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3901U - 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3901U
CN219083901U CN202222441721.9U CN202222441721U CN219083901U CN 219083901 U CN219083901 U CN 219083901U CN 202222441721 U CN202222441721 U CN 202222441721U CN 219083901 U CN219083901 U CN 219083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dder
deflection
air
cabin bod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417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欣召
刘斌
井孟凯
李泽峰
孟凡强
花芳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Hanguang Heavy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Hanguang Heavy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Hanguang Heavy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Hanguang Heavy Industr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417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3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3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39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涉及风洞试验模型设计领域。该模型的具体方案是:空气舵的舵轴上设置有舵偏定位结构和垂直限位槽,舱体上设置有舵偏定位槽和舵轴孔,舵偏定位槽上标有角度,舱体后端面设置有螺纹孔。舵偏定位结构和舵偏定位槽配合限制空气舵的旋转,舵轴插入舵轴孔后,用紧固螺钉依次拧入螺纹孔和垂直限位槽来限制空气舵沿舵轴孔轴线的运动。需更换舵片角度时,拧松紧固螺钉,拔出部分舵轴,按需偏转角度将舵偏定位结构重新对准舵偏定位槽,将空气舵再次插入后用紧固螺钉固定。本装置可适应多个偏转角度的试验,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减少了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洞试验模型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背景技术
为了使精确制导武器装备具有更高的命中精度,必须确保武器装备气动参数的准确性。提高气动参数准确性的重要途径是风洞试验,风洞试验要对武器装备的各个姿态进行吹风试验。其中,武器装备的攻角和侧滑角可通过风洞试验平台直接进行调整,但是,对于制导类武器,需要通过改变舵偏角来调整武器装备的姿态。因此,制导类武器的风洞试验还需要进行各种舵偏角工况的试验。
风洞试验模型为气动外形模型,内部没有舵机和控制装置等结构。空气舵的偏转需要人工进行,方便快捷的调节舵片角度可以减轻人工负担,缩短试验时间。
空气舵的偏转要求为多角度调节、偏转角精确、具有锁死结构。目前,满足空气舵偏转固定要求的方法有采用多个不同偏转的空气舵模型,每进行一次舵偏转试验,需要更换一组空气舵模型,使得加工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化、可靠性提高、安装更加便捷的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包括:舱体和空气舵,所述空气舵通过舵轴和所述舱体相连;所述空气舵包括舵片和舵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轴上设置有舵偏定位结构和垂直限位槽;
所述舱体外表面设置有与舵轴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从舱体外表面到内部沿轴线依次为圆盘型凹槽和舵轴孔,所述圆盘型凹槽内圆周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舵偏定位槽,所述舵偏定位结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个定位键;
当所述舵轴位于所述舵轴孔内时,所述舵偏定位结构上的定位键位于所述圆盘型凹槽的舵偏定位槽内,用于对应角度下空气舵的周向限位;所述舱体后端面的紧固件插入所述垂直限位槽内用于所述空气舵的沿舵轴轴向的限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舵偏定位结构为一个圆盘形结构,其外圆周面的两相对位置各设置一个定位键;
所述舵轴孔上方圆盘型凹槽内圆周面的两相对侧分别对称加工有多个凹槽作为舵偏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舵轴孔上方圆盘型凹槽沿舱体轴线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对称分布多个所述舵偏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多个所述舵偏定位槽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所述舱体表面每个所述舵偏定位槽的位置均以刻线的形式标注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舵轴孔上方圆盘型凹槽沿舱体轴线方向的两个侧边各设置10个所述舵偏定位槽,相邻舵偏定位槽中心与所述圆盘型凹槽圆心连线的夹角为5°,同一侧边以舱体的轴线为0°,左右各有5个舵偏定位槽,即空气舵的偏转角度量程为-25°~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舵偏定位结构下方的舵轴加工环形槽形成所述垂直限位槽,所述舱体的后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依次插入所述螺纹孔和所述垂直限位槽。
有益效果:
(1)本模型采用舵偏定位结构和舵偏定位槽配合,采用紧固螺钉和垂直限位槽配合,可实现对空气舵的快捷固定,操作简单,无需更换空气舵模型,节省加工成本。
(2)舵偏定位结构上设置有定位键和舵偏定位槽形状配合,舵偏定位槽设置有多个,可实现空气舵的多角度调节以及沿舵轴周向的准确固定。
(3)舵偏定位槽均匀间隔分布,相邻舵偏定位槽中心与圆盘型凹槽的连线夹角均为5°,便于在试验中更换空气舵的偏转角度。
(4)在舱体表面对舵偏定位槽的角度进行标注,便于确认空气舵偏转角度的量程以及在试验中便于记录空气舵的偏转角度。
(5)本模型采用的空气舵结构简单实用,便于试验中的拆卸和安装,减少操作流程,提高了试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尾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舵偏转限位锁死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舵偏转限位锁死装置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舱体舵偏转角度定位装置示意图;
其中:1-舱体;2-空气舵;3-舵偏定位结构;4-螺纹孔;5-紧固螺钉;6-垂直限位槽;7-舵偏定位槽;8-舵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风洞试验模型的主体为舱体1,在舱体1的尾部连接有多个空气舵2,舱体1为进行风洞试验的气动外形的一部分,内部为空腔,用于与风洞试验测试设备进行连接,空气舵2在舱体1外表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其数量和分布规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本实施例以四个空气舵2为例。
参见附图3,舱体1外表面固定空气舵2位置处的中心孔为阶梯孔,该阶梯孔连通了舱体1外部空间和内部空腔,该阶梯孔从外表面到壳体内部沿轴线依次为一个直径较大的圆盘型凹槽和一个直径较小的舵轴孔8,阶梯孔的轴线和舱体1的轴线垂直。在舵轴孔8上方圆盘型凹槽内圆周面的两相对侧分别对称加工有多个凹槽作为舵偏定位槽7,相邻舵偏定位槽7的夹角为5°(该夹角是指相邻舵偏定位槽的中心分别与舵轴8孔上方圆盘型凹槽的圆心连线之间的夹角),以舱体1的轴线为0°,左右各有5个舵偏定位槽7,即空气舵2的偏转角度量程为-25°~25°,在舵体1表面每个舵偏定位槽7的位置均以刻线的形式标注角度。
参见附图2和附图3,以一个空气舵2为例,空气舵2由舵片和舵轴两部分组成,舵偏定位结构3和垂直限位槽6设置在舵轴上,舵偏定位结构3为设置在舵轴上的与圆盘型凹槽配合的圆盘,沿舵片长度方向舵偏定位结构3设置有对称的两个定位键,两个定位键分别与圆盘型凹槽内圆周面的两相对侧的舵偏定位槽7配合用于限制空气舵2绕舵轴孔8轴线的旋转运动。在舱体1的后端面加工有螺纹孔4,螺纹孔4从舱体1后端面沿舱体1轴线方向一直贯穿至舵轴孔8。在舵偏定位结构3下方的舵轴上加工环形槽形成垂直限位槽6,垂直限位槽6和紧固螺钉5配合限制空气舵2沿舵轴孔8轴线方向的运动。空气舵2的舵轴插入舵轴孔8后,垂直限位槽6和螺纹孔4位置对齐,紧固螺钉5的杆部稍长于螺纹孔4,紧固螺钉5从舱体1后端面拧入螺纹孔4,直到拧入垂直限位槽6内,以完成对空气舵2的舵轴沿舵轴孔8轴线方向的固定。
当需要在舱体1上安装空气舵2时,先将舵偏定位结构3上的两个定位键对准刻度为0的舵偏定位槽7,此时空气舵2的舵片方向和舱体1轴线方向平行,然后将空气舵2的舵轴完全插入舵轴孔8中,此时舵偏定位结构3完全安装在舵轴孔8上方圆盘型凹槽内,垂直限位槽6与螺纹孔4对齐,将紧固螺钉5从舱体1后端面依次拧入螺纹孔4和垂直限位槽6并拧紧,此时舵偏定位结构3和舵偏定位槽7限制了空气舵2绕舵轴孔8轴线方向的转动,紧固螺钉5和垂直限位槽6限制了空气舵2沿舵轴孔8轴线方向的运动,空气舵2和舱体1完全固定到一起。
当空气舵2的偏转角需要改变时,先将紧固螺钉5拧松数个螺距,使紧固螺钉5离开垂直限位槽6,将空气舵2沿舵轴孔8轴线方向部分拔出,即使得舵偏定位结构3离开舵偏定位槽7,根据需偏转的角度(本例中,舵偏定位结构3每偏转一个舵偏定位槽7的位置,转动角度为5°),将舵偏定位结构3上的两个定位键再次对准相应角度的舵偏定位槽7,将空气舵2插入舵轴孔8,再次将紧固螺钉5拧入垂直限位槽6,固定好空气舵2后,完成空气舵2偏转角的需求。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包括:舱体和空气舵,所述空气舵通过舵轴和所述舱体相连;所述空气舵包括舵片和舵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舵轴上设置有舵偏定位结构和垂直限位槽;
所述舱体外表面设置有与舵轴配合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从舱体外表面到内部沿轴线依次为圆盘型凹槽和舵轴孔,所述圆盘型凹槽内圆周面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舵偏定位槽,所述舵偏定位结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一个定位键;
当所述舵轴位于所述舵轴孔内时,所述舵偏定位结构上的定位键位于所述圆盘型凹槽的舵偏定位槽内,用于对应角度下空气舵的周向限位;所述舱体后端面的紧固件插入所述垂直限位槽内用于所述空气舵的沿舵轴轴向的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舵偏定位结构为一个圆盘形结构,其外圆周面的两相对位置各设置一个定位键;
所述舵轴孔上方圆盘型凹槽内圆周面的两相对侧分别对称加工有多个凹槽作为舵偏定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在舵轴孔上方圆盘型凹槽沿舱体轴线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对称分布多个所述舵偏定位槽。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舵偏定位槽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舱体表面每个所述舵偏定位槽的位置均以刻线的形式标注角度。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舵轴孔上方圆盘型凹槽沿舱体轴线方向的两个侧边各设置10个所述舵偏定位槽,相邻舵偏定位槽中心与所述圆盘型凹槽圆心连线的夹角为5°,同一侧边以舱体的轴线为0°,左右各有5个舵偏定位槽,即空气舵的偏转角度量程为-25°~2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舵偏定位结构下方的舵轴加工环形槽形成所述垂直限位槽,所述舱体的后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为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依次插入所述螺纹孔和所述垂直限位槽。
CN202222441721.9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Active CN219083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1721.9U CN219083901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41721.9U CN219083901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3901U true CN219083901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41721.9U Active CN219083901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3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6918A (zh) 一种多轴驱动的环形舵控装置
CN111623950A (zh) 舵面自动偏转的铰链力矩测量装置、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6813537B (zh) 一种四轴组合精密驱动的舵机装置
CN107902075B (zh) 静态变距螺旋桨
CN219083901U (zh) 一种可便捷实现空气舵偏转和固定的风洞试验模型
CN204493087U (zh) 变桨轴承的安装结构及风力发电机的叶轮
CN103693203B (zh) 小型自平衡式风标
CN109703744A (zh) 一种无人机副翼舵面快速拆装机构及拆装方法
CN107023512B (zh) 轴流风机中空铝合金叶轮
CN104229145A (zh) 一种丝杠推杆式飞行器头部偏转驱动装置
CN111323198A (zh) 一种船尾外形旋转弹马格努斯力滚转导数获取方法
CN109278985B (zh) 一种变桨距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11688915A (zh) 一种可提高桨距调节精度的螺旋桨
CN202029126U (zh) 防波板画线装置
CN208140334U (zh) 一种用于测量六自由度机构干扰的外挂天平尾架支撑装置
CN217687800U (zh) 一种舵轴位置可调的风洞实验模型用舵安装结构
CN111664121B (zh) 一种离心压缩机叶片扩压器调节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33018B (zh) 一种舵面展开瞬间飞行器扭矩实时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2554907A (zh) 防波板画线装置
CN113799971A (zh) 一种被动式变距螺旋桨及螺旋桨驱动的无人机
KR20040095669A (ko) 가변적인 설정 각도를 가진 블레이드를 위한 유동 보상이있는 제어 레버의 부착
CN108253219B (zh) 一种气流方向可调的舱盖试验台进气段
CN106768807B (zh) 一种可实现侧滑角正负变换且阻塞比小的风洞侧滑机构
CN212482855U (zh) 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
CN112067238A (zh) 一种风洞实验调桨距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