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6088U -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6088U
CN219086088U CN202320012266.2U CN202320012266U CN219086088U CN 219086088 U CN219086088 U CN 219086088U CN 202320012266 U CN202320012266 U CN 202320012266U CN 219086088 U CN219086088 U CN 2190860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accommodating cavity
battery pack
shell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1226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1226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60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60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60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其中,储能装置包括电池柜和耐火隔热层,其中电池柜包括第一壳体组件和储能电源,第一壳体组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储能电源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储能电源包括第二壳体组件和电池组,第二壳体组件设置有第二容纳腔,电池组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耐火隔热层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的内表面和第二容纳腔的内表面。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装置和储能系统,其电池柜和储能电源的内部均设置有耐火隔热层,从而可以有效隔断火焰在各储能电源之间的相互迁移,避免火焰蔓延至电池柜外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Description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市场上户外储能装置市场需求量较大,此产品的安全问题越发重视。而现有技术方案中的储能装置一般都未设置隔热材料,当电气柜内的储能电源发生起火后,很容易引起其他储能电源燃烧,从而造成储能柜内部剧烈燃烧,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柜,电池柜包括第一壳体组件和储能电源;第一壳体组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储能电源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储能电源包括第二壳体组件和电池组,第二壳体组件设置有第二容纳腔,电池组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耐火隔热层,耐火隔热层分别设置于第一容纳腔的内表面和第二容纳腔的内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气装置,电气装置与电池组电连接,以实现对电池组的电气控制;分隔件,分隔件设置于电池柜与电气装置之间,以隔离电池柜和电气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气柜,电气装置设置于电气柜内;分隔件为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耐火隔热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组件包括底板,顶板和侧板;底板,顶板和侧板围设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组件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容纳腔连通的开口,开口用于接收电池组进入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壳体组件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能电源还包括箱底板,箱底板用于盖合开口,以将电池组封闭于第二容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火隔热层为岩棉隔热层和/或陶瓷纤维隔热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火隔热层的厚度≥2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耐火隔热层的厚度为30mm-4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其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储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装置,其第一壳体组件和第二壳体组件的内表面均设置有耐火隔热层,从而可以有效隔断火焰在电源模块之间的相互迁移,避免火焰蔓延而扩散至电池柜外,最终导致起火爆炸和经济损失扩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储能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储能电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其中,100-柜体;
11-电气柜,111-电气装置;
12-电池柜,121-第一壳体组件,1211-顶板,1212-门板,1213-侧板,1214-底板,122-第一容纳腔;
13-储能电源,131-箱底板,132-第二壳体组件,133-电池组,134-耐火隔热层,1321-壳体前板,1322-壳体后板,1323-壳体顶板,1324-壳体侧板,135-第二容纳腔;
14-分隔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参考本申请的实施例,在图中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实例。每个实例是为了解释本申请而提供,而非限制本申请。实际上,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本申请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举例来说,说明或描述为一个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特征可与另一实施例一起使用以产生再一实施例。因此,希望本申请涵盖此类修改和变化,所述修改和变化处于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互换使用以区分一部件与另一部件而并非意图表示各个部件的位置或重要性。如说明书中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术语“一”,“一个”、“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元件。术语“包括”,“包括”和“具有”旨在是包括性的,并且意味着除列出的要素外可能还有其他要素。其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电池组”旨在表示成组的电池结构,包括“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请参阅图1-图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储能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1中储能电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装置,其包括柜体100,柜体100内分别设置有电气装置111、电池柜12、耐火隔热层134和分隔件14。电池柜12包括第一壳体组件121和储能电源13,电池柜12和储能电源13内均设置有耐火隔热层134。分隔件14设置于电池柜12和电气装置111之间,通过分隔件14将电池柜12和电气装置111隔离。
具体地,第一壳体组件121包括顶板1211、侧板1213和底板1214。顶板1211、侧板1213和底板1214围设形成可以容纳储能电源13的第一容纳腔122。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组件121还包括门板1212,顶板1211、门板1212、侧板1213和底板1214围设形成可以容纳储能电源13的第一容纳腔122。
储能电源13容纳于第一容纳腔122内,并且第一容纳腔122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层134,避免电池柜12内部的火焰蔓延至柜外。
如图3所示,储能电源13包括第二壳体组件132、箱底板131和电池组133。其中,电气装置111电连接于电池组133,以实现对电池组133的电气控制。
具体地,第二壳体组件132形成有第二容纳腔135,第二壳体组件132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容纳腔135连通的开口,开口用于接收电池组133进入第二容纳腔135内。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组件132包括壳体前板1321、壳体后板1322、壳体顶板1323和两个壳体侧板1324,壳体前板1321、壳体后板1322、壳体顶板1323和两个壳体侧板1324围设成具有第二容纳腔135的框形壳体组件132,电池组133容纳于第二容纳腔135内。
另外,箱底板131用于盖合开口,以将电池组133封闭于第二容纳腔135内。电池组133固定于箱底板131上且容纳于第二容纳腔135内。
其中,在第二容纳腔135内,电池组133的外侧设置有耐火隔热层134。较佳的,电池组133的顶部和壳体顶板1323之间也设置有耐火隔热层134。通过在储能电源13内部设置耐火隔热层134,从而可以有效隔断火焰在储能电源13上下方向之间的迁移。
更佳的,在第二容纳腔135内,电池组133的外侧设置有耐火隔热层134,且耐火隔热层134的形状与第二容纳腔135的形状相一致。在电池组133的四周和顶部设置耐火隔热层134可以更好的防止火焰向储能电源13四周和上下蔓延。
通过在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32的内表面上设置耐火隔热层,即避免了火焰在储能电源13之间相互迁移的同时,也避免了火焰向电池柜12外蔓延的风险,大大的减少了发生火灾后的损失。
如图2所示,柜体100还包括电气柜11,电气装置111设置于电气柜11中。分隔件14将电气柜11和电池柜12隔离,分隔件14优选为隔板,隔板上设置有耐火隔热层(未图示)。
由此,通过在隔板上设置耐火隔热层,可以阻断火焰从电池柜12蔓延到与之相邻的电气柜11。保证电气柜11中电气装置111的正常工作,能够实现对所述电池柜11的电气控制,及时提醒用户发生火灾,避免更大的损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纳腔122、第二容纳腔135的内表面和隔板上均设置有耐火隔热层,耐火隔热层的材质为岩棉隔热层和/或陶瓷纤维隔热层。
进一步的,耐火隔热层的厚度≥20mm,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耐火隔热层的厚度为30-40mm。实现耐火隔热目的的同时,且避免过多占用储能电源13的内部空间,影响储能电源13的能量密度。
在前述的实施例中,耐火隔热层与第一容纳腔122的内表面通过紧固件且优选螺钉或卡扣等固定连接。耐火隔热层134与第二容纳腔135以及耐火隔热层与隔板的固定连接方式,和上述的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耐火隔热层的固定和防护效果,储能装置还包括金属封板,优选与耐火隔热层形状相近的金属封板(未图示),通过金属封板和紧固螺钉将耐火隔热层分别固定于第一容纳腔122和第二容纳腔135的内表面以及隔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其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储能装置。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基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和实用新型实质,还可以做出其它的变形和改进,但这些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变形和改进,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使用实施例来公开本申请,包括最佳实施例,并且还使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申请,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以及执行任何所并入的方法。本申请的可获专利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且可包括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想到的其它实施例。如果此类其它实施例包括并非不同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的结构要素,或如果它们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字面语言无实质差异的等效结构要素,那么它们既定在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柜,所述电池柜包括第一壳体组件和储能电源;所述第一壳体组件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储能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储能电源包括第二壳体组件和电池组,所述第二壳体组件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电池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耐火隔热层,所述耐火隔热层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表面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
电气装置,所述电气装置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组的电气控制;
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柜与所述电气装置之间,以隔离所述电池柜和所述电气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电气柜,所述电气装置设置于电气柜内;
所述分隔件为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耐火隔热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组件包括底板,顶板和侧板;
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围设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
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用于接收所述电池组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所述第二壳体组件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火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能电源还包括箱底板,所述箱底板用于盖合所述开口,以将所述电池组封闭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火隔热层为岩棉隔热层和/或陶瓷纤维隔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火隔热层的厚度≥2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火隔热层的厚度为30mm-40mm。
10.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装置。
CN202320012266.2U 2023-01-04 2023-01-04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Active CN2190860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2266.2U CN219086088U (zh) 2023-01-04 2023-01-04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12266.2U CN219086088U (zh) 2023-01-04 2023-01-04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6088U true CN219086088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0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12266.2U Active CN219086088U (zh) 2023-01-04 2023-01-04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60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015002A1 (ja) 蓄電システム及び二次電池収納システムラック
WO2012049979A1 (ja) 蓄電システム
CN110034256B (zh) 具有消防结构的电池箱及储能电池机柜
CN210200792U (zh) 电池包箱盖、电池包和汽车
JP2022513105A (ja) バッテリーラック及びそれを含む電力貯蔵装置
CN219086088U (zh) 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CN207800723U (zh) 一种圆柱型锂电池支架
CN111446394A (zh) 一种危险气体环境用锂离子蓄电池隔爆外壳
JP5967415B2 (ja) 蓄電装置
CN212518463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柜
JP5870290B2 (ja) 蓄電装置
CN214625306U (zh) 一种防电池热失控的隔离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106979655A (zh) 冰箱箱体及其制造方法、冰箱
CN218351648U (zh) 一种防止热失控的电池储能系统
WO2018006382A1 (zh) Led电源
CN217426944U (zh) 防火构件和电池模组
CN220604849U (zh) 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CN212587598U (zh) 防火型蓄电池装置
CN220934253U (zh) 一种电池箱
CN214672814U (zh) 一种防火防震蓄电池
CN21066844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7438711A (zh) 动力电池用阻燃箱
KR20230099650A (ko) 배터리 팩
CN219937235U (zh) 电池簇结构及储能系统
CN115051102A (zh) 一种防止热失控的电池储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