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5939U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5939U
CN219065939U CN202223316789.0U CN202223316789U CN219065939U CN 219065939 U CN219065939 U CN 219065939U CN 202223316789 U CN202223316789 U CN 202223316789U CN 219065939 U CN219065939 U CN 2190659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ght
substrate
backlight module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678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678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59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59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59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以及背板,背板包括背板底板,导光板和灯条设置在背板底板上,且灯条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应;灯条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多个发光源,第二基板与背板底板平行设置,第一基板垂直连接于第二基板,多个发光源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基板设置有走线区以及多个避开走线区的开孔区,背板底板远离导光板的一侧对应的设置有多个限位件,背板底板的限位件穿过第一基板的开孔区使背板与灯条卡扣连接。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通过以上灯条和背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入光侧的边框,同时还可以优化灯条走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车载显示装置也越来越引起大众注意,车载显示装置的外框也逐渐趋向于窄边框化的方向发展。
现有技术中,车载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大多采用侧入式背光模组,即将背光源LED灯条设于液晶显示面板侧后方的背板边缘,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一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显示面板。
图1是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10包括:背板11、灯条12、反射片13、导光板14、光学膜片组15、中框16。该背板11包括背板底板以及围设于该背板底板四周的背板侧板。该反射片13、该导光板14、该光学膜片组15依次叠设于该背板底板的上方。该灯条12粘附于一侧的该背板侧板的内侧,该灯条12的出光面与该导光板14的入光面相对应。该中框16的侧壁设置在该背板侧板的外侧,该中框16的上部抵靠于该背板11朝向该灯条12的顶部上,并与该光学膜片组15接触。
然而,由于现有的背光模组结构中,将该灯条12设置于该背板侧板和该导光板14之间,会使背光源一侧占用较大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背光模组的进一步窄边化设计,致使其无法达到极致窄边框。因此,如何实现背光模组的进一步窄边框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人针对上述显示装置设计中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不能满足现在窄边框化显示装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以及背板,该背板包括背板底板,该导光板设置在该背板底板上,该灯条设置于该背板底板的入光侧,该灯条的出光面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应;该灯条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多个发光源,该第二基板与该背板底板平行设置,该第一基板垂直连接于该第二基板,多个该发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二基板设置有走线区以及多个避开该走线区的开孔区,该背板底板在靠近该入光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限位件,该背板底板的限位件穿过该第一基板的开孔区使该背板与该灯条卡扣连接。
优选地,该第一基板或者该第二基板上至少包括一个正极连接端和一个负极连接端,该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还分别通过多条连接走线与一个或多个该发光源电连接,多条该连接走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的走线区以及该第二基板的走线区内。
优选地,该灯条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均为铝基板。
优选地,该背板底板的非入光侧均设置有与该背板底板垂直连接的第一背板侧板。
优选地,该背板底板的入光侧还设置有与该背板底板垂直连接的第二背板侧板,该第二背板侧板至少设置有一个开槽,该灯条的第一基板容置于该开槽处。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该导光板上方的中框,该中框包括中框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垂直连接于该中框本体的弯折部,该弯折部与该灯条的第一基板相对设置,该弯折部设置有多个卡口,该第一基板远离该发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勾,该中框与该灯条通过该卡口和该卡勾卡扣连接;
其中,该中框本体的下表面与该第一背板侧板的顶面相抵接。
优选地,该背板底板远离该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槽,至少两个该限位槽之间形成该限位件,该限位件的顶面与该背板底板的表面平齐。
优选地,该背板底板靠近该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包,多个该凸包与多个该限位槽一体成型,该凸包抵接于该导光板以限制该导光板在入光方向的位移。
优选地,还包括反射片以及光学膜片组;该反射片设置于该导光板和该背板底板之间,该光学膜片组设置于该导光板远离该反射片的一侧,该光学膜片组包括棱镜片、增亮膜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具体公开的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公开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以及背板,该背板包括背板底板,该导光板设置在该背板底板上,该灯条设置于该背板的入光侧,该灯条的出光面与该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应;该灯条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多个发光源,该第二基板与该背板底板平行设置,该第一基板垂直连接于该第二基板,多个该发光源设置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二基板设置有走线区以及多个避开该走线区的开孔区,该背板底板远离该导光板的一侧对应的设置有多个限位件,该背板底板的限位件穿过该第一基板的开孔区使该背板与该灯条卡扣连接。通过以上灯条和背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入光侧模组的边框,同时还可以优化灯条走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中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背光模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背光模组中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板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中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100,该背光模组100例如是侧入式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100包括灯条120、导光板140以及背板110,该背板110包括背板底板111,该导光板140设置在该背板底板111上,该灯条120设置于该背板底板的入光侧,该灯条120的出光面与该导光板140的入光面相对应。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灯条120包括第一基板121、第二基板122以及多个发光源125,该第二基板122与该背板底板111平行设置,该第一基板121垂直连接于该第二基板122,多个该发光源125间隔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21上,该第二基板122设置有走线区(图中未示出)以及多个避开该走线区的开孔区123(如图4所示),该背板底板111在靠近入光侧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限位件115(如图2所示)。该发光源125例如为LED发光芯片。
在本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设置在该导光板140上方的中框160,该中框160包括中框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垂直连接于该中框本体的弯折部,该弯折部与该灯条120的第一基板121相对设置,该弯折部设置有多个卡口(图中未示出),该第一基板121远离该发光源125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勾(图中未示出),该中框160与该灯条120通过该卡口和该卡勾卡扣连接。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示例性地只设置了一根该灯条120,并仅示例性地在该第二基板122的两端及中间共设置了3个该开孔区123,并在该背板底板111上对应的设置了3个限位件115。以上数量仅为示例性说明,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设置灯条、开孔区和限位件的数量,在此不作限制。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背板底板111的限位件115设置在远离该导光板140的一侧,该背板底板111远离该导光板140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限位槽114,两个该限位槽114之间形成凸起的该限位件115,该限位件115的顶面与该背板底板111的下表面平齐。该背板底板111的限位件115穿过该第一基板121的该开孔区123使该背板110与该灯条120卡扣连接。具体地,多个该限位槽114与多个该限位件115一体成型。
以现有技术中厚度0.8mm的背板侧板为例,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100,取消原灯条处的背板侧板,边框(border)至少可以减少0.5mm以上,可以进一步实现背光模组的窄边框设计。同时,该背光模组100将该灯条120和该背板110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结构,也有利于整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件115例如为铆柱结构,该背板110与该灯条120通过铆柱结构插入该开孔区123相互固定,还可以起到限位该灯条120的作用,控制该灯条120的X、Y轴向的移动,即可以控制该灯条120发出的光位于需要的位置。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成边框(border)不变,增大灯条与AA区(导光板)的A值,也有效改善入光侧Hotspot、漏光等问题,改善背光模组的品味。
在其它实施例中,该背板底板111的限位件115也可以设置在靠近该导光板140的一侧,即在该背板底板111靠近该导光板14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槽,两个该限位槽之间形成该限位件,该限位件的顶面与该背板底板111的上表面平齐。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板121或者该第二基板122上至少包括一个正极连接端(图中未示出)和一个负极连接端(图中未示出),该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还分别通过多条连接走线(图中未示出)与一个或多个该发光源125电连接,多条该连接走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21的走线区以及该第二基板122的走线区内。
以设置有9颗该LED发光芯片(3并3串)的灯条走线作说明。该灯条120包括多条该连接走线,多条该连接走线分两种情况:
①非插花打件:每串上的3颗该LED发光芯片连续打件,最后该LED发光芯片上方只需3条与负极连接端连接的连接走线。
②插花打件:每串上的3颗该LED发光芯片跳着、间隔开件,需9条与负极连接端连接的连接走线。插花打件可以避免其中一条线路的LED发光芯片坏了,造成一片区域发暗。
由上可知,灯条设计一般会优先插花打件方案,而插花打件需求灯条的宽度比非插花打件需求灯条的宽度更宽;同时,当设计LED发光芯片颗数较多时,需求灯条的宽度要求也会更宽。
在本实施例中,该灯条120包括该第一基板121和该第二基板122,该第一基板121和该第二基板122均设置有走线区,且该灯条120的多条该连接走线设置于该第一基板121的走线区以及该第二基板122的走线区内。本实施例公开的该灯条120将该第一基板121和该第二基板122连通起来,可以增加走线空间,可以进一步优化灯条走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背板底板111的非入光侧均设置有与该背板底板111垂直连接的第一背板侧板112,该第一背板侧板112与该中框本体的下表面相抵接。该背板底板111的入光侧还设置有与该背板底板111垂直连接的第二背板侧板113,该第二背板侧板设置有一个开槽1131,该灯条120的第一基板121容置于该开槽1131处。
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该背板底板111的非入光侧设置有该第一背板侧板112,不在该背板底板111的入光侧设置该第二背板侧板113,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该灯条120的第一基板121与第二基板122均为铝基板,该第一基板121和该第二基板122可以通过焊接成型。采用铝基板散热较好,本实施例公开的该背光模组100中,该灯条120的第一基板121的外表面直接与该中框160的弯折部贴合,该灯条120的第二基板122的一部分直接与该背板底板111卡合,另一部分直接外露,散热性能更好。
在本实施例中,该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反射片130以及光学膜片组150;该反射片130设置于该导光板140和该背板底板111之间,该光学膜片组150设置于该导光板140远离该反射片130的一侧,该光学膜片组150包括棱镜片、增亮膜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以上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公开的该背光模组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通过以上灯条和背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入光侧模组的边框,同时还可以优化灯条走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和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背光模组中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背光模组中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同,相同结构不再赘述,两者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中该灯条120’和该背板1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100中该灯条120和该背板110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该背板110’的背板底板111的入光侧还设置有与该背板底板111垂直连接的第二背板侧板113’,该第二背板侧板113’设置有两个开槽1131’,如图5所示,两个该开槽1131分别位于该第二背板侧板’的两侧。相应地,该灯条120’的第一基板121’也设置有一个开口1211’,该灯条120’的第一基板121’容置于两个该开槽1131’处。通过组装,两个该开槽1131’之间的该第二背板侧板113’正好卡合在该灯条120’的开口1211’处,进一步增强了该背光模组的稳定性。
同时,两个该开槽1131’之间的该第二背板侧板113’还与该中框本体的下表面相抵接,可以进一步加强该背光模组入光侧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公开的该背光模组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通过以上灯条和背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入光侧模组的边框,还可以进一步增强该背光模组的稳定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和市场竞争力。
实施例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公开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同,相同结构不再赘述,两者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100”中该背板110”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100中该背板110的结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该背板110”的背板底板111”靠近该导光板14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包116”,多个该凸包116”与多个该限位件115一体成型。具体地,该背板底板111”在入光侧的两端和中间分别设置一个该凸包116”。通过组装,三个该凸包116”抵接于该导光板140以限制该导光板140在入光方向的位移。
在其它实施例中,多个该凸包116”也可以与多个该限位件115以及多个该限位槽114一体成型,在此不作限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公开的该背光模组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通过以上灯条和背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减小入光侧模组的边框,同时还可以优化灯条走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功能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对该背板的进一步设置,在实现与该灯条的连接结构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对该导光板的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模组品味。
实施例四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公开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一公开的背光模组100,以及位于该背光模组100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200,该背光模组100的该中框用于承载该液晶显示面板200,该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四周贴附有遮光胶带300。该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具体设置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公开的显示装置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公开的显示装置包括如上实施例公开的背光模组,并具有如上所述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内容,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灯条、导光板以及背板,所述背板包括背板底板,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背板底板上,所述灯条设置于所述背板底板的入光侧,所述灯条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多个发光源,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背板底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基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基板,多个所述发光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基板设置有走线区以及多个避开所述走线区的开孔区,所述背板底板在靠近所述入光侧的位置设置有多个限位件,所述背板底板的限位件穿过所述第一基板的开孔区使所述背板与所述灯条卡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或者所述第二基板上至少包括一个正极连接端和一个负极连接端,所述正极连接端和负极连接端还分别通过多条连接走线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发光源电连接,多条所述连接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走线区以及所述第二基板的走线区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条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均为铝基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底板的非入光侧均设置有与所述背板底板垂直连接的第一背板侧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底板的入光侧还设置有与所述背板底板垂直连接的第二背板侧板,所述第二背板侧板至少设置有一个开槽,所述灯条的第一基板容置于所述开槽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中框,所述中框包括中框本体以及至少一个垂直连接于所述中框本体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灯条的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弯折部设置有多个卡口,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发光源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卡勾,所述中框与所述灯条通过所述卡口和所述卡勾卡扣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底板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限位槽,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形成所述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顶面与所述背板底板的表面平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底板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凸包,多个所述凸包与多个所述限位件一体成型,所述凸包抵接于所述导光板以限制所述导光板在入光方向的位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片以及光学膜片组;所述反射片设置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背板底板之间,所述光学膜片组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棱镜片、增亮膜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的液晶显示面板。
CN202223316789.0U 2022-12-09 2022-12-0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0659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6789.0U CN219065939U (zh) 2022-12-09 2022-12-0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6789.0U CN219065939U (zh) 2022-12-09 2022-12-0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5939U true CN219065939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2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6789.0U Active CN219065939U (zh) 2022-12-09 2022-12-09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59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89212B2 (ja)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US8636401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20080100775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090100201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CN107991810B (zh) 背光源和液晶显示器
US7172327B2 (en) Light-guide-plate structure
US20080266905A1 (en) Wire-guiding structure for a LED backlight module
CN214041938U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TWI420202B (zh) 側面入光式背光模組
US20130128190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Device
US8226286B2 (en)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US8398286B2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P2330339B1 (en)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EP2345837A1 (en) Illuminating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US20040151006A1 (en) Backlight device for light emitting diode
CN212009229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9065939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070101946A (ko)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US20080259609A1 (en) Led lamp assembly
KR101577231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15416193U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1787991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690995U (zh) 一种异形结构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15248513A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1191950A (zh) 液晶显示器与背光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