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2039U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2039U
CN219062039U CN202320366938.XU CN202320366938U CN219062039U CN 219062039 U CN219062039 U CN 219062039U CN 202320366938 U CN202320366938 U CN 202320366938U CN 219062039 U CN219062039 U CN 219062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air
supply device
outlet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69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伟锦
潘文康
曾庆河
康瑞祥
罗炜智
邱水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669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2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2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2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壳体、风道件、电连接线和收线组件,风道件可伸缩的设于壳体上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风道件上具有风道以及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其中,风道件在第一位置伸出壳体的长度大于风道件在第二位置伸出壳体的长度;电连接线的一端与风道件内的用电模块连接;收线组件设于壳体内,收线组件与电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收线组件被构造成在风道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收纳电连接线,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释放电连接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所占空间较小,同时避免因风道件的缩回导致电连接线缠绕扭曲,造成电连接线损伤。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市面上出现各种不同的送风装置。但是现有市面上的送风装置整机的高度不可调节,其结构无法伸缩而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空间,且其需要的包装材料多,在运输时占用的运输空间多,导致运输成本无法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所占空间较小,且可靠性较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包括壳体、风道件、电连接线和收线组件,所述风道件可伸缩的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风道件上具有风道以及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其中,所述风道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大于所述风道件在所述第二位置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所述电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风道件内的用电模块连接;所述收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收线组件与所述电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线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风道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收纳所述电连接线,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释放所述电连接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通过将风道件可伸缩的设于壳体上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可以调节整个送风装置的高度,减小送风装置所占的空间,减少送风装置需要的包装材料,且可以减小在运输时所占的运输空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另外通过设置收线组件可以使风道件在伸缩过程中电连接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满足用电模块与壳体间的连接关系的同时避免因风道件的缩回导致电连接线缠绕扭曲,造成电连接线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收线组件包括卷轮和驱动件,所述电连接线的远离所述用电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卷轮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卷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轮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卷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装置还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具有贯穿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具有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周壁上具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耳与所述安装凸起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件为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卷轮和所述壳体连接以驱动所述卷轮沿收线方向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轮的外周壁上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沿所述卷轮的周向方向延伸为环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电模块设于所述风道件的距离所述壳体最远的一端,所述电连接线的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道件上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出线口,用于所述电连接线从所述风道内伸出与所述用电模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处设有胶塞,所述电连接线位于所述胶塞和所述出线口的内壁之间且与所述胶塞过盈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塞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出线口内,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出线口外且支撑于形成所述出线口的壁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出线口的壁面上具有卡勾,所述卡勾卡设于所述第二段的背离所述第一段的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风道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风道件位于第二位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其中风道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其中风道件位于第二位置;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其中风道件位于第一位置;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座、电连接线与收线组件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座、电连接线与收线组件的爆炸分解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右侧的剖视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右侧的另一处的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B处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安装座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00、送风装置;
10、壳体;11、螺钉柱;12、定位孔;
20、风道件;21、出风口;22、用电模块;23、胶塞;231、第一段;232、第二段;24、卡勾;25、出线口;26、风道;
30、电连接线;
40、收线组件;41、卷轮;411、绕线槽;412、非圆孔;42、驱动件;421、非圆轴;422、凸台;423、安装凸耳;43、驱动电机;
5、电机座;51、固定部;511、过孔套;512、定位柱;52、安装部;521、安装孔;522、凹槽;523、安装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0,包括:壳体10、风道件20、电连接线30和收线组件40。风道件20可伸缩的设于壳体10上以在第一位置(如图2和图4所示的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的位置)之间切换,其中,风道件20在第一位置伸出壳体10的长度大于风道件20在第二位置伸出壳体10的长度,使送风装置100的高度可以调节。在第二位置时,风道件20的部分位于壳体10内部,使送风装置100所占的空间减小,送风装置100需要的包装材料减少,且在运输时所占的运输空间较小,降低了运输成本。风道件20上具有风道以及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21,可以通过风道件20上的出风口21向外送风。
电连接线30的一端与风道件20内的用电模块22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电连接线30与用电模块22之间的电连接,电连接线30的另一端可以与壳体10内的供电模块例如电池或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或电路板等电连接,从而通过电连接线30可以为用电模块22供电,且使用电模块22具有操作性。如图3和图4所示,收线组件40设于壳体10内,收线组件40与电连接线30的另一端连接,从而固定电连接线30的远离用电模块22的一端,保证电连接线30在壳体10内固定的可靠性,从而避免电连接线30与供电模块断开。收线组件40被构造成在风道件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收纳电连接线30,使得风道件20缩回时电连接线30处于绷紧状态,不会因风道件20的缩回导致电连接线30缠绕扭曲,造成电连接线30损伤,收线组件40还被构造成在风道件2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释放电连接线30,满足用电模块22与供电模块间的距离关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0,通过将风道件20可伸缩的设于壳体10上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可以调节整个送风装置100的高度,减小送风装置100所占的空间,减少送风装置100需要的包装材料,且可以减小在运输时所占的运输空间,降低了运输成本;另外通过设置收线组件40可以使风道件20在伸缩过程中电连接线30始终处于绷紧状态,满足用电模块22与壳体10间的连接关系的同时避免因风道件20的缩回导致电连接线30缠绕扭曲,造成电连接线30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收线组件40包括:卷轮41与驱动件42,电连接线30的远离用电模块22的一端与卷轮41连接,从而将电连接线30的远离用电模块22的一端固定在卷轮41上。驱动件42与卷轮41连接,用于驱动卷轮41转动,在风道件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驱动件42驱动卷轮41转动,可以将电连接线30收纳在卷轮41上,使得电连接线30处于绷紧状态,避免电连接线30干涉风道件20的运动,且避免因风道件20的缩回导致电连接线30缠绕扭曲,造成电连接线30损伤;在风道件2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驱动件42反方向驱动卷轮41转动,电连接线30得到释放,可以随着风道件2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不会阻碍风道件20的运动,且使得风道件20伸出时电连接线30也处于绷紧状态,不会因电连接线30的过度伸出产生扭曲缠绕,造成电连接线30损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驱动件42为驱动电机43,驱动电机43设于壳体10内,驱动电机43与壳体10通过紧固件连接,卷轮41与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43上的输出轴为非圆轴421,卷轮41上具有与之相对的非圆孔412,驱动电机43上的非圆轴421与卷轮41上的非圆孔412配合。在风道件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驱动电机43上的非圆轴421顺时针旋转,带动与之配合的卷轮41顺时针旋转,使电连接线30收纳在卷轮41上;在风道件2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驱动电机43上的非圆轴421逆时针旋转,带动与之配合的卷轮41逆时针旋转,使电连接线30从卷轮41上释放,电连接线30的一端能够随着风道件20伸出到第一位置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送风装置100还包括电机座5,电机座5设于壳体10内,电机座5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51和安装部52,固定部51与壳体10连接,驱动电机43设于安装部52上。驱动电机43可以通过电机座5与壳体10相连,使驱动电机43与壳体10的连接强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安装部52具有贯穿安装部52的安装孔521,安装孔521的内壁上具有沿安装孔5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522,驱动电机43设于安装孔521内,驱动电机43的外周壁上具有与凹槽522配合的凸台422。通过将驱动电机43安装到安装孔521内,且驱动电机43上的凸台422与安装孔521内的凹槽522配合,在驱动电机43的周向方向上对驱动电机进行限位,使驱动电机43的位置更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10和图11所示,驱动电机43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耳423,安装部52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起523,安装凸耳423与安装凸起523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使用紧固件连接安装凸耳423和安装凸起523,可以使驱动电机43和安装部52通过紧固件连接,可以在驱动电机43的轴向方向上对驱动电机43进行限位,使驱动电机43的位置更加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11所示,安装凸耳423为沿驱动电机43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安装凸起523为一一对应的多个。通过设置多个沿驱动电机43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安装凸耳423和安装凸起523,可以在多个位置进行紧固件连接,可以使驱动电机43与安装部52的连接更加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壳体10上具有螺钉柱11,固定部51上具有过孔套511,过孔套511套设于螺钉柱11上且与螺钉柱11通过紧固件连接,此时固定部51在送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上得到限位,从而使驱动电机43在送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上得到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所示,固定部51上具有定位柱512,壳体10上具有与定位柱512配合的定位孔12。在将电机座5装配到壳体10上时,可以通过定位柱512使电机座5得到快速定位,使电机座5的装配较为简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卷轮41可转动地设于壳体10上,驱动件42为卷簧,卷簧的两端分别与卷轮41和壳体10连接以驱动卷轮41沿收线方向转动。在风道件2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电连接线30在风道件20的带动下向第一位置处伸出,缠绕在卷轮41上的电连接线30的伸出带动卷轮41逆时针旋转,卷簧收紧;在风道件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原本收紧的卷簧得到放松,可以带动卷轮41顺时针旋转,电连接线30可以收纳在卷轮41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卷轮41的外周壁上设有绕线槽411,绕线槽411沿卷轮41的周向方向延伸为环形。电连接线30可以缠绕在绕线槽411内,使电连接线30得到一定的固定,不会在缠绕过程中从卷轮41上脱离,保证电连接线30时刻处于受控状态,使其不会影响风道件20的伸缩。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收线组件40设于壳体10内的远离风道件20的一端。风道件20在壳体10上伸缩运动时,收线组件40设于远离风道件20的一侧可以避免收线组件40与风道组件产生干涉,影响风道件20的伸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用电模块22设于风道件20的距离壳体10最远的一端,使得用电模块22始终位于送风装置100的外侧,便于用户操作用电模块22,控制送风装置100的状态。电连接线30的部分位于风道件20内,沿风道件20向上连接位于风道件20的距离壳体10最远的一端的用电模块22,电连接线30的位于风道件20以下的部分由收线组件40控制,避免与风道件20产生干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用电模块22设于风道件20的距离壳体10最远的一端,风道件20在壳体10上伸缩运动时,收线组件40设于远离风道件20的一侧可以避免收线组件40与风道件20产生干涉,影响风道件20的伸缩。电连接线30的部分位于风道26内,沿风道件20向上连接位于风道件20的距离壳体10最远的一端的用电模块22,电连接线30的位于风道件20以下的部分由收线组件40控制,避免与风道件20产生干涉。风道件20上具有与风道26连通的出线口25,用于电连接线30从风道26内伸出与用电模块22连接,可以使用电模块22与供电模块实现电连接,实现用电模块22的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出线口25处设有胶塞23,电连接线30位于胶塞23和出线口25的内壁之间且与胶塞23过盈配合,胶塞23可以紧压电连接线30,使得电连接线30受胶塞23的压力控制,避免电连接线30在升降过程中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胶塞23包括第一段231和第二段232,第一段231的外径小于第二段232的外径,第一段231位于出线口25内,胶塞23的第一段231与出线口25过盈配合,第二段232位于出线口25外且支撑于形成出线口25的壁面上。此时第一段231与第二段232架设在形成出线口25的壁面上,可以在胶塞23的第二段232的下部形成限位,避免胶塞23掉落导致的电连接线30的位置不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形成出线口25的壁面上具有卡勾24,卡勾24卡设于第二段232的背离第一段231的端面上。卡勾24可以在胶塞23的上方形成限位,避免胶塞23在风道件20的升降过程中产生上移导致的电连接线30的位置不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线口25位于风道26的远离出风口21的一端。出线口25可以限制电连接线30活动在风道26的后部区域,避免电连接线30影响出风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位置,出风口21全部位于壳体10外,在第二位置,出风口21全部位于壳体10内。在用户使用过程中,风道件20伸出到第一位置,送风装置100处于工作状态,送风装置100由出风口21送风;在使用结束后,风道件20缩回到第二位置,出风口21回缩至壳体10内部,便于送风装置100的收纳,减少对用户的空间占用,同时,出风口21位于壳体10内部还可以在不使用送风装置100时对出风口21进行保护,避免外力破坏及灰尘堆积在出风口21,导致送风装置100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出风口21沿风道件20的移动方向延伸。此时出风口21的面积较大,送风装置100吹出的风较多,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装置100为无叶风扇。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送风装置100可以是空调器、加湿器、取暖器等其他空气调节装置。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送风装置100包括壳体10、风道件20、电连接线30和收线组件40。
如图1-图4所示,风道件20可伸缩的设于壳体10上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风道件20上具有风道26以及与风道26连通的出风口21,出风口21沿风道件20的移动方向延伸,其中,风道件20在第一位置伸出壳体10的长度大于风道件20在第二位置伸出壳体10的长度。在第一位置,出风口21全部位于壳体10外,在第二位置,出风口21全部位于壳体10内。
电连接线30的一端与风道件20内的用电模块22连接,用电模块22设于风道件20的距离壳体10最远的一端,电连接线30的部分位于风道26内。
送风装置100还包括电机座5,电机座5设于壳体10内,电机座5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51和安装部52,固定部51与壳体10连接,驱动电机43设于安装部52上。驱动电机43可以通过电机座5与壳体10相连,使驱动电机43与壳体10的连接强度更高。
安装部52具有贯穿安装部52的安装孔521,安装孔521的内壁上具有沿安装孔521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522,驱动电机43设于安装孔521内,驱动电机43的外周壁上具有与凹槽522配合的凸台422。通过将驱动电机43安装到安装孔521内,且驱动电机43上的凸台422与安装孔521内的凹槽522配合,在驱动电机43的周向方向上对驱动电机43进行限位,使驱动电机43的位置更可靠。
驱动电机43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耳423,安装部52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起523,安装凸耳423与安装凸起523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使用紧固件连接安装凸耳423和安装凸起523,可以使驱动电机43和安装部52通过紧固件连接,可以在驱动电机43的轴向方向上对驱动电机43进行限位,使驱动电机43的位置更加可靠。
安装凸耳423为沿驱动电机43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安装凸起523为一一对应的多个。通过设置多个沿驱动电机43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安装凸耳423和安装凸起523,可以在多个位置进行紧固件连接,可以使驱动电机43与安装部52的连接更加可靠。
壳体10上具有螺钉柱11,固定部51上具有过孔套511,过孔套511套设于螺钉柱11上且与螺钉柱11通过紧固件连接,此时固定部51在送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上得到限位,从而使驱动电机43在送风装置100的上下方向上得到限位。
固定部51上具有定位柱512,壳体10上具有与定位柱512配合的定位孔12。在将电机座5装配到壳体10上时,可以通过定位柱512使电机座5得到快速定位,使电机座5的装配较为简便。
如图5和图6所示,收线组件40设于壳体10内的远离风道件20的一端,收线组件40包括卷轮41和驱动件42,卷轮41的外周壁上设有绕线槽411,绕线槽411沿卷轮41的周向方向延伸为环形,电连接线30的远离用电模块22的一端与卷轮41连接。驱动件42为驱动电机43,驱动电机43设于壳体10内,卷轮41与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连接,用于驱动卷轮41转动。收线组件40与电连接线30的另一端连接,收线组件40被构造成在风道件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收纳电连接线3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释放电连接线30。
用电模块22设于风道件20的距离壳体10最远的一端,风道件20在壳体10上伸缩运动时,收线组件40设于远离风道件20的一侧可以避免收线组件40与风道件20产生干涉,影响风道件20的伸缩。电连接线30的部分位于风道26内,沿风道件20向上连接位于风道件20的距离壳体10最远的一端的用电模块22,电连接线30的位于风道件20以下的部分由收线组件40控制,避免与风道件20产生干涉。风道件20上具有与风道26连通的出线口25,用于电连接线30从风道26内伸出与用电模块22连接,可以使用电模块22与供电模块实现电连接,实现用电模块22的工作。
出线口25处设有胶塞23,电连接线30位于胶塞23和出线口25的内壁之间且与胶塞23过盈配合,胶塞23可以紧压电连接线30,使得电连接线30受胶塞23的压力控制,避免电连接线30在升降过程中松动。
胶塞23包括第一段231和第二段232,第一段231的外径小于第二段232的外径,第一段231位于出线口25内,胶塞23的第一段231与出线口25过盈配合,第二段232位于出线口25外且支撑于形成出线口25的壁面上。此时第一段231与第二段232架设在形成出线口25的壁面上,可以在胶塞23的第二段232的下部形成限位,避免胶塞23掉落导致的电连接线30的位置不可靠。
形成出线口的壁面上具有卡勾24,卡勾24卡设于第二段232的背离第一段231的端面上。卡勾24可以在胶塞23的上方形成限位,避免胶塞23在风道件20的升降过程中产生上移导致的电连接线30的位置不可靠。
出线口25位于风道26的远离出风口21的一端。出线口25可以限制电连接线30活动在风道26的后部区域,避免电连接线30影响出风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装置100为无叶风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风道件,所述风道件可伸缩的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风道件上具有风道以及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其中,所述风道件在所述第一位置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大于所述风道件在所述第二位置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
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风道件内的用电模块连接;
收线组件,所述收线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收线组件与所述电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收线组件被构造成在所述风道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时收纳所述电连接线,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移动时释放所述电连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组件包括:
卷轮,所述电连接线的远离所述用电模块的一端与所述卷轮连接;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卷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卷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卷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机座,所述电机座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座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安装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安装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具有贯穿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具有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周壁上具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部的外周壁上具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耳与所述安装凸起通过紧固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驱动件为卷簧,所述卷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卷轮和所述壳体连接以驱动所述卷轮沿收线方向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的外周壁上设有绕线槽,所述绕线槽沿所述卷轮的周向方向延伸为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模块设于所述风道件的距离所述壳体最远的一端,所述电连接线的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道件上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出线口,用于所述电连接线从所述风道内伸出与所述用电模块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处设有胶塞,所述电连接线位于所述胶塞和所述出线口的内壁之间且与所述胶塞过盈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外径,所述第一段位于所述出线口内,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出线口外且支撑于形成所述出线口的壁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出线口的壁面上具有卡勾,所述卡勾卡设于所述第二段的背离所述第一段的端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位于所述风道的远离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CN202320366938.XU 2023-02-28 2023-02-28 送风装置 Active CN219062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6938.XU CN219062039U (zh) 2023-02-28 2023-02-28 送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6938.XU CN219062039U (zh) 2023-02-28 2023-02-28 送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2039U true CN219062039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7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6938.XU Active CN219062039U (zh) 2023-02-28 2023-02-28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2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76566B (zh) 电气设备电源线存放模件
CN219062039U (zh) 送风装置
JP5739038B1 (ja) 扇風機
CN215184867U (zh) 一种多功能插线板
CN21272000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02103284U (zh) 卷线器的收放线结构
CN112065751A (zh) 落地循环扇
CN219823297U (zh) 一种卷线机构及家用电器
CN110043503B (zh) 一种电风扇走线结构及电风扇
CN21966011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中央空调温控器
CN220876178U (zh) 吹风结构
CN216692858U (zh) 隐藏式智能家居设备
CN209042554U (zh) 空调室内机的过线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725048U (zh) 一种电源柜智能监控装置
CN218334587U (zh) 卷线器
CN217281506U (zh) 便携式数据线
CN202024405U (zh) 一种新型加湿的电风扇、电暖器
CN219913221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0149922U (zh) 烫台
CN116772942B (zh) 用于端设备的数据采集装置
CN218289912U (zh) 一种线缆方便收纳的电源插座
CN2587090Y (zh) 一种可伸缩电线的插头或插座
CN220358432U (zh) 一种便于接电安装的风扇灯
CN217642995U (zh) 一种用于风扇电机的壳体
CN214841622U (zh) 空调器及底盘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