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6801U - 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汽车灯具 - Google Patents
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汽车灯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86801U CN219086801U CN202223308091.4U CN202223308091U CN219086801U CN 219086801 U CN219086801 U CN 219086801U CN 202223308091 U CN202223308091 U CN 202223308091U CN 219086801 U CN219086801 U CN 2190868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stor
- triode
- power supply
- nmos tube
- capa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汽车灯具,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NMOS管Q1,NMOS管Q1的源极与电源端连接;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连接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PWM发生器,连接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电荷泵电路,分别连接PWM发生器以及NMOS管Q1的栅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功率损耗小,具有防止电流反流的作用,且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汽车灯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照明电路设计中,目前,大部分的电源反接保护采用普通的二极管实现,当系统电流较大时,二极管因发热较严重,将常有二极管烧毁的现象,导致设备故障。现有技术的电源反接保护电路主要是将二极管D1串接在电源与负载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二极管本身发热;2)不能经过较大电流;3)二极管的功率要求比较大,功率损耗也较大;4)漏电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二极管替换为PMOS管获取较大电流和较小的静态电流,用作反接保护,但实现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采用将二极管用作反接保护时功率损耗大且有漏电流、以及将PMOS管用作反接保护时成本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功率损耗小,具有防止电流反流的作用,且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NMOS管Q1,所述NMOS管Q1的源极与电源端连接;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PWM发生器,连接所述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电荷泵电路,分别连接所述PWM发生器以及所述NMOS管Q1的栅极。
进一步,具体地,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荷泵电路。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包括:比较器U1和三极管Q2;所述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N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N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PWM发生器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公共地端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PWM发生器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以及比较器U2;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均与所述N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所述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与所述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电荷泵电路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电荷泵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3以及三极管Q4;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均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均与所述N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公共地端连接。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电源端的输入电压范围为10V~15V,所述电源转换电路将所述电源端的电压转换为5V。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PWM发生器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至所述电荷泵电路。
一种汽车灯具,所述汽车灯具包括如上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反接保护电路,采用NMOS管替代PMOS,功率损耗小,通过PWM发生器和电荷泵电路作为外围电路,PWM发生器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至电荷泵电路,控制电荷泵电路输出高于输入电压值,电荷泵电路输出为防反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并设置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解决了PMOS管用做防反电路设计时会出现瞬时电流反流问题,具有防止电流反流的作用,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好。另外,使用分立元器件搭载防反接保护电路,相对于采用集成芯片,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止电流反流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PWM发生器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荷泵电路示意图。
图中1、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2、PWM发生器;3、电荷泵电路;4、电源转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最优实施例,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包括:NMOS管Q1,NMOS管Q1的源极与电源端连接;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连接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PWM发生器2,连接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电荷泵电路3,分别连接PWM发生器2以及NMOS管Q1的栅极。NMOS管Q1的源极接收电源端的输入电压,正常工作时,NMOS管Q1的源极电压大于NMOS管Q1的漏极电压,即电荷泵电路3输出电压会大于输入电压,NMOS管Q1导通,PWM发生器2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至电荷泵电路,控制电荷泵电路输出高于输入电压值输出,电荷泵电路输出端为防反接电路的输出端;当电源反接,NMOS管Q1的源极电压小于NMOS管Q1的漏极电压,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输出低电平信号,使得PWM发生器2不会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至电荷泵电路3,NMOS管Q1不导通,进行防反保护,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还会对瞬时电流进行防反流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使用PMOS管防反保护时,正常工作时,输入电源正极连接PMOS管的漏极,PMOS管的源极连接后级电路,PMOS管的栅极连接公共地端;当电源反接时,PMOS管的栅极接电源正极,P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源负极,由于PMOS管的特性,在导通的时候迅速反接,它还会保持导通状态一小段时间,并不能及时截止,会出现瞬时电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NMOS管结合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能够对瞬时电流进行防返流保护,提高电路的性能。
在实施例中,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4,电源转换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电源端,输出端连接电荷泵电路3。电源端的输入电压范围为10V~15V,电源转换电路4将电源端的输入电压转换为5V,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电源端输入电压为13.5V。
在实施例中,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包括:比较器U1和三极管Q2;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与NMOS管Q1的漏极连接,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端与NMOS管Q1的源极连接,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PWM发生器2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公共地端连接。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
比较器U1正极输入端接收NMOS管Q1的漏极的电压,负极输入端接收NMOS管Q1的源极的电压,将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接收的电压进行比较,电路正常工作时,NMOS管Q1的源极的电压大于NMOS管Q1的漏极的电压,三极管Q2不导通;当电路反接时,NMOS管Q1的源极的电压小于NMOS管Q1的漏极的电压,三极管Q2导通,防止电流反流控制电路输出为低电平,使得PWM发生器2不输出脉宽调制信号,NMOS管Q1不导通,进行防反保护,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还会对瞬时电流进行防反流保护。
在实施例中,PWM发生器2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以及比较器U2;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均与NMOS管Q1的源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与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端,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阻R4的另一端均与电荷泵电路3连接。
PWM发生器2中的元器件基于分立器件搭建,电路主体为比较器U2,比较器U2正极输入端高于负极输入端,输出端为高电平,正极输入端低于负极输入端,输出端为低电平,比较器正极输入端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电压分压,比较器负极输入端通过电容C12形成电容充电电路,比较器U2的输出端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至电荷泵电路3。脉宽调制信号占空比可以根据电荷泵电路3调整输出。
在实施例中,电荷泵电路3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3以及三极管Q4;电阻R5的一端与电源端连接,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2的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与电源转换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2的阳极均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和电容C3的一端均与NMOS管Q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容C3的另一端均与公共地端连接。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
电荷泵电路3基于分立器件搭建,接收PWM发生器2传输的脉宽调制信号,电路输入电压一般为13.5V,电荷泵电路3输出信号至NMOS管Q1的栅极,当电路正常工作时,NMOS管Q1导通,电源转换电路4的输出端输出电压至电阻R6、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对电容C3充电。当脉宽调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3导通,电源端的输入电压通过电阻R5、三极管Q3、电容C2、二极管D2对电容C3充电,此时该电荷泵电路3输出电压为电源端的输入电压和5V电压的叠加(除去二极管、三极管、电阻上的压降),电荷泵电路3输出电压高于电源端的输入电压;脉宽调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三极管Q3断开,三极管Q4导通,电容C2通过三极管Q4对地放电,且设置的二极管D2,电容C3不会经由三极管Q4放电。当脉宽调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重复上述过程。电荷泵电路3输出电压会大于电路输入电压。
一种汽车灯具,包括如上防反接保护电路,汽车灯具可以是尾灯、转向灯、刹车灯、阅读灯或位置灯,但不仅限如此,采用如上防反接保护电路,能够减少汽车灯具的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防反接保护电路,采用NMOS管替代PMOS,功率损耗小,通过PWM发生器和电荷泵电路作为外围电路,PWM发生器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至电荷泵电路,控制电荷泵电路输出高于输入电压值,电荷泵电路输出为防反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并设置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解决了PMOS管用做防反电路设计时会出现瞬时电流反流问题,具有防止电流反流的作用,电路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好。另外,使用分立元器件搭载防反接保护电路,相对于采用集成芯片,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NMOS管Q1,所述NMOS管Q1的源极与电源端连接;
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连接所述NMOS管Q1的源极和漏极;
PWM发生器(2),连接所述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
电荷泵电路(3),分别连接所述PWM发生器(2)以及所述NMOS管Q1的栅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转换电路(4),所述电源转换电路(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端,输出端连接所述电荷泵电路(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电流返流控制电路(1)包括:比较器U1和三极管Q2;
所述比较器U1的正极输入端与所述N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负极输入端与所述N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比较器U1的输出端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PWM发生器(2)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公共地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发生器(2)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以及比较器U2;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均与所述NMOS管Q1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所述比较器U2的正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电阻R4的一端以及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均与所述比较器U2的负极输入端,所述比较器U2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电荷泵电路(3)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泵电路(3)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三极管Q3以及三极管Q4;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和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转换电路(4)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和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均与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和所述电容C3的一端均与所述NMOS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公共地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3为NPN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Q4为PNP型三极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的输入电压范围为10V~15V,所述电源转换电路(4)将所述电源端的电压转换为5V。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WM发生器(2)输出脉宽调制信号至所述电荷泵电路(3)。
10.一种汽车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灯具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反接保护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08091.4U CN219086801U (zh) | 2022-12-10 | 2022-12-10 | 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汽车灯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308091.4U CN219086801U (zh) | 2022-12-10 | 2022-12-10 | 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汽车灯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86801U true CN219086801U (zh) | 2023-05-26 |
Family
ID=86399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308091.4U Active CN219086801U (zh) | 2022-12-10 | 2022-12-10 | 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汽车灯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86801U (zh) |
-
2022
- 2022-12-10 CN CN202223308091.4U patent/CN21908680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994110U (zh) | 基于nmos管的车载直流电源防反接保护电路 | |
CN111969577A (zh) | 一种车用低功耗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379698A (zh) | 具有短路保护的led恒流驱动电路 | |
CN205051676U (zh) | 半桥驱动电路 | |
CN219086801U (zh) | 防反接保护电路及其汽车灯具 | |
CN105322948A (zh) | 半桥驱动电路 | |
CN211508901U (zh) | 一种供电电路和电源装置 | |
CN210431988U (zh) | 一种led驱动电路和led照明设备 | |
CN214674343U (zh) | 一种防反接防过压保护电路 | |
CN216625708U (zh) | 一种负载开关电路 | |
CN216564603U (zh) | 一种保护电路和电子装置 | |
CN209930225U (zh) | 一种mos管驱动电路 | |
CN211720781U (zh) | 一种充电桩led输出系统 | |
CN209593289U (zh) | Buck-Boost电路 | |
CN109495092B (zh) | 功率开关管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 |
CN109149523B (zh) | 一种自恢复型过流保护电路 | |
CN208754024U (zh) | 一种开关充电电路 | |
CN217158940U (zh) | 激光驱动系统 | |
CN220421433U (zh) | 一种设置有输出端防反灌保护电路的usb充电设备 | |
CN217335175U (zh) | 一种同步整流充电控制电路 | |
CN217508736U (zh) | 开关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219247705U (zh) | 一种电荷泄放电路、系统、电机驱动器及车辆 | |
CN218526236U (zh) | 一种时序可控的宽电压线性稳压电源 | |
CN213305264U (zh) | 一种直流升压电路 | |
CN219227457U (zh) | 一种防倒灌电路及供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