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0234U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0234U
CN219070234U CN202222979779.9U CN202222979779U CN219070234U CN 219070234 U CN219070234 U CN 219070234U CN 202222979779 U CN202222979779 U CN 202222979779U CN 219070234 U CN219070234 U CN 219070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sealing
cable
han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797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东
王伟
孙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guangwei Medic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797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0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0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0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包括主体、以及线缆组件,主体具有第一容腔、以及第一拨动开关,所述第一拨动开关具有旋转部、以及与所述旋转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容腔且设有齿轮结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旋转部连接,线缆组件包括线缆、以及齿条结构,所述线缆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容腔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固定有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齿轮结构啮合配合,在所述旋转部转动时所述齿轮结构转动,带动所述齿条结构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所述线缆沿长度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以超细口腔内窥镜为例,超细口腔内窥镜用于口腔内观察和成像的设备,超细口腔内窥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齿科根管,牙周袋,可以在极细、弯曲复杂的狭小空间中工作。
然而现有技术中超细口腔内窥镜,手指推动操作部前后移动时,由于拨动惯性较大对操作者的要求比较高,不利于在复杂的区域精细控制线缆(以光纤为例)的前进后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手指推动操作部前后移动时,由于拨动惯性较大对操作者的要求比较高,不利于精细控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
主体,具有第一容腔、以及第一拨动开关,所述第一拨动开关具有旋转部、以及与所述旋转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容腔且设有齿轮结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旋转部连接;
线缆组件,包括线缆、以及齿条结构,所述线缆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容腔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固定有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齿轮结构啮合配合,在所述旋转部转动时所述齿轮结构转动,带动所述齿条结构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所述线缆沿长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主体上与所述齿条结构相对位置设有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与所述主体固定且密封设置;
所述齿条结构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主体包括呈筒体设置的手持部、以及盖设在所述手持部一端的前盖,所述前盖和所述手持部共同限定形成所述第一容腔;
所述前盖上设有供所述连接部伸出的第一让位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让位孔的孔壁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旋转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防滑结构。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手持部上与所述旋转部相反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结构。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线缆还包括插入段,所述插入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并伸出所述第一容腔设置;
所述内窥镜还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弯曲套管,所述弯曲套管内穿设有所述插入段,所述弯曲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插入段的外围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设置,所述弯曲套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前盖并伸入所述第一容腔,所述弯曲套管与所述前盖通过第三密封结构密封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前盖与所述手持部之间通过第四密封结构密封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主体还包括盖设在所述手持部另一端的后盖,所述前盖、所述手持部、所述后盖形成所述第一容腔,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后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后盖之间通过第五密封结构密封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手持部内还设有内外密封套,所述内外密封套贯设有第三让位孔;
所述线缆还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穿过所述第三让位孔且与所述第三让位孔的内壁密封设置。
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中,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压合在一起,所述上盖和下盖的连接处设有第六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旋转旋转部,旋转部带动连接部旋转,齿轮结构旋转,由于齿轮结构与齿条结构啮合配合,从而带动齿条结构沿长度方向移动,线缆沿长度方向移动,用齿轮和齿条的啮合配合来替代传统的单纯的前后移动操作部,避免因为拨动惯性较大而不利于操作的问题。
进一步地,齿轮传动的形式控制线缆组件(以光纤组件为例)前后移动,可以更加准确精细地控制光纤组件前进或后退,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光纤组件中的光纤管在复杂区域内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窥镜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F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3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3934063940000031
Figure BDA000393406394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4,该内窥镜100包括主体1、以及线缆组件2,主体1具有第一容腔11、以及第一拨动开关12,所述第一拨动开关12具有旋转部121、以及与旋转部121连接的连接部122,连接部122的一端容置于第一容腔11且设有齿轮结构1221,另一端伸出第一容腔11与旋转部121连接,线缆组件2包括线缆21、以及齿条结构22,线缆21包括容置于第一容腔11的连接段212,连接段212上固定有齿条结构22,齿条结构22沿连接段2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齿轮结构1221啮合配合,在旋转部121转动时齿轮结构1221转动,带动齿条结构22沿连接段212的长度方向移动,使线缆21沿长度方向移动。
现有技术中内窥镜100以超细口腔内窥镜100,手指推动操作部前后移动时,由于拨动惯性较大对操作者的要求比较高,不利于在复杂的区域精细控制线缆(以光纤为例)的前进后退。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旋转旋转部121,旋转部121带动连接部122旋转,齿轮结构1221旋转,由于齿轮结构1221与齿条结构22啮合配合,从而带动齿条结构22沿长度方向移动,线缆21沿长度方向移动,用齿轮和齿条的啮合配合来替代传统的单纯的前后移动操作部,避免因为拨动惯性较大而不利于操作的问题。
进一步地,齿轮传动的形式控制线缆组件2(以光纤组件为例)前后移动,可以更加准确精细地控制光纤组件前进或后退,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光纤组件中的光纤管在复杂区域内断裂的风险。
具体地,请参阅图主体1包括呈筒体设置的手持部13、以及盖设在手持部13一端的前盖14,前盖14和手持部13共同限定形成第一容腔11。手持部13上设有供连接部122伸出的第一让位孔134,连接部122与第一让位孔134的孔壁通过第一密封结构41密封。第一密封结构41可以为密封圈,也可以为其他柔性密封体。
为了便于观察,主体1上与齿条结构22相对位置设有透明视窗131,透明视窗131与主体1固定且密封设置,齿条结构2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如此,可以通过透明视窗131对移动的具体位移进行准确监测。具体地,手持部13上与齿条结构22相对位置开设有第二让位孔132,第二让位孔132安装有透明视窗131,透明视窗131与第二让位孔132的孔壁通过密封结构密封设置。其中透明视窗131可以为常规的透明材质,在此不做限制。其中密封结构可以为密封胶,或者密封圈,在此不做限制。
在操作时通过操作人员旋转旋转部121,旋转部121的侧壁设有第一防滑结构1211,可以防止操作人员操作时发生滑动。第一防滑结构1211可以是包括多个沿连接部122轴向延伸的防滑部,多个防滑部沿周向间隔设置,其中防滑部可以是沿轴向延伸的凸伸部,也可以为沿轴向延伸的凹陷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另外,手持部13上与旋转部121相反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结构133,方便手握持时防滑。其中第二防滑结构133可以是凹凸结构,还可以是间隔设置的多个凸伸结构,还可以是间隔设置的多个凹陷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线缆21还包括插入段211,插入段211与连接段212连接并伸出第一容腔11设置;内窥镜100还包括插入部,插入部包括弯曲套管31,弯曲套管31内穿设有插入段211,弯曲套管31的一端与插入段211的外围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42密封设置,弯曲套管31的另一端穿过前盖14并伸入第一容腔11,弯曲套管31与前盖14通过第三密封结构43密封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插入段211和连接段212可以呈一个整体(例如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多层结构的导光光纤束),也可以是分段设置,以上并不限定插入段211和连接段212的具体设置形式。
线缆21以光纤为例,通过第二密封结构42密封弯曲套管31和插入段211的外围之间,可以防止液体进入便于清洗,弯曲套管31的另一端与前盖14之间通过第三密封结构43密封设置,如此在内窥镜100的弯曲套管31在弯曲时,弯曲支点在弯曲套管31的另一端,而非贯穿整个光纤管,可以有效降低光纤管在弯曲复杂环境下断裂的风险。通过第二密封结构42对弯曲套管31与线缆21实现密封,第三密封结构43对前盖14与弯曲套管31实现密封,在清洗时可以直接清洗而不需要拆卸后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插入部弯曲时,光纤管的插入段211通过第二密封结构42密封而不与硬质的弯曲套管31的端面接触,同时插入段211后段部分延伸变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减少变形时的应力集中,降低了光纤管断裂风险。
具体地,第二密封结构42为柔性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42的中部朝内缩设置,在第二密封结构42安装在弯曲套管31和插入段211之间后,弯曲套管31容置于第二密封结构42的内缩处不易脱出。具体地,第二密封结构42包括第一段421、以及第二段422,第一段421设于弯曲套管31的一端和插入段211的外围之间,第二段422伸出弯曲套管31设置,第一段421包括渐缩段4212,渐缩段4212的外径沿靠近第二段422的方向呈渐缩设置,第二段422与第一段421的连接处设有面向弯曲套管31的止挡面4221;弯曲套管31的另一端止抵在止挡面4221上,如此可以有效防止第二密封结构42脱出。
第一段421还包括与渐缩段4212连接的渐宽段4211,渐宽段4211设于渐缩段4212远离第二段422的一侧,渐宽段4211的外径沿靠近第二段422的方向呈渐宽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第二密封结构42全部滑入弯曲套管31或脱出。
弯曲套管31远离主体1的一端上还套设有保护套管(图中未示意出),保护套管具有连接端,弯曲套管31自连接端穿入保护套管,连接端的端部倒内倒角,如此在弯曲套管31穿入时可以更方便更快速的插入。保护套管可以进一步地降低线缆21断裂的风险,提高器械的使用寿命。保护套管可以为透明的,也可以为非透明的。在保护套管为透明套管时,可以便于观察线缆21(在本实施例中线缆21为光纤线缆)的套入过程,便于使用。
更具体地,前盖14设有第六让位孔141,穿设有插入段211的弯曲套管31穿过第六让位孔141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结构43为第一密封圈,弯曲套管31穿过第一密封圈。
前盖14与手持部13之间通过第四密封结构44密封设置。具体地,前盖14在与手持部13的连接处呈内缩口设置,且具有朝向手持部13的第一台阶面,手持部13靠近前盖14的端部套设在内缩口上,第四密封结构44设置在内缩口和手持部13靠近前盖14的端部之间且与第一台阶面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13靠近前盖14的端部与内缩口的外围通过螺纹连接。第四密封结构44为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套设在内缩口上且抵接在第一台阶面,实现手持部13和前盖14之间的密封。
请参阅图7,主体1还包括盖设在手持部13另一端的后盖15,前盖14、手持部13、后盖15形成第一容腔11,手持部13和后盖15通过螺纹连接,手持部13与后盖15之间通过第五密封结构45密封设置。具体地,后盖15包括盖体151、以及与盖体151连接的旋紧结构152,旋紧结构152的外周设有外螺纹1521,手持部13的另一端设有与该外螺纹1521配合的内螺纹。安装后盖15时,可以将旋紧结构152伸入手持部13的第一容腔11内,旋紧螺纹,此时盖体151位于第一容腔11外部。另外旋紧结构152和手持部13之间的密封可以采用第五密封结构45进行密封。其中,第五密封结构45可以为密封圈,也可以为其他柔性密封结构。
线缆21还包括信号线213,手持部13内还设有内外密封套16,内外密封套16贯设有第三让位孔161;信号线213穿过第三让位孔161且与第三让位孔161的内壁密封设置。在后盖15打开时,内外密封套16可随线缆21沿长度方向活动,需要清洗消毒灭菌时旋紧后盖15。后盖15上贯设有第四让位孔153,安装时内外密封套16容置于第四让位孔153内。
更具体地,内外密封套16的外径朝靠近后盖15的方向呈渐小设置,第四让位孔153的孔径自远离内外密封套16的方向呈减小设置,以在后盖15旋紧时限制内外密封套16沿其延伸方向(信号线213的长度方向)活动。
请参阅图2,内窥镜100还包括图像处理装置5,图像处理装置5包括上盖51和下盖52,上盖51和下盖52压合在一起,上盖51和下盖52的连接处设有第六密封结构。具体地,上盖51和下盖522通过卡扣扣合在一起并限定形成安装腔。
在本实施例中,第六密封结构为柔性密封垫。具体地,上盖51和下盖52的压合处均具有压合面,柔性密封垫设于上盖51的压合面和下盖52的压合面之间。
上盖51和下盖52的一端贯穿有第五让位孔53,线缆21的信号线213自第三让位孔161伸出后穿过第五让位孔53,且固定在安装腔内。
具体地,线缆21的信号线213自后盖15伸出后穿过第五让位孔53后的一端套设有防脱带(图中未示出),通过防脱带扎紧,在上盖51和下盖52盖合时可以限制防脱带的移动,以限制线缆21移动。
图像处理装置5还包括套设于上盖51和下盖52的另一端的柔性密封套54,柔性密封套54与上盖51和下盖52贴合并密封设置,如此可以保证上盖51和下盖52另一端处的密封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具有第一容腔、以及第一拨动开关,所述第一拨动开关具有旋转部、以及与所述旋转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容置于所述第一容腔且设有齿轮结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旋转部连接;
线缆组件,包括线缆、以及齿条结构,所述线缆包括容置于所述第一容腔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固定有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齿轮结构啮合配合,在所述旋转部转动时所述齿轮结构转动,带动所述齿条结构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移动,使所述线缆沿长度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与所述齿条结构相对位置设有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与所述主体固定且密封设置;
所述齿条结构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刻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呈筒体设置的手持部、以及盖设在所述手持部一端的前盖,所述前盖和所述手持部共同限定形成所述第一容腔;
所述手持部上设有供所述连接部伸出的第一让位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让位孔的孔壁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的侧壁设有第一防滑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上与所述旋转部相反的一侧设有第二防滑结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还包括插入段,所述插入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并伸出所述第一容腔设置;
所述内窥镜还包括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包括弯曲套管,所述弯曲套管内穿设有所述插入段,所述弯曲套管的一端与所述插入段的外围之间通过第二密封结构密封设置,所述弯曲套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前盖并伸入所述第一容腔,所述弯曲套管与所述前盖通过第三密封结构密封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与所述手持部之间通过第四密封结构密封设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盖设在所述手持部另一端的后盖,所述前盖、所述手持部、所述后盖形成所述第一容腔,所述手持部和所述后盖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后盖之间通过第五密封结构密封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内还设有内外密封套,所述内外密封套贯设有第三让位孔;
所述线缆还包括信号线,所述信号线穿过所述第三让位孔且与所述第三让位孔的内壁密封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还包括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压合在一起,所述上盖和下盖的连接处设有第六密封结构。
CN202222979779.9U 2022-11-09 2022-11-09 内窥镜 Active CN219070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9779.9U CN219070234U (zh) 2022-11-09 2022-11-09 内窥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79779.9U CN219070234U (zh) 2022-11-09 2022-11-09 内窥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0234U true CN219070234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6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79779.9U Active CN219070234U (zh) 2022-11-09 2022-11-09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0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493379B1 (fr) Dispositif d'exploitation amovible pour sonde endoscopique souple à vocation médicale
JPH07323001A (ja) 内視鏡
JPH06315458A (ja) 内視鏡
JPH04325138A (ja) 内視鏡の外套装置
US11839355B2 (en) Endoscope
CN219070234U (zh) 内窥镜
CN111065313A (zh) 内窥镜
JPH0340241Y2 (zh)
CN211299867U (zh) 保护帽和具有这种保护帽的内窥镜
JP3313185B2 (ja) 内視鏡
JP6783940B2 (ja) 内視鏡
WO2019225103A1 (ja) 挿入装置
JP3709234B2 (ja) 内視鏡と内視鏡用移動部材
JP7090190B2 (ja) 内視鏡
JP4199560B2 (ja) 外套シース付内視鏡
JP7141963B2 (ja) 内視鏡
JP3276197B2 (ja) 内視鏡
JP7065093B2 (ja) 内視鏡
JP3273071B2 (ja) 内視鏡
JP3272134B2 (ja) 内視鏡
JP3745139B2 (ja) 内視鏡
JPH06315456A (ja) 内視鏡
JP6952861B2 (ja) 起立操作ワイヤ、及び内視鏡
JP3776816B2 (ja) 内視鏡
JP7282240B2 (ja) 内視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