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7929U - 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 Google Patents

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7929U
CN219067929U CN202223611626.5U CN202223611626U CN219067929U CN 219067929 U CN219067929 U CN 219067929U CN 202223611626 U CN202223611626 U CN 202223611626U CN 219067929 U CN219067929 U CN 219067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energy
storage unit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162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辉
周清源
张蔓
李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Industr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Industr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Industr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Industry Invest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1162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7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7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7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设备及储能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设备包括箱体、储能单元和充电桩,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储能单元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充电桩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储能单元连接,所述充电桩适于与外部充电设备连接并为所述外部充电设备供能。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设备通过设置箱体构造出收容储能设备各部件的容纳空间,并在容纳空间内设置储能单元用于储存储能设备产生的电能,通过与储能单元连接的充电桩对外界充电设备的供能,实现了储存与充能一体化。

Description

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光储充耦合了光伏、储能、充电等要素,满足电网新要求,是实现技术跨越式升级的新一代产品。光储充系统将成为高渗透率、灵活智能、安全高效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但常见的使用光储充系统的设备为固定式设备,不能移动,占用了城市建设的空间,不能灵活的解决城市变化的用电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设备及储能站。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设备通过设置箱体构造出收容储能设备各部件的容纳空间,并在容纳空间内设置储能单元用于储存储能设备产生的电能,通过与储能单元连接的充电桩对外界充电设备的供能,实现了储存与充能一体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储能设备的储能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设备包括箱体、储能单元和充电桩,所述箱体内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储能单元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充电桩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储能单元连接,所述充电桩适于与外部充电设备连接并为所述外部充电设备供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设备设置了箱体作为储能设备的总体支撑,在箱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储能设备的多种零部件,以避免零部件与外界其他设备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影响储能设备的使用。同时,储能设备还设置了储能单元用于储存储能设备收集的能量,储能单元收容于箱体的容纳空间内并与设置于箱体上的充电桩连接,具体地,在箱体上构造有多个充电桩,充电桩可选择地与外部的充电设备连接以将储能设备内部储存的电能传递到外部充电设备,多个充电桩的设置能同时满足多个外部充电设备的供能,提高了储能设备的供能效率,实现了储存与充能一体化。储能设备将储能单元设置于箱体内部,在保护储能单元的同时,储能设备的整体外形设计为箱体能够降低不必要的空间浪费,且便于装卸移动,使储能设备不受固定场地的限制,提高了储能设备的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设备还包括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储能单元连接,所述配电装置适于控制或转化所述储能单元所输出的电流和/或电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配电装置包括储能变流器、配电控制柜和并网柜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设备还包括充能装置,所述充能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并与所述储能单元连接,所述充能装置适于为所述储能单元供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充能装置包括光伏发电设备,所述光伏发电设备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与所述储能单元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为所述储能单元供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包括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以可选择地展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伏发电设备还包括光伏逆变器,所述光伏逆变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光伏逆变器与所述光伏板连接并可选择地将所述光伏板所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伏板包括顶部光伏板和侧部光伏板,所述顶部光伏板设置于所述箱体顶部;所述侧部光伏板的一端与所述箱体铰链连接,所述侧部光伏板可选择地由所述箱体侧部朝向远离所述箱体侧部展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设备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上且适于调节所述容纳空间的温度。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站包括支撑部和储能设备,支撑部形成有支撑面,储能设备可选择地支撑于支撑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站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储能设备,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站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储能设备,因此,储能站可以通过储能设备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到储能单元中,并通过充电桩实现储能站对外界用电设备的供能,实现了储存与充能一体化。同时,储能设备的至少部分部件收容于箱体内,能够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提高了储能设备的安全性。此外,支撑部的构造,使储能设备不会与地面直接接触,避免了地面环境对储能设备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储能站的安全性,同时,这样的设计还便于储能站的迁移,提高了储能站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设备布局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设备B-B向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站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部光伏板展开后的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部光伏板展开后的储能站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部光伏板收起后的储能站侧视图。
附图标记:
储能设备1;
箱体11;
储能单元12;
充电桩13;
储能变流器141、配电控制柜142、并网柜143;
光伏板151、光伏逆变器152;
温度控制装置16、支撑部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光储充耦合了光伏、储能、充电等要素,满足电网新要求,是实现技术跨越式升级的新一代产品。光储充系统将成为高渗透率、灵活智能、安全高效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但常见的使用光储充系统的设备为固定式设备,不能移动,占用了城市建设的空间,不能灵活的解决城市变化的用电需求。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设备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设备1包括箱体11、储能单元12和充电桩13,箱体1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储能单元12收容于容纳空间内;充电桩13设置于箱体11上并与储能单元12连接,充电桩13适于与外部充电设备连接并为外部充电设备供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设备1设置了箱体11作为储能设备1的总体支撑,在箱体11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储能设备1的多种零部件,以避免零部件与外界其他设备或部件发生干涉,从而影响储能设备1的使用。同时,储能设备1还设置了储能单元12用于储存储能设备1收集的能量,储能单元12收容于箱体11的容纳空间内并与设置于箱体11上的充电桩13连接,具体地,在箱体11上构造有多个充电桩13,充电桩13可选择地与外部的充电设备连接以将储能设备1内部储存的电能传递到外部充电设备,多个充电桩13的设置能同时满足多个外部充电设备的供能,提高了储能设备1的供能效率,实现了储存与充能一体化。储能设备1将储能单元12设置于箱体11内部,在保护储能单元12的同时,储能设备1的整体外形设计为箱体11能够降低不必要的空间浪费,且便于装卸移动,使储能设备1不受固定场地的限制,提高了储能设备1的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设备1还包括配电装置,配电装置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与储能单元12连接,配电装置适于控制或转化储能单元12所输出的电流和/或电压。由于储能设备1收集的能量需要对应零部件对其进行转化或控制。具体地,储能设备1在容纳空间中还设置了配电装置,配电装置能够对储能设备1收集的能量进行控制,通过其与储能单元12之间的电连接线路可将储能单元12输出的电压或电流等进行转化,在一些实例中,配电装置可进行直流电与交流电之间的转化,以便于充电桩13或其他零部件的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配电装置包括储能变流器141、配电控制柜142和并网柜143中的至少一个。具体地,配电装置可设置为储能变流器141、配电控制柜142和并网柜143中的至少一个。储能变流器141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流与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同时还能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配电控制柜142能够对储能设备1中的电连接线路和部分零部件等进行控制与检测,以保护储能设备1的安全;并网柜143是连接储能设备1和电网的配电装置,可以保护、计量储能设备1发电的总量,方便故障检修管理,提高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设备1还包括充能装置,充能装置设置于箱体11并与储能单元12连接,充能装置适于为储能单元12供能。由于储能设备1的目的是收集能量并储存,因此,需要设置对应的收集装置。具体地,储能设备1还设置了充能装置,充能装置设置于箱体11上并与储能单元12连接,充能装置可将外界收集的能量进行转化,并以电能的形式通过电连接线束传递到储能单元12储存,以实现储能装置的充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充能装置包括光伏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设置于箱体11上并与储能单元12连接,光伏发电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为储能单元12供能。具体地,储能设备1的充能装置构造为光伏发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其与储能单元12之间的电连接线束将转化后的电能传递到储能单元12中储存,实现了储能装置的充能过程,以光伏发电设备作为充能装置,能够根据储能设备1安装地的实际环境情况进行调整,提高其充电效率,且光伏发电设备没有强制性的地域环境要求,相较于其他的发电设备如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备等,更适于运用于可移动的储能设备1,且所需空间小,能提高纯干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光伏发电设备包括光伏板151,光伏板151可移动地设置于箱体11上以可选择地展开。具体地,光伏发电设备在箱体11上设置了光伏板151,光伏板151可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其与储能单元12之间的电连接线束将转化后的电能传递到储能单元12中储存,实现了储能装置的充能过程。同时,光伏板151设置在箱体11上且可选择地展开,这样的设计可使储能设备1根据实时的环境条件进行对应地改善,通过调节光伏板151的展开位置提高受光面积,进而提高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光伏发电设备还包括光伏逆变器152,光伏逆变器152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光伏逆变器152与光伏板151连接并可选择地将光伏板151所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具体地,光伏发电设备还设置了光伏逆变器152,光伏逆变器152收容于箱体11的容纳空间内,能够避免与外界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同时,光伏逆变器152与光伏板151连接,可以将光伏板151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可以将储能设备1产生的电能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光伏板151包括顶部光伏板和侧部光伏板,顶部光伏板设置于箱体11顶部;侧部光伏板的一端与箱体11铰链连接,侧部光伏板可选择地由箱体11侧部朝向远离箱体11侧部展开。由于储能设备1使通过光伏板151产生电能的,其构造方式会影响储能设备1的效率。具体地,光伏板151构造为顶部光伏板和侧部光伏板,顶部光伏板设置于箱体11顶部,侧部光伏板设置于箱体11侧部且与顶部光伏板通过铰链连接,在一些实例中,箱体11顶部安装10块光伏板151,箱体11的前后两侧各安装9块光伏板151,同时,前后两侧的侧部光伏板可通过手动机械的方式朝向远离箱体11的方向展开,最终与顶部光伏板平行,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大光伏板151的受光面积,同时根据实时情况调整光伏板151的具体位置,提高了光伏板151转化电能的效率,同时,侧部的光伏板151可选择地展开或收起,提高了储能设备1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设备1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16,温度控制装置16设置于箱体11上且适于调节容纳空间的温度。由于储能设备1的大部分部件均设置于箱体11的容纳空间内,且这类部件之间采用电连接线束连接,内部的温度会影响其工作效率,温度过高甚至会造成安全隐患。具体地,储能设备1还设置了温度控制装置16,温度控制装置16可以实时调节箱体11内部的温度,保证箱内的温度恒定适宜,以确保储能设备1箱体11内各部件的工作状态,提高了储能设备1的安全性。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储能站包括支撑部17和储能设备1,支撑部17形成有支撑面,储能设备1可选择地支撑于支撑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站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储能设备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储能站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的储能设备1,因此,储能站可以通过储能设备1将产生的电能储存到储能单元12中,并通过充电桩13实现储能站对外界用电设备的供能,实现了储存与充能一体化。同时,储能设备1的至少部分部件收容于箱体11内,能够减少与外界的接触,提高了储能设备1的安全性。此外,支撑部17的构造,使储能设备1不会与地面直接接触,避免了地面环境对储能设备1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储能站的安全性,同时,这样的设计还便于储能站的迁移,提高了储能站的灵活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1),所述箱体(11)内形成有容纳空间;
储能单元(12),所述储能单元(12)收容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充电桩(13),所述充电桩(13)设置于所述箱体(11)上并与所述储能单元(12)连接,所述充电桩(13)适于与外部充电设备连接并为所述外部充电设备供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电装置,所述配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与所述储能单元(12)连接,所述配电装置适于控制或转化所述储能单元(12)所输出的电流和/或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装置包括:储能变流器(141)、配电控制柜(142)和并网柜(143)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能装置,所述充能装置设置于所述箱体(11)并与所述储能单元(12)连接,所述充能装置适于为所述储能单元(12)供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能装置包括:
光伏发电设备,所述光伏发电设备设置于所述箱体(11)上并与所述储能单元(12)连接,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为所述储能单元(12)供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包括:光伏板(151),所述光伏板(151)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11)上以可选择地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设备还包括:光伏逆变器(152),所述光伏逆变器(152)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光伏逆变器(152)与所述光伏板(151)连接并可选择地将所述光伏板(151)所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51)包括:
顶部光伏板,所述顶部光伏板设置于所述箱体(11)顶部;
侧部光伏板,所述侧部光伏板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1)铰链连接,所述侧部光伏板可选择地由所述箱体(11)侧部朝向远离所述箱体(11)侧部展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设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控制装置(16),所述温度控制装置(16)设置于所述箱体(11)上且适于调节所述容纳空间的温度。
10.一种储能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部(17),所述支撑部(17)上形成有支撑面;
储能设备(1),所述储能设备(1)可选择地支撑于所述支撑面,所述储能设备(1)构造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储能设备(1)。
CN202223611626.5U 2022-12-30 2022-12-30 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Active CN219067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1626.5U CN21906792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1626.5U CN21906792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7929U true CN219067929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5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1626.5U Active CN21906792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79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82528B2 (en)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and power quality control in photovoltaic arrays
KR101277185B1 (ko) Dc 마이크로그리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ac 및 dc 복합 마이크로그리드 시스템
KR101141047B1 (ko) 풍력 복합발전 시스템을 위한 통합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142218A1 (ko)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및 시스템 운용 방법
US20170201098A1 (en) Photovoltaic microstorage microinverter
EP2602903A1 (en) Power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02237689A (zh) 在电池和电网之间交换电能的电力交换系统和方法及应用
CN203850910U (zh) 基于直流微电网的电动汽车供电装置
CN102904278A (zh) 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电源
JP2020530974A (ja) 双方向ストレージ及び再生可能電力コンバータ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5811458A (zh) 微电网储能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CN106655455A (zh) 一种景观雨棚以及移动充电系统
CN205646940U (zh) 一种离网型风光储电动汽车充电桩
US9086461B2 (en) Circuit for measuring voltage of battery and power storage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213960017U (zh) 光伏系统
KR101302131B1 (ko) 계통연계형 통합인버터를 가지는 전력공급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력공급방법
CN201518421U (zh) 微网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
WO2018177062A1 (zh) 供电系统和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9067929U (zh) 储能设备及储能站
CN203632239U (zh) 一种营房车光伏电源设备
ITPI20110142A1 (it) Apparato di trasformazione di energia prodotta da fonti rinnovabili e metodo di gestione relativo
EP3182554B1 (en) A system for converting 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into usable energy
CN201466749U (zh) 基于蓄电池组轮换控制的风光互补发电电源装置
CN102035246A (zh) 太阳能/风能混合发电系统
CN211239344U (zh) 风光柴储一体化交直流离网微电网集成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