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0165U - 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 Google Patents

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0165U
CN219090165U CN202223451057.2U CN202223451057U CN219090165U CN 219090165 U CN219090165 U CN 219090165U CN 202223451057 U CN202223451057 U CN 202223451057U CN 219090165 U CN219090165 U CN 219090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worm wheel
rod
amplitude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105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昌龙
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Sichuan Qianli Beoka Medical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22345105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0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0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0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筋膜枪领域,尤其是一种精确可靠的实现筋膜枪振幅深度的无级调节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包括活塞、连杆和振幅调节组件,振幅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活塞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内设于连杆内的轴承与调节杆转动连接,振幅调节组件转动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与调节杆之间的间距为偏心距,所述振幅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驱动结构和滑块结构,所述调节杆可滑动设置于滑块结构上从而实现偏心距的调节,调节杆的滑动方向与调节杆延伸方向互相垂直,调节旋钮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调节杆滑动并实现调节杆在滑动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处驻停。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需要实现振幅深度无级调节的筋膜枪之中。

Description

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筋膜枪领域,尤其是一种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背景技术
筋膜枪,也称深层肌筋膜冲击仪,是一种软组织按摩工具,通过高频率冲击放松身体的软组织。现有的筋膜枪通过活塞带动按摩头做直线往复运动,按摩头与人体接触,产生高频的振动作用到肌肉深层,起到减少局部组织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现有的筋膜枪,已经实现了对按摩头振幅大小的调节功能,这就让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筋膜枪振幅深度进行按摩理疗。例如专业运动员需要振幅深度深才能实现对运动后的肌肉进行缓解。而普通消费者尤其是新手在使用筋膜枪时,起初需要用振幅深度浅的筋膜枪,随后再随着使用的需要而逐步加深振幅。
以专利公开号为CN215740377U的专利方案为例,其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筋膜枪,其具体包括固定在外壳体内壁的支座以及连接在支座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旋转座,旋转座上滑动连接驱动轮以及固定在驱动轮上的支撑座,外壳体上转动安装有旋转盘,支撑座与旋转盘滑动配合。具体调节振幅时,通过松开限位钮后带着支撑座、驱动轮相对旋转座滑动调节距离后,实现对驱动电机输出轴与驱动轮轴线之间的偏心距调节,从而实现对活塞套往复移动振幅的调节。具体的讲,其偏心距调节方式是通过直接对驱动轮相对旋转座的位置进行滑动而实现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会导致在上述无级调节过程中,振幅的调节难以做到精确控制,往往难以真正达到使用者所需要的无级调节的振幅大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确可靠的实现筋膜枪振幅深度的无级调节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包括活塞、连杆和振幅调节组件,振幅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活塞转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内设于连杆内的轴承与调节杆转动连接,振幅调节组件转动设置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与调节杆之间的间距为偏心距,所述振幅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旋钮、驱动结构和滑块结构,所述调节杆可滑动设置于滑块结构上从而实现偏心距的调节,调节杆的滑动方向与调节杆延伸方向互相垂直,调节旋钮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调节杆滑动并实现调节杆在滑动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处驻停。对筋膜枪振幅深度的无级调节,其核心就是实现对电机输出轴与调节杆之间的间距,即偏心距的调节。本方案首先把调节杆设置于一个滑块结构上,保证了调节杆的滑动。其次,通过调节旋钮以及驱动结构来驱动调节杆的上述滑动状态,同时还可以保证调节杆在任意位置实现驻停,从而实现了调节杆可以在所需的位置处实现位置的固定,并以此实现对偏心距以及振幅深度的精确调节。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可以选择调节杆为蜗杆,滑块结构包括蜗轮限位滑块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蜗轮限位滑块内的蜗轮,蜗杆与蜗轮之间螺纹配合;蜗杆转动并驱动蜗轮转动,转动的蜗轮驱动蜗轮限位滑块移动从而驱动蜗杆移动。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转动蜗杆驱动蜗轮转动,并以此作为驱动力进一步驱动蜗轮限位滑块移动,从而最终实现蜗杆的移动。上述的结构形式,有效的将蜗杆的转动转化为了最终蜗杆的横向移动,并实现了蜗杆可以在任意位置的驻停。采用蜗杆与蜗轮的配合方式,也可以进一步保证偏心距的调节精度。
基于上述的结构,还可以进一步选择如下的优选方案:所述蜗轮限位滑块包括导槽固定件以及可滑动设置于导槽固定件上的距离调节滑块,蜗轮通过蜗轮轴可转动设置于距离调节滑块的限位槽内,蜗杆穿过距离调节滑块与蜗轮之间螺纹配合,蜗轮轴与距离调节滑块的侧壁之间为螺纹连接,蜗轮轴两端紧贴于导槽固定件的内壁面上,蜗轮轴侧壁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卡位凸条,所述卡位凸条与蜗轮中心孔处的凹槽之间互相匹配卡接从而让蜗轮轴跟随蜗轮转动。在实际使用时,蜗杆的转动驱动蜗轮的转动,与此同时,蜗轮轴也会随着转动。由于蜗轮轴与距离调节滑块的侧壁之间为螺纹连接,因此,蜗轮轴在转动时,会通过螺纹驱动距离调节滑块移动,从而进一步驱动距离调节滑块上的蜗杆横向移动,实现对偏心距的无级调节。
作为对驱动结构的一种优选,可以选择所述驱动结构为万向节,万向节一端与调节旋钮之间为齿啮合配合,万向节另一端与蜗杆的自由端铰接。由于在通过调节旋钮驱动蜗杆的过程中,调节旋钮与蜗杆之间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通过万向节进行连接,可以很好的补偿上述的位置变化,从而保证在整个调节过程中,调节旋钮的驱动力都可以很好的输送到蜗杆的自由端处。
为了防止因为误触调节旋钮而导致对偏心距的影响,可以选择如下方案:包括上壳,所述调节旋钮设置于上壳上,调节旋钮与万向节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按下调节旋钮时,调节旋钮与万向节齿啮合配合,当松开调节旋钮时,调节旋钮与万向节之间互相分离。在实际使用时,首先需要将调节旋钮向下按压,才能实现其与万向节之间的齿啮合配合,在此基础上,调节旋钮转动的驱动力才可以传递到万向节以及后续的结构中。一旦松开对调节旋钮的按压,则无论如何转动调节旋钮,均无法实现对万向节的驱动。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方案,可以选择所述滑块结构为滑槽,调节杆为底部设置有滑块的滑动调节杆,滑动调节杆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调节旋钮与上壳之间为螺纹连接;包括驱动斜杆,所述驱动斜杆与滑动调节杆之间斜交设置,驱动斜杆两端分别与调节旋钮底部以及滑动调节杆顶部铰接。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调节旋钮与上壳之间为螺纹连接,转动调节旋钮则会导致转动调节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变化,该变化会导致驱动斜杆向上或向下移动。其中,由于滑动调节杆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且驱动斜杆对滑动调节杆施加的驱动力与滑动调节杆之间存在有夹角,这就导致该驱动力只可以让滑动调节杆沿着滑槽横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偏心距的无级调节。一般的,可以优选所述驱动斜杆包括彼此互相铰接的斜调节杆和驱动连杆,斜调节杆的自由端与滑动调节杆的顶部铰接,驱动连杆的自由端与调节旋钮底部转动连接。将驱动斜杆设计为由彼此互相铰接的斜调节杆和驱动连杆构成,可以有效增加滑动调节杆的横向移动范围,从而获得更大的振幅深度调节范围。另外,如果后续使用时,仅仅只有驱动连杆发生了损坏需要更换,也就无需再更换斜调节杆,从而降低了后续使用成本。
更进一步的,可以选择驱动连杆顶部设置有驱动连杆轴承,驱动连杆顶部通过驱动连杆轴承与调节旋钮底部转动连接,从而降低频繁转动调节旋钮对驱动连杆的磨损,有效增加驱动连杆的使用寿命。
将上述变幅往复驱动机构装配到筋膜枪内,可以得到如下的结构:包括由下壳、上壳、前盖和后盖所构成的安装腔,所述连杆和振幅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活塞设置于前盖的活塞孔内,振幅调节组件底部通过电机的输出轴而与电机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振幅调节组件的调节杆之间互相平行设置。电机的输出轴与振幅调节组件的调节杆之间的间距,即为偏心距。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调节旋钮来驱动调节杆横向移动,并且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处实现驻停,从而精确、可靠的实现偏心距的调节,并最终获得所需的振幅深度,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体验。结合实际的结构,一般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振幅调节组件的调节杆之间的间距的范围为3mm-7.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振幅调节组件的驱动结构的改进,可以让振幅调节组件的调节杆实现横向的移动,并且可以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处实现驻停,从而实现了对调节杆与电机输出轴之间的偏心距的无级调节。这样的无级调节,不仅大大提高了调节的精度,从而获得更精确的振幅深度,同时,驻停后结构的稳定性,也让所获得的该振幅深度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始终稳定的保持,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体感。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需要实现振幅深度无级调节的筋膜枪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加以应用而得到的一种筋膜枪,其主体结构拆解后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筋膜枪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以及其底部电机拆解后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变幅往复驱动机构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在调节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在调节之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中的距离调节滑块的示意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在去除距离调节滑块之后,处于调节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在去除距离调节滑块之后,处于调节之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10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的调节旋钮、万向节、复位弹簧与上壳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中,蜗轮轴的卡位凸条与蜗轮的凹槽之间互相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中,蜗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一种间距范围的示意图。
图13是图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中,蜗杆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的另外一种间距范围的示意图。
图14是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加以应用而得到的一种筋膜枪,其主体结构拆解后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筋膜枪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以及其底部电机拆解后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变幅往复驱动机构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处于调节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5中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处于调节之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上壳1、振幅调节组件2、前盖3、下壳4、把手5、后盖6、调节旋钮7、万向节8、蜗杆9、活塞10、连杆101、轴承11、距离调节滑块12、限位槽121、侧壁122、蜗轮轴安装孔123、蜗轮13、蜗轮轴14、导槽固定件15、电机固定支架16、电机17、复位弹簧18、连杆轴承80、驱动连杆90、滑动调节杆120、螺钉130、斜调节杆140、滑槽150、间距D。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13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以及筋膜枪,连杆101的一端与活塞10转动连接,连杆101的另一端通过内设于连杆101内的轴承11与蜗杆9转动连接。其中,当蜗杆9在调节旋钮7以及万向节8的驱动下产生横向位移后,蜗杆9与电机17的输出轴之间的间距D也即偏心距会产生变化,从而实现对振幅深度的调节。由于蜗杆9在横向的位移过程中,蜗杆9的位置始终受到万向节8以及调节旋钮的控制,因此,蜗杆9可以在其横向位移的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实现驻停,至此,不仅可以实现振幅深度的调节的无级调节,还可以保证调节至所需的振幅深度后,蜗杆9的位置在使用过程中处于稳定的状态,从而有效降低因筋膜枪使用过程中的高频振动对蜗杆9的位置的影响。
就振幅调节组件2具体的驱动原理而言,图1至图13所示的实施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首先,将调节旋钮7向下按下,此时,调节旋钮7底部的复位弹簧18被压缩。调节旋钮7向下移动后,与万向节8之间实现齿啮合配合,此时,旋转调节旋钮7,即可驱动万向节8随之旋转。转动的万向节8驱动蜗杆9转动,而转动的蜗杆9则驱动蜗轮13随之转动。由于蜗轮13限制于距离调节滑块12的限位槽121内,因此,蜗轮13至始至终都只能在限位槽121范围内绕蜗轮轴14转动。而如图11所示,由于蜗轮轴14卡位凸条与蜗轮13中心孔处的凹槽之间互相匹配卡接,因此,转动的蜗轮13会驱动蜗轮轴14随之转动。接下来,由于蜗轮轴14与距离调节滑块12的侧壁122之间为螺纹连接,蜗轮轴14两端紧贴于导槽固定件15的内壁面上,转动的蜗轮轴14会通过所述螺纹连接的结构驱动距离调节滑块12产生横向的移动,而由于蜗杆9是穿过距离调节滑块12的,最终,横向移动的距离调节滑块12将蜗杆9也一并驱动产生了横向的位移,即转动的蜗杆9最终实现了蜗杆9的横向位移。在蜗杆9上述的移动过程中,由于万向节8的存在,可以很好的补偿蜗杆9的移动,保证蜗杆9始终通过万向节8与调节旋钮7连接。而当停止旋转调节旋钮7时,即刻实现了蜗杆9的驻停,从而实现了对偏心距的精确调整,且在使用过程中偏心距的稳定性。如图12和图13所示,移动前的蜗杆9和移动后的蜗杆9分别与电机17的输出轴之间产生了两个不同的间距D,一般的,间距D也即偏心距范围为4mm-7mm,则可以获得的振幅范围为8mm-14mm。
如图14至图18所示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以及筋膜枪,则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振幅调节组件2。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调节旋钮7与上壳1之间为螺纹连接,则旋转调节旋钮7的同时,会导致调节旋钮7相对于上壳1产生向上或向下的位移。该位移通过调节旋钮7底部的驱动连杆90以及斜调节杆140传递到了滑动调节杆120处。滑动调节杆120顶部为一个竖杆,用于与连杆101内的轴承11之间转动连接,滑动调节杆120底部为一个与滑槽150匹配的滑块结构,保证滑动调节杆120在沿着滑槽150滑动的同时,不会从滑槽150上脱落。如图17和图18所示,由于斜调节杆140始终处于与滑动调节杆120之间斜交的状态,因此,斜调节杆140施加给滑动调节杆120的外力,只可以驱动滑动调节杆120横向沿滑槽150移动,且不会产生竖直方向的移动。而当停止转动调节旋钮7时,则即刻实现滑动调节杆120的驻停,从而获得精确的偏心距。如图17至18所示,移动前的滑动调节杆120和移动后的滑动调节杆分别与电机17的输出轴之间产生了两个不同的间距D,一般的,间距D也即偏心距范围为3mm-7.5mm,则可以获得的振幅范围为6mm-15mm。

Claims (10)

1.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包括活塞(10)、连杆(101)和振幅调节组件(2),振幅调节组件(2)包括调节杆,所述连杆(101)的一端与活塞(10)转动连接,连杆(101)的另一端通过内设于连杆(101)内的轴承(11)与调节杆转动连接;振幅调节组件(2)转动设置于电机(17)的输出轴上,所述输出轴与调节杆之间的间距(D)为偏心距,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幅调节组件(2)包括调节旋钮(7)、驱动结构和滑块结构,所述调节杆可滑动设置于滑块结构上从而实现偏心距的调节,调节杆的滑动方向与调节杆延伸方向互相垂直,调节旋钮(7)通过驱动结构驱动调节杆滑动并实现调节杆在滑动过程中的任意位置处驻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杆为蜗杆(9),滑块结构包括蜗轮限位滑块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所述蜗轮限位滑块内的蜗轮(13),蜗杆(9)与蜗轮(13)之间螺纹配合;蜗杆(9)转动并驱动蜗轮(13)转动,转动的蜗轮(13)驱动蜗轮限位滑块移动从而驱动蜗杆(9)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限位滑块包括导槽固定件(15)以及可滑动设置于导槽固定件(15)上的距离调节滑块(12),蜗轮(13)通过蜗轮轴(14)可转动设置于距离调节滑块(12)的限位槽(121)内,蜗杆(9)穿过距离调节滑块(12)与蜗轮(13)之间螺纹配合,蜗轮轴(14)与距离调节滑块(12)的侧壁(122)之间为螺纹连接,蜗轮轴(14)两端紧贴于导槽固定件(15)的内壁面上,蜗轮轴(14)侧壁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卡位凸条,所述卡位凸条与蜗轮(13)中心孔处的凹槽之间互相匹配卡接从而让蜗轮轴(14)跟随蜗轮(13)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为万向节(8),万向节(8)一端与调节旋钮(7)之间为齿啮合配合,万向节(8)另一端与蜗杆(9)的自由端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所述调节旋钮(7)设置于上壳(1)上,调节旋钮(7)与万向节(8)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18);当按下调节旋钮(7)时,调节旋钮(7)与万向节(8)齿啮合配合,当松开调节旋钮(7)时,调节旋钮(7)与万向节(8)之间互相分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滑块结构为滑槽(150),调节杆为底部设置有滑块的滑动调节杆(120),滑动调节杆(120)通过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150)内,调节旋钮(7)与上壳(1)之间为螺纹连接;包括驱动斜杆,所述驱动斜杆与滑动调节杆(120)之间斜交设置,驱动斜杆两端分别与调节旋钮(7)底部以及滑动调节杆(120)顶部铰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斜杆包括彼此互相铰接的斜调节杆(140)和驱动连杆(90),斜调节杆(140)的自由端与滑动调节杆(120)的顶部铰接,驱动连杆(90)的自由端与调节旋钮(7)底部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驱动连杆(90)顶部设置有驱动连杆轴承(80),驱动连杆(90)顶部通过驱动连杆轴承(80)与调节旋钮(7)底部转动连接。
9.利用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所构成的筋膜枪,包括由下壳(4)、上壳(1)、前盖(3)和后盖(6)所构成的安装腔,所述连杆(101)和振幅调节组件(2)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活塞(10)设置于前盖(3)的活塞孔内,其特征在于:振幅调节组件(2)底部通过电机(17)的输出轴而与电机(17)转动连接,电机(17)的输出轴与振幅调节组件(2)的调节杆之间互相平行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幅往复驱动机构所构成的筋膜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7)的输出轴与振幅调节组件(2)的调节杆之间的间距(D)的范围为3mm-7.5mm。
CN202223451057.2U 2022-12-22 2022-12-22 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Active CN219090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1057.2U CN219090165U (zh) 2022-12-22 2022-12-22 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1057.2U CN219090165U (zh) 2022-12-22 2022-12-22 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0165U true CN219090165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1057.2U Active CN219090165U (zh) 2022-12-22 2022-12-22 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0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168177A1 (en) Percussion Massager Having Variable and Selectable Stroke Length
AU623937B2 (en) A massager
CA2480871C (en) Percussive massager with variable node spacing
US20060021169A1 (en) Electric puffs
KR20210041339A (ko) 이동거리 가변형 마사지건
CN108430426B (zh) 按摩装置
CN219090165U (zh) 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US20210308441A1 (en) Reversible rotary tattoo machine
US20200121904A1 (en) Reversible rotary tattoo machine with centric cam
CN116155027A (zh) 无级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KR20180066512A (ko) 피부 미용 기구
CN115388139A (zh) 一种振幅可调的偏心轮机构及按摩装置
CN117598896A (zh) 可变振幅调节机构及筋膜枪
CN219847320U (zh) 一种无级调节振幅的按摩器
KR20180066515A (ko) 피부 미용 기구
CN208338705U (zh) 鱼线轮的多功能滴答刹车结构
TWI522548B (zh) The electronic control damping structure of fitness equipment
RU2761294C1 (ru) Татуировочная машина
CN111067292A (zh) 一种椅子上的托盘及其扭簧扭力调节结构
CN219875350U (zh) 无级变幅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CN221042536U (zh) 一种往复驱动机构及筋膜枪
CN219896327U (zh) 一种强弱可调的按摩机芯及按摩器
CN220816470U (zh) 无级变幅传动机构及筋膜枪
CN219921520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筋膜枪结构
JP3710897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