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1191U -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1191U
CN219101191U CN202222559308.2U CN202222559308U CN219101191U CN 219101191 U CN219101191 U CN 219101191U CN 202222559308 U CN202222559308 U CN 202222559308U CN 219101191 U CN219101191 U CN 219101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dder
rod
plate
abutment
pus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930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笑闻
王君伟
岳旭
曲宇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Yuchen High Tech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Yuchen High Tech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Yuchen High Tech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Yuchen High Tech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930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1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1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1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属于角钢塔维护装置领域,为了解决角钢塔维护时提高爬梯稳定性,并同时具有挂接适配性的问题,推压件,包括推压固定板、推压螺杆、推压块和转动轮,所述推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的上部与第二竖梯杆的上部之间,所述推压固定板设置纵向贯通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所述推压块设置在所述爬梯连接所述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的一侧,所述推压块固定在所述推压螺杆的轴向第一端,所述推压螺杆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配合,由所述推压螺杆在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推压块能沿纵向靠近并推压钩挂物而将所述钩挂物夹紧在所述推压块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推之间,效果是能够提高挂接的稳定性,并且,根据螺杆可调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挂接适配性。

Description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角钢塔维护装置领域,涉及一种适用在角钢塔维护使用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特别是对具有倾斜面角钢塔维护使用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CN113175234A公布了一种粘接式角钢塔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并具体公开了现有的老旧角钢塔由于原始强度设计裕度不足,很容易发生倒塌事故,为此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并具体公开了常用的两种加固处理方式。并在说明书中进一步公开了加固处理方法,如进行现场测量取样、在原塔材上利用划痕工具在需要安装夹持配件的位置划制定位划痕等步骤。可以理解的是,现有角钢塔如图1所示,根据其加固处理以及其他处理所需,需要在塔上进行相应操作,而相应操作要使用爬梯配合完成。根据角钢塔的结构,其具有塔柱、斜材、横材,方便使用具有钩挂的爬梯固定,然而,爬梯挂接稳定性直接影响现场操作,因而,提高爬梯挂接稳定性是角钢塔维护工具改进的一个方向。目前存在一些相较于爬梯挂接的技术改进,如挂接基础上进一步箍紧的技术手段,然而,目前这些手段与不同尺寸角钢塔挂接物通用适配性不高。而目前爬梯挂接稳定性改进并没有考虑倾斜面角钢塔的特定结构,如果可以根据倾斜面角钢塔的形状提出适应性提高爬梯挂接稳定性,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挂接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角钢塔维护时提高爬梯稳定性,并同时具有挂接适配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上,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包括
爬梯,包括第一竖梯杆、第二竖梯杆和若干横梯杆,所述第一竖梯杆、第二竖梯杆沿自身轴向相对平行设置,所述若干横梯杆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与第二竖梯杆之间;
钩挂件,包括第一前向支杆、第二前向支杆、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所述第一前向支杆纵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梯杆的上部,所述第一挂杆竖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前向支杆,并与所述第一竖梯杆在所述轴向平行,所述第二前向支杆纵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梯杆的上部,所述第二挂杆竖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前向支杆,并与所述第二竖梯杆在所述轴向平行;
推压件,包括推压固定板、推压螺杆、推压块和转动轮,所述推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的上部与第二竖梯杆的上部之间,所述推压固定板设置纵向贯通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所述推压块设置在所述爬梯连接所述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的一侧,所述推压块固定在所述推压螺杆的轴向第一端,所述推压螺杆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配合,所述转动轮固定在所述推压螺杆的轴向第二端,使所述推压螺杆可纵向移动地限位在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中,由所述推压螺杆在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推压块能沿纵向靠近并推压钩挂物而将所述钩挂物夹紧在所述推压块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推之间。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还包括抵靠件,所述抵靠件包括
抵靠固定板,所述抵靠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与第二竖梯杆之间,且设置在所述推压固定板下方,所述抵靠固定板设置纵向贯通所述抵靠固定板的螺纹孔;
抵靠螺杆,所述抵靠螺杆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抵靠固定板的螺纹孔配合;
抵靠块,所述抵靠块设置在所述爬梯设置所述抵靠块的一侧,所述抵靠块固定在所述抵靠螺杆的轴向第一端,由所述抵靠螺杆在所述抵靠固定板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抵靠块能沿纵向前推。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所述抵靠块的抵靠端面设置吸附层,所述吸附层包括粘胶层或磁铁层。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所述抵靠件包括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块;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螺杆;
其中:一个所述抵靠块对应一个所述抵靠螺杆,所述抵靠固定板横向设置与所述抵靠螺杆对应数量且配合的所述螺纹孔。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所述抵靠固定板包括
第一抵靠固定板,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与第二竖梯杆之间;
第二抵靠固定板,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与第二竖梯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平行设置;
连接板,竖向连接在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和第二抵靠固定板之间,与所述抵靠螺杆配合的所述螺纹孔纵向贯通在所述连接板上。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所述抵靠件包括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块;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螺杆;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连接板;
其中:一个所述抵靠块对应一个所述抵靠螺杆,一个所述连接板上设置一个螺纹孔,所述一个螺纹孔与一个所述抵靠螺杆配合。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所述爬梯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
第一角钢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梯杆,所述第一角钢板固定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
第二角钢板,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梯杆,所述第二角钢板固定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
加强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轴、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一压块、第二压块和连接杆,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和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的之间的横梯杆中,所述第一弯管与所述横梯杆中的所述固定轴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轴的第一端处于所述第一竖梯杆的纵向外侧面,所述第一弯管由所述第一竖梯杆的纵向外侧面弯向所述第一竖梯杆的横向内侧面,并由所述第一压块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梯杆的横向内侧面,所述第二弯管与所述横梯杆中的所述固定轴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固定轴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二竖梯杆的纵向外侧面,所述第二弯管由所述第二竖梯杆的纵向外侧面弯向所述第二竖梯杆的横向内侧面,并由所述第二压块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梯杆的横向内侧面,所述第一压块与所述第二压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固定,所述连接杆与安装所述固定轴的所述横梯杆相并在横向平行相互平行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所述爬梯还包括框篮,所述框篮包括底板;
框篮框架,所述框篮框架设置将所述框篮挂接在第一横梯杆上的挂钩;
斜肋板,所述斜肋板第一端与所述底板纵向前端固定连接,使所述斜肋板倾斜向下连接第二横梯杆,所述斜肋板第二端设置竖向挂槽,所述竖向挂槽在纵向两侧由槽孔贯通,横向两侧槽板间距与第二横梯杆厚度基本一致使所述竖向挂槽由上向下形成的凹槽将所述第二横梯杆嵌接在其内,所述竖向挂槽的顶槽板与所述第二横梯杆的高度向的顶面抵靠压紧;
其中,所述第二横梯杆处于所述第一横梯杆的下方。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所述底板包括
板框,所述板框一侧设置平面合页,与所述合页相对的所示板框的另一侧设置限位件,所述板框的一侧设置用于与第三横梯杆插装的限位槽,所述第三横梯杆处于所述第二横梯杆与所述第一横梯杆之间;
门板,所述门板与所述平面合页连接,使所述门板能朝上转动,并在门板平置在板框中而由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门板朝下转动。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所述爬梯还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第二竖梯杆上;
所述爬梯还包括
第三肋板,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与所述第一前向支杆之间;
第四肋板,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梯杆与所述第二前向支杆之间;
所述推压件还包括
第一肋板,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与所述推压固定板之间;
第二肋板,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与所述推压固定板之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使所述推压螺杆可纵向移动地限位在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中,由所述推压螺杆在所述推压固定板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推压块能沿纵向靠近并推压钩挂物而将所述钩挂物夹紧在所述推压块与第一挂杆和第二挂杆推之间,通过在调整螺杆在螺纹孔中移动,使得推压块能够推动处于挂构件的前向支杆上的角钢塔的钩挂物(如横材等),因此,能够将钩挂物紧固在推压块和挂杆之间,因此,能够提高挂接的稳定性,并且,根据螺杆可调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挂接适配性。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所述角钢塔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钩挂件安装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抵靠件安装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中抵靠件安装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框篮安装示意图。
图8是固定轴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爬梯,110.第一竖梯杆,120.第二竖梯杆,130.横梯杆,141.第一肋板,142.第二肋板,143.第三肋板,144.第四肋板
200.钩挂件,210.第一前向支杆,220.第二前向支杆,230.第一挂杆,240.第二挂杆300.推压件,310.推压固定板,320.推压螺杆,330.推压块,340.转动轮
400.抵靠件,410.抵靠固定板,411.第一抵靠固定板,412.第二抵靠固定板,420.抵靠螺杆,430.抵靠块,431.吸附层,440.连接板
500.固定件,510.第一角钢板,520.第二角钢板,530.加强固定结构,531.固定轴,532.第一弯管,533.第二弯管,534.第一压块,535.第二压块,536.连接杆
600.框篮,610.底板,611.板框,6111.合页612.门板,620.框篮框架,630斜肋板,631.挂槽,63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如图1所示,角钢塔是一种板式塔,角钢塔的塔柱是两边互相垂直成角形的长条钢材,角钢塔具有横材等方便挂接的连接件。而在一些角钢塔的结构中,其塔面呈倾斜状。发明人在对这种结构的角钢塔施工中发现,可以设置用于压紧的推压结构,将爬梯100挂接结构上的如连接杆536与爬梯100挂接结构可调地、紧固地连接,能够提高挂接的稳定性,并且,根据可调的结构具有挂接适配性。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可以利用角钢塔塔面呈倾斜状的特性,改进爬梯100,在爬梯100的竖向的一些位置设置抵靠件400,能够在施工中,通过抵靠件400与塔的结构件相抵靠,提高角钢塔对爬架支撑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根据上述发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包括爬梯100、钩挂件200和推压件300。
如图1-3所示,所述爬梯100包括第一竖梯杆110、第二竖梯杆120和若干横梯杆130,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第二竖梯杆120沿自身轴向相对平行设置,所述若干横梯杆130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第二竖梯杆120之间。优选地,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第三肋板143和第四肋板144,第三肋板143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所述第一前向支杆210之间,第四肋板144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梯杆120与所述第二前向支杆220之间,根据所述方案能够提高爬梯100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3所示,所述钩挂件200包括第一前向支杆210、第二前向支杆220、第一挂杆230和第二挂杆240,所述第一前向支杆210纵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上部,所述第一挂杆230竖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前向支杆210,并与所述第一竖梯杆110在所述轴向平行,所述第二前向支杆220纵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上部,所述第二挂杆240竖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前向支杆220,并与所述第二竖梯杆120在所述轴向平行。根据所述钩挂件200,前向支杆和挂杆件是竖向垂直连接,因此,在起始情况下,角钢塔的如横向杆就卡接在前向支杆和挂杆的连接位置。
如图1-3所示,所述推压件300包括推压固定板310、推压螺杆320、推压块330和转动轮340,所述推压固定板310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上部与第二竖梯杆120的上部之间,所述推压固定板310设置纵向贯通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所述推压块330设置在所述爬梯100连接所述第一挂杆230和第二挂杆240的一侧,所述推压块330固定在所述推压螺杆320的轴向第一端,所述推压螺杆320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配合,所述转动轮340固定在所述推压螺杆320的轴向第二端,使所述推压螺杆320可纵向移动地限位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中,由所述推压螺杆320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推压块330能沿纵向靠近并推压钩挂物而将所述钩挂物夹紧在所述推压块330与第一挂杆230和第二挂杆240推之间,在这种方案中可以理解,推压块330向前推动推压钩挂物一侧,钩挂物的另一侧已经被挂杆限位,因此,这种推压能够起到夹紧的作用。
根据所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使所述推压螺杆320可纵向移动地限位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中,由所述推压螺杆320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推压块330能沿纵向靠近并推压钩挂物而将所述钩挂物夹紧在所述推压块330与第一挂杆230和第二挂杆240推之间,通过在调整螺杆在螺纹孔中移动,使得推压块330能够推动处于挂构件的前向支杆上的角钢塔的钩挂物如横材等,因此,能够将钩挂物紧固在推压块330和挂杆之间,因此,能够提高挂接的稳定性,并且,根据螺杆可调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挂接适配性。
在一种推压件300进一步的方式中,所述推压件300还包括第一肋板141和第二肋板142,第一肋板141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所述推压固定板310之间,第二肋板142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所述推压固定板310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推压固定板310和竖梯杆间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5-6和8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抵靠件400,所述抵靠件400包括抵靠固定板410、抵靠螺杆420和抵靠块430,所述抵靠固定板410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第二竖梯杆120之间,且设置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下方,所述抵靠固定板410设置纵向贯通所述抵靠固定板410的螺纹孔。所述抵靠螺杆420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抵靠固定板410的螺纹孔配合。所述抵靠块430设置在所述爬梯100设置所述抵靠块430的一侧,所述抵靠块430固定在所述抵靠螺杆420的轴向第一端,由所述抵靠螺杆420在所述抵靠固定板410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抵靠块430能沿纵向前推。优选地,所述抵靠块430的抵靠端面设置吸附层431,所述吸附层431包括粘胶层或磁铁层。根据所述方案,在竖向杆的除顶部以外的其他位置,如中上部、中部、中下部、底部等设置抵靠件400,在所述钩挂件200挂接后,抵靠件400能够抵靠并吸附在角钢塔的塔面的连接结构上,从而配合顶部的稳定挂接,在顶部以下通过吸附稳定与角钢塔的固定程度。而吸附在倾斜面的角钢塔上能够发挥进一步提升吸附稳定性的效果,更事宜使用在倾斜面的角钢塔上。
如图1、5-6和8所示,在一种所述抵靠件400进一步的方式中,所述抵靠件400包括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块430、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螺杆420。其中:一个所述抵靠块430对应一个所述抵靠螺杆420,所述抵靠固定板410横向设置与所述抵靠螺杆420对应数量且配合的所述螺纹孔。横向增加抵靠块430的数量能够提高抵靠稳定性。
如图1、5-6和8所示,在一种所述抵靠件400进一步的方式中,所述抵靠固定板410包括第一抵靠固定板411、第二抵靠固定板412和连接板440,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第二竖梯杆120之间。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412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第二竖梯杆120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平行设置。连接板440竖向连接在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和第二抵靠固定板412之间,与所述抵靠螺杆420配合的所述螺纹孔纵向贯通在所述连接板440上。在这种方案中,将抵靠固定板410设置为上、下两块,通过连接板440连接,并且所述螺纹孔纵向贯通在所述连接板440上能够增加抵靠块430在竖向上的长度,从而增加抵靠块430的面积,提高抵靠稳定性。
如图1、5-6和8所示,在一种所述抵靠件400进一步的方式中,所述抵靠件400包括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块430、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螺杆420、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连接板440,其中:一个所述抵靠块430对应一个所述抵靠螺杆420,一个所述连接板440上设置一个螺纹孔,所述一个螺纹孔与一个所述抵靠螺杆420配合。横向增加抵靠块430的数量能够提高抵靠稳定性。
如图1、5-6和8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固定件500,所述固定件500包括第一角钢板510、第二角钢板520和加强固定结构530。
第一角钢板510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优选地,所述固定是胶粘方式固定,所述第一角钢板510固定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
第二角钢板520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梯杆120,优选地,所述固定是胶粘方式固定,所述第二角钢板520固定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412。
加强固定结构530包括固定轴531、第一弯管532、第二弯管533、第一压块534、第二压块535和连接杆536,所述固定轴531设置在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和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412的之间的横梯杆130中,所述第一弯管532与所述横梯杆130中的所述固定轴53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轴531的第一端处于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纵向外侧面,所述第一弯管532由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纵向外侧面弯向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横向内侧面,并由所述第一压块534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横向内侧面,所述第二弯管533与所述横梯杆130中的所述固定轴53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固定轴531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纵向外侧面,所述第二弯管533由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纵向外侧面弯向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横向内侧面,并由所述第二压块535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横向内侧面,所述第一压块534与所述第二压块535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536固定,所述连接杆536与安装所述固定轴531的所述横梯杆130相并在横向平行相互平行设置。
根据所述方案,加强固定结构530将所述第一角钢板510、第二角钢板520紧固在竖梯杆上,并且采用了形成的“回”形结构的固定方式,提高固定的稳定性,因此,在这个结构基础上,第一抵靠固定板411、第二抵靠固定板412可以稳定的固定在竖梯杆上,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和7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框篮600,所述框篮600包括框体、斜肋板630。
所述框体包括底板610和框篮框架620,所述框篮框架620设置将所述框篮600挂接在第一横梯杆上的挂钩。
所述斜肋板630第一端与所述底板610纵向前端固定连接,使所述斜肋板630倾斜向下连接第二横梯杆,所述斜肋板630第二端设置竖向挂槽631,所述竖向挂槽631在纵向两侧由槽孔贯通,横向两侧槽板间距与第二横梯杆厚度基本一致使所述竖向挂槽631由上向下形成的凹槽将所述第二横梯杆嵌接在其内,所述竖向挂槽631的顶槽板与所述第二横梯杆的高度向的顶面抵靠压紧。其中,所述第二横梯杆处于所述第一横梯杆的下方。
在一种所述框篮600进一步的方式中,所述框篮600的底板610包括板框611和门板612。
所述板框611一侧设置平面合页6111,与所述合页6111相对的所示板框611的另一侧设置限位件,所述板框611的一侧设置用于与第三横梯杆插装的限位槽632,所述第三横梯杆处于所述第二横梯杆与所述第一横梯杆之间。
所述门板612与所述平面合页6111连接,使所述门板612能朝上转动,并在门板612平置在板框611中而由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门板612朝下转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第二竖梯杆120上,通过铰接件连接,可以实现爬梯100的弯折收装,其属于本领域弯折收装的常用铰接结构,在此不予赘述。
在上述结构中,通过钩挂件200,将爬梯100挂装在角钢塔的钩挂物上,钩挂物如角钢塔的横向杆等,在此基础上,使所述推压螺杆320可纵向移动地限位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中,由所述推压螺杆320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推压块330能沿纵向靠近并推压钩挂物而将所述钩挂物夹紧在所述推压块330与第一挂杆230和第二挂杆240推之间。
在此基础上,由所述抵靠螺杆420在所述抵靠固定板410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抵靠块430能沿纵向前推,将所述抵靠块430抵靠在角钢塔的塔面的连接结构上,优选粘接或磁铁吸附。
根据上述步骤,将所述爬梯100较稳定挂装在角钢塔的钩挂物上,然后,将所述框篮600通过框篮600的挂钩和挂槽631可拆卸地安装在需要施工的位置,人在框篮600中操作施工,在需要的时候,通过合页6111打开门板612,可以通过滑轮等吊装装置将需要的工具等吊装到框篮600中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A和B中的至少一个”,类似于“A和/或B”,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创造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爬梯(100),包括第一竖梯杆(110)、第二竖梯杆(120)和若干横梯杆(130),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第二竖梯杆(120)沿自身轴向相对平行设置,所述若干横梯杆(130)沿所述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第二竖梯杆(120)之间;
钩挂件(200),包括第一前向支杆(210)、第二前向支杆(220)、第一挂杆(230)和第二挂杆(240),所述第一前向支杆(210)纵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上部,所述第一挂杆(230)竖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前向支杆(210),并与所述第一竖梯杆(110)在所述轴向平行,所述第二前向支杆(220)纵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上部,所述第二挂杆(240)竖向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前向支杆(220),并与所述第二竖梯杆(120)在所述轴向平行;
推压件(300),包括推压固定板(310)、推压螺杆(320)、推压块(330)和转动轮(340),所述推压固定板(310)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上部与第二竖梯杆(120)的上部之间,所述推压固定板(310)设置纵向贯通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所述推压块(330)设置在所述爬梯(100)连接所述第一挂杆(230)和第二挂杆(240)的一侧,所述推压块(330)固定在所述推压螺杆(320)的轴向第一端,所述推压螺杆(320)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配合,所述转动轮(340)固定在所述推压螺杆(320)的轴向第二端,使所述推压螺杆(320)可纵向移动地限位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中,由所述推压螺杆(320)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推压块(330)能沿纵向靠近并推压钩挂物而将所述钩挂物夹紧在所述推压块(330)与第一挂杆(230)和第二挂杆(240)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抵靠件(400),所述抵靠件(400)包括
抵靠固定板(410),所述抵靠固定板(410)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第二竖梯杆(120)之间,且设置在所述推压固定板(310)下方,所述抵靠固定板(410)设置纵向贯通所述抵靠固定板(410)的螺纹孔;
抵靠螺杆(420),所述抵靠螺杆(420)的轴向第二端与所述抵靠固定板(410)的螺纹孔配合;
抵靠块(430),所述抵靠块(430)设置在所述爬梯(100)设置所述抵靠块(430)的一侧,所述抵靠块(430)固定在所述抵靠螺杆(420)的轴向第一端,由所述抵靠螺杆(420)在所述抵靠固定板(410)的螺纹孔中移动使所述抵靠块(430)能沿纵向前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块(430)的抵靠端面设置吸附层(431),所述吸附层(431)包括粘胶层或磁铁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件(400)包括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块(430);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螺杆(420);
其中:一个所述抵靠块(430)对应一个所述抵靠螺杆(420),所述抵靠固定板(410)横向设置与所述抵靠螺杆(420)对应数量且配合的所述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固定板(410)包括
第一抵靠固定板(411),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第二竖梯杆(120)之间;
第二抵靠固定板(412),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412)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第二竖梯杆(120)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平行设置;
连接板(440),竖向连接在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和第二抵靠固定板(412)之间,与所述抵靠螺杆(420)配合的所述螺纹孔纵向贯通在所述连接板(44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件(400)包括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块(430);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抵靠螺杆(420);
两个以上横向并排设置的所述连接板(440);
其中:一个所述抵靠块(430)对应一个所述抵靠螺杆(420),一个所述连接板(440)上设置一个螺纹孔,所述一个螺纹孔与一个所述抵靠螺杆(420)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固定件(500),所述固定件(500)包括
第一角钢板(510),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所述第一角钢板(510)固定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
第二角钢板(520),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梯杆(120),所述第二角钢板(520)固定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412);
加强固定结构(530),包括固定轴(531)、第一弯管(532)、第二弯管(533)、第一压块(534)、第二压块(535)和连接杆(536),所述固定轴(531)设置在所述第一抵靠固定板(411)和所述第二抵靠固定板(412)的之间的横梯杆(130)中,所述第一弯管(532)与所述横梯杆(130)中的所述固定轴(53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固定轴(531)的第一端处于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纵向外侧面,所述第一弯管(532)由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纵向外侧面弯向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横向内侧面,并由所述第一压块(534)固定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的横向内侧面,所述第二弯管(533)与所述横梯杆(130)中的所述固定轴(53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固定轴(531)的第二端处于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纵向外侧面,所述第二弯管(533)由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纵向外侧面弯向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横向内侧面,并由所述第二压块(535)固定在所述第二竖梯杆(120)的横向内侧面,所述第一压块(534)与所述第二压块(535)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536)固定,所述连接杆(536)与安装所述固定轴(531)的所述横梯杆(130)相并在横向平行相互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框篮(600),所述框篮(600)包括
底板(610);
框篮框架(620),所述框篮框架(620)设置将所述框篮(600)挂接在第一横梯杆上的挂钩;
斜肋板(630),所述斜肋板(630)第一端与所述底板(610)纵向前端固定连接,使所述斜肋板(630)倾斜向下连接第二横梯杆(130),所述斜肋板(630)第二端设置竖向挂槽(631),所述竖向挂槽(631)在纵向两侧由槽孔贯通,横向两侧槽板间距与第二横梯杆厚度基本一致使所述竖向挂槽(631)由上向下形成的凹槽将所述第二横梯杆嵌接在其内,所述竖向挂槽(631)的顶槽板与所述第二横梯杆的高度向的顶面抵靠压紧;
其中,所述第二横梯杆处于所述第一横梯杆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10)包括
板框(611),所述板框(611)一侧设置平面合页(6111),与所述合页(6111)相对的所示板框(611)的另一侧设置限位件,所述板框(611)的一侧设置用于与第三横梯杆插装的限位槽(632),所述第三横梯杆处于所述第二横梯杆与所述第一横梯杆之间;
门板(612),所述门板(612)与所述平面合页(6111)连接,使所述门板(612)能朝上转动,并在门板(612)平置在板框(611)中而由所述限位件限制所述门板(612)朝下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铰接件,所述铰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第二竖梯杆(120)上;
所述爬梯装置还包括
第三肋板(143),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所述第一前向支杆(210)之间;
第四肋板(144),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梯杆(120)与所述第二前向支杆(220)之间;
所述推压件(300)还包括
第一肋板(141),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所述推压固定板(310)之间;
第二肋板(142),倾斜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梯杆(110)与所述推压固定板(310)之间。
CN202222559308.2U 2022-09-27 2022-09-27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Active CN219101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9308.2U CN219101191U (zh) 2022-09-27 2022-09-27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9308.2U CN219101191U (zh) 2022-09-27 2022-09-27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1191U true CN219101191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9308.2U Active CN219101191U (zh) 2022-09-27 2022-09-27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1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01191U (zh) 角钢塔的钩挂爬梯装置
CN211396678U (zh)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的装配装置
CN208880574U (zh) 一种汽车支架侧围夹持组件
CN212957556U (zh) 一种便于进行搭建的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CN114776004A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外锁式卡具及施工方法
CN210217000U (zh) 一种建筑石材固定结构
CN114075878A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安装装置
CN113123614A (zh) 一种净化玻璃墙板安装辅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09082789U (zh) 一种建筑体幕墙结构
CN220058643U (zh) 木纹板墙面系统
CN217395037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塑料门窗切割平台
CN216042375U (zh) 一种卡接式护墙板悬挂结构
CN214531990U (zh) 一种大板玻璃幕墙用施工辅助挂件
CN220504504U (zh) 一种大坡度斜屋面模板支设装置
CN110106810A (zh) 波型板安装于护栏立柱用的定位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6530374U (zh) 一种电缆桥架安装专用卡箍
CN214206184U (zh) 一种电器面板转接框
CN212295617U (zh) 一种用于房建的钢结构连接装置
CN219587002U (zh) 一种支撑结构
CN210060916U (zh) 一种钢结构件安装定位工具
CN216405893U (zh) 一种室内天花板连接结构
CN219549779U (zh) 一种带自锁部件的管道管托
CN210622285U (zh) 一种立面改造用的脚手架连墙装置
CN219734422U (zh) 一种管道铺设支撑固定装置
CN218714344U (zh) 一种不易移位的高层用钢结构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