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0876U - 一种哺光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哺光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0876U
CN219090876U CN202223199208.XU CN202223199208U CN219090876U CN 219090876 U CN219090876 U CN 219090876U CN 202223199208 U CN202223199208 U CN 202223199208U CN 219090876 U CN219090876 U CN 219090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ight
threaded
cover body
feeding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92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博
徐丽
刘驰
庄晓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1992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0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0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0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视力矫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哺光仪。哺光仪包括:成对并且互相平行设置的哺光仪本体和套设在哺光仪本体的外部的罩体,以及同轴设置在两个罩体中相互靠近的一侧的螺纹柱,以及套设在两个螺纹柱中相互靠近的端侧的外部并且与两个螺纹柱均呈螺纹连接的套杆;哺光仪还包括:设置在罩体的底侧并且可推动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推动杆,以及驱动推动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电机。本申请通过在两个罩体上设置螺纹柱,以及设置可同时调节两个螺纹柱之间距离的套杆,可用于根据需求调节两个罩体之间的距离,即达到调节瞳距的功能;本申请通过在罩体下侧设置推动杆和电机,可用于根据需求调节罩体的相对高度,即达到调节高度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哺光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视力矫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哺光仪。
背景技术
哺光仪是利用人眼敏感的波长650纳米光波,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了光子与生物组织的作用机理,运用光子生物刺激效应和光动力学技术,改善眼底微循环、促进人体释放更多的多巴胺、调节眼轴恢复正常,主要起到的是矫正视力的作用。
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021955431.0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视力矫正高度可调的智能生态哺光仪》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传动箱、传动杆和第一电机等组成了可调节哺光仪本体矫正高度的高度调节结构;
以及,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2122481285.3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能够调节瞳距的高精密哺光仪》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调节左镜筒和右镜筒的瞳距调节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均可对过往技术做出适应性改进,但是在实际使用的很多情况中,哺光仪的使用者对矫正高度的调节需求和对瞳距的调节需求是同时存在的,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却不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哺光仪,能够解决现有的哺光仪不能同时满足使用者对矫正高度的调节需求和对瞳距的调节需求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哺光仪,所述哺光仪包括:成对并且互相平行设置的哺光仪本体和套设在所述哺光仪本体的外部的罩体,以及同轴设置在两个所述罩体中相互靠近的一侧的螺纹柱,以及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柱中相互靠近的端侧的外部并且与两个所述螺纹柱均呈螺纹连接的套杆;
两个所述螺纹柱中的螺纹的螺旋方向呈相反设置;
以及,所述哺光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底侧并且可推动所述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推动杆,以及驱动推动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电机。
可选地,所述罩体的底侧贯穿设置有杆状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延伸方向与两个所述哺光仪本体之间的最短距离所在直线的延伸方向呈垂直设置;
所述转动杆可围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
以及,所述哺光仪还包括:基座;
所述基座的顶侧凹陷设置有可供所述罩体的底端嵌入的凹槽;
所述基座中用于围成所述凹槽的成对设置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状的可供所述转动杆移动的贯穿孔;
当转动所述套杆,可带动两个螺纹柱同时转动,依次间接带动所述罩体和哺光仪本体以相互靠近或者以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所述罩体通过所述转动杆在所述贯穿孔中的移动实现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基座的相对移动。
可选地,所述套杆的中间均匀向外凸出设置有转动环;
以及,所述基座的顶侧向上延伸出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套设在所述转动环中靠近所述罩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转动环可相对所述固定柱转动。
可选地,所述推动杆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并且所述推动杆的顶端的俯视图为圆形,以及所述推动杆的顶端的圆形的设置半径大于所述推动杆的杆身的设置半径;
以及,所述基座的底侧开设有供所述推动杆的顶端嵌入的嵌入槽。
可选地,所述哺光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下方并且位于两个所述推动杆之间的控制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中并且与所述控制壳呈活动连接的传动组件;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中,以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间接带动所述推动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壳中竖直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杆和两个第二固定杆;
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共面设置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间;
以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外部并且可围绕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轴向进行转动的螺纹杆,以及水平设置并且套设在所述推动杆、第二固定杆和螺纹杆的外部的杆状的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推动杆在竖直方向上呈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在竖直方向上呈滑动连接;
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螺纹杆呈螺纹连接;
以及,两个所述螺纹杆均可被所述电机驱动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中心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的相对两侧并且与所述中心齿轮呈啮合连接的螺旋齿轮;
所述中心齿轮和螺旋齿轮均呈水平设置;
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呈固定连接;
所述螺旋齿轮套设在所述螺纹杆的底侧。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卡位柱;
所述卡位柱呈水平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固定连接;
所述卡位柱还套设在所述螺纹杆外并且位于所述螺旋齿轮的上下两侧,以及所述卡位柱与所述螺纹杆呈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基座的底侧的边沿处凹陷有定位槽;
以及,所述基座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槽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定位槽在竖直方向上呈滑动连接的定位杆。
可选地,所述定位槽和定位杆的设置数量均为四个。
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在两个罩体上设置螺纹柱,以及设置可同时调节两个螺纹柱之间距离的套杆,可用于根据需求调节两个罩体之间的距离,即达到调节瞳距的功能;
本申请通过在罩体下侧设置推动杆和电机,可用于根据需求调节罩体的相对高度,即达到调节高度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能够解决现有的哺光仪不能同时满足使用者对矫正高度的调节需求和对瞳距的调节需求的问题,此外还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哺光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哺光仪的竖剖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哺光仪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壳和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哺光仪本体;2-罩体;21-转动杆;3-螺纹柱;
4-套杆;41-转动环;5-推动杆;6-电机;
7-基座;71-凹槽;72-贯穿孔;73-固定柱;74-嵌入槽;75-定位槽;76-定位杆;
8-控制壳;81-第一固定杆;82-第二固定杆;
9-传动组件;91-螺纹杆;92-调节杆;93-中心齿轮;94-螺旋齿轮;95-卡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哺光仪,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哺光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哺光仪的竖剖图,哺光仪包括:哺光仪本体1、罩体2、螺纹柱3、套杆4、推动杆5、电机6、基座7、控制壳8和传动组件9。
哺光仪本体1通常为筒状设置。由于哺光仪本体1的功能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做具体赘述。哺光仪本体1成对设置并且两个哺光仪本体1呈平行设置。
罩体2套设在哺光仪本体1的外部。罩体2的底侧贯穿设置有转动杆21,转动杆21的延伸方向与两个哺光仪本体1之间的最短距离所在直线的延伸方向呈垂直设置,转动杆21可围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
罩体2通过转动杆21在贯穿孔72中的移动实现罩体2相对于基座7的相对移动。
具体地,罩体2也可为圆筒状,也可以是其他可实现的形状,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转动杆2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哺光仪本体1的长度延伸方向是呈垂直设置的。当转动杆21在贯穿孔72中转动时,可保证两个罩体2的移动方向与两个哺光仪本体1之间的最短距离所在直线的延伸方向呈平行设置。
两个螺纹柱3同轴设置在两个罩体2的顶端中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螺纹柱3中的螺纹的螺旋方向呈相反设置。
套杆4套设在两个螺纹柱3的外部并且与两个螺纹柱3均呈螺纹连接。套杆4的中间均匀向外凸出设置有转动环41。
具体地,螺纹柱3的一端与罩体2中靠近另一个罩体2的一侧呈固定连接,螺纹柱3的另一端与套杆4呈螺纹连接。
当通过转动环41转动套杆4时,套杆4通过与螺纹柱3之间的配合,带动两个罩体2之间的相互靠近移动或者相互远离移动。
推动杆5设置在罩体2的底侧并且可推动罩体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推动杆5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并且推动杆5的顶端的俯视图为圆形。推动杆5的顶端的圆形的设置半径大于推动杆5的杆身的设置半径。
具体地,推动杆5的顶端设置为半径大于其杆身的圆形,可保证推动杆5与基座7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用于提供连接和移动时的稳定性,
电机6驱动推动杆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基座7的顶侧凹陷设置有可供罩体2的底端嵌入的凹槽71。
基座7中用于围成凹槽71的成对设置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状的可供转动杆21移动的贯穿孔72。当转动套杆4,可带动两个螺纹柱3同时转动,依次间接带动罩体2和哺光仪本体1以相互靠近或者以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基座7的顶侧向上延伸出固定柱73。固定柱73套设在转动环41中靠近罩体2的相对两侧。转动环41可相对固定柱73转动。
基座7的底侧开设有供推动杆5的顶端嵌入的嵌入槽74。
基座7的底侧的边沿处凹陷有定位槽75。
定位杆76固定设置在定位槽75的下方并且与定位槽75在竖直方向上呈滑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槽75和定位杆76的设置数量均为四个
控制壳8设置在基座7下方并且位于两个推动杆5之间。控制壳8中竖直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杆81和两个第二固定杆82。
两个第一固定杆81和两个第二固定杆82呈共面设置并且两个第一固定杆81位于两个第二固定杆82的中间。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哺光仪的侧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壳和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控制壳8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向第一固定杆81和第二固定杆82提供支撑。
传动组件9设置在控制壳8中并且与控制壳8呈活动连接。
电机6设置在控制壳8中,以及电机6通过传动组件9间接带动推动杆5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传动组件9包括:套设在第一固定杆81外部并且可围绕第一固定杆81的轴向进行转动的螺纹杆91,以及水平设置并且套设在推动杆5、第二固定杆82和螺纹杆91的外部的杆状的调节杆92,以及中心齿轮93,以及设置在中心齿轮93的相对两侧并且与中心齿轮93呈啮合连接的螺旋齿轮94,以及卡位柱95。
两个螺纹杆91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同。
调节杆92与推动杆5在竖直方向上呈固定连接。
调节杆92与第二固定杆82在竖直方向上呈滑动连接。
调节杆92与螺纹杆91呈螺纹连接。以及,两个螺纹杆91均可被电机6驱动转动。
中心齿轮93和螺旋齿轮94均呈水平设置。
中心齿轮93与电机6的输出轴呈固定连接。
螺旋齿轮94套设在螺纹杆91的底侧。
卡位柱95呈水平设置并且与第二固定杆82呈固定连接。
卡位柱95还套设在螺纹杆91外并且位于螺旋齿轮94的上下两侧,以及卡位柱95与螺纹杆91呈活动连接。
工作原理:
(一)瞳距调节过程:
通过拧动转动环41使其转动,带动套杆4转动。由于套杆4与两个螺纹柱3均呈螺纹连接,套杆4转动后,同时带动两个螺纹柱3以相互靠近或者以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移动过程通过转动杆21在贯穿孔72中的转动实现。
(二)高度调节过程:
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中心齿轮93转动,中心齿轮93通过与螺旋齿轮94的配合,带动螺纹杆91转动,由于螺纹杆91与设置在其内部的第一固定杆81呈转动连接,所以螺纹杆91可被驱动围绕第一固定杆81转动。
由于调节杆92还与第二固定杆82呈滑动连接,所以当螺纹杆91转动后,与螺纹杆91呈螺纹连接的调节杆92在竖直方向上呈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间接带动与调节杆92呈固定连接的推动杆5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最后通过托多功能杆5与嵌入槽74的配合依次带动基座7、罩体2和哺光仪本体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
以上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申请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哺光仪包括:成对并且互相平行设置的哺光仪本体和套设在所述哺光仪本体的外部的罩体,以及同轴设置在两个所述罩体中相互靠近的一侧的螺纹柱,以及套设在两个所述螺纹柱中相互靠近的端侧的外部并且与两个所述螺纹柱均呈螺纹连接的套杆;
两个所述螺纹柱中的螺纹的螺旋方向呈相反设置;
以及,所述哺光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底侧并且可推动所述罩体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推动杆,以及驱动推动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底侧贯穿设置有杆状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延伸方向与两个所述哺光仪本体之间的最短距离所在直线的延伸方向呈垂直设置;
所述转动杆可围绕自身的中心轴转动;
以及,所述哺光仪还包括:基座;
所述基座的顶侧凹陷设置有可供所述罩体的底端嵌入的凹槽;
所述基座中用于围成所述凹槽的成对设置的侧壁上开设有长条状的可供所述转动杆移动的贯穿孔;
当转动所述套杆,可带动两个螺纹柱同时转动,依次间接带动所述罩体和哺光仪本体以相互靠近或者以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所述罩体通过所述转动杆在所述贯穿孔中的移动实现所述罩体相对于所述基座的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的中间均匀向外凸出设置有转动环;
以及,所述基座的顶侧向上延伸出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套设在所述转动环中靠近所述罩体的相对两侧;
所述转动环可相对所述固定柱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的设置数量为两个并且所述推动杆的顶端的俯视图为圆形,以及所述推动杆的顶端的圆形的设置半径大于所述推动杆的杆身的设置半径;
以及,所述基座的底侧开设有供所述推动杆的顶端嵌入的嵌入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哺光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下方并且位于两个所述推动杆之间的控制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中并且与所述控制壳呈活动连接的传动组件;
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控制壳中,以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间接带动所述推动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壳中竖直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杆和两个第二固定杆;
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共面设置并且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中间;
以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外部并且可围绕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轴向进行转动的螺纹杆,以及水平设置并且套设在所述推动杆、第二固定杆和螺纹杆的外部的杆状的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推动杆在竖直方向上呈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在竖直方向上呈滑动连接;
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螺纹杆呈螺纹连接;
以及,两个所述螺纹杆均可被所述电机驱动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中心齿轮,以及设置在所述中心齿轮的相对两侧并且与所述中心齿轮呈啮合连接的螺旋齿轮;
所述中心齿轮和螺旋齿轮均呈水平设置;
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呈固定连接;
所述螺旋齿轮套设在所述螺纹杆的底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卡位柱;
所述卡位柱呈水平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呈固定连接;
所述卡位柱还套设在所述螺纹杆外并且位于所述螺旋齿轮的上下两侧,以及所述卡位柱与所述螺纹杆呈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底侧的边沿处凹陷有定位槽;
以及,所述基座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槽的下方并且与所述定位槽在竖直方向上呈滑动连接的定位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哺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和定位杆的设置数量均为四个。
CN202223199208.XU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哺光仪 Active CN219090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9208.XU CN219090876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哺光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9208.XU CN219090876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哺光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0876U true CN219090876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9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9208.XU Active CN219090876U (zh) 2022-12-01 2022-12-01 一种哺光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08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34749U (zh) 一种多自由度调节的电脑显示器支架
CN208783321U (zh) 一种百合的种植装置
CN219090876U (zh) 一种哺光仪
CN107820922B (zh) 一种中药材种植的固定架
CN207462316U (zh) 一种用于卧床病人的背部按摩康复装置
CN107875509B (zh) 经颅直流电刺激系统
CN111588602B (zh) 一种可调节治疗椅
CN207561939U (zh) 一种拉杆式伤口皮肤扩展器牵拉力微调装置
CN110974654A (zh) 一种滚轮型美容仪器
CN207358585U (zh) 一种板材铣磨用刀具固定工装
CN215022262U (zh) 一种具有多方位调节功能的人体艾灸设备
CN207545274U (zh) 一种可撑开医用钛笼
CN206761893U (zh) 腰板可升降的手术床
CN102537620B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
CN107059269A (zh) 缝纫机剪线装置
CN112120705A (zh) 一种骨关节的角度测量方式及其应用方式
CN206131887U (zh) 多准芯微调瞄准器
CN213465708U (zh) 一种医疗床的上床架连接结构
CN212697885U (zh) 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高跟鞋
CN218220831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保健仪
CN216136338U (zh) 一种新型艾灸刮痧罐
CN21109584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医疗护理装置
CN216556688U (zh) 一种照射范围可调式led灯具
CN217768079U (zh) 一种长度可调式导电杆
CN217593022U (zh) 用于微创入路椎体减压融合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