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1570U -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1570U
CN219091570U CN202223216943.7U CN202223216943U CN219091570U CN 219091570 U CN219091570 U CN 219091570U CN 202223216943 U CN202223216943 U CN 202223216943U CN 219091570 U CN219091570 U CN 219091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up pad
flow
treatment device
gas treatmen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69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坤明
李巧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hongya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hongya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hongya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hongya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69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1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1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1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废气处理领域,公开了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水帘和吸附床,吸附床包括吸附箱体和多个活性炭支撑网框,吸附箱体的左侧壁贴合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吸附箱体的右侧壁贴合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且吸附箱体中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多个活性炭支撑网框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以及第二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之间,靠近吸附箱体底部的活性炭支撑网框与吸附箱体底部之间形成有均流腔,吸附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吸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均流腔连通的进气口,进气口的远离均流腔的一端与除尘水帘的出口连通,第三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开槽;该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更加充分有效。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主要产生于喷漆喷涂、印刷、化工、制鞋粘胶、涂料领域等生产过程中,而这些有机废气均会间接或直接地以有机废气形式排放,有机废气需进行净化后才不会污染环境。
目前针对有机废气处理工艺种类繁多,有吸附法、生物法、UV光解、催化燃烧法、吸收法、直接燃烧法等方法。其中,吸附法常基于活性炭吸附床使用,吸附法因其投资低、工艺简单的优势,在有机废气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针对中低浓度及中小风量的场合,其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但是仅仅利用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如果有机废气中灰尘含量比较大,则会影响活性炭吸附床的吸附效果。
进一步地,现有的现有活性炭吸附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在吸附箱的两端,当有机废气进入吸附箱内,集中从活性炭吸附层正对进风口的地方穿过,无法均匀穿过活性炭层,而没有有机废气穿过的活性炭层部分即会形成吸附“死角”,大大降低了活性炭层的利用率;并且,由于有机废气集中穿过活性炭层,使得有机废气的气流较大,有机废气在活性炭吸附层穿过的速度快,停留时间短,因此活性炭层没有充分的时间对有机废气中进行吸附,导致活性炭层的吸附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旨在解决有机废气仅仅利用活性炭吸附床吸附,如果有机废气中灰尘含量比较大,则会影响活性炭吸附床的吸附效果以及现有的现有活性炭吸附床的活性炭层的吸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水帘和吸附床,所述吸附床包括吸附箱体和多个活性炭支撑网框,所述吸附箱体的左侧壁贴合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吸附箱体的右侧壁贴合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且所述吸附箱体中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四支撑部,多个所述活性炭支撑网框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活性炭支撑网框底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抵接或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抵接,靠近所述吸附箱体底部的所述活性炭支撑网框与所述吸附箱体底部之间形成有均流腔,所述吸附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吸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均流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远离所述均流腔的一端与所述除尘水帘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开槽。
优选地,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活性炭支撑网框。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自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延伸的平面部、自所述平面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向下延伸的竖直部以及自所述平面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竖直部的连接部,所述平面部用于承载活性炭支撑网框。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倾斜设置,所述平面部、所述竖直部和所述连接部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的结构均和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结构一样。
优选地,所述吸附箱体设置有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与所述均流腔连通的导流罩和连接在所述导流罩入口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罩呈喇叭状设置,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导流管上。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罩焊接。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中设置有多个均流板,多个所述均流板纵横交错设置,并形成为一体式的均流结构,所述均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均流腔之间,所述均流结构的长度自所述进气口延伸至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罩连接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导流管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台阶,所述导流管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均流板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槽自安装台阶延伸至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罩连接的一端,所述安装台阶上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导流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均流板上设置多个半球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水帘和吸附床,有机废气先经过除尘水帘进行除尘处理,经过除尘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再经过吸附床被活性炭吸附处理,能够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第二,通过合理设置吸附床的结构,在吸附床内设置多层活性炭层,使靠近吸附箱体底部的活性炭支撑网框与吸附箱体底部之间形成有均流腔,并将进气口设置在吸附箱体的侧壁上,以及使进气口与均流腔连通,且进气口设置在吸附箱体的顶部,避免了进气口与出气口产生对流,因此有机废气在匀流腔内有充足的时间扩散,进而再均匀的从活性炭层各处通过,净化后的气体最后从出气口排出,从而能够增强吸附床的吸附效果,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更加充分有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附床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进气管和均流板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除尘水帘;20、吸附床;21、附箱体;211、进气口;212、出气口;213、均流腔;22、活性炭支撑网框;23、第一支撑板;231、第一支撑部;2311、平面部;2312、竖直部;2313、连接部;24、第二支撑板;241、第二支撑部;25、第三支撑板;251、第三支撑部;252、第四支撑部;253、开槽;26、导流结构;261、导流罩;262、导流管;2621、插槽;2622、安装台阶;27、均流板;28、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水帘10和吸附床20,吸附床20包括吸附箱体21和多个活性炭支撑网框22,活性炭支撑网框22内填充有活性炭,吸附箱体21的左侧壁贴合设置有第一支撑板23,吸附箱体21的右侧壁贴合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4,且吸附箱体21中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25,第一支撑板23面向第三支撑板25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231,第二支撑板24面向第三支撑板25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241,第三支撑板25面向第一支撑板23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支撑部251,第三支撑板25面向第二支撑板24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四支撑部252,多个活性炭支撑网框22分别设于第一支撑板23与第三支撑板25之间以及第二支撑板24与第三支撑板25之间,且活性炭支撑网框22底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部231和第三支撑部251抵接或分别与第二支撑部241和第四支撑部252抵接,靠近吸附箱体21底部的活性炭支撑网框22与吸附箱体21底部之间形成有均流腔213,吸附箱体2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212,吸附箱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均流腔213连通的进气口211,进气口211的远离均流腔213的一端与除尘水帘10的出口连通,第三支撑板25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开槽253,即第三支撑板25不会将均流腔213分割成多个部分,靠近吸附箱体21顶部的活性炭支撑网框22与吸附箱体21顶部之间的空间也不会被第三支撑板25分割成多个部分。
可以理解地,除尘水帘10可以采用常规的结构,例如,除尘水帘10包括箱体,设置在除尘箱体上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水槽,以及设置在除尘箱体下方的水池,除尘箱体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一台风机,支架正面设置有一块弧形板,除尘箱体正面设置有过滤网;水池的出口端连接有一台水泵,水泵的出口端连接至水槽的进口端;水槽底部对应弧形板顶端处开设有直缝,水槽的正面连接有一块横板,横板的下方连接有多个风扇,各个风扇邻近所述除尘箱体的那一侧为排风侧;水槽中的水从直缝中流出后与弧形板的顶部接触,然后沿着弧形板的表面往下流,当水流离开弧形板后在过滤网的前方形成一道水帘(或称“水幕”),然后落入水池中,而水泵进一步将水池中的水抽送到水槽中,从而使得水能够循环利用,风机将箱体抽成负压状态,从而使得有机废气能够经过过滤网并被吸入到箱体内,风机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至吸附箱体21上的进气口211。
可以理解地,第三支撑板25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如果第三支撑板25设置有两个以上时,两个第三支撑板25之间也放置有活性炭支撑网框2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除尘水帘10和吸附床20,有机废气先经过除尘水帘10进行除尘处理,经过除尘处理后的有机废气再经过吸附床20被活性炭吸附处理,能够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第二,通过合理设置吸附床20的结构,在吸附床20内设置多层活性炭层,使靠近吸附箱体21底部的活性炭支撑网框22与吸附箱体21底部之间形成有均流腔213,并将进气口211设置在吸附箱体21的侧壁上,以及使进气口211与均流腔213连通,且进气口211设置在吸附箱体21的顶部,避免了进气口211与出气口212产生对流,因此有机废气在匀流腔内有充足的时间扩散,进而再均匀的从活性炭层各处通过,净化后的气体最后从出气口212排出,从而能够增强吸附床20的吸附效果,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更加充分有效。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示例性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31包括自第一支撑板23水平延伸的平面部2311、自平面部2311远离第一支撑板23的一端向下延伸的竖直部2312以及自平面部2311与第一支撑板23连接的一端延伸至竖直部2312的连接部2313,平面部2311用于承载活性炭支撑网框22,而且竖直部2312和连接部2313的设置能够提高平面部2311的承重力。
具体地,连接部2313倾斜设置,即平面部2311、竖直部2312和连接部2313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从而能够提高第一支撑部23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241、第三支撑部251和第四支撑部252的结构分别和第一支撑部231一样。
请参阅图2和图4所示,示例性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吸附箱体21设置有进气口211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结构26,导流结构26包括与均流腔213连通的导流罩261和连接在导流罩261入口的导流管262,导流罩261呈喇叭状设置,进气口211设于导流管262上,通过设置导流结构26并将进气口211设于导流结构26上,对有机废气起导流的作用,使得有机废气在通过活性炭层时均匀、稳定,从而使得吸附床20的活性炭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更加充分。
可选地,导流管262与导流罩261焊接,具有高密封性能。
请参阅图4所示,示例性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管262中设置有多个均流板27,多个均流板27纵横交错设置,并形成为一体式的均流结构,均流结构位于进气口211与均流腔213之间,均流结构的长度自进气口211延伸至导流管262与导流罩261连接的一端,通过设置均流结构,使得进入导流结构26内的有机废气更加均匀、稳定。
进一步地,均流板27上设置多个半球状凸起(图未示),通过设置半球状凸起,能够进一步降低有机废物的流动速度,从而能够提高均流效果。
请参阅图4所示,示例性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流管262的内壁设置有与流板适配的插槽2621,导流管262靠近进气口21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台阶2622,即插槽2621自安装台阶2622延伸至导流管262与导流罩261连接的一端,安装台阶2622上安装有固定环28,固定环28与导流管262可拆卸连接,这样设计,使得导流结构26与导流管262可拆卸连接,从而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定期对导流结构26进行维护清洗,避免在导流结构26上粘附灰尘或其他物质,从而使得导流结构26可以保持良好的导流效果。
具体地,固定环28与导流管262通过螺丝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水帘和吸附床,所述吸附床包括吸附箱体和多个活性炭支撑网框,所述吸附箱体的左侧壁贴合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吸附箱体的右侧壁贴合设置有第二支撑板,且所述吸附箱体中部设置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板面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第四支撑部,多个所述活性炭支撑网框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活性炭支撑网框底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三支撑部抵接或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抵接,靠近所述吸附箱体底部的所述活性炭支撑网框与所述吸附箱体底部之间形成有均流腔,所述吸附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吸附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均流腔连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远离所述均流腔的一端与所述除尘水帘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开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有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所述活性炭支撑网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自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延伸的平面部、自所述平面部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向下延伸的竖直部以及自所述平面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竖直部的连接部,所述平面部用于承载活性炭支撑网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倾斜设置,所述平面部、所述竖直部和所述连接部围合形成三角形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的结构均和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结构一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箱体设置有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与所述均流腔连通的导流罩和连接在所述导流罩入口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罩呈喇叭状设置,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导流管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罩焊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中设置有多个均流板,多个所述均流板纵横交错设置,并形成为一体式的均流结构,所述均流结构位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均流腔之间,所述均流结构的长度自所述进气口延伸至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罩连接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台阶,所述导流管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均流板适配的插槽,所述插槽自安装台阶延伸至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导流罩连接的一端,所述安装台阶上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导流管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板上设置多个半球状凸起。
CN202223216943.7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Active CN219091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6943.7U CN21909157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6943.7U CN21909157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1570U true CN219091570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6943.7U Active CN21909157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1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64633B (zh) 一种固定床烟气净化装置
WO2021057226A1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20294416U (zh) 一种voc终端废气处理器
CN219091570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1454348U (zh) 一种固定床烟气净化装置
CN205461799U (zh) 一种有机废气光催化处理装置
CN212701201U (zh) 一种实验室用活性炭吸附箱
CN111569544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低噪空气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
CN216367138U (zh) 一种双级过滤的废气处理一体机
CN216498315U (zh) 一种风压可调的废气处理设备
CN216204125U (zh) 一种基于光催化空气净化装置
CN215293026U (zh) 一种用于风机的过滤式消声器
CN107774064A (zh) 挂壁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CN217829409U (zh) 实验教室用活性炭吸附器
CN212567086U (zh) 一种金属填料组件冷却塔
CN107754604A (zh) 组合式光催化空气净化器
CN210251780U (zh) 一种气泡膜空气透析机
CN216048156U (zh) 一种紧凑型过滤送风箱
CN210206348U (zh) 一种光解净化装置
CN219231893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20589438U (zh) 一种工业尾气吸附净化装置
CN213253730U (zh) 造粒机用废气处理系统
CN211886130U (zh) 一种酸雾吸收装置
CN213408241U (zh) 光氧催化净化器
CN218653723U (zh) 延长吸附时间的废气活性炭吸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