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6803U - 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6803U
CN219086803U CN202222580915.7U CN202222580915U CN219086803U CN 219086803 U CN219086803 U CN 219086803U CN 202222580915 U CN202222580915 U CN 202222580915U CN 219086803 U CN219086803 U CN 219086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assembly
slave
main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809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龙扣
原亮亮
桂登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se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809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68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6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68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电系统。包括: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和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用于将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传输至主供电组件;主供电组件,用于根据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确定从供电组件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传输至从供电组件;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线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目标功率的电能至主供电组件。从而通过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的并机,即得到了功率更大的供电电源,并且直接使用地线作为信号传输线,从而无需修改线路,使得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的并机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功率用电器,而为了驱动这些大功率的用电器,则需要使用对应的大功率的供电电源,但人们需要使用大功率的供电电源的情况有限,大多数情况无需使用大功率的供电电源,并且大功率的供电电源成本高昂,若为了少数的情况而单独购置大功率电源则会造成人们的负担过大。因此,如何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提供合适功率的供电电源,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供更大的输出功率的供电系统。
一种供电系统,包括: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和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所述从供电组件通过地线将所述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传输至所述主供电组件;所述主供电组件,用于根据所述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确定所述从供电组件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所述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传输至所述从供电组件;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线与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功率的电能至所述主供电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从供电组件级联设置,上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最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和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均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均用于将自身的供电参数传输至所述主供电组件;所述主供电组件还用于,根据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分别确定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从供电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供电组件包括:第一充电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主控制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经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连接,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经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主控制器或零电势点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从控制器和第一充电电路连接;其中,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用于与待供电设备连接,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用于与市电或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和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之间的通路并导通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使所述第一充电电路为待供电设备供电;或者,导通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和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之间的通路并导通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采用市电为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充电;或者,导通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的通路以使所述主供电组件与所述从供电组件进行数据交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包括:主电池,主开关电源芯片,与所述主电池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主电池充放电的频率;主双向逆变器芯片,分别与所述主开关电源芯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再输送至所述主电池,或将所述主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主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和所述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确定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功率;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主电池连接,用于基于确定的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功率调整所述主电池的输出功率;或者,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主双向逆变器芯片连接,用于基于确定的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功率调整所述主双向逆变器芯片的逆变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主输入继电器,所述主输入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的通路;主输出继电器,所述主输出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的通路;第一主地线继电器,所述第一主地线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的通路;第二主地线继电器,所述第二主地线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供电组件包括:第二充电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从控制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经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连接,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经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从控制器或零电势点连接,所述从控制器与所述从控制器和第二充电电路连接;其中,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用于与待供电设备连接,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用于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导通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和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之间的通路并导通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使所述第二充电电路为待供电设备供电;或者,导通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和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之间的通路并导通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采用市电为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充电;或者,导通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从控制器之间的通路以使所述从供电组件与所述主供电组件进行数据交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包括:从电池,从开关电源芯片,与所述从电池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从电池充放电的频率;从双向逆变器芯片,分别与所述从开关电源芯片、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再输送至所述从电池,或将所述从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控制器与所述从电池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主供电组件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所述从电池的输出功率;或者,所述从控制器与所述从双向逆变器芯片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主供电组件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所述从双向逆变器芯片的逆变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从输入继电器,所述从输入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的通路;从输出继电器,所述从输出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的通路;第一从地线继电器,所述第一从地线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从控制器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从控制器之间的通路;第二从地线继电器,所述第二从地线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
上述供电系统,通过设置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并且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和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通过地线连接在了一起,从供电组件能够通过地线将自身的供电参数传输至主供电组件,将地线作为了信号传输线,能够传输供电参数,从而无需增加新的信号传输线,而是直接使用地线作为信号传输线,从而无需修改线路,使得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的并机更加方便。主供电组件能够根据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确定从供电组件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传输至从供电组件,从而实现了对从供电组件的输出功率的调整。并且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线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从而从供电组件能够将自身的电能按照目标功率输送至主供电组件,实现了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的并机,从而无需单独采购更大功率的供电电源,而是通过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的并机,即得到了功率更大的供电电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主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主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中主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从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从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又一个实施例中从供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主供电组件,20-从供电组件,11-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2-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1-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2-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3-主输入插座,14-主输出插座,30-待供电设备,23-从输出插座,24-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5-从输入插座,15-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6-第一充电电路,17-第一开关电路,18-主控制器,161-主电池,162-主开关电源芯片,163-主双向逆变器芯片,171-主输入继电器,172-主输出继电器,173-第一主地线继电器,174-第二主地线继电器,26-第二充电电路,27-第二开关电路,28-从控制器,261-从电池,262-从开关电源芯片,263-从双向逆变器芯片,271-从输入继电器,272-从输出继电器,273-第一从地线继电器,274-第二从地线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供电系统,包括: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和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通过传输线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连接。其中:
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用于将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传输至主供电组件10。
具体地,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均为供电电源,能够存储电能也能够向外输出电能。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均包括多个输入端插座和多个输出端插座,输入端插座能够与外部的市电连接,从而使得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接收外部电能输出。输出端插座能够和外部的待供电设备30连接,从而为待供电设备30供电。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主供电组件10的主输入插座13与从供电组件20的从输出插座23通过传输线连接在一起,从而从供电组件20的电能能够传输至主供电组件10,其中,主输入插座13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连接,从输出插座23与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连接。然后主供电组件10的主输出插座14与待供电设备30连接,主供电组件10能够将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的电能整合叠加后,通过主供电组件10的主输出插座14输出,为待供电设备30供电,其中,主输出插座14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5连接。
主供电组件10,用于根据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确定从供电组件20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传输至从供电组件20。
具体地,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包括从供电组件20的电量、额定功率、工作状态。主供电组件10能够根据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以及所需的供电功率,确定从供电组件20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然后通过地线发送给从供电组件20,以便于从供电组件20根据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自身的输出功率。
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用于输出目标功率的电能至主供电组件10。
具体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和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连接,从而从供电组件20能够将电能输送至主供电组件10,再由主供电组件10统一向外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并且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和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通过地线连接在了一起,从供电组件20能够通过地线将自身的供电参数传输至主供电组件10,将地线作为了信号传输线,能够传输供电参数,从而无需增加新的信号传输线,而是直接使用地线作为信号传输线,从而无需修改线路,使得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的并机更加方便。主供电组件10能够根据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确定从供电组件20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传输至从供电组件20,从而实现了对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的调整。并且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通过传输线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连接,从而从供电组件20能够将自身的电能按照目标功率输送至主供电组件10,实现了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的并机,从而无需单独采购更大功率的供电电源,而是通过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的并机,即得到了功率更大的供电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从供电组件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从供电组件20级联设置,上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与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连接,最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连接,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和各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均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最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20即为与主供电组件10连接的从供电组件20。而最上一级的从供电组件20由于它已经是级联的末端,因此最上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闲置不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当从供电组件20的数量为多个时,级联的上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的从输出插座23与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的从输入插座25连接,从而实现级联。
各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均用于将自身的供电参数传输至主供电组件10。
具体地,各从供电组件20均通过自身的接地端将自身的供电参数传输至主供电组件10。
主供电组件10还用于,根据各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分别确定各从供电组件20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各从供电组件20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从供电组件20。
具体地,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包括从供电组件20的电量、额定功率、工作状态。主供电组件10能够根据各个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确定各个从供电组件20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然后通过地线分别发送给对应从供电组件20,以便于各个从供电组件20根据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自身的输出功率。然后级联的各从供电组件20均向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20输出目标输出功率信息的电能,然后再由最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20将电能输出至主供电组件10,以便于主供电组件10对外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从供电组件20,从而可以实现多个从供电组件20和主供电组件10的并机,在实际使用时,如果需要更大的功率的电源时,则多并一个从供电组件20即可,从而通过调整并机的从供电组件20的数量,能够方便简单的调整电源的功率,满足用户的功率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供电组件10包括:第一充电电路16、第一开关电路17和主控制器18,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和输出端分别经第一开关电路17与第一充电电路16连接,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经第一开关电路17与主控制器18或零电势点连接,主控制器18与从控制器28和第一充电电路16连接。其中,
具体地,第一开关电路17能够控制第一充电电路16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和输出端之间的通路是否导通,以及控制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是和主控制器18连接,还是和零电势点连接。主控制器18是与从控制器28连接的,即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和主控制器18连接,也即通过主控制器18与从控制器28。
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5用于与待供电设备连接,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用于与市电或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0连接。
具体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5用于与外部的待供电设备连接,从而能够向待供电设备输出电能,为待供电设备供电。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用于与市电连接,从而能够采用市电为主供电设备充电。
第一开关电路17用于导通第一充电电路16和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5之间的通路并导通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使第一充电电路16为待供电设备供电;或者,导通第一充电电路16和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之间的通路并导通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采用市电为第一充电电路16充电;或者,导通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主控制器18之间的通路以使主供电组件10与从供电组件20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地,当第一充电电路16和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5之间的通路导通,并且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导通时,主供电组件10处于单机放电状态,单独采用主供电组件10的电能为待供电设备供电。当第一充电电路16和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之间的通路导通,并且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导通时,主供电组件10处于单机充电状态,单独采用市电为第一充电电路16充电。当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主控制器18之间的通路导通时,主供电组件10通过主控制器18连接从控制器28,从而能够与从供电组件20进行数据交互,能获取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并将确定的从供电组件20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发送至从供电组件20,此时主供电组件10处于并机工作状态,能够接收从供电组件20输出的电能。
具体地,主控制器18能够根据数据交互后确定的功率,来调整第一充电电路16的输出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开关电路17来控制各通路的导通情况,能够使得主供电组件10工作在不同的状态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充电电路16包括:主电池161、主开关电源芯片162、主双向逆变器芯片163。其中:
主开关电源芯片162与主电池161连接,用于控制主电池161充放电的频率。
具体地,主电池161为充放电电池,能够存储电能并向外释放电能。主开关电源芯片162能够通过开关来控制主电池161充放电的频率,并且能够在电池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保护电池,其中,异常工作状态包括主电池161过充、主电池161过放、主电池161过流、主电池161短路中的至少一种。
主双向逆变器芯片163分别与主开关电源芯片162、第一开关电路17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再输送至主电池161,或将主电池161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
具体地,主双向逆变器芯片163能够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能够将主电池161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以便于为外部设备供电,或者将外部市电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送至主电池161以便于为主电池161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电池161、主开关电源芯片162、主双向逆变器芯片163,从而构成了充放电电路,使得主供电组件10能够充电或放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器18还用于基于主供电组件10的供电参数和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确定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
如图7所示,主控制器18与主电池161连接,用于基于确定的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调整主电池161的输出功率。
具体地,主控制器18根据主供电组件10的供电参数和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能够确定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以及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其中,主控制器18根据确定的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调整主电池161的输出功率以使得主供电组件10输出的功率和确定的功率一致。主控制器18将确定的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通过从控制器28发送给对应的从供电组件20。
或者,如图8所示,主控制器18与主双向逆变器芯片163连接,用于基于确定的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调整主双向逆变器芯片163的逆变功率。
具体地,主控制器18根据主供电组件10的供电参数和从供电组件20的供电参数,能够确定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以及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其中,主控制器18根据确定的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调整主双向逆变器芯片163的逆变功率以使得主供电组件10输出的功率和确定的功率一致。主控制器18将确定的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发送给对应的从供电组件20。
具体地,主控制器18按照现有的下垂控制的策略,来分配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以及各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5用于与待供电设备连接,为待供电设备供电,其中,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占主供电组件10的额定功率的比例与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占从供电组件20的额定功率的比例相同。
具体地,若主供电组件10出现故障或电量不足,则主供电组件10仅起到输出功率调控的作用,自身的电能不再输出,仅作为输出端口,将各级从供电组件20的电能叠加后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制器18能够确定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以及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并根据确定的功率调整主供电组件10的输出功率,使得主供电组件10输出的功率与确定的功率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5,第一开关电路17包括:主输入继电器171、主输出继电器172、第一主地线继电器173、第二主地线继电器174。其中:
主输入继电器171串联在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和主电池161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和主电池161之间的通路。
主输出继电器172串联在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5和主电池161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15和主电池161之间的通路。
第一主地线继电器173串联在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主控制器18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主控制器18之间的通路。
第二主地线继电器174串联在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零电势点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1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输入继电器171、主输出继电器172、第一主地线继电器173、第二主地线继电器174,从而能够控制各通路是否导通,进而控制主供电组件10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从供电组件20包括:第二充电电路26、第二开关电路27和从控制器28,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和输出端分别经第二开关电路27与第二充电电路26连接,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经第二开关电路27与从控制器28或零电势点连接,从控制器28与主控制器18和第二充电电路26连接。其中,
具体地,第二开关电路27能够控制第二充电电路26与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和输出端之间的通路是否导通,以及控制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是和从控制器28连接,还是和零电势点连接。从控制器28是与主控制器18连接的,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和从控制器28连接。
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还用于与待供电设备连接,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用于与市电连接。
具体地,从供电组件20在单独使用时,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用于与外部的待供电设备连接,从而能够向待供电设备输出电能,为待供电设备供电。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用于与市电连接,从而能够采用市电为从供电设备充电。
第二开关电路27用于导通第二充电电路26和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之间的通路并导通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使第二充电电路26为待供电设备供电。或者,导通第二充电电路26和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之间的通路并导通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采用市电为第二充电电路26充电。或者,导通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从控制器28之间的通路以使从供电组件20与主供电组件10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地,当第二充电电路26和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之间的通路导通,并且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导通时,从供电组件20处于单机放电状态,单独采用从供电组件20的电能为待供电设备供电。当第二充电电路26和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之间的通路导通,并且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导通时,从供电组件20处于单机充电状态,单独采用市电为第二充电电路26充电。当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从控制器28之间的通路导通时,从供电组件20通过从控制器28连接主控制器18,从而能够与主供电组件10进行数据交互,能获取主供电组件10发送过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从而根据主供电组件10发送过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自身的输出功率,向主供电组件10输出电能,此时从供电组件20处于并机状态,输出端与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12连接,向主供电组件10输送电能。
具体地,从控制器28能够根据数据交互中主供电组件10发送过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来调整第二充电电路26的输出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开关电路27来控制各通路的导通情况,能够使得从供电组件20工作在不同的状态下。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充电电路26包括:从电池261、从开关电源芯片262、从双向逆变器芯片263。其中:
从开关电源芯片262与从电池261连接,用于控制从电池261充放电的频率。
具体地,从电池261为充放电电池,能够存储电能并向外释放电能。从开关电源芯片262能够通过开关来控制从电池261充放电的频率,并且能够在电池处于异常工作状态时,保护电池,其中,异常工作状态包括从电池261过充、从电池261过放、从电池261过流、从电池261短路中的至少一种。
从双向逆变器芯片263分别与从开关电源芯片262、第二开关电路27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再输送至从电池261,或将从电池261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
具体地,从双向逆变器芯片263能够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能够将从电池261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以便于为外部设备供电,或者将外部市电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送至从电池261以便于为从电池261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从电池261、从开关电源芯片262、从双向逆变器芯片263,从而构成了充放电电路,使得从供电组件20能够充电或放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从控制器28与从电池261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主供电组件10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从电池261的输出功率。
具体地,从控制器28根据主供电组件10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从电池261的输出功率以使得从供电组件20输出的功率和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一致。
或者,如图12所示,从控制器28与从双向逆变器芯片263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主供电组件10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从双向逆变器芯片263的逆变功率。
具体地,从控制器28根据主供电组件10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从双向逆变器芯片263的逆变功率以使得从供电组件20输出的功率和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一致。
具体地,从控制器28还能够在从供电组件20出现故障或者电量过低的时候,发出信号提示主控制器18,并控制从供电组件20退出并机。此时的从供电组件20仅起到导线的作用,能够将上一级的从供电组件20的电能传递到下一级从供电组件20或主供电组件10,但由于自身有故障或者电量耗尽,因此,自身不再向外输出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从控制器28能够根据主供电组件10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从供电组件20的输出功率,使得从供电组件20输出的功率与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9,第二开关电路27包括:从输入继电器271、从输出继电器272、第一从地线继电器273、第二从地线继电器274。其中:
从输入继电器271串联在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和从电池261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24和从电池261之间的通路。
从输出继电器272串联在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和从电池261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22和从电池261之间的通路。
第一从地线继电器273串联在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从控制器28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从控制器28之间的通路。
第二从地线继电器274串联在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零电势点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21与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从输入继电器271、从输出继电器272、第一从地线继电器273、第二从地线继电器274,从而能够控制各通路是否导通,进而控制从供电组件20的工作状态。
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供电系统的完整结构示意图,主供电组件10的主输入插座13与从供电组件20的从输出插座23连接,并且在连接线上还设置有继电器开关,便于控制连接通路是否导通。主供电组件10的主输入插座13与主输入继电器171连接,主供电组件10的主输出插座14与主输出继电器172连接。主供电组件10的接地端11与第一主地线继电器173和第二主地线继电器174连接,从供电组件20的从输出插座23与从输出继电器272连接,从供电组件20的从输入插座25与从输入继电器271连接。从供电组件20的接地端21与第一从地线继电器273和第二从地线继电器274连接。从而实现了主供电组件10和从供电组件20的并机。具体说明与上述实施例一致,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供电组件和从供电组件,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和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
所述从供电组件通过地线将所述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传输至所述主供电组件;
所述主供电组件,用于根据所述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确定所述从供电组件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所述目标输出功率信息传输至所述从供电组件;
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通过传输线与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目标输出功率信息的电能至所述主供电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从供电组件级联设置,上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与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最下一级的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和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均通过地线连接在一起;
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均用于将自身的供电参数传输至所述主供电组件;
所述主供电组件还用于,根据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分别确定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并通过地线将确定的各所述从供电组件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分别发送至对应的从供电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供电组件包括:第一充电电路、第一开关电路和主控制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经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连接,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经所述第一开关电路与所述主控制器或零电势点连接,所述主控制器与从控制器和第一充电电路连接;其中,
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用于与待供电设备连接,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用于与市电或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用于导通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和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之间的通路并导通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使所述第一充电电路为待供电设备供电;或者,导通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和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之间的通路并导通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采用市电为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充电;或者,导通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的通路以使所述主供电组件与所述从供电组件进行数据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电路包括:
主电池,
主开关电源芯片,与所述主电池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主电池充放电的频率;
主双向逆变器芯片,分别与所述主开关电源芯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再输送至所述主电池,或将所述主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主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和所述从供电组件的供电参数,确定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功率;
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主电池连接,用于基于确定的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功率调整所述主电池的输出功率;
或者,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主双向逆变器芯片连接,用于基于确定的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功率调整所述主双向逆变器芯片的逆变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
主输入继电器,所述主输入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的通路;
主输出继电器,所述主输出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主供电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主电池之间的通路;
第一主地线继电器,所述第一主地线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主控制器之间的通路;
第二主地线继电器,所述第二主地线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主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供电组件包括:第二充电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和从控制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经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连接,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经所述第二开关电路与所述从控制器或零电势点连接,所述从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和第二充电电路连接;其中,
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用于与待供电设备连接,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用于与市电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用于导通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和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之间的通路并导通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使所述第二充电电路为待供电设备供电;或者,导通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和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之间的通路并导通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以采用市电为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充电;或者,导通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从控制器之间的通路以使所述从供电组件与所述主供电组件进行数据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电路包括:
从电池,
从开关电源芯片,与所述从电池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从电池充放电的频率;
从双向逆变器芯片,分别与所述从开关电源芯片、所述第二开关电路连接,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再输送至所述从电池,或将所述从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控制器与所述从电池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主供电组件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所述从电池的输出功率;
或者,所述从控制器与所述从双向逆变器芯片连接,用于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主供电组件发来的目标输出功率信息调整所述从双向逆变器芯片的逆变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
从输入继电器,所述从输入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的通路;
从输出继电器,所述从输出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从供电组件的输出端和所述从电池之间的通路;
第一从地线继电器,所述第一从地线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从控制器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从控制器之间的通路;
第二从地线继电器,所述第二从地线继电器串联在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从供电组件的接地端与所述零电势点之间的通路。
CN202222580915.7U 2022-09-28 2022-09-28 供电系统 Active CN219086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0915.7U CN219086803U (zh) 2022-09-28 2022-09-28 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80915.7U CN219086803U (zh) 2022-09-28 2022-09-28 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6803U true CN219086803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4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80915.7U Active CN219086803U (zh) 2022-09-28 2022-09-28 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68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6946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alternative energy and back-up emergency power to electrical devices
KR20180108555A (ko) 균형 회로, 충전 대기 기기 및 충전 제어방법
AU2018404160B2 (en) Modular power supply system
WO2020216016A1 (zh) 一种储能充电系统
CN214984931U (zh) 一种充电终端、设备、系统、充电场站及储能包
CN101527466A (zh) 紧急供电单元
CN212162839U (zh) 可扩容热插拔式电池电源供电系统
CN108429333B (zh) 配电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KR101580627B1 (ko) 병렬형 인버터 스택을 이용한 전력변환장치
CN113036901A (zh) 智能配电系统
CN219086803U (zh) 供电系统
CN111525676B (zh) 直流输出不断电电源供应器
CN111446755A (zh) 可扩容热插拔式电池电源供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106659A (zh) 充电装置、多电池充电系统及充电柜
US11742675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of power station equipped with multiple battery packs
CN214100911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装置
TW201712995A (zh) 直流備援設備
CN214154112U (zh) 一种二合一电源
CN213213117U (zh) 一种火电机组调频控制系统
CN115868096A (zh) 第一电源及其控制方法、第二电源和储能设备
CN219576654U (zh) 共用电池的微电网电路系统及储能设备
EP3709465B1 (en) Intelligent current control apparatus
JP3885230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15897312U (zh) 一种基于自动切换输出电流的充电设备控制系统
CN213027471U (zh) 移动基站光伏储能备用电源的电池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