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3601U - 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3601U
CN219063601U CN202223506513.9U CN202223506513U CN219063601U CN 219063601 U CN219063601 U CN 219063601U CN 202223506513 U CN202223506513 U CN 202223506513U CN 219063601 U CN219063601 U CN 219063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over plate
water receiving
indoor unit
exchan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0651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
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xi Kaiyue Cold And War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xi Kaiyue Cold And War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xi Kaiyue Cold And War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xi Kaiyue Cold And War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0651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36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3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36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元和至少一个接水件;接水件对应在换热单元下方,接水件为多个时,相邻两个接水件相连通;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主管道和与主管道相连通的多个支管道,支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翅片;所有换热单元表面积最大的两侧相对面中,一侧为朝向室内机安装面的安装侧,另一侧覆盖有覆盖板,且覆盖板与翅片之间具有间隙。空气自然对流交换,可根据需要在室内墙面或其他设施表面安装即可,换热单元和接水件的数量根据每个房间里安装面的大小来匹配设置,避免了以往大量暗装工程以及明装工程不美观性,安装方便,构造简单,利于后期维护,外表隐蔽且美观。

Description

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的空调大多是利用制冷剂在压缩机作用下蒸发或凝结,进行吸热和放热,通过室内机的风机吹出冷风或热风,从而实现室内降温或升温。但这种使室内空气强制对流的方式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不适感,尤其是吹冷风时,受风感较强,容易头疼、受凉等。
也有的采用辐射式的调温方式,利用水作为冷热源,在墙内或地板下面铺设毛细管网,借助墙面和地面的热辐射来实现室内调温,不向外吹风,但目前这种方式大多用于取暖,因为制冷会产生冷凝水,埋在墙内和地板下面难以处理冷凝水问题,而且这种方式的工程量较大,需在建筑初期就将其安装到建筑设施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空调难以兼具无风感和方便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风空调室内机,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元和至少一个接水件;接水件对应在换热单元下方,接水件为多个时,相邻两个接水件相连通;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主管道和与主管道相连通的多个支管道,支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翅片;所有换热单元表面积最大的两侧相对面中,一侧为朝向室内机安装面的安装侧,另一侧覆盖有覆盖板,且覆盖板与翅片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进一步地可选方案,所述主管道为一个时,多个支管道并排设置,且所有支管道的同一端连接至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为多个时,多个主管道相互平行,每相邻两个主管道之间并排设置多个所述支管道。
作为进一步地可选方案,所述接水件内设置有支撑对应换热单元的支撑件。
作为进一步地可选方案,所述覆盖板朝向换热单元的表面具有保温层。
作为进一步地可选方案,还包括结构件,所述覆盖板通过结构件固定在所有换热单元外侧。
作为进一步地可选方案,所述结构件的一端用于固定到室内机安装面和/或换热单元,另一端固定所述覆盖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风空调室内机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面,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无风空调室内机,覆盖板与安装面相对,翅片与安装面之间也具有间隙,接水件安装至安装面;换热单元位于覆盖板与安装面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空腔与室内空气相通。
作为进一步地可选方案,所述安装面为墙面或家具立面。
作为进一步地可选方案,所述安装面为墙面时,对应覆盖换热单元处的覆盖板顶部与吊顶之间、覆盖板底部与地面之间均具有间距;换热单元上下两端处的覆盖板与安装面之间形成敞开式结构。
作为进一步地可选方案,所述安装面上对应换热单元处固定有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将换热单元安装到室内机所需安装的位置,接水件对应收集换热单元产生的冷凝水,接水件内的冷凝水可通过设置排水管路等方式排放,覆盖板覆盖在换热单元换热面最大的一侧的外部,起到遮挡和装饰作用的同时,使换热单元处于安装位置表面与覆盖板之间,并与室内相通,利用支管道和翅片实现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空气自然对流交换,无须风机,没有吹风感,而且可根据需要在室内墙面或其他设施表面安装即可,换热单元其他表面外侧也可设置覆盖板,换热单元和接水件的数量根据每个房间里安装面的大小来匹配设置,避免了以往大量暗装工程以及明装工程不美观性,安装方便,构造简单,利于后期维护,外表隐蔽且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风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接水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风空调室内机的一种安装结构,为清楚展示安装处的结构而未示意出覆盖板;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风空调室内机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出部分覆盖板;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风空调室内机的又一种安装结构,为清楚展示安装处的结构而未示意出覆盖板。
图中:1-换热单元;2-接水件;3-覆盖板;4-支管道;5-主管道;6-翅片;7-支撑件;8-保温层;9-保温板;10-龙骨架;11-定位件;12-耳板;13-卡扣;14-安装面;15-间距;16-定位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风空调室内机,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元1和至少一个接水件2;接水件2对应在换热单元1下方,接水件2为多个时,相邻两个接水件2相连通;换热单元1包括至少一个主管道5和与主管道5相连通的多个支管道4,支管道4的表面设置有翅片6;所有换热单元1表面积最大的两侧相对面中,一侧为朝向室内机安装面的安装侧,另一侧覆盖有覆盖板3,且覆盖板3与翅片6之间具有间隙。
设置多个换热单元1时,多个换热单元1沿着室内机安装面14间隔分布,覆盖板3处于所有换热单元1中换热面最大的一侧,以覆盖换热单元1,形成换热单元1的上下两方与室内空气是相通的状态。每个房间可根据空间大小及安装面14情况来设置相应数量的换热单元1和接水件2,室内机同样连接有通至室外水箱的进水管和回水管,水源经进水管进入换热单元1,通过换热单元1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经回水管回水。各换热单元1之间并联,即各换热单元1分别连接至进水管和回水管。接水件2的外表面可设置有保温层8,防止接水件2外表面结水。接水件2可设置为取出的方式倒掉冷凝水,也可以设置排放管路来排冷凝水,设置排放管路与接水件2连通时,排放管路可以靠水的自重排出,也可以是在排放管路设置水泵将接水件2内的水抽出。安装后覆盖板3即朝向用户,可以是木板,石材,瓷砖,铝板等各种装饰材料,空调的控制面板可安装在覆盖板3上,覆盖板3朝向换热单元1的表面具有保温层,起到隔热作用,可以采用铝箔,保温层的设置能够防止在覆盖板3表面结水而影响用户体验,避免给用户造成维护负担。根据情况需要,换热单元1的另一相对面外部也可设置覆盖板3,起到遮挡装饰作用,室内机安装好后,换热单元1的换热气流与室内空气相通即可。
主管道5为一个时,多个支管道4并排设置,且所有支管道4的同一端连接至主管道5;主管道5为多个时,多个主管道5相互平行,每相邻两个主管道5之间并排设置多个支管道4。所有换热单元1的主管道5和支管道4可均处于同一竖直面,利于保证适宜的安装厚度。本实施例以上下分布两个主管道5为例,当然也可左右分布,本实施例中下方的主管道5具有进水端,上方的所述主管道5具有回水端,即上方的主管道5连通至空调的回水管,下方的主管道5连通至进水管,即从换热单元1的下端进水,通过下方的主管道5流经并排的多个支管道4后,进入上方的主管道5,再经回水管回到设置在室外的水箱,支管道这样保证了水流经支管道4的时间,使水能够在支管道4内有适宜的时间边流动变换热,保证了换热效率。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上端进水、下端回水等方式。
接水件2内可设置有支撑对应换热单元1的支撑件7,具体可在支撑件7上设置与下方的主管道5适配的卡口。接水件2也可直接固定安装到室内机的安装面上。支管道4和翅片6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利用了支管道4间的间隙和支管道4与翅片6间的间隙以及翅片6间的间隙实现冷热空气的流动。
本室内机还包括结构件,覆盖板3通过结构件固定在所有换热单元1外侧。该结构件的一端用于固定到安装面14和/或固定到换热单元1,另一端固定所述覆盖板3,具体可为螺钉连接等。也可以是覆盖板3通过该结构件直接与换热单元1可拆卸连接。
结构件可以是若干卡扣13,见图4,卡扣13与翅片6相卡合,覆盖板3固定连接至卡扣13,如胶接或螺钉连接等,这样可根据需要在相应位置卡上卡扣13,灵活性较强,也便于安装。卡扣13可为U形,U形的开口朝向翅片6并卡在翅片6的两侧,开口的相背面则提供了用于固定覆盖板3的安装表面,也可为T形等对应卡在翅片6表面的凹槽内。
结构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方式,可以是龙骨架10或若干耳板12,结构件的一端为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端,可用于与安装面14相固定,另一端固定覆盖板3。结构件为龙骨架10时,见图5,所有换热单元1和接水件2处于龙骨架10内,覆盖板3固定于龙骨架10的一侧,龙骨架10的另一侧用于固定至安装面14,稳定性好;换热单元1的上方可对应设置有辅助的定位件11,定位件11的一端为固定安装端,可用于固定到安装面14,另一端为定位钩16,用于匹配定位换热单元1的上端,即勾住换热单元1的上端,方便安装时的定位并增强稳固性,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定位件11。结构件为耳板12时,见图6,耳板12的一端为用于安装固定的固定端,另一端固定覆盖板3,中部可固定于翅片6,这样通过耳板12可同时固定换热单元1和覆盖板3,不需要设置定位件11,安装便捷。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风空调室内机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面14,和如上所述的无风空调室内机,覆盖板3与安装面14相对,翅片6与安装面14之间也具有间隙,接水件2安装至安装面14;换热单元1位于覆盖板3与安装面14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空腔与室内空气相通。
覆盖板3与安装面14之间形成了有位于换热单元1上下两方的换热气流口。安装面14可为墙面或家具立面等。安装面14为墙面时,见图5、图6,图中安装面14的顶部为吊顶示意,对应覆盖换热单元1处的覆盖板3顶部与吊顶之间、覆盖板3底部与地面之间均具有间距15;换热单元1上下两端处的覆盖板3与安装面14之间形成敞开式结构,则敞开处使其与室内空气相通,作为换热气流口,即敞开处和安装后的该间距15利于换热气流的流动,使冷热空气经此流通,此时进水管和回水管可隐藏设置在吊顶内。安装面14为家具立面时,见图4,同样可通过换热单元1的上下两方进行与室内空气间的流通。安装面14上对应换热单元1处固定有保温板9,可采用铝箔,以进行隔热,防止覆盖板3上产生冷凝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无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元和至少一个接水件;接水件对应在换热单元下方,接水件为多个时,相邻两个接水件相连通;换热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主管道和与主管道相连通的多个支管道,支管道的表面设置有翅片;所有换热单元表面积最大的两侧相对面中,一侧为朝向室内机安装面的安装侧,另一侧覆盖有覆盖板,且覆盖板与翅片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为一个时,多个支管道并排设置,且所有支管道的同一端连接至主管道;所述主管道为多个时,多个主管道相互平行,每相邻两个主管道之间并排设置多个所述支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件内设置有支撑对应换热单元的支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板朝向换热单元的表面具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件,所述覆盖板通过结构件固定在所有换热单元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风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的一端用于固定到室内机安装面和/或换热单元,另一端固定所述覆盖板。
7.无风空调室内机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风空调室内机,覆盖板与安装面相对,翅片与安装面之间也具有间隙,接水件安装至安装面;换热单元位于覆盖板与安装面之间形成的空腔内,空腔与室内空气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为墙面或家具立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为墙面时,对应覆盖换热单元处的覆盖板顶部与吊顶之间、覆盖板底部与地面之间均具有间距;换热单元上下两端处的覆盖板与安装面之间形成敞开式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面上对应换热单元处固定有保温板。
CN202223506513.9U 2022-12-27 2022-12-27 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Active CN2190636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6513.9U CN219063601U (zh) 2022-12-27 2022-12-27 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06513.9U CN219063601U (zh) 2022-12-27 2022-12-27 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3601U true CN219063601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4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06513.9U Active CN219063601U (zh) 2022-12-27 2022-12-27 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36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2944B2 (en) Combined potable water-surface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US20080086981A1 (en) Composite Hybrid Panel, or Building Element for Combined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US20170122580A1 (en) Modular building utiliti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767990B2 (en) Facade panel conditioning system
US9410706B2 (en) Modular heating structure that can be fitted to the interior walls of buildings
CN103398507A (zh) 一种热泵系统及空调机
CN201285123Y (zh) 一种全水毛细管网空调系统
DK2394103T3 (en) Building and method of tempering and ventilating the building
EP3204574A1 (en) Building structure for a multi-story building
CN219063601U (zh) 无风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LT3350B (en) Radiant or radiant-ventilating airconditioning prefabricated elements and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ation including said elements
JP5913151B2 (ja) 冷暖房換気システム
RU129971U1 (ru) Палаточный городок с системой воздушного отопления для временного проживания людей в экстремальных условиях
CN219199342U (zh) 自然对流的空调末端装置及空调墙
JP5369260B2 (ja) 空気熱交換システム及び使用する空気熱交換器
CN219318544U (zh) 空调室内机模块、无风空调及隔断墙
CN219318543U (zh) 室内明装换热组件及无风空调
CN207622192U (zh) 节能型墙体式室内空调装置
CA2772766A1 (en) Modular building utiliti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8993520U (zh) 无噪音卧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安装结构
CN219177946U (zh) 柜式无风空调末端
CN219177835U (zh) 空调室内机的集成安装换热装置
JP3759777B2 (ja) 天井空調装置
US20230408113A1 (en) Hydronic Assembly for Providing Heating, Cooling, and Ventilation
CN216244657U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