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9165U - 簸箕 - Google Patents

簸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9165U
CN219089165U CN202223236079.7U CN202223236079U CN219089165U CN 219089165 U CN219089165 U CN 219089165U CN 202223236079 U CN202223236079 U CN 202223236079U CN 219089165 U CN219089165 U CN 2190891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pan
guide
driving
cleaning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360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Qianhua Suz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360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91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91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91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簸箕,所述簸箕包括:簸箕本体,所述簸箕本体形成有收集空间,所述簸箕本体在所述收集空间的一侧设有梳齿;清洁件,所述清洁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簸箕本体,以在相对于所述梳齿运动时对所述梳齿进行清洁;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簸箕本体,其中,所述驱动结构相对于所述簸箕本体单向运动时,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清洁件运动,并使所述清洁件具有伸出行程和收回行程;在所述伸出行程中所述驱动结构推动所述清洁件远离所述簸箕本体,且在所述收回行程中所述清洁件靠近所述簸箕本体。本实用新型的簸箕,在驱动结构单向运动时,即可实现清洁件相对于梳齿的往复运动,不仅操作简单,且利于提高清洁效率。

Description

簸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簸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将扫把刷毛上的毛发清理下来,会在簸箕上设置梳齿,梳齿可以将刷毛上的毛发清理下来,但是毛发会残留在梳齿上。其中,在部分技术方案中,虽然能够实现对毛发的清理,但是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且清理效果较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簸箕,该簸箕能够实现梳齿上的毛发的处理,在清理过程中,用户通过驱动结构相对于簸箕本体单向运动即可,操作简单,且清理效果较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簸箕,包括:簸箕本体,所述簸箕本体形成有收集空间,所述簸箕本体在所述收集空间的一侧设有梳齿;清洁件,所述清洁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簸箕本体,以在相对于所述梳齿运动时对所述梳齿进行清洁;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簸箕本体,其中,所述驱动结构相对于所述簸箕本体单向运动时,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清洁件运动,并使所述清洁件具有伸出行程和收回行程;在所述伸出行程中所述驱动结构推动所述清洁件远离所述簸箕本体,且在所述收回行程中所述清洁件靠近所述簸箕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簸箕,通过设置驱动结构与清洁件进行安装配合,以在驱动结构单向运动时,即可实现清洁件相对于梳齿的往复运动,不仅操作简单,且利于提高清洁效率,增强清理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簸箕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簸箕本体之间,在所述伸出行程中所述驱动结构推动所述清洁件远离所述簸箕本体,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弹性形变;在所述收回行程中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驱动所述清洁件靠近所述簸箕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部和设在所述驱动部上的驱动导向部,在所述伸出行程中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驱动导向部推动所述清洁件远离所述簸箕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驱动导向部设有多个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导向配合时沿第一方向伸出,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导向配合时沿第二方向收回,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沿第三方向交错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驱动导向部包括主体段和导向段,所述主体段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导向段连接于所述主体段朝向所述清洁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分别设于所述导向部的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导向段的外轮廓构造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位于所述导向段的两个腰边,所述导向段的底边与所述主体段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簸箕包括簸箕杆,所述主体段构造为圆管状,所述簸箕杆的端部贯穿所述主体段与所述簸箕本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驱动部为脚踩部,所述脚踩部的一端凸出所述簸箕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簸箕本体具有安装腔和安装滑道,所述安装滑道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清洁件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滑道处且至少部分伸至所述安装滑道外以对所述梳齿进行清洁,所述驱动导向部沿第三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簸箕本体还具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驱动部沿第三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活动口,且所述驱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导向部相连且另一端伸至所述活动口外形成有踩踏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簸箕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簸箕本体之间,所述驱动结构受驱运动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弹性形变;当驱动力撤除,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可驱动所述驱动结构复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部和驱动导向部,所述驱动导向部适于在沿第三方向运动时推动所述清洁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梳齿运动,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向所述驱动导向部施加沿第四方向的弹性力,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构造为弹簧,且弹性连接于所述驱动导向部的底部与所述簸箕本体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清洁件包括清洁部和导向配合部,所述清洁部与所述导向配合部背离所述驱动结构的一端相连,所述清洁部用于对所述梳齿进行清洁,所述导向配合部用于与所述驱动结构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驱动部为簸箕杆,所述簸箕杆凸出所述簸箕本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簸箕,所述簸箕杆可相对所述簸箕本体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沿所述竖直方向分布;或,
所述簸箕杆可相对所述簸箕本体以所述簸箕杆的中心为轴转动,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沿所述簸箕杆的中心为轴周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簸箕的结构示意图(簸箕杆未示出);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簸箕的截面图(簸箕杆未示出);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驱动结构、清洁件与第二弹性复位件的装配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簸箕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簸箕100,
簸箕本体1,套管部11,管腔111,安装腔12,安装滑道13,活动口14,收集空间15,梳齿16,
驱动结构2,驱动部21,驱动导向部22,主体段221,导向段222,第一导向斜面223,第二导向斜面224,
清洁件3,清洁部31,导向配合部32,第二弹性复位件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簸箕100,该簸箕100通过驱动结构2在单向运动时即可实现驱动清洁件3的往复运动,操作简单,且利于提升对毛发的清理效果。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簸箕100,包括:簸箕本体1、清洁件3和驱动结构2。
簸箕本体1形成有收集空间15,收集空间15用于对用户扫除的垃圾等进行收集,簸箕本体1在收集空间15的一侧设有梳齿16,即梳齿16朝向收集空间15处凸出。这样,在用户对垃圾清扫完之后,可将扫把的刷毛与梳齿16进行交错,以通过梳齿16对刷毛进行清理。
清洁件3可活动地安装于簸箕本体1,以在相对于梳齿16运动时对梳齿16进行清洁。即在通过梳齿16对刷毛上的毛发进行清理之后,毛发沉积于梳齿16处,此时,可通过驱动清洁件3相对于梳齿16活动,以使梳齿16上的毛发相对于梳齿16脱落。如图2所示,梳齿16设于收集空间15的上方,且清洁件3在相对于梳齿16运动时,梳齿16上的毛发可掉落至收集空间15内,即不需单独对毛发进行收集操作,使用更方便。
驱动结构2可活动地安装于簸箕本体1,即驱动结构2可相对于簸箕本体1运动,如相对于簸箕本体1沿上下方向运动。其中,驱动结构2相对于簸箕本体1单向运动时,驱动结构2带动清洁件3运动,并使清洁件3具有伸出行程和收回行程,在伸出行程中驱动结构2推动清洁件3远离簸箕本体1,且在收回行程中清洁件3靠近簸箕本体1。
也就是说,在用户通过驱动结构2对清洁件3进行驱动时,操作驱动结构2相对于簸箕本体1单向运动即可。具体地,在实际设计时,如用户在驱动结构2相对于簸箕本体1朝下运动,清洁件3先经过伸出行程,以使清洁件3朝背离簸箕本体1的方向运动,实现清洁件3与梳齿16的相对滑动,进而使得清洁件3对梳齿16上的毛发进行清理,且随着驱动结构2相对于簸箕本体1的进一步的朝下运动,清洁件3再经过收回行程,以使清洁件3朝靠近簸箕本体1的方向运动,实现清洁件3与梳齿16的再次相对运动,即清洁件3可回到初始位置,便于进行下一次的清洁。由此,仅操作驱动结构2相对于簸箕本体1单向运动,即可实现清洁件3相对于梳齿16的往复运动,操作简单,且利于提高清理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簸箕100,通过设置驱动结构2与清洁件3进行安装配合,以在驱动结构2单向运动时,即可实现清洁件3相对于梳齿16的往复运动,不仅操作简单,且利于提高清洁效率,增强清理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簸箕100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图中未示出),第一弹性复位件设于清洁件3与簸箕本体1之间,在伸出行程中驱动结构2推动清洁件3远离簸箕本体1,第一弹性复位件弹性形变;在收回行程中第一弹性复位件驱动清洁件3靠近簸箕本体1。也就是说,在通过驱动结构2驱动清洁件3朝远离簸箕本体1的方向运动时,第一弹性复位件处于蓄力阶段,且在驱动结构2对清洁件3失去驱动力时,第一弹性复位件利用弹性势能推动清洁件3朝靠近簸箕本体1的方向运动。
其中,在实际安装时,第一弹性复位件可选用弹簧,且该弹簧的一端与簸箕本体1相对固定且另一端与清洁件3相连,以使得驱动结构2在驱动清洁件3朝远离簸箕本体1的方向运动时弹簧收缩,且在弹簧弹性伸长时可驱动清洁件3朝靠近簸箕本体1的方向运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结构2包括驱动部21和设在驱动部21上的驱动导向部22,在伸出行程中驱动部21通过驱动导向部22推动清洁件3远离簸箕本体1,以实现对清洁件3的驱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清洁件3设置为在远离簸箕本体1时对梳齿16上的毛发进行清理,在此过程中,可通过驱动部21驱动驱动导向部22与清洁件3接触,实现推动作用。
其中,驱动部21和驱动导向部22可为一体成型,可提供驱动部21与驱动导向部22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二者出现连接断裂的问题。
进一步地,驱动导向部22设有多个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清洁件3与第一导向斜面223导向配合时沿第一方向伸出,清洁件3与第二导向斜面224导向配合时沿第二方向收回,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即清洁件3在相对于簸箕本体1运动的过程中,可通过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与清洁件3进行配合。
具体地,在实际使用时,通过驱动部21驱动驱动导向部22相对于簸箕本体1单向运动,如朝下运动,在朝下运动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223抵压于清洁件3,且随着驱动导向部22逐渐朝下运动,驱动导向部22利用第一导向斜面223与清洁件3的接触位置的逐渐变化,推动清洁件3朝向背离簸箕本体1的方向运动,实现清洁件3与梳齿16的相对运动;且在第二导向斜面224与清洁件3接触时,随着驱动导向部22逐渐朝下运动,驱动导向部22利用第二导向斜面224与清洁件3的接触位置的逐渐变化,使得第一弹性复位件推动清洁件3朝靠近簸箕本体1的方向逐渐地运动,实现清洁件3复位。
由此,通过在驱动导向部22上设置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分别与清洁件3抵压配合,可实现清洁件3相对于梳齿16的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完整的清理过程。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的第一方向可为收集空间15的敞开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左上方向,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收集空间15的敞开方向相反的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右下方向。且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可为水平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导向斜面223和多个第二导向斜面224沿第三方向交错分布,以使导向驱动部21在沿第三方向运动时,多个第一导向斜面223和多个第二导向斜面224可交错且依次与清洁件3接触配合。
其中,第三方向为上下方向,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均为两个,两个第一导向斜面223和两个第二导向斜面224沿上下方向交错分布,其中,最下方的一个为第一导向斜面223,且最上方的一个为第二导向斜面224。由此,用户在推动驱动导向部22朝下运动时,两组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分别与清洁件3进行抵压配合,可使得驱动结构2在单向运动过程中,清洁件3可实现两个行程的往复运动,换言之,在用户对驱动结构2进行一次单向操作即可实现对梳齿16进行两次往复清理,从而提高清理效率。
当然,在实际设计时,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灵活地设置,不限定于两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导向部22包括主体段221和导向段222,主体段221与驱动部21相连,导向段222连接于主体段221朝向清洁件3的一侧,即主体段221、导向段222和驱动部21可为一体成型,以保证驱动结构2的整体稳定性。
以及,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分别设于导向段222的两侧,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斜面223位于导向段222的下侧,第二导向斜面224位于导向段222的上侧。在实际安装时,将主体段221安装于簸箕本体1内,导向段222在主体段221朝向清洁件3的一侧以第一导向斜面223或第二导向斜面224与清洁件3的端部进行抵压接触,主体段221相对于簸箕本体1可活动,进而在驱动部21带动主体段221沿上下方向相对于簸箕本体1运动时,导向段222通过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依次与清洁件3接触,从而使得清洁件3可往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段222的外轮廓构造为等腰三角形,以使导向段222构造为对称结构,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位于导向段222的两个腰边,导向段222的底边与主体段221相连。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导向斜面223位于导向段222的下腰,第二导向斜面224位于导向段222的上腰,即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对称分布,以使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具有相同的结构长度,这样,在清洁件3分别与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进行导向配合时,清洁件3在伸出行程和收回行程中可具有相同的行程长度,进而保证清洁件3能够有效地伸出和及时地收回。
在一些实施例中,簸箕100包括簸箕杆,主体段221构造为圆管状,簸箕杆的端部贯穿主体段221与簸箕本体1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簸箕本体1包括套管部11,套管部11为双层结构,且主体段221安装于套管部11的双层结构之间,以使套管部11也可作为主体段221的安装导向结构,以及如图2所示,套管部11的中间为中空结构,且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管腔111。由此,在实际安装时,可将簸箕杆的端部伸至管腔111内实现簸箕杆与套管部11的连接固定,从而便于用户通过簸箕杆对簸箕100进行操作,实现垃圾的清理。
以及,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21为脚踩部,脚踩部的一端凸出簸箕本体1,脚踩部凸出簸箕本体1外的一端可用于用户进行踩踏。如图1-图3所示,驱动部21在簸箕本体1与收集空间15未敞开的一侧凸出设置,如图2中所示,收集空间15在右侧敞开,驱动部21凸出于簸箕本体1的左侧,便于用户在背离收集空间15敞开的一侧进行脚踩操作。
由此,本实用新型中的簸箕100,在进行梳齿16上的毛发清理时,可通过脚直接对脚踩部进行下踩,以实现对梳齿16的清理,不需用户手动操作,减少了用户的弯腰操作,操作过程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簸箕本体1具有安装腔12和安装滑道13,安装滑道13与安装腔12连通,清洁件3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于安装滑道13处且至少部分伸至安装滑道13外以对梳齿16进行清洁,驱动导向部22沿第三方向滑动安装于安装腔12内。
具体地,如图2所示,安装腔12沿上下方向延伸,如安装腔12形成于套管部11的双层结构之间,主体段221套设于安装腔12内,且主体段221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安装腔12内,清洁件3沿水平方向滑动安装于安装滑道13内。这样,用户在踩踏脚踩部时,主体段221带动导向段222在安装腔12内滑动,同时,清洁件3的一端伸至安装腔12内与导向段222的导向斜面抵压接触,从而可实现梳齿16的清理。
进一步地,簸箕本体1还具有活动口14,活动口14与安装腔12连通,驱动部21沿第三方向滑动安装于活动口14,且驱动部21的一端与驱动导向部22相连且另一端伸至活动口14外形成有踩踏面。
其中,如图2所示,活动口14连通于安装腔12的左侧,安装滑道13连通于安装腔12的右侧。驱动部21沿上下方向滑动安装于活动口14处,以使驱动部21可相对于簸箕本体1能够上下滑动,驱动部21的右端伸至安装腔12内与主体段221相连,且驱动部21的左端形成有踩踏面。在用户踩踏于踩踏面,驱动部21在活动口14处朝下滑动,同时带动驱动导向部22在安装腔12内朝下滑动,且在滑动过程中实现对清洁件3的推动。
由此,活动口14可对驱动部21起到导向安装的作用,保证用户在踩踏驱动部21时可实现有效地踩踏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簸箕100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4,第二弹性复位件4设于驱动结构2与簸箕本体1之间,驱动结构2受驱运动时,第二弹性复位件4弹性形变;当驱动力撤除,第二弹性复位件4可驱动驱动结构2复位,这样,可通过驱动结构2和第二弹性复位件4的配合作用,实现驱动结构2的自动复位,便于多次反复地对清洁件3进行驱动。
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弹性复位件4,可使得用户在对驱动结构2进行踩踏至最低位置时,第二弹性复位件4可对驱动结构2施加反向作用力,将驱动结构2恢复至最高位置,利于用户再次踩踏。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驱动结构2包括驱动部21和驱动导向部22,驱动导向部22适于在沿第三方向运动时推动清洁件3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梳齿16运动,第二弹性复位件4用于向驱动导向部22施加沿第四方向的弹性力,第四方向与第三方向相反,其中,第三方向可为沿竖向朝下,第四方向为沿竖向朝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用户在通过驱动部21推动驱动导向部22时,驱动导向部22沿上下方向朝下运动,且在运动的过程中,驱动导向部22的主动段与第二弹性复位件4接触,以使第二弹性复位件4朝下逐渐地压缩,而在撤去驱动力时,第二弹性复位件4朝上弹性伸长,且在伸长的过程中实现对驱动结构2的推动,实现第二弹性复位件4的复位动作,便于用户再次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复位件4构造为弹簧,且弹性连接于驱动导向部22的底部与簸箕本体1之间,如图2所示,弹簧套设于套管部11的双层管的内层管,且弹簧的下端抵压于簸箕本体1,弹簧的上端抵压于主体段221的上端翻边处。由此,在驱动结构2朝下运动时,主体段221的上端翻边对弹簧进行压缩,以使弹簧的长度变短实现弹簧压缩,且在撤去驱动力之后,主体段221的上端翻边失去抵压作用,弹簧自然伸长,实现驱动结构2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件3包括清洁部31和导向配合部32,清洁部31与导向配合部32背离驱动结构2的一端相连,清洁部31用于对梳齿16进行清洁,导向配合部32用于与驱动结构2配合,即在实际驱动时,导向段222抵压于导向配合部32,以使导向配合部32带动清洁部31相对于梳齿16运动,实现对梳齿16的清理。
如图2所示,导向配合部32可构造为杆状,且导向配合部32的一端与导向段222的导向斜面抵压配合,导向配合部3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清洁部31。以及清洁部31可构造为与梳齿16形状相似的结构,以使清洁部31包括有多个清洁杆,多个清洁杆与多个梳齿16之间的缝隙对应,以在清洁部31相对于梳齿16运动时,清洁杆可在相邻两个梳齿16之间的缝隙处运动,实现对该缝隙处的毛发的清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部21为簸箕杆,簸箕杆凸出簸箕本体1,这样,用户在通过簸箕杆使用簸箕100时,可推动簸箕杆相对于簸箕本体1运动,进而在簸箕杆与簸箕本体1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对驱动导向部22的驱动。
具体地,在实际设计时,可将驱动导向部22集成于簸箕杆,以使簸箕杆带动驱动导向部22共同相对于簸箕本体1运动,实现对清洁件3的驱动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簸箕杆可相对簸箕本体1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沿竖直方向分布,也就是说,用户可驱动簸箕杆相对于簸箕本体1升降,以推动驱动导向部22的第一导向斜面223与第二导向斜面224先后与清洁件3进行抵压接触,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簸箕杆可相对簸箕本体1以簸箕杆的中心为轴转动,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沿簸箕杆的中心为轴周向分布,即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在簸箕杆的周向上依次分布,且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均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导向斜面223和多个第二导向斜面224在簸箕杆的周向上交错分布。
由此,在驱动簸箕杆本体转动时,可利用交错分布的第一导向斜面223和第二导向斜面224持续地对清洁件3进行往复推动,由此,不仅实现了对清洁件3的持续清洁,且不需单独设置如第二弹性复位件4类似的结构对驱动结构2进行复位,减少了结构件的设置,降低设置成本。
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7)

1.一种簸箕,其特征在于,包括:
簸箕本体,所述簸箕本体形成有收集空间,所述簸箕本体在所述收集空间的一侧设有梳齿;
清洁件,所述清洁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簸箕本体,以在相对于所述梳齿运动时对所述梳齿进行清洁;
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簸箕本体,其中,所述驱动结构相对于所述簸箕本体单向运动时,所述驱动结构带动所述清洁件运动,并使所述清洁件具有伸出行程和收回行程;在所述伸出行程中所述驱动结构推动所述清洁件远离所述簸箕本体,且在所述收回行程中所述清洁件靠近所述簸箕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还包括第一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簸箕本体之间,在所述伸出行程中所述驱动结构推动所述清洁件远离所述簸箕本体,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弹性形变;在所述收回行程中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驱动所述清洁件靠近所述簸箕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部和设在所述驱动部上的驱动导向部,在所述伸出行程中所述驱动部通过所述驱动导向部推动所述清洁件远离所述簸箕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导向部设有多个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导向配合时沿第一方向伸出,所述清洁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导向配合时沿第二方向收回,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多个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沿第三方向交错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导向部包括主体段和导向段,所述主体段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所述导向段连接于所述主体段朝向所述清洁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分别设于所述导向部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的外轮廓构造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位于所述导向段的两个腰边,所述导向段的底边与所述主体段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包括簸箕杆,所述主体段构造为圆管状,所述簸箕杆的端部贯穿所述主体段与所述簸箕本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脚踩部,所述脚踩部的一端凸出所述簸箕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本体具有安装腔和安装滑道,所述安装滑道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清洁件沿第一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滑道处且至少部分伸至所述安装滑道外以对所述梳齿进行清洁,所述驱动导向部沿第三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本体还具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驱动部沿第三方向滑动安装于所述活动口,且所述驱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导向部相连且另一端伸至所述活动口外形成有踩踏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4~8、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还包括: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簸箕本体之间,所述驱动结构受驱运动时,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弹性形变;当驱动力撤除,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可驱动所述驱动结构复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部和驱动导向部,所述驱动导向部适于在沿第三方向运动时推动所述清洁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梳齿运动,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用于向所述驱动导向部施加沿第四方向的弹性力,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构造为弹簧,且弹性连接于所述驱动导向部的底部与所述簸箕本体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4~8、10~11、13~14中任一项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包括清洁部和导向配合部,所述清洁部与所述导向配合部背离所述驱动结构的一端相连,所述清洁部用于对所述梳齿进行清洁,所述导向配合部用于与所述驱动结构配合。
16.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簸箕杆,所述簸箕杆凸出所述簸箕本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杆可相对所述簸箕本体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沿所述竖直方向分布;或,
所述簸箕杆可相对所述簸箕本体以所述簸箕杆的中心为轴转动,所述第一导向斜面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沿所述簸箕杆的中心为轴周向分布。
CN202223236079.7U 2022-11-30 2022-11-30 簸箕 Active CN2190891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6079.7U CN21908916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簸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36079.7U CN21908916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簸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9165U true CN219089165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1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36079.7U Active CN219089165U (zh) 2022-11-30 2022-11-30 簸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91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58994A (zh) 一种新型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US8196249B1 (en) Cleaning implement
CN219089165U (zh) 簸箕
CN108042067B (zh) 平板拖把清洁挤水桶
CN112902312A (zh) 一种高效换热效果的空气能热泵室外机及方法
CN109674393B (zh) 一种多功能擦玻璃装置
CN112741573A (zh) 一种便捷挤水棉头拖把
US20180125222A1 (en) Trigger-actuated sweeping device utilizing rotational motion for particle collection
CN218356070U (zh) 一种地坪清洗驱动箱
CN109008803A (zh) 一种滚筒弹性顶压式拖把
CN114687312A (zh) 一种手持式便捷性路面局部刷洗装置
CN218009541U (zh) 吸尘器
CN107468187B (zh) 拖把
CN113679301A (zh) 一种用于家政服务的地面清理装置
CN112294196B (zh)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智能家用式清扫除尘设备
CN220557917U (zh) 滚刷刮擦结构及清洁设备
CN112205743A (zh) 一种刷毛可调的多功能刷子
CN220369956U (zh) 一种方便清扫灰尘的扫帚
CN210541355U (zh) 一种智能扫地机的复合滚刷结构
CN219461053U (zh) 一种带锁止结构的平板拖把
CN219021055U (zh) 一种捋水装置及拖把桶
CN205306929U (zh) 一种可伸缩拖把头
WO2023103803A1 (zh) 一种滚刷组件及清洁设备
CN211496539U (zh) 一种自动扶梯清扫装置
CN219353784U (zh) 一种洗地机中的刮地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