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1210U -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1210U
CN219101210U CN202320128245.7U CN202320128245U CN219101210U CN 219101210 U CN219101210 U CN 219101210U CN 202320128245 U CN202320128245 U CN 202320128245U CN 219101210 U CN219101210 U CN 219101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eamer
driving device
connecting rod
cross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282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中有
方长辉
刘启玉
刘江波
刘洪伟
华明亮
张小亮
保光琼
付俊
许汉华
樊亚红
何冬梅
李红飞
刘中华
王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282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1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1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1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第三框架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端且竖梁内侧设第一滑槽,支撑板两端滑动设在第一滑槽内,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板固定且底端固定扩孔器本体,第二驱动装置固定在第三框架横梁中部且驱动轴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第一框架底端设有滚轮;第二框架设在第一框架外围且底端设有固定齿,第三框架竖梁外侧分设第二滑槽,第二框架内侧分设滑动伸入第二滑槽的滑块,第一连接杆设在第二框架一侧的第二滑槽内且与滑块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三框架横梁固定且驱动轴与第一连接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设置可升降的第二框架,以底端的固定齿与地面固定防止扩孔时发生位移,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扩孔精度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质勘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扩孔精度高的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背景技术
地质勘查从广义上可理解为地质工作,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运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地质勘查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
在进行地质勘查时,常常需要从地面上对钻探的孔洞进行扩孔作业,来增大孔的横截面积,目前的扩孔方式主要采用扩孔钻头对孔洞进行扩张。但现有的扩孔装置通常直接采用扩孔钻头对孔洞进行扩张,在实际扩孔过程中,由于扩孔设置的工作产生震动,以及扩孔钻头与钻孔中轴线难以保持一致,从而常常出现扩孔钻头偏离原有钻孔的现象,这样就导致了工作人员需要反复的对钻孔的方向进行调节,不仅操作费时费力,而且偏移还容易导致扩孔钻头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偏心,容易降低钻头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扩孔偏移问题,现有技术中一般在扩孔装置的底座上设置两个乃至多个可升降的固定结构,通过分别手动或液压控制多个固定结构进行升降,使扩孔装置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以避免扩孔时发生偏移,但由于多个固定结构需要分别控制导致结构较为复杂、操作繁琐,且需要分别控制导致其数量有限,使得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而使得摩擦阻力有限,抗偏移的能力较弱,而且有限的几个固定结构还存在因局部地面塌陷而导致倾覆的风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特提出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扩孔精度高的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三框架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三框架呈门式结构且两侧的竖梁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的第一滑槽,所述支撑板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三框架两侧的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固定在支撑板上且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本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顶端的横梁中部且第二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的底端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
所述第二框架平行设置于第一框架的外围且底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齿,所述第三框架两侧的竖梁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框架的内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伸入第二滑槽内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于第二框架一侧的第二滑槽内且下部与滑块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顶端的横梁一端且第一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框架的外围设置可滑动升降的第二框架,在第一框架的底端设置多个滚轮,并以垂直固定在第一框架上端的第三框架上的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扩孔器本体沿第一滑槽滑动升降,同时通过固定第三框架上的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框架滑动升降,并在第二框架的底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齿;通过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二框架下降,可使固定齿与地面固定防止扩孔时发生整个装置位移,还可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二框架上升使固定齿与地面脱离,从而可通过第一框架底端的滚轮实现不扩孔时装置整体快捷移位。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框架相较第一框架升降,以及扩孔器本体的升降,都是在滑槽内滑动导向升降,因此其升降过程稳定,连接结构可靠;而且由于第三框架垂直固定在第一框架的上端,第二框架沿垂直于第一框架的第二滑槽滑动升降,扩孔器本体在沿垂直于第一框架的第一滑槽滑动升降,因此当扩孔器本体下降时,可使其一直处于垂直于第一框架的同一垂直线上,从而可保证扩孔器钻头在扩孔时不会偏斜而发生偏移,有效保证了扩孔精度。
3、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齿间隔固定在第二框架的底端,而第二框架由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整体升降,因此其结构较为简单且操作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操作便捷、扩孔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左下仰视图;
图中: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第三框架,4-支撑板,5-第一滑槽,6-第一驱动装置,7-第一固定架,8-第二固定架,9-第二驱动装置,10-第一螺杆,11-蓄电池,12-第二连接杆,13-滑杆,14-第二滑槽,15-控制器,16-固定齿,17-滚轮,18-滑块,19-扩孔器本体,20-扩孔钻杆轴,21-扩孔器钻头,22-第一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第三框架3、支撑板4、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22,所述第三框架3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上端,所述第三框架3呈门式结构且两侧的竖梁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1的第一滑槽5,所述支撑板4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三框架3两侧的第一滑槽5内,所述第二连接杆12垂直固定在支撑板4上且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本体19,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且第二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二连接杆12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的底端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17;
所述第二框架2平行设置于第一框架1的外围且底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齿16,所述第三框架3两侧的竖梁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1的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框架2的内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伸入第二滑槽14内并滑动连接的滑块18,所述第一连接杆22设置于第二框架2一侧的第二滑槽14内且下部与滑块18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一端且第一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2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框架1及第二框架2分别为矩形或圆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框架2的内缘大于第一框架1的外缘。
所述扩孔器本体19上安装有扩孔钻杆轴20,所述扩孔钻杆轴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钻头21,所述第二连接杆12或扩孔器本体19内固定设置有扩孔电机,所述扩孔电机的驱动轴与扩孔钻杆轴20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及第二驱动装置9为液压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液压缸缸体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第一活塞杆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液压缸缸体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第二活塞杆贯穿横梁并与第二连接杆12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及第二驱动装置9为电动机,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为螺纹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电动机本体通过第一固定架7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电机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下部螺纹啮合的贯穿滑块18上的螺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动机本体通过第二固定架8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机轴贯穿横梁并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10下部螺纹啮合的穿设在第二连接杆12顶部的螺孔内。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螺孔的滑块18两侧面与第二滑槽14间隙配合。
所述第三框架3在未设置第一连接杆22的第二滑槽14内设置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槽14的上、下两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3滑动贯穿第二框架2对应侧的滑块18且滑块18的两侧面与第二滑槽14间隙配合。
所述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或竖梁上固定设置有蓄电池11,所述第三框架3的竖梁上还固定设置有控制器15,所述蓄电池11分别与控制器15及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源端口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端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固定齿16的下端设为尖头结构。
所述控制器15为PLC、工控机或PC机。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分别为矩形环状结构,第二框架2的长度及宽度均大于第一框架1;移动时,第二框架2底部的固定齿16可高于第一框架1底端的滚轮17,方便移动整个装置;第一框架1上固定连接有门式结构的第三框架3,第三框架3两侧的竖梁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1的第一滑槽5,两个第一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4,支撑板4上固定嵌设有第二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2的顶端设置有螺孔且与上部的第一螺杆10螺纹连接,第三框架3上通过第二固定架8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即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电机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二电机轴与第一螺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本体19,扩孔器本体19内固定安装有扩孔电机,扩孔电机的驱动轴向下延伸且与扩孔钻杆轴20固定连接,扩孔钻杆轴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钻头21,在第二电机、第一螺杆10、第二连接杆12、扩孔器本体19和第一滑槽5的共同作用下,当扩孔器本体19下降时,使其一直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保证扩孔器钻头21在扩孔时不会发生位移。
第二框架2可升降的连接在第三框架3上,第二框架2的底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齿16,第三框架3两侧的竖梁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1的第二滑槽14,第三框架3的横梁一端通过第一固定架7连接有第一电机(即第一驱动装置6),第一电机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一电机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2,第一连接杆22的下部螺纹连接有设于第二滑槽14内的滑块18,第三框架3在未设置第一连接杆22的第二滑槽14内固定设置有滑杆13,滑杆13滑动贯穿第二框架2对应侧的滑块18,滑块18的外侧与第二框架2的内壁固定连接,在第二框架2、固定齿16、第一电机、第一连接杆22、滑杆13和滑块18等的共同作用下,当扩孔器钻头21到达扩孔外置后,通过控制第一电机使第二框架2下降,至使固定齿16插入地面,在扩孔器钻头21进行扩孔时,整个装置不会发生位移。
第三框架3上设置有蓄电池11和控制器15,通过控制器15的设置,可以对所有的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第一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滚轮17,多个滚轮17一般均匀分布在第一框架1的底部四角,通过滚轮17可以将整个装置移动到需要扩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需要进行扩孔时,通过滚轮17将整个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然后,使扩孔器钻头21与需要扩孔的位置垂直对齐,然后控制器15控制第一电机或第一液压缸(即第一驱动装置6)带动第一连接杆22转动或下降,在滑杆13和滑块18的限位下,使第二框架2下降,至使固定齿16插入地面进行固定;随后,控制器15控制第二电机或第二液压缸(即第二驱动装置9)带着第一螺杆10转动或使第二连接杆12下降,在支撑板4和第一滑槽5的限位下,使第二连接杆12带着扩孔器本体19及扩孔器钻头21垂直下降进行扩孔,整个过程,固定齿16与地面进行固定,使整个装置不会发生位移,从而使扩孔器钻头21进行扩孔时不会发生位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第三框架(3)、支撑板(4)、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第二连接杆(12)、第一连接杆(22),所述第三框架(3)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一框架(1)的上端,所述第三框架(3)呈门式结构且两侧的竖梁内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1)的第一滑槽(5),所述支撑板(4)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第三框架(3)两侧的第一滑槽(5)内,所述第二连接杆(12)垂直固定在支撑板(4)上且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本体(19),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且第二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二连接杆(12)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的底端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17);
所述第二框架(2)平行设置于第一框架(1)的外围且底端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固定齿(16),所述第三框架(3)两侧的竖梁外侧面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框架(1)的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框架(2)的内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有伸入第二滑槽(14)内并滑动连接的滑块(18),所述第一连接杆(22)设置于第二框架(2)一侧的第二滑槽(14)内且下部与滑块(18)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垂直固定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一端且第一驱动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2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及第二框架(2)分别为矩形或圆形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二框架(2)的内缘大于第一框架(1)的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器本体(19)上安装有扩孔钻杆轴(20),所述扩孔钻杆轴(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扩孔器钻头(21),所述第二连接杆(12)或扩孔器本体(19)内固定设置有扩孔电机,所述扩孔电机的驱动轴与扩孔钻杆轴(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及第二驱动装置(9)为液压缸,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液压缸缸体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第一活塞杆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液压缸缸体垂直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第二活塞杆贯穿横梁并与第二连接杆(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及第二驱动装置(9)为电动机,所述第一连接杆(22)为螺纹杆,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电动机本体通过第一固定架(7)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一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的电机轴贯穿横梁并与第一连接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2)的下部螺纹啮合的贯穿滑块(18)上的螺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动机本体通过第二固定架(8)固定设置在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中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机轴贯穿横梁并固定设置有第一螺杆(10),所述第一螺杆(10)下部螺纹啮合的穿设在第二连接杆(12)顶部的螺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螺孔的滑块(18)两侧面与第二滑槽(14)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3)在未设置第一连接杆(22)的第二滑槽(14)内设置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槽(14)的上、下两端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滑杆(13)滑动贯穿第二框架(2)对应侧的滑块(18)且滑块(18)的两侧面与第二滑槽(14)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3)顶端的横梁或竖梁上固定设置有蓄电池(11),所述第三框架(3)的竖梁上还固定设置有控制器(15),所述蓄电池(11)分别与控制器(15)及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的电源端口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控制端分别与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9)的控制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16)的下端设为尖头结构。
CN202320128245.7U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Active CN219101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8245.7U CN219101210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28245.7U CN219101210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1210U true CN219101210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1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28245.7U Active CN219101210U (zh) 2023-01-16 2023-01-16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1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3875B (zh) 一种工程地质勘探系统
CN212561566U (zh) 一种建筑市政工程用边坡锚固装置
CN211314121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钻探装置
CN114135231B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扩孔器
CN218934342U (zh) 一种物探钻机
CN217439966U (zh) 一种便携式工程地质勘察钻机
CN217602573U (zh) 一种穿越大型断层破碎带隧道施工用钻孔探测装置
CN110805400B (zh) 一种石油钻孔机用的定位装置
CN219101210U (zh) 一种防止偏移的地质勘查用扩孔器
CN112343505A (zh) 一种围岩支护水泥灌浆钻孔装置
CN210269254U (zh) 一种多功能工程勘察施工设备
CN218117685U (zh) 一种施工用的钻机
CN218759696U (zh) 一种岩土工程勘察用便携式钻探装置
CN217462012U (zh) 一种地质勘察用钻井辅助定位装置
CN218546207U (zh) 一种矿产地质勘查用取样装置
CN206888913U (zh) 一种公路建设用钻孔机
CN207144822U (zh) 一种矿用座架式自动分度钻机
CN214091733U (zh) 一种岩土勘察用钻探防跑偏装置
CN214303681U (zh) 一种便携式油压钻机
CN211008451U (zh) 一种地质勘察钻探装置
CN212054520U (zh) 一种引孔机的固定装置
CN113552650A (zh) 一种石油地质勘探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07701074U (zh) 一种液压动力打桩钻机
CN220566070U (zh) 一种地质勘探用深层钻取设备
CN220647528U (zh) 一种便捷可调式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