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6665U - 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6665U
CN219066665U CN202320460911.7U CN202320460911U CN219066665U CN 219066665 U CN219066665 U CN 219066665U CN 202320460911 U CN202320460911 U CN 202320460911U CN 219066665 U CN219066665 U CN 219066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waterproof
pressing
limiting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6091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6091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6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6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6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包括:按动件,其位于机壳表面,按动件包括按压部和传动部,传动部延伸至所述机壳内;防水件,其套接在所述传动部外,所述防水件的顶部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件的底部与极片连接;卡接件,其位于所述按动件与所述防水件之间,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防水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卡接件开设有安装部,所述传动部穿过所述安装部后伸至所述防水件的底部;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按压部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通孔的卡接件,不仅能够对按动件进行固定,防止其从机壳上脱落,同时又能够保证按动件对极片的触发。省略了装饰件对按键的固定,减少了安装步骤,同时也减少了安装空间的占用,进一步增强防水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防水配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的机壳上通常需要设置按键,可以直接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操作,一般地,为了将按键固定在机壳上以防止按键脱落,使用装饰件压在按键上,并利用螺钉等固定在机壳上。
但增加的装饰件组装步骤复杂,所涉及的零件较多,不利于按键的防水。
综上,现需要设计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挡片类结构对按键进行固定,同时也保证了按键的可操作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水按键,包括:
按动件,其位于机壳表面,所述按动件包括按压部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延伸至所述机壳内;
防水件,其套接在所述传动部外,所述防水件的顶部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件的底部与极片连接;
卡接件,其位于所述按动件与所述防水件之间,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防水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卡接件开设有安装部,所述传动部穿过所述安装部后伸至所述防水件的底部;
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按压部设有间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卡接件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开设有T型通孔,所述T型通孔包括横向部与竖向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卡接件位于所述横向部内,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防水件的本体位于竖向部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件的顶部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三连接件,其顶面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卡接件固定连接,其底面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横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防水固定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按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按压部的间隙大于零,所述防水件与所述极片接触,两者间无压力;当所述按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按压部的间隙为零,所述防水件发生形变挤压所述极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对称的弯折件,所述卡接件上设有对称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实现所述按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的切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弯折件的高度,当所述按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弯折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面接触;当所述按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弯折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面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槽型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部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部面积;所述弯折件位于槽型结构内;所述弯折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部面积,以防所述第一限位部脱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水件还设有增强防水部,其为环形凸起结构,所述增强防水部位于所述T型通孔的竖向部;所述按动件的按压部的底面设有倒角,避免与机壳产生摩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在该设备的机壳上安装有上述的按键;所述防水按键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安装孔内,所述防水按键的顶端位于所述机壳外,所述防水按键的底端与所述极片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通孔的卡接件,不仅能够对按动件进行固定,防止其从机壳上脱落,同时又能够保证按动件对极片的触发。省略了装饰件对按键的固定,减少了安装步骤,同时也减少了安装空间的占用,进一步增强防水性能。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防水按键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防水按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防水按键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按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防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防水按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防水按键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按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所述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00-机壳;110-横向部;120-竖向部;200-极片;300-按动件;310-按压部;311-倒角;320-传动部;330-第一连接部;340-第二连接部;350-第一限位部;351-弯折件;400-卡接件;410-安装部;420-第二限位部;500-防水件;510-第三连接件;520-增强防水部;600-第一固定件;700-第二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一种防水按键,其可以集成在空调室内机的机壳上,用于操作开关或复位等命令,亦或是可以应用在空调系统的移动控制终端。
参照图2所示,所述防水按键,包括:
按动件300,其位于机壳100表面,所述按动件300包括按压部310和传动部320,所述传动部320延伸至所述机壳100内;
防水件500,其套接在所述传动部320外,所述防水件500的顶部与所述机壳100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件500的底部与极片200连接;
卡接件400,其位于所述按动件300与所述防水件500之间,所述卡接件400与所述防水件500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卡接件400开设有安装部410,所述传动部320穿过所述安装部410后伸至所述防水件500的底部;
所述卡接件400与所述按压部310设有间隙。
具体地,防水件500的底部具有弹性,传动部320与其接触后,能够使其发生形变,从而对极片200进行触发实现控制命令的发送。
另外,由于卡接件400的设置,可以对按动件300进行固定,防止其从机壳100上脱落,且其与按动件300的按压部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能够保证按动件300的按动及传动的功能,即确保按键功能的使用。所述卡接件400与防水件500固定连接以提高按键的防水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所示,所述机壳100开设有T型通孔,所述T型通孔包括横向部110与竖向部120,所述按压部310与所述卡接件400位于所述横向部110内,所述传动部320与所述防水件500的本体位于竖向部120内。该机壳100内设置T型通孔的目的是为了固定卡接件400和防水件500,具体地,卡接件400首先与防水件500固定连接,然后所述防水件500再通过第二固定件700与机壳100的横向部110固定连接,从而将水阻断在横向部110内,防止其进入竖向部120以对设备内部造成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按动件300,其包括用于用户操作的按压部310,其位于机壳100外,凸出于机壳100或与机壳100的表面齐平;另外该按压部310的侧面,即与所述机壳100靠近的部分设有倒角311,能够有效避免按动件300在下压的过程中与机壳100接触,减小两者间的摩擦。另外,参照图4所示,在按压部310的底面设有安装槽,其用于固定所述传动部320,使得由来自按压部310的压力经传动部320到达防水件500的底部,使其发生形变进而对极片200进行挤压。
所述传动部320包括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所述第一连接部330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40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30和第二连接部34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以增强结构的强度。
具体地,参照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340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30的内径,所以所述第二连接部340的顶部与所述卡接件400的底部抵接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第二连接件340从卡接件340内脱落;另外,所述第一连接部330穿过所述传动件后与所述按压部310固定连接,也就是说卡接件400可以对按动件300进行固定的同时也不会影响按动件300向下的按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卡接件400,参照图6所示,因为其通过第一固定件600与防水件500固定连接,因此其横截面的形状与防水件500的顶部结构相匹配,使得两者间的固定面积最大化,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保证并提高了防水性能。
具体地,该卡接件400的安装部410位于卡接件400的中心位置,该安装部410的内径大小位于第一连接部330的内径和第二连接部340的内径之间,使得第一连接部330在安装部410内上下升降时没有阻力,同时又能避免第二连接部340跟随第一连接部330穿出安装部410,达到限位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防水件500,参照图7所示,所述防水件500的顶部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三连接件510,其顶面通过第一固定件600与所述卡接件400固定连接,其底面通过第二固定件700与所述横向部1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600与所述第二固定件700均为防水固定件。
具体地,防水件500的本体为中空的结构,传动件320位于该中空结构内,并与防水件500的底部接触。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防水件500的防水性能,在其本体的外周设有增强防水部520,继续参照图7所示,该增强防水部520为环形凸起结构,其位于机壳100的竖向部120内,可以与该竖向部120的内壁相接触,从而对经横向部110渗入到竖向部120内的水进行二次阻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所述防水按键的工作原理:
所述按动件30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按键没有按动需求时,即当所述按动件3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接件400与所述按压部310的间隙大于零,也就是说按压部310相对静止,其与卡接件400的间隙此时为最大;所述防水件500与所述极片200接触,两者间无压力,即两者接触但没有相互作用力,极片200不会产生电信号。
当需要按键操作时,即当所述按动件3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接件400与所述按压部310的间隙为零,按压部310带动传动部320一起下降至所述按压部310与卡接件400接触,此时传动部320的底部挤压所述防水件500的底部致使其发生形变,从而对所述极片200挤压。
实施例2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动件300与所述卡接件400扣接以防按动件300从机壳100上脱落,同时可以保证按动件300的按动功能。
具体地,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按动件300还包括第一限位部350,所述第一限位部350设有对称的弯折件351,所述卡接件400上设有对称的第二限位部420,所述第一限位部350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20配合以实现所述按动件3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的切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0所示,对于第一限位部350,其位于按动部310和传动部320之间,三者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具体地,第一限位部350可以是与按动部310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的圆形或方形,且第一限位部350的面积小于按动部310的面积。关键是对称设于第一限位部350两侧的弯折件351,该弯折件分为垂直部和水平部,其中,垂直部与第一限位部350固定连接,水平部与第二限位部420配合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1所示,对于第二限位部420,其位于卡接件400的对称两侧,设置位置与所述弯折件351对应。在该实施例中,卡接件400设有形状与所述第一限位部350相适配的凹槽;具体地,该第二限位部420位于凹槽的两侧。
所述第二限位部420的高度大于所述弯折件351的高度,当所述按动件3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弯折件35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20的顶面接触;当所述按动件30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弯折件35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420的底面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420为槽型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420的顶部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20的底部面积;所述弯折件351位于槽型结构内;所述弯折件35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420的顶部面积,以防所述第一限位部350脱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对于所述防水按键的工作原理:
所述按动件30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按键没有按动需求时,即当所述按动件3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弯折件351与第二限位部420的顶部接触,也就是说按压部310相对静止,所述弯折件351与第二限位部420的底部的距离此时为最大;所述防水件500与所述极片200接触,两者间无压力,即两者接触但没有相互作用力,极片200不会产生电信号。
当需要按键操作时,即当所述按动件3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弯折件351与第二限位部420的底部相接,按压部310带动传动部320一起下降,此时传动部320的底部挤压所述防水件500的底部致使其发生形变,从而对所述极片200挤压。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在该设备的机壳上安装有上述的按键;所述防水按键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安装孔内,所述防水按键的顶端位于所述机壳外,所述防水按键的底端与所述极片接触。在该实施例中,设备可以为空调室外机或用于遥控空调系统的移动终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通孔的卡接件400,不仅能够对按动件300进行固定,防止其从机壳100上脱落,同时又能够保证按动件300对极片200的触发。省略了装饰件对按键的固定,减少了安装步骤,同时也减少了安装空间的占用,进一步增强防水性能。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动件,其位于机壳表面,所述按动件包括按压部和传动部,所述传动部延伸至所述机壳内;
防水件,其套接在所述传动部外,所述防水件的顶部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水件的底部与极片连接;
卡接件,其位于所述按动件与所述防水件之间,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防水件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卡接件开设有安装部,所述传动部穿过所述安装部后伸至所述防水件的底部;
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按压部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内径,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卡接件的底部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开设有T型通孔,所述T型通孔包括横向部与竖向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卡接件位于所述横向部内,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防水件的本体位于竖向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件的顶部设有向外翻转的第三连接件,其顶面通过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卡接件固定连接,其底面通过第二固定件与所述横向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防水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动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按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按压部的间隙大于零,所述防水件与所述极片接触,两者间无压力;当所述按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按压部的间隙为零,所述防水件发生形变挤压所述极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动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对称的弯折件,所述卡接件上设有对称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以实现所述按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间的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弯折件的高度,当所述按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弯折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面接触;当所述按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弯折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部为槽型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部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底部面积;所述弯折件位于槽型结构内;所述弯折件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顶部面积,以防所述第一限位部脱落。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按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件还设有增强防水部,其为环形凸起结构,所述增强防水部位于所述T型通孔的竖向部;所述按动件的按压部的底面设有倒角。
10.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的机壳上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按键;所述防水按键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安装孔内,所述防水按键的顶端位于所述机壳外,所述防水按键的底端与所述极片接触。
CN202320460911.7U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Active CN219066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0911.7U CN219066665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0911.7U CN219066665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6665U true CN219066665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35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60911.7U Active CN219066665U (zh) 2023-03-10 2023-03-10 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6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63943A1 (en) Key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96505A (zh) 智能终端
CN219066665U (zh) 一种防水按键及设备
US20100175974A1 (en) Low profile multi-directional key unit structure
CN114360952B (zh) 一种带有防误触按键结构的便携式通讯设备
CN113422992B (zh) 遥控器和电子系统
CN216084680U (zh) 按键结构和电子设备
CN211507460U (zh) 一种防水按键及电子设备
CN215600270U (zh) 一种易于按压的按键
CN219606998U (zh) 一种手电筒挡位切换结构
CN111385401B (zh) 一种防水侧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2772020U (zh) 一种报警开关
CN220776215U (zh) 遥控装置
CN214043554U (zh) 漏电保护器
CN219145887U (zh) 电器遥控器
CN217521877U (zh) 一种双按键控制结构及其移动照明设备
CN219534356U (zh) 按键组件以及控制器
CN217114182U (zh) 按键结构和遥控器
CN214542763U (zh) 压板自动闭锁装置及其的闭锁模块、传导模块
CN107780145B (zh) 一种柔性防水按键以及洗衣机
CN221079866U (zh) 一种气雾生成装置的按键安装结构及气雾生成装置
CN214527487U (zh) 一种新型紧急电动运行装置
CN214478226U (zh) 压板自动闭锁装置及其的闭锁模块、传导模块
CN221008827U (zh) 电子设备
CN215007987U (zh) 按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