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6569U - 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6569U
CN219086569U CN202222875379.3U CN202222875379U CN219086569U CN 219086569 U CN219086569 U CN 219086569U CN 202222875379 U CN202222875379 U CN 202222875379U CN 219086569 U CN219086569 U CN 219086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along
wind
area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7537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毅
毛文涛
吴艳春
任汝婷
吴涛
林建全
陈灿辉
黄超
王猛
彭茂辉
黄钦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Kehu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Kehu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Kehu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Kehua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7537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6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6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6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包括箱体、储能设备、制冷器和配电箱,箱体内设有容置空间;储能设备容置于容置空间并将容置空间沿第二方向分割为冷区和热区,储能设备的侧壁与箱体的箱壁间还形成过风区;风机适于驱动风从冷区流动至热区,并从过风区回流至冷区;制冷器置于冷区;配电箱装设于箱体靠近过风区的位置,其设有露出于箱体外的外接线端子部和朝向容置空间的内接线端子部;各储能器通过电连接线连接内接线端子部,电连接线从储能器的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至过风区,并在过风区中沿第三方向延伸,再连接至内接线端子部。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供电系统,整体布局合理,走线规整美观,储能器的散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在很多基础建设的场地及生活场合中都存在没有电网供电或市电掉电的情况,因此,市场对于多种类型的集装箱供电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集装箱供电系统设置有储能设备,储能设备可在市电正常时储能并在市电掉电或波动时向负载供电。现有的集装箱供电系统由于布局的不合理,线缆杂乱,储能设备的散热效率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整体布局合理,走线规整美观,储能器的散热效率高,且避免了电连接线的热量积聚产生危害。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一,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包括箱体,其内设有容置空间;储能设备,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其包括沿第一方向邻接布设的至少两个储能器,每个储能器设有风机;所述储能设备将所述容置空间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割为冷区和热区,所述储能设备沿第一方向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箱体的箱壁间还形成过风区;所述风机适于驱动风从冷区流动至热区,并从过风区回流至冷区;各所述储能器的接线端子均设置于储能器的顶部;制冷器,其置于容置空间的冷区并用于形成冷风;配电箱,其装设于所述箱体靠近所述过风区的位置,其设有露出于箱体外的外接线端子部和朝向所述容置空间的内接线端子部;各所述储能器通过电连接线连接所述内接线端子部,所述电连接线从所述储能器的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过风区,并在过风区中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延伸,再连接至所述内接线端子部。
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还包括第一理线器、第二理线器和第三理线器;每个储能器的顶面沿第一方向布设有引出所述接线端子的进出线口;所述第一理线器铺设于各储能器的顶部并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置线槽,所述置线槽的槽底壁对应各储能器的进出线口开设有过线口,所述置线槽的槽底壁还沿第一方向布设有若干位于相邻的两个过线口之间的第一过线孔组,每个第一过线孔组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理线器置于所述过风区,其沿第三方向布设有若干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三理线器置于所述过风区并位于内接线端子部和储能设备之间,其沿第二方向布设有若干第三过线孔。
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过风区沿第二方向延伸,箱体内设有两个垂直于第二方向的过风板,两个过风板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分别设于所述过风区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每个过风板上形成若干过风孔。
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第一理线器为两个,两个第一理线器沿第二方向间隔铺设于各储能器的顶面,并分别用于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
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第一理线器包括两个定位条和若干置线架,各置线架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且其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条固接以形成所述置线槽,相邻的两个置线架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过线口;每个定位条一端伸入所述过风区形成安装部,两个过风板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最外侧的安装部固接。
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第三理线器置于箱体底部并朝向所述配电箱设有供线缆引入的开口,所述第二理线器装设于储能设备朝向过风区的侧壁。
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储能设备还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挡风件,两个挡风件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于各储能器的顶面且两者之间形成挡风区,两个第一理线器均位于挡风区。
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还包括若干减震器,各减震器分别设于各储能器的底部和顶部,其中位于顶部的减震器包括两列减震器组,两列减震器组分别设于相邻的挡风件和定位条之间的区域内,每列减震器组与对应的定位条和挡风件固接以实现储能器第二方向的缓冲。
基于技术方案八,还设有技术方案九,技术方案九中,还包括柴油机组和油烟处理装置;所述箱体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有第一隔壁和第二隔壁以将箱体分隔为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配电舱、柴油机组舱和油烟处理舱;所述配电舱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柴油机组包括柴油机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配电箱的内接线端子部电连接;所述油烟处理装置于油烟处理舱内并用于对柴油机的油烟净化和去噪。
基于技术方案九,还设有技术方案十,技术方案十中,还包括走线架和走线桥;所述走线架从所述储能器的顶部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隔壁延伸至所述柴油机组舱,并在柴油机组舱中沿第三方向延伸至箱体底部再连接至所述发电机;所述走线桥从所述储能器的顶部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隔壁和第二隔壁延伸至所述油烟处理舱。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技术方案一中,储能设备将容置空间分割为冷区和热区,制冷器置于冷区并形成冷风,储能设备沿第一方向一侧的侧壁与箱体的箱壁间还形成过风区,风机适于驱动风从冷区流动至热区,并从过风区回流至冷区,从而带走了各储能器的热量,提高了储能器的散热效率;各储能器和内接线端子部的电连接线从储能器的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至过风区,并在过风区中沿第三方向延伸,再连接至内接线端子部,即电连接线大部分位于过风区内,走线规整,且由于对储能器进行维护时,一般是在冷区进行维护,电连接线置于储能设备侧部的过风区,更为美观,此外风流经过过风区时可顺便带走电连接线的热量,避免了电连接线的热量积聚,防止火灾;可知,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整体布局合理,走线规整美观,储能器的散热效率高,且避免了电连接线的热量积聚产生危害。
2、技术方案二中,第一理线器、第二理线器和第三理线器的设置进一步使得电连接线的走线更为规整;其中,第一理线器的设置便于接线端子的引出,且使得位于储能器顶部的线缆更为规整有序;第三理线器的设置便于内接线端子部的线缆规整有序地引向第二理线器,第二理线器的设置则使得线缆沿第三方向延伸。
3、技术方案三中,过风板的设置可遮挡过风区内的线缆,更为美观。
4、技术方案四中,设置两个第一理线器,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分开走,更为安全且便于布线。
5、技术方案五中,第一理线器的结构简单易安装;定位条设置安装部,使得过风板的顶端可与安装部固接,底端可与箱体固接,结构稳定。
6、技术方案六中,第三理线器的设置便于配电箱的内接线端子部的线缆通过开口引入第三理线器,并从第三理线器的第三过线孔引向第二理线器,第二理线器装设于储能设备朝向过风区的侧壁,使得过风区内的电连接线靠近过风区的边缘,避免了对风流流动造成阻碍,减小了对过风量的影响。
7、技术方案七中,挡风件的设置可避免或减少冷风直接从储能器顶部流向热区,使得风流可集中吹向储能器,散热效率更高。
8、技术方案八中,减震器的设置可增加储能器的抗震性能,从而避免储能器在震动过程中损坏;位于顶部的减震器与定位条和挡风件固接还可实现储能器第二方向的缓冲,进一步使得储能器不易晃动。
9、技术方案九中,当市电持续掉电时,则由柴油机组为负载供电并为储能设备充电,从而实现了负载的稳定供电;配电舱、柴油机组舱和油烟处理舱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布局合理,便于储能器和柴油机组的维护,还便于柴油机油烟的处理。
10、技术方案十中,走线架可用于走强电线,走线桥可用于走弱电线,上述设置使得整个供电系统的走线规整,更为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装箱供电系统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装箱供电系统的内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装箱供电系统的内部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装箱供电系统的内部示意图二;
图5为图4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装箱供电系统的内部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装箱供电系统的容置空间内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箱体10;第一隔壁11;第二隔壁12;过风板13;活动门14;容置空间01;冷区011;热区012;过风区013;柴油机组舱02;油烟处理舱03;
储能设备20;储能器21;进出线口211;挡风件22;
配电箱30;制冷器40;
第一理线器51;定位条511;安装部5111;置线架512;置线槽513;第一过线孔5131;
第二理线器52;第二过线孔521;
第三理线器53;第三过线孔531;减震器60;柴油机组70;油烟处理装置80;走线架91;走线桥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包括箱体10、储能设备20、配电箱30、制冷器40、第一理线器51、第二理线器52、第三理线器53、减震器60、柴油机组70、油烟处理装置80、走线架91和走线桥92。
箱体10内沿第二方向布设有第一隔壁11和第二隔壁12以将箱体10分隔为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配电舱、柴油机组舱02和油烟处理舱03。
配电舱形成容置空间01,储能设备20、制冷器40和配电箱30容置于容置空间01,柴油机组70置于柴油机组舱02,油烟处理装置80置于油烟处理舱03。
具体而言,箱体10呈长方体状,其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其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其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即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正交。箱体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为前侧和后侧,箱体10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为左端和右端,图1-2中,配电舱靠近箱体10的右端,本实施例中,箱体10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两个双开门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参见图3和图7,储能设备20包括沿第一方向邻接布设的至少两个储能器21和置于各储能器21顶部的两个挡风件22,两个挡风件22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并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挡风件22的长度与各储能器21沿第一方向的长度之和相等,挡风件22的顶部与箱体10的顶壁之间存有较小的间隙,如此,两个挡风件22之间形成挡风区,且储能设备20将容置空间0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割为冷区011和热区012,可参见图2。两个挡风件22可避免或减小风流从各储能器21顶部流向热区012,散热效率更高。具体实施中,挡风件22可由多个邻接的部件拼接而成,也可为一整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部件,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实施中,参见图1,箱体10对应冷区011开设有活动门14以便于储能器21的维护。应理解,由于热空气密度小,热空气往上走,而冷空气相对而言往下走,因此即使挡风件22与箱体10顶壁之间存有间隙,也仍能保证大部分冷气六从各储能器21中流向热区012。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参见图2和图4储能设备20沿第一方向一侧的侧壁与箱体10的箱壁间还形成过风区013。每个储能器21设有风机(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储能器21为电气柜,电气柜内沿第三方向布设有若干储能模块,每个储能模块内设有多个抽风风机;风机适于驱动风从冷区011流动至热区012,并从过风区013回流至冷区011。
各储能器21的接线端子均设置于储能器21的顶部,具体实施中,每个储能器21的顶面沿第一方向布设有引出接线端子的进出线口211。各储能器21通过电连接线连接内接线端子部,电连接线从储能器21的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至过风区013,并在过风区013中沿第三方向延伸,再连接至内接线端子部。
本实施例中,线缆的走向由第一理线器51、第二理线器52和第三理线器53实现。
参见图,5,第一理线器51铺设于各储能器21的顶部并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置线槽513,置线槽513的槽底壁对应各储能器21的进出线口211开设有过线口,置线槽513的槽底壁还沿第一方向布设有若干位于相邻的两个过线口之间的第一过线孔组,每个第一过线孔组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过线孔5131。具体而言,第一理线器51包括两个定位条511和若干置线架512,各置线架512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且其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条511固接以形成置线槽513,相邻的两个置线架512之间的间隔形成过线口。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过线孔组包括多列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过线孔5131,每列第一过线孔513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的第一过线孔5131。
本实施例中,第一理线器51位于两个挡风件22之间,定位条511整体为方管状,第一理线器51的结构设置便于安装。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理线器51为两个,两个第一理线器51沿第二方向间隔铺设于各储能器21的顶面,并分别用于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更为安全。
参见图3-4,第二理线器52置于过风区013并装设于储能设备20朝向过风区013的侧壁,其沿第三方向布设有若干第二过线孔521。具体实施中,第二理线器52为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条形凹槽状,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若干列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过线孔521,每列第二过线孔521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的第二过线孔521。
第三理线器53置于过风,013并位于内接线端子部和储能设备20之间,其沿第一方向布设有若干第三过线孔531。本实施例中,第三理线器53置于箱体10底部并朝向配电箱30设有开口。
可知,第一理线器51、第二理线器52和第三理线器53的设置使得电连接线的走线更为规整;其中,第一理线器51的设置便于接线端子的引出,且使得位于储能器21顶部的线缆更为规整有序;第三理线器53的设置便于内接线端子部的线缆规整有序地引向第二理线器52,第二理线器52的设置则使得线缆沿第三方向延伸;其中,第三理线器53置于箱体10底部,第二理线器52装设于储能设备20朝向过风区013的侧壁,使得过风区013内的电连接线靠近过风区013的边缘,避免了对过风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中,可通过扎带穿过第一过线孔5131、第二过线孔521和第三过线孔531实现对线缆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过风区013沿第二方向延伸,箱体10内设有两个垂直于第二方向的过风板13,参见图4,两个过风板13置于容置空间01内并分别设于过风区013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每个过风板13上形成若干过风孔。实际应用中,过风板13也为网孔板,网孔板的网孔即形成过风孔,过风板13的设置可遮挡过风区013内的线缆,更为美观。
为了过风板13的稳定安装,参见图5,每个定位条511一端伸入过风区013形成安装部5111,两个过风板13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最外侧的安装部5111固接。本实施例中,两个过风板13分别与储能器21沿第二方向的两端齐平。
参见体7,减震器60的数量为多个,各减震器60分别设于各储能器21的底部和顶部,其中位于顶部的减震器60包括两列减震器组,两列减震器组分别设于相邻的挡风件22和定位条511之间的区域内,每列减震器组与对应的定位条511和挡风件22固接以实现储能器21第二方向的缓冲。减震器60具有一定的弹性,底部的减震器60可实现储能器21沿第三方向的缓冲,如此,各储能器21的抗震性能佳,不易晃动。
柴油机组70包括柴油机和发电机,发电机与配电箱30的内接线端子部电连接,油烟处理装置80用于对柴油机的油烟净化和去噪。当市电持续掉电时,则由柴油机组70为负载供电并为储能设备20充电,从而实现了负载的稳定供电;容置空间01、柴油机组舱02和油烟处理舱03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布,布局合理,便于配电组件和柴油机组70的维护,还便于柴油机油烟的处理。
参见图4,走线架91从储能器21的顶部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隔壁11延伸至柴油机组舱02,并在柴油机组舱02中沿第三方向延伸至箱体10底部再连接至发电机;参见图6,走线桥92从储能器21的顶部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隔壁11和第二隔壁12延伸至油烟处理舱03。走线架91可用于走强电线,走线桥92可用于走弱电线,上述设置使得整个供电系统的走线规整,更为美观。
储能设备20将容置空间01分割为冷区011和热区012,制冷器40置于冷区011并形成冷风,储能设备20沿第一方向一侧的侧壁与箱体10的箱壁间还形成过风区013,风机适于驱动风从冷区011流动至热区012,并从过风区013回流至冷区011,从而带走了各储能器21的热量,提高了储能器21的散热效率;各储能器21和内接线端子部的电连接线从储能器21的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至过风区013,并在过风区013中沿第三方向延伸,再连接至内接线端子部,即电连接线大部分位于过风区013内,走线规整,且由于对储能器21进行维护时,一般是在冷区011进行维护,电连接线置于储能设备20侧部的过风区013,更为美观;且使得风流经过过风区013时可顺便带走电连接线的热量,避免了电连接线的热量积聚,防止火灾,且上述设置使得可知,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整体布局合理,走线规整美观,储能器21的散热效率高,且避免了电连接线的热量积聚产生危害。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箱体(10),其内设有容置空间(01);
储能设备(20),其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01),其包括沿第一方向邻接布设的至少两个储能器(21),每个储能器(21)设有风机;所述储能设备(20)将所述容置空间(01)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分割为冷区(011)和热区(012),所述储能设备(20)沿第一方向一侧的侧壁与所述箱体(10)的箱壁间还形成过风区(013);所述风机适于驱动风从冷区(011)流动至热区(012),并从过风区(013)回流至冷区(011);各所述储能器(21)的接线端子均设置于储能器(21)的顶部;
制冷器(40),其置于容置空间(01)的冷区(011)并用于形成冷风;
配电箱(30),其装设于所述箱体(10)靠近所述过风区(013)的位置,其设有露出于箱体(10)外的外接线端子部和朝向所述容置空间(01)的内接线端子部;
各所述储能器(21)通过电连接线连接所述内接线端子部,所述电连接线从所述储能器(21)的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至所述过风区(013),并在过风区(013)中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延伸,再连接至所述内接线端子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理线器(51)、第二理线器(52)和第三理线器(53);每个储能器(21)的顶面沿第一方向布设有引出所述接线端子的进出线口(211);
所述第一理线器(51)铺设于各储能器(21)的顶部并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置线槽(513),所述置线槽(513)的槽底壁对应各储能器(21)的进出线口(211)开设有过线口,所述置线槽(513)的槽底壁还沿第一方向布设有若干位于相邻的两个过线口之间的第一过线孔组,每个第一过线孔组包括若干沿第一方向布设的第一过线孔(5131);
所述第二理线器(52)置于所述过风区(013),其沿第三方向布设有若干第二过线孔(521);所述第三理线器(53)置于所述过风区(013)并位于内接线端子部和储能设备(20)之间,其沿第二方向布设有若干第三过线孔(5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过风区(013)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箱体(10)内设有两个垂直于第二方向的过风板(13),两个过风板(13)置于所述容置空间(01)内并分别设于所述过风区(013)沿第二方向的两端,每个过风板(13)上形成若干过风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理线器(51)为两个,两个第一理线器(51)沿第二方向间隔铺设于各储能器(21)的顶面,并分别用于强电线缆和弱电线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理线器(51)包括两个定位条(511)和若干置线架(512),各置线架(512)沿第一方向间隔布设且其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位条(511)固接以形成所述置线槽(513),相邻的两个置线架(512)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过线口;每个定位条(511)一端伸入所述过风区(013)形成安装部(5111),两个过风板(13)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最外侧的安装部(5111)固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三理线器(53)置于箱体(10)底部并朝向所述配电箱(30)设有供线缆引入的开口,所述第二理线器(52)装设于储能设备(20)朝向过风区(013)的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能设备(20)还包括两个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挡风件(22),两个挡风件(22)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于各储能器(21)的顶面且两者之间形成挡风区,两个第一理线器(51)均位于挡风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若干减震器(60),各减震器(60)分别设于各储能器(21)的底部和顶部,其中位于顶部的减震器(60)包括两列减震器组,两列减震器组分别设于相邻的挡风件(22)和定位条(511)之间的区域内,每列减震器组与对应的定位条(511)和挡风件(22)固接以实现储能器(21)第二方向的缓冲。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柴油机组(70)和油烟处理装置(80);所述箱体(10)沿第二方向间隔布设有第一隔壁(11)和第二隔壁(12)以将箱体(10)分隔为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的配电舱、柴油机组舱(02)和油烟处理舱(03);所述配电舱形成所述容置空间(01);
所述柴油机组(70)包括柴油机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配电箱(30)的内接线端子部电连接;
所述油烟处理装置(80)于油烟处理舱(03)内并用于对柴油机的油烟净化和去噪。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走线架(91)和走线桥(92);所述走线架(91)从所述储能器(21)的顶部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隔壁(11)延伸至所述柴油机组舱(02),并在柴油机组舱(02)中沿第三方向延伸至箱体(10)底部再连接至所述发电机;
所述走线桥(92)从所述储能器(21)的顶部沿第二方向贯穿第一隔壁(11)和第二隔壁(12)延伸至所述油烟处理舱(03)。
CN202222875379.3U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Active CN219086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5379.3U CN219086569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75379.3U CN219086569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6569U true CN219086569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0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75379.3U Active CN219086569U (zh) 2022-10-28 2022-10-28 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6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90868B1 (ko) 배터리 랙
US4528614A (en) Electric control center having integral air-ventilation system
US20100315771A1 (en) Chassis
JPS60102803A (ja) 閉鎖配電盤
CN209857232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隔板组件和窗式空调器
CN219086569U (zh) 一种集装箱供电系统
CN115275424A (zh) 箱式储能电池装置
CN107529322B (zh) 电控箱
US20130270984A1 (en) Storage unit
CN211858725U (zh) 电池柜
CN214100356U (zh) 一种家用配电箱
CN215451601U (zh) 一种储能系统的电池架
CN217642162U (zh) 通道模块以及具有该通道模块的预制电力装置
US10784665B2 (en) Theatre raceway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and communication distribution
JP2015005657A (ja) 機器ユニット収納用キャビネット
CN113540613A (zh) 基于极耳散热的软包电芯模组及电池包
CN216355446U (zh) 一种gdf低压开关柜
CN220605283U (zh) 新型储能集成控制柜
CN212786233U (zh) 一种网络机柜及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CN211457753U (zh) 户外柜
CN209659816U (zh) 一种阵列式机柜
CN214959604U (zh) 一种抗震性能好的交换机柜
CN216958950U (zh) 一种新型4b防护等级的馈线柜结构
CN215187851U (zh) 一种数据中心用的组合式网络机柜
CN215582302U (zh) 一种便于收纳线缆的通讯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