置的台阶型构造111与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内部贯通,即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中的水位高于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与净水容纳空间120之间的导热隔层140的水平高度,从而使导热隔板与下部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中的冷凝水一直接触,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热交换速率;同时,由于台阶型构造111与净水容纳空间120的侧面相邻且贴合,净水容纳空间120的侧面也会参与传热,将热量传递至邻近台阶型构造111的净水容纳空间120中,进一步提升了热交换的效率。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型构造111中设有上限水位线111a和下限水位线111b;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中设有第一水位控制传感器111c,所述第一水位控制传感器111c与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11上的变频增压泵11a相连,用于检测水位,并在检测到水位至下限水位线111b时控制变频增压泵11a频率升高以注水;且可在检测到水位至上限水位线111a时控制变频增压泵11a频率降低以停止注水。
具体的,本实施例利用第一水位控制传感器111c与变频增压泵11a配合可实现对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自动注水和停止注水,保证冷凝水容纳空间110内实时有水;上限水位线111a和下限水位线111b设于台阶型构造111中,从而可保证台阶型构造111中的水位始终高于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与净水容纳空间120之间的导热隔层140的水平高度,从而使导热隔板与下部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中的冷凝水一直保持接触,有利于保持高的热交换速率;同时,由于台阶型构造111内部持续有水,净水容纳空间120的侧面也持续参与传热,将热量传递至邻近台阶型构造111的净水容纳空间120中,进一步提升了热交换的效率。
同样的,净水容纳空间120中也可设有上水位线和下水位线;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中设有第二水位控制传感器121,所述第二水位控制传感器121与所述净水输入管道21上的增压泵相连,用于检测水位,并在检测到水位至下水位线时控制增压泵频率升高以注水;且可在检测到水位至上水位线时控制增压泵频率降低以停止注水。本实施例利用第二水位控制传感器121与增压泵配合可实现对净水容纳空间120的自动注水和自动停止注水,保证净水容纳空间120内实时有水。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设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下方且分别呈长方体;
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11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部位与所述冷凝水回流管道12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对角;
所述净水输入管道21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的部位与所述净水输出管道22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的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对角;
所述净水输入管道21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的部位设于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11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部位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冷凝水容纳空间110和净水容纳空间120的水进出位置分别对角错开设置,从而保证冷凝水或净水分别在各自的容纳空间中停留的时间最长,保证较长的传热时间;并且,净水输入管道21连接至净水容纳空间120的部位设于冷凝水输送管道11连接至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部位的上方,从而净水进入净水容纳空间120的位置刚好在冷凝水进入冷凝水容纳空间110的位置的正上方,该位置净水和冷凝水的温差最大,可以在第一时间直接吸收大量的热量并快速升温,随着净水和冷凝水在各自的空间内流动至对角处的过程中,净水持续吸热升温、冷凝水持续降温,到达对角位置时净水和冷凝水的水温基本一致。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110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顶部设置溢流孔150,用于在冷凝水容纳空间110或净水容纳空间120中的水过多时使水溢出;溢流孔150形状可为方形、圆形等其它形状,具体形状不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净水容纳空间120设置空气能热水器。当蒸压釜10暂停运行,即无蒸压釜液化高温冷凝水能量供转换使用时,可开启净水容纳空间120上设置的空气能热水器,利用空气能热水器加热,保证用水区域的正常供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传递水箱100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11、冷凝水回流管道12、净水输出管道22、用水管31、热水循环排空管41、热水回流管道42的至少一者的材料为304不锈钢或PP-R(polypropylene random,无规共聚聚丙烯)管,这些管材的强度高、耐高温能力强。当然,除了上述材料,其它材料符合环保要求和使用功能都可以,具体材质不限。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余汽排出管道50,一端连通至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11,用于将所述蒸压釜10中的余汽引出。蒸压釜10中产生的热水量过多时可直接通过冷凝水输送管道11、余汽排出管道50向其他地方排出使用。
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11上设有排污处理设备11b。通过排污处理设备11b可将冷凝水输送管道11中的冷凝水进行处理,使冷凝水在一定程度上被净化后排向后续的设备。
以上描述中,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形和改进,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压釜;
冷凝水输送管道,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压釜、冷凝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蒸压釜产生的高温冷凝水传输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
热传递水箱,包括导热管,以及相邻设置的冷凝水容纳空间和净水容纳空间,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置入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中高温冷凝水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中的净水;
净水输入管道,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净水传输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
净水输出管道,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加热后的净水传输至用水区域的用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水区域包括生活办公用水区域,所述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还包括:
热水循环排空管,与所述生活办公用水区域的用水管平行且设于所述用水管的下方,所述热水循环排空管分别与各房间内的所述用水管连通,用于承接所述用水管中未被使用的热水;
热水回流管道,分别与所述热水循环排空管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相连,用于将多余的热水传回至净水容纳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水回流管道,分别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所述蒸压釜相连,用于将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内放热降温后的水传回至所述蒸压釜内的喷淋系统或者蒸养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递水箱中设有导热隔层,所述导热隔层用于将所述热传递水箱分隔形成冷凝水容纳空间和净水容纳空间;所述导热隔层分布设有用于穿设所述导热管的贯通孔,所述导热管的外周表面焊接于所述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设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下方,且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至少部分向上凸出形成台阶型构造,且所述台阶型构造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的侧面相邻且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型构造中设有上限水位线和下限水位线;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中设有第一水位控制传感器,所述第一水位控制传感器与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上的变频增压泵相连,用于检测水位,并在检测到水位至下限水位线时控制变频增压泵频率升高以注水;且可在检测到水位至上限水位线时控制变频增压泵频率降低以停止注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设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下方且分别呈长方体;
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部位与所述冷凝水回流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对角;
所述净水输入管道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的部位与所述净水输出管道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的部位分别位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对角;
所述净水输入管道连接至所述净水容纳空间的部位设于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连接至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的部位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容纳空间和所述净水容纳空间顶部设置溢流孔,用于在冷凝水容纳空间或净水容纳空间中的水过多时使水溢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容纳空间设置空气能热水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余汽排出管道,一端连通至所述冷凝水输送管道,用于将所述蒸压釜中的余汽引出。
CN202222813214.3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Active CN219103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3214.3U CN2191037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3214.3U CN2191037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3791U true CN219103791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4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3214.3U Active CN219103791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3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3785B (zh) 蒸柜废蒸汽水热交换回收器及其对外连接结构
CN101303201A (zh) 一种筒子纱染色过程中余热回收利用的方法
CN104266343A (zh) 一种洗浴废水回收利用的方法
CN205137417U (zh) 一种锅炉排污废水热量利用装置
CN219103791U (zh)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CN208282216U (zh) 一种具有蒸汽备用热源的换热系统
CN110715286A (zh)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CN101709921A (zh) 加热炉被冷却件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方法
CN201652315U (zh) 锅炉排污余热利用装置
CN210389610U (zh) 一种管桩常压节能养护装置
WO2014101659A1 (zh) 双加热系统的开水器
CN201413053Y (zh) 一种多功能凝结水回用装置
CN115560622A (zh) 一种蒸压釜余热再利用转换系统
CN204460168U (zh) 一种蒸汽锅炉排汽能量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8723435U (zh) 一种热量传递结构
CN212870199U (zh) 一种洗澡热水回收利用的装置
WO2012080722A2 (en) Apparatus for hot water storage
CN201488608U (zh) 蒸柜废蒸气水热交换回收器及其对外连接结构
CN211316144U (zh) 蒸压釜及锅炉热能回收系统
CN203907724U (zh) 一种利用蒸汽冷凝水预热生活热水系统
CN208613303U (zh) 一种热水系统
CN211475510U (zh) 喷涂回用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4536129U (zh) 一种并联多用途的除氧器余热综合回收系统
CN205579972U (zh) 一种利用废水回收余热的污水源热泵热水系统
CN213146982U (zh) 一种带热回收ptc半导体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