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179U - 安装架及电器盒 - Google Patents

安装架及电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3179U
CN219103179U CN202223092302.5U CN202223092302U CN219103179U CN 219103179 U CN219103179 U CN 219103179U CN 202223092302 U CN202223092302 U CN 202223092302U CN 219103179 U CN219103179 U CN 219103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main
arm
main boar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23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伟
武连发
袁国炉
焦华超
梁杰波
秦永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Green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30923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3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3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3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架及电器盒。安装架具有用于安装主板的安装状态及用于使存在遮挡关系的至少两个主板相互错开的避让状态。安装架包括基座及至少一组安装臂组件。每组安装臂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基座,另一端连接主板。其中,当安装架由安装状态切换至避让状态的过程中,安装臂组件能够受控地相对基座转动,并带动各自的主板相对基座运动至与其存在遮挡关系的主板错开。上述安装架,当同时存在遮挡主板与被遮挡主板时,将遮挡主板通过安装架安装。在需要对被遮挡主板进行检修、维护时,只需通过驱使遮挡主板对应的安装臂组件转动,进入避让状态,在此过程中,安装臂组件上的遮挡主板会改变其位置状态,进而将被其遮挡的被遮挡主板暴露出来。

Description

安装架及电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架及电器盒。
背景技术
空调外机的机组的主板数量通常较多,现有侧出风室外机电器盒多采用多层主板平行堆叠结构,前后主板固定在独立的钣金固定板上,且均为螺钉固定。
然而,在需要维修内部主板元器件时,由于前面的钣金固定板及主板会产生遮挡,所以往往需要先将前面的钣金件拆卸下来,才能实现对后面的主板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再将钣金件、主板依次装回去,显然这样的结构,在进行检修维护时,并不便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免在检修、维护时前方主板对后方主板造成遮挡的安装架及电器盒。
一种安装架,具有用于安装主板的安装状态及用于使存在遮挡关系的至少两个主板相互错开的避让状态,所述安装架包括:
基座;及
至少一组安装臂组件,每组所述安装臂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板;
其中,当所述安装架由所述安装状态切换至所述避让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安装臂组件能够受控地相对所述基座转动,并带动各自连接的所述主板相对所述基座运动至与其存在遮挡关系的所述主板错开。
上述安装架,当同时存在多个主板,尤其是主板之间存在遮挡关系,进而存在遮挡主板与被遮挡主板时,将会对其它主板产生遮挡的主板通过安装架安装。在需要对被遮挡主板进行检修、维护时,只需通过驱使遮挡主板对应的安装臂组件转动,使安装架进入避让状态,在此过程中,安装臂组件上的遮挡主板会改变其位置状态,与被遮挡主板错开,进而将被其遮挡的被遮挡主板暴露出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臂组件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板,当所述安装臂组件在相对所述基座转动时,带动所述主板相对所述基座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臂组件的转动轴线为水平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臂组件包括主臂及吊臂,所述主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另一端连接所述吊臂,所述吊臂沿与所述主臂纵长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所述主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吊臂包括两条子吊臂,所述两条子吊臂的一端均连接所述主臂,另一端彼此间隔且远离所述基座延伸,并分别转动连接所述主板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臂组件还包括支撑臂,所述支撑臂支撑于所述主板与所述主臂之间,且被配置为在自身纵长方向上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板,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臂并在所述主板相对所述主臂转动时沿所述主臂纵长方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臂通过销轴与所述主臂转动连接,所述主臂沿自身纵长方向开设有供所述销轴滑动的滑动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构造形成有支撑面,所述主臂转动至与所述支撑面贴合并受所述支撑面支撑时,所述安装架处于所述避让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臂及所述吊臂构造有沿各自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连通的走线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两组所述安装臂组件,且两组所述安装臂组件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主板连接所述安装板,并通过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臂组件;
所述安装架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分别与两组所述安装臂组件连接的所述安装板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主板连接所述安装板,并通过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臂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平行但不共面,所述第二段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可操作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对所述安装臂组件进行锁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主板连接所述安装板,并通过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臂组件;
所述锁止件为相对所述基座固定的卡钩,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卡口,在安装架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口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构造有腰型孔,所述安装臂组件通过销轴及所述腰型孔转动连接所述基座,所述销轴能够沿所述腰型孔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安装臂组件能够通过所述销轴沿所述腰型孔移动,并在移动时带动所述卡口卡入或脱离所述卡钩。
一种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包括盒体、主板以及上述的安装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包括多个壳板,所述多个壳板合围并共同界定形成一与外界隔离的容置空间,所述安装架及所述主板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壳板可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包括外主板及内主板,所述外主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内主板安装于所述壳板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器盒还包括预固定件,所述预固定件包括相交的两个固定面及与挂钩,所述两个固定面中一者连接所述盒体,另一者连接所述挂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壳板包括主体部和拆装部,所述主体部由两个侧板、顶板以及底板组成,所述拆装部由两个侧板组成,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部,以共同形成所述盒体;
所述主体部的一个所述侧板上构造有出风散热孔,所述顶板上构造有进风散热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器盒未安装主板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安装架处于避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安装架处于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主体部的俯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拆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盖板的主视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三段式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12为图11所示的安装板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主臂及吊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主臂及吊臂的侧视图;
图15为图13所示的主臂及吊臂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支撑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支撑臂的侧视图;
图18为图16所示的支撑臂的俯视图;
图19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直板式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21为图19所示的安装板的侧视图;
图22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锁止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1所示的电器盒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所示的基座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电器盒;10、盒体;11、主体部;13、拆装部;101、侧板;103、顶板;105、底板;15、盖板;151、翻边;30、主板;31、外主板;33、内主板;50、安装架;51、基座;511、座底;513、安装部;5131、连接板;515、筋条;53、安装臂组件;531、主臂;533、吊臂;5331、子吊臂;535、支撑臂;5351、子支撑臂;55、安装板;551、第一段;552、第二段;553、第三段;555、折边;557、转动连接部;57、锁止件;59、定位件;70、预固定件;71、固定面;73、挂钩;75、过度面;S、容置空间;L、连接孔;B、避让缺口;C、避让槽;R1、出风散热孔;R2、进风散热孔;E1、风机板散热器槽;E2、压机板散热器槽;J、进线孔;G、过线孔;Z、走线槽;T、固定通孔;H、滑动槽;A、支撑面;F、滤波固定孔;K、卡口;D、定位缺口;O、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器盒100包括盒体10、主板30以及安装架50。至少部分主板30通过安装架50安装于盒体10内。
电器盒100可以为侧出风空调外机的电器盒100,其中,主板30可由PCB板、元器件组成,除主板30上的元器件外,电器盒100还可具有其它元器件。此外,为实现电器盒100内部及电器盒100与侧出风空调外机的其它部件之间的电连接、通讯连接,电器盒100内还具有各类管线。除至少部分主板30通过安装架50间接地安装于盒体10内外,主板30还可以直接安装在盒体10内的壁面上。
进一步地,盒体10包括多个壳板(包括下述的主体部11及拆装部13),多个壳板合围并共同界定形成一与外界隔离的容置空间S,主板30及安装架50均安装于容置空间S内。其中,至少一个壳板可拆卸。
除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外,现有技术中,侧出风空调外机的电器盒100多为敞开的结构形式,即电器盒100内部的主板30与管线直接与外界连通,而另一方面空调外机一般处于室外环境中,室外的虫鼠在没有阻隔的情况下,很容易便会钻入机组内,引起主板30、管线的异常。
因此,电器盒100在通过壳板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容置空间S前提下,盒体10的内部即为该容置空间S,位于容置空间S内的主板30及管线受到壳板的保护,在壳板的阻隔下,电器盒100的主板30、管线可以更稳定地工作,而免受外界,尤其是虫鼠的干扰。其中,至少一个壳板则是为了便于后续对电器盒100进行检修、维护工作。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更进一步地,多个壳板包括主体部11和拆装部13。主体部11由两个侧板101、位于顶部的顶板103以及位于底部的底板105组成。拆装部13由两个侧板101组成,并可拆卸地连接主体部11,以共同形成盒体10。
主体部11为整个电器盒100的结构基础,主板30及安装架50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主体部11连接。拆装部13则在安装时充分闭合整个盒体10,保证其容置空间S与外界隔离,拆下时则从两个侧面充分暴露盒体10的容置空间S,便于进行检修、维护,也就是通过拆下拆装部13来打开电器盒100,通过安装拆装部13来闭合电器盒100。出于实际考虑与便于操作的目的,主体部11的两个侧板101及拆装部13的两个侧板101均分别为相邻的侧板101,在拆装部13安装到位后,四个侧板101顺次连接,顶板103及顶板103则分别位于四个侧板101共同的两端。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主体部11中一侧板101的侧边构造有多个连接孔L,并通过螺钉等连接件配合连接孔L将电器盒100与空调外机等部件固定。拆装部13由一钣金件一体弯折形成,并在与主体部11配合处的相应位置构造有避让其侧边连接孔L的避让缺口B。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11可以通过焊接等其它方式完成固定,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地,主体部11的一个侧板101上构造有出风散热孔R1及风机板散热器槽E1,顶板103上构造有进风散热孔R2,另一侧板101上构造有压机板散热器槽E2。出风散热孔R1主要作用为与空调机组风道连通为电器盒100内部元器件散热,进风散热孔R2与外界连通。风机板散热器槽E1作用为对风机板散热器装配做避让,压机板散热器槽E2用于对压机板散热器装配做避让。顶板103上还构造有进线孔J,用于管线进入容置空间S。
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此外,盒体10还包括盖设于主体部11的顶板103上的盖板15,盖板15在与拆装部13的两个侧板101配合处还构造有与其贴合的翻边151,且两处翻边151中至少一者开设有连接孔L,此处拆装部13的侧板101相应地开设有连接孔L,两者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连接,进而间接实现拆装部13与主体部11的可拆卸连接。此外,盖板15开设有连接孔L的翻边151形成有避让槽C,用于避让螺钉。可以理解地,拆装部13还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与主体部11可拆卸连接,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器盒100还包括预固定件70,预固定件70包括相交的两个固定面71及与挂钩73,两个固定面71中一者连接盒体10,另一者连接挂钩73。
与盒体10连接的固定面71可通过连接件连接、卡接或焊接等,盒体10可通过预固定件70的挂钩73预挂在合适的位置,待后续通过焊接或螺钉完成正式固定。
具体地,两个固定面71相互垂直,并通过位于两者之间的过度面75连接,两个固定面71与过度面75为同一钣金件弯折形成。挂钩73为两个,且为“7”字型,且挂钩73所在平面与连接盒体10的固定面71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板30包括外主板31及内主板33,外主板31安装于安装架50,内主板33安装于壳板的内壁。
外主板31及内主板33是根据主板30安装位置不同对电器盒100内主板33的划分,除了安装架50外,壳板,尤其是主体部11的两个侧板101都能用于安装主板30,提高电气盒的容置空间S的利用率。
在具体实施例中,电器盒100包括两个外主板31及两个内主板33,共四块主板30。其中,两个内主板33分别安装于主体部11的两个侧板101的内壁,两个外板则通过安装架50分别相对两个内主板33安装,即两个外主板31分别靠近两个拆装部13的侧板101安装,换言之,四块主板30分别对应四个侧板101布置与盒体10内的四周。外主板31及内主板33的内外也是指打开盒体10后,外主板31相对而言更靠近维修维护人员,处在外侧,而内主板33则相对更靠内侧。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电器盒100还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主板30,如2个、6个、8个等,电器盒100各个壳板内壁也均可用于安装主板30,此外,主板30还可以通过安装架50层叠式的安装在容置空间S内。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安装架50,具有用于安装主板30的安装状态及用于使存在遮挡关系的至少两个主板30相互错开的避让状态。安装架50包括基座51及至少一组安装臂组件53。每组安装臂组件53的一端转动连接基座51,另一端连接主板30。其中,当安装架50由安装状态切换至避让状态的过程中,安装臂组件53能够受控地相对基座51转动,并带动各自连接的主板30相对基座51运动至与其存在遮挡关系的主板30错开。
基座51上可转动连接多组安装臂组件53,主板30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连接安装臂组件53。安装架50的状态切换由转动安装臂组件53实现。当存在多个主板30且主板30之间存在遮挡关系时,主板30中便存在遮挡其它主板30的遮挡主板及被其它主板30遮挡的被遮挡主板,一个主板30可以既是遮挡主板又是被遮挡主板。其中,至少遮挡主板通过安装架50安装,并具体安装在安装臂组件53上。安装臂组件53在转动时,能够驱动与其连接的主板30运动,运动方式包括转动、移动或既转动又移动,来改变主板30的位置状态,其具体可以是将原本立起的主板30转动放倒,也可以是驱动主板30跟随连接点移动以与被遮挡主板错位等。
上述安装架50,当同时存在多个主板30,尤其是主板30之间存在遮挡关系,进而存在遮挡主板与被遮挡主板时,将会对其它主板30产生遮挡的遮挡主板通过安装架50安装。在需要对被遮挡主板进行检修、维护时,只需通过驱使遮挡主板对应的安装臂组件53转动,使安装架50进入避让状态,在此过程中,安装臂组件53上的遮挡主板会改变其位置状态,与被遮挡主板错开,进而将被其遮挡的被遮挡主板暴露出来。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51可设置于盒体10的底板105上,与其转动连接每组安装臂组件53都可用于固定一个主板30(即相当于上述的外主板31,同时也是对内主板33产生遮挡的遮挡主板,而内主板33则为被遮挡主板),可以理解地,在正常状态下,电器盒100闭合时,安装架50应当处于安装状态,此时主板30通过安装架50稳定地处于电器盒100内。在电器盒100被打开进行检修、维护时,安装架50可通过转动安装臂组件53切换至避让状态。
可以理解地,安装架50并不限于在上述电器盒100中使用,其还可被单独使用,并通过带动安装在其上的遮挡主板动作,来达到避让后方被遮挡主板的目的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2,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50还包括安装板55,主板30连接安装板55,并通过安装板55连接安装臂组件53。换言之,安装臂组件53通过安装板55间接地连接主板30。
安装板55的至少一面用于安装PCB板及各类元器件,并相应地开设有过线孔G,用于穿过管线。过线孔G可做翻边151设计,以免划伤管线。主板30与安装臂组件53的连接关系均通过安装板55间接实现,因而主板30无需特别设计。
进一步地,安装板55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551、第二段552以及第三段553,第一段551与第三段553平行但不共面,第二段552倾斜连接于第一段551与第三段553之间。
安装板55为三段式设计,因而通过三个不同平面与其它部件之间形成三种间隔,可以充分适应不同高度元器件的布置。可以理解地,不同安装板55的结构可以不相同,除了三段式设计的安装板55外,还可以由平板状的直板式安装板55(如图19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臂组件53远离基座51的一端转动连接主板30,当安装臂组件53在相对基座51转动时,带动主板30相对基座51移动。
主板30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安装臂组件53转动,而非跟随其同步转动。在安装臂组件53转动的过程中,其上主板30相当于跟随远离基座51的一端进行弧线移动,且这一移动会驱使主板30随之发生远离后方主板30并相对后方主板30错位避让的移动。如此,遮挡主板便可远离并避让被遮挡主板。
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是朝电器盒100的盒体10外的转动,避让状态时,安装臂组件53上的主板30位于盒体10外。盒体10外能够为主板30提供足够的伸展空间,以使主板30能够实现相对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或在外力的作用下呈现特定的角度。此外,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轴线穿过基座51,因此将主板30与安装臂组件53远离基座51的一端转动连接,可以使主板30获得更大的移动距离范围。
具体地,安装板55上构造转动连接部557,转动连接部557具有轴孔,并通过轴孔及销轴与安装臂组件53转动连接,主板30通过安装板55与安装臂组件53形成转动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轴线为水平设置。其中,水平设置的转动轴线位于水平面内,水平面指的是与重力方向垂直的平面。
在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轴线为水平设置,其转动是在竖直面内的转动,竖直面即与重力方向平行的面。在安装臂组件53转动时,其上连接的主板30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竖直而相对安装臂组件53转动。在重力下相对安装臂组件53转动而保持竖直的主板30,也使其跟随安装架50处于避让状态时同样便于检修、维护。
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轴线还可以为其它方向,在转动过程中,可以通过重力外的其它外力维持或改变主板30的角度。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5,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臂组件53包括主臂531及吊臂533,主臂531的一端转动连接基座51,另一端连接吊臂533,吊臂533沿与主臂531纵长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主板30。
主臂531与吊臂533相连,主臂531的一端连接基座51,吊臂533远离主臂531的一端即安装臂组件53远离基座51的一端,用于转动连接安装板55以形成与主板30的转动连接关系。可以理解地,吊臂533用于连接安装板55的一端构造有轴孔,供销轴穿过以与安装板55的转动连接部557转动连接。
吊臂533沿与主臂531纵长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故连接在吊臂533上的主板30、安装板55会与主臂531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隔,以免主臂531与主板30上的元器件发生干涉、碰撞。对于直接连接在吊臂533上的安装板55来讲,其面向主臂531的一侧也会与主臂531间隔,因而安装板55的两侧均可很好地用于安装主板30或其它元器件。
优选地,在安装架50处于安装状态时,主臂531的纵长方向即为竖直方向。如此,有利于盒体10内容置空间S的充分利用。
进一步地,吊臂533包括两条子吊臂5331,两条子吊臂5331的一端均连接主臂531,另一端彼此间隔且远离基座51延伸,并分别转动连接主板30的两侧。
两条子吊臂5331远离基座51延伸,与主臂531共同形成一Y型臂。两条子吊臂5331可分别连接主板30、安装板55相对的两侧,为其提供稳定连接与支撑,并进一步使吊臂533与主板30、安装板55之间也形成良好的间隔,尤其是使避让开主板30、安装板55的中心位置。
更进一步地,主臂531及吊臂533构造有沿各自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连通的走线槽Z。走线槽Z的截面为C型,其可容纳管线,管线沿走线槽Z延伸并最终通过安装板55的过线孔G连接主板30。此外,吊臂533及主板30的走线槽Z槽壁还构造有固定通孔T,用于固定走线槽Z中的管线,其中固定通孔T可为平行四边形。
管线位于主臂531及吊臂533的走线槽Z中,可以受到两者的保护,以免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尤其是在安装臂组件53可转动的情况下,若是管线直接暴露在容置空间S内,很容易与活动的安装臂组件53发生干涉,出现缠绕甚至损坏。另一方面具有走线槽Z的主臂531与吊臂533可以在保持足够的强度条件下,实现轻量化。
请一并参阅图16至图18,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臂组件53还包括支撑臂535,支撑臂535支撑于主板30与主臂531之间,且被配置为在自身纵长方向上一端转动连接主板30,另一端转动连接主臂531并在主板30相对主臂531转动时沿主臂531纵长方向滑动。
支撑臂535可以为主板30提供支撑,使其能够保持角度相对稳定,而不会因与吊臂533的转动连接关系及与主臂531间隔的因素而随意晃动。支撑臂535能够通过一端沿主臂531纵长方向滑动来适应由主板30相对主臂531转动引起的两者之间的间距变化,以在支撑主板30的同时,保证主板30能够继续拥有转动能力。安装板55上构造有多个转动连接部557,除两个子吊臂5331外,支撑臂535同样通过安装板55的转动连接部557与主板30间接地形成转动连接关系。
进一步地,支撑臂535通过销轴与主臂531转动连接,主臂531沿自身纵长方向开设有供销轴滑动的滑动槽H(如图14所示)。
支撑臂535连接主臂531的一端能够通过销轴沿滑动槽H滑动,也就是沿主臂531的纵长方向滑动。
可以理解地,出于与子吊臂5331类似的目的,支撑臂535同样包括两条子支撑臂5351,两条子支撑臂5351的一端相互连接且位于走线槽Z内,通过销轴与滑动槽H转动连接主臂531,并可在走线槽Z内滑动。两条子支撑臂5351的另一端彼此间隔并分别转动连接安装板55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基座51构造形成有支撑面A(如图23所示),主臂531转动至与支撑面A贴合并受支撑面A支撑时,安装架50处于避让状态。
支撑面A可对主臂531进行支撑,一方面能够使其处于一个稳定的角度,也就是使避让状态的安装架50能够稳定。另一方面,支撑面A还可以避免主臂531转动过限。主臂531转动限度应至少满足能够使与其连接的遮挡主板充分避让被遮挡主板,除此之外,主臂531转动限度还收到支撑臂535长度、滑动槽H长度的影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面A相对水平面倾斜,且受到其支撑的主臂531远离基座51的一端高于连接基座51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50包括两组安装臂组件53,且两组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两组安装臂组件53分别朝向不同侧,具体来讲,两组安装臂组件53分别朝向拆装部13的两个侧板101。此时,打开电器盒100,即拆下拆装部13,两组安装臂组件53上安装的主板30作为外主板31直接充分暴露,并可通过驱动两组安装臂组件53将安装架50切换至避让状态,向外向下转动,以露出位于两者后方的内主板33。
进一步地,安装架50处于安装状态时,分别与两组安装臂组件53连接的安装板55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
分别与两组安装臂组件53连接的两个安装板55为相邻关系,且两组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轴线不同,因而连接两块安装板55的方式可以增强两组安装臂组件53在安装状态下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阅图19至图21,具体地,两块安装板55中一者与另一者相邻的一侧造有折边555,并在折边555上构造有连接孔L,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连接两块安装板55。折边555上同样可以构造形成避让连接件的避让槽C。其中,两块安装板55可以一者为上述的三段式设计,而另一个为直板,以使两者具有不同的适应性。
更具体地,两块安装板55中为直板的一者上构造有滤波板固定孔,用于固定滤波板。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22,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50还包括锁止件57,锁止件57可操作地在安装状态下对安装臂组件53进行锁定。
锁定后的安装臂组件53不再随意转动而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在需要切换安装架50的状态时,只需解除锁止件57的锁定,便可恢复安装臂组件53的正常转动能力。安装臂组件53依赖于锁止件57锁定,因而与现有技术中螺钉固定主板30的方式相比,螺钉使用量减少。
可以理解地,在安装架50处于安装状态,两组安装臂组件53上的两块安装板55存在连接关系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锁止件57锁定其中一者即可。
进一步地,锁止件57为相对基座51固定的卡钩,安装板55上开设有卡口K(如图11所示),在安装架50处于安装状态时,卡钩与卡口K配合。
卡钩卡入卡口K时,通过安装板55对安装臂组件53在其转动方向上产生限位,限制其转动。
卡钩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盒体10的主体部11的一个侧板101上,且该侧板101上设置有定位件59(如图4所示),卡钩构造有定位缺口D,以在安装固定卡钩时,通过以卡钩定位缺口D与定位件59配合为标准,判断卡钩安装位置是否准确。
请一并参阅图23及图24,更进一步地,基座51构造有腰型孔O,安装臂组件53通过销轴及腰型孔O转动连接基座51,销轴能够沿腰型孔O的延伸方向移动,安装臂组件53能够通过销轴沿腰型孔O移动,并在移动时带动安装板55的卡口K卡入或脱离卡钩。
腰型孔O与销轴配合的可使安装臂组件53能够转动的同时,还能够相对基座51沿腰型孔O移动,并通过这一相对移动带动安装板55的卡口K相对基座51移动,也就是相对卡钩移动,以实现可操作性地卡入与脱离的操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安装状态下的主臂531的纵长方向即为竖直方向,腰槽的纵长方向亦为竖直方向。因此,安装架50处于安装状态时,通过外力向上拉动安装臂组件53可使安装板55的卡口K脱离卡钩而处于预配合状态,此时,安装臂组件53可以转动,并能通过转动使卡口K完全脱离卡钩的范围,脱离预配合状态。安装架50处于避让状态时,转动安装臂组件53靠近安装状态的位置时,通过外力向上拉动安装臂组件53,可使安装臂组件53能够继续转动并带动卡口K处于与卡钩预配合的状态,撤去外力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卡口K自动卡入卡钩。此时,卡钩锁定安装臂组件53,安装架50稳定地处于安装状态。
可以理解地,锁止件57还可以为通过其它方式锁定安装臂组件53,例如,在安装板55上及主体部11的一个侧板101上构造有插孔,并通过可插拔的插件穿过安装板55及侧板101上的插孔,将安装臂组件53通过安装板55相对该侧板101锁定等,只需能够实现在安装架50处于安装状态时,能够锁定安装臂组件53,以使其不再随意转动即可,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51包括座底511及构造于座底511上的多个安装部513,每一安装部513与一安装臂组件53转动连接。可以理解地,每一安装部513均构造有安装面与腰型孔O。
座底511可通过螺钉、焊接等方式与连接在盒体10的底板105上,安装部513的数量、朝向可根据安装臂组件53的数量与转动轴线进行设定。具体地,基座51包括两个安装部513,两个安装部513分别朝向拆装部13的两个侧板101,用于安装两组安装臂组件53,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做适应性调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安装部513具有两个间隔的连接板5131,两条连接板5131均开设有腰型孔O,主臂531通过同时穿过两个腰型孔O的销轴连接在两个连接板5131。两个连接板5131弯折形成支撑避让状态下的主臂531的支撑面A。
此外,底座与安装之间还构造有筋条515,用以对安装部513进行支撑,加强其结构强度。
上述电器盒100及安装架50在使用时,常规工作状态下,电器盒100处于闭合状态,拆装部13安装在主体部11上,其内的安装架50处于安装状态。在需要对电器盒100进行检修、维护时,拆除盒体10的拆装部13,使面向拆装部13两个侧板101的外主板31暴露出来,可以直接对外主板31进行检修、维护。
当需要对内主板33进行检修、维护时,外主板31作为遮挡主板会对内主板33这一被遮挡主板产生遮挡。此时,首先解除两个安装板55之间的连接,再通过外力向上提拉外主板31的安装板55,进而带动安装臂组件53通过销轴沿基座51的腰型孔O向上移动,至安装板55的卡口K脱离固定在主体部11的侧板101上的卡钩,使安装臂组件53恢复转动能力。而后,通过转动安装臂组件53带动主板30移动至盒体10外,在重力的作用下主板30保持竖直状态,并逐渐与内主板33作为,直至受到基座51的支撑面A支撑稳定于避让状态,此时被遮挡的内主板33被充分暴露,以便检修、维护。
检修、维护完成后,只需推动安装板55至靠近安装状态的位置,通过外力向上拉动安装板55并继续转动安装板55,至安装板55的卡口K完全进入卡钩的范围,此时撤去外力,在重力的作用下安装板55的卡口K与卡钩卡合,完成对安装板55即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限位,未配置有卡钩的安装板55,可通过连接被卡钩锁定的安装板55来获得固定。至此,安装架50处于安装状态。最后将拆装部13重新安装在主体部11上,使电器盒100恢复闭合状态,继续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安装主板(30)的安装状态及用于使存在遮挡关系的至少两个主板(30)相互错开的避让状态,所述安装架(50)包括:
基座(51);及
至少一组安装臂组件(53),每组所述安装臂组件(53)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51),另一端连接所述主板(30);
其中,当所述安装架(50)由所述安装状态切换至所述避让状态的过程中,所述安装臂组件(53)能够受控地相对所述基座(51)转动,并带动各自连接的所述主板(30)相对所述基座(51)运动至与其存在遮挡关系的所述主板(30)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组件(53)远离所述基座(5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板(30),当所述安装臂组件(53)在相对所述基座(51)转动时,带动所述主板(30)相对所述基座(5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轴线为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组件(53)包括主臂(531)及吊臂(533),所述主臂(53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基座(51),另一端连接所述吊臂(533),所述吊臂(533)沿与所述主臂(531)纵长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并转动连接所述主板(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533)包括两条子吊臂(5331),所述两条子吊臂(5331)的一端均连接所述主臂(531),另一端彼此间隔且远离所述基座(51)延伸,并分别转动连接所述主板(30)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臂组件(53)还包括支撑臂(535),所述支撑臂(535)支撑于所述主板(30)与所述主臂(531)之间,且被配置为在自身纵长方向上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板(30),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主臂(531)并在所述主板(30)相对所述主臂(531)转动时沿所述主臂(531)纵长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535)通过销轴与所述主臂(531)转动连接,所述主臂(531)沿自身纵长方向开设有供所述销轴滑动的滑动槽(H)。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1)构造形成有支撑面(A),所述主臂(531)转动至与所述支撑面(A)贴合并受所述支撑面(A)支撑时,所述安装架(50)处于所述避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臂(531)及所述吊臂(533)构造有沿各自延伸方向延伸且相互连通的走线槽(Z)。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0)包括两组所述安装臂组件(53),且两组所述安装臂组件(53)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0)还包括安装板(55),所述主板(30)连接所述安装板(55),并通过所述安装板(55)连接所述安装臂组件(53);
所述安装架(50)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分别与两组所述安装臂组件(53)连接的所述安装板(55)通过可拆卸的连接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0)还包括安装板(55),所述主板(30)连接所述安装板(55),并通过所述安装板(55)连接所述安装臂组件(53)。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5)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551)、第二段(552)以及第三段(553),所述第一段(551)与所述第三段(553)平行但不共面,所述第二段(552)倾斜连接于所述第一段(551)与所述第三段(553)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0)还包括锁止件(57),所述锁止件(57)可操作在所述安装状态下对所述安装臂组件(53)进行锁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0)还包括安装板(55),所述主板(30)连接所述安装板(55),并通过所述安装板(55)连接所述安装臂组件(53);
所述锁止件(57)为相对所述基座(51)固定的卡钩,所述安装板(55)上开设有卡口(K),在安装架(50)处于所述安装状态时,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口(K)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装架(5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1)构造有腰型孔(O),所述安装臂组件(53)通过销轴及所述腰型孔(O)转动连接所述基座(51),所述销轴能够沿所述腰型孔(O)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安装臂组件(53)能够通过所述销轴沿所述腰型孔(O)移动,并在移动时带动所述卡口(K)卡入或脱离所述卡钩。
17.一种电器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100)包括盒体(10)、主板(30)以及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安装架(5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器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0)包括多个壳板,所述多个壳板合围并共同界定形成一与外界隔离的容置空间(S),所述安装架(50)及所述主板(30)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S)内;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壳板可拆卸。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器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30)包括外主板(31)及内主板(33),所述外主板(31)安装于所述安装架(50),所述内主板(33)安装于所述壳板的内壁。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器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100)还包括预固定件(70),所述预固定件(70)包括相交的两个固定面(71)及与挂钩(73),所述两个固定面(71)中一者连接所述盒体(10),另一者连接所述挂钩(73)。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器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壳板包括主体部(11)和拆装部(13),所述主体部(11)由两个侧板(101)、顶板(103)以及底板(105)组成,所述拆装部(13)由两个侧板(101)组成,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部(11),以共同形成所述盒体(10);
所述主体部(11)的一个所述侧板(101)上构造有出风散热孔(R1),所述顶板(103)上构造有进风散热孔(R2)。
CN202223092302.5U 2022-11-21 2022-11-21 安装架及电器盒 Active CN219103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302.5U CN219103179U (zh) 2022-11-21 2022-11-21 安装架及电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302.5U CN219103179U (zh) 2022-11-21 2022-11-21 安装架及电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3179U true CN219103179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0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2302.5U Active CN219103179U (zh) 2022-11-21 2022-11-21 安装架及电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3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45191B2 (ja) 通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CN2523174Y (zh) 风扇固定架
WO2000074454A1 (fr)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et unite enfichable
EP1972186A2 (en) Low-profile articulated electronics enclosure with improved air coolant system
US20030227743A1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computer drive devices, pivotable between operating and service positions, and latchable in the service position
CN219103179U (zh) 安装架及电器盒
CN110325001A (zh) 一种用于机柜的防emi外壳结构
CN108534330A (zh) 电器盒安装架、电器盒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US10642320B2 (en) Drive carrier and method therefor
CN115682178A (zh) 安装架及电器盒
EP3650768A1 (en) Electric control component for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JP5293567B2 (ja) ダクト型空気調和機
CN212726378U (zh) 一种便于对线缆固定的接线柜
CN209386438U (zh) 驱动盒安装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6976964U (zh) 空调器用接线盒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036847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107754U (zh) 一种安全防护板卡装置
CN218884105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960584U (zh) 一种弱电箱
CN216481317U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CN216693661U (zh) 机架以及吸油烟机
CN211860784U (zh) 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机箱
CN220235226U (zh) 一种网络安全隔离装置
CN217582613U (zh) 一种计算机用机箱散热风扇
CN211744321U (zh) 用于变频器的安装结构、变频器和离心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