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9504U -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9504U
CN219059504U CN202222983143.1U CN202222983143U CN219059504U CN 219059504 U CN219059504 U CN 219059504U CN 202222983143 U CN202222983143 U CN 202222983143U CN 219059504 U CN219059504 U CN 219059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air
heat pump
duct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831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永坤
姜文锋
徐光傲
侯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831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9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9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9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烘干设备的进风管路的布置不够优化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安装在烘干风道上的风机以及与烘干风道连通的用于排放冷凝水的排水管路,热泵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进风管路的第一端与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进风管路的第二端借助排水管路与烘干风道连通,出风管路的一端与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烘干风道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无需再在烘干风道上单独开设一个用于连通进风管路的连通孔,另一方面,还能够简化管路设置,减少占用空间,优化布置。

Description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烘干设备是能够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的设备,常见的烘干设备包括干衣机、洗干一体机等。
以洗干一体机为例,现有的洗干一体机既能够对衣物进行洗涤,又能够在洗涤完成后对衣物进行烘干,有的洗干一体机还具有新风功能,通过设置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将烘干风道与箱体的外部连通,能够引入新鲜空气。
然而,现有的洗干一体机为了安装进风管路,一般都是在烘干风道上开设一个连通孔,以将进风管路与烘干风道连通,布置不够优化。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烘干设备的进风管路的布置不够优化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所述热泵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上的风机以及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的用于排放冷凝水的排水管路,所述热泵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二端借助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泵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管路内的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能够对流经所述过滤构件的气流进行过滤。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构件与所述进风管路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管路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将所述过滤构件卡置在所述进风管路内。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构件为圆形过滤网片。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风道在所述风机的下游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且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相对设置。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出风管路借助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减速结构以降低从所述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的速度。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所述进风管路借助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一端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以增大进入所述进风管路的气流的速度。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泵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管路上的第一电控阀门,所述第一电控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进风管路的通断状态。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热泵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出风管路上的第二电控阀门,所述第二电控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出风管路的通断状态。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该烘干设备包括上述的热泵烘干系统。
在上述烘干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洗干一体机能够借助排水管路将进风管路与烘干风道连通,一方面,无需再在烘干风道上单独开设一个用于连通进风管路连通孔,另一方面,还能够简化管路设置,减少占用空间,优化布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进风管路内的过滤构件,过滤构件能够对流经过滤构件的气流进行过滤。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杂质沿着进风管路进入。
又进一步地,烘干风道在风机的下游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出风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且与风机的出风端相对设置。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第一连通孔的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一致,能够充分利用气流的动能,增大进入出风管路的气流量,将更多的气流排出至箱体的外部,从而能够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提高通风效果。
又进一步地,出风管路的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前面板,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出风管路借助第二连通孔与箱体的外部连通。通过这样的设置,更有利于使气流沿着出风管路排出。
又进一步地,出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减速结构以降低从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的速度。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从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对用户造成影响。
又进一步地,进风管路的第一端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以增大进入进风管路的气流的速度。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使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进风管路,提高通风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烘干设备由于包括了上述热泵烘干系统,进而具备了上述热泵烘干系统所具备的技术效果,相比于改进前的烘干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的管路更加简化,占用空间少,布置更加优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洗干一体机及其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洗干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洗干一体机的排水管路、进风管路和过滤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洗干一体机的排水管路和进风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箱体;11、前面板;12、背板;111、第二连通孔;121、第三连通孔;
2、外筒;
3、内筒;
4、烘干风道;41、第一连通孔;
5、风机;
6、进风管路;61、气体增速结构;62、过滤构件;63、卡接结构;
7、出风管路;71、气体减速结构;
81、排水管路;82、冷凝器;83、蒸发器;
91、第一电控阀门;92、第二电控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例如,虽然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结合洗干一体机来介绍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烘干设备,例如干衣机等,这种对适用对象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洗干一体机的进风管路的布置不够优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干一体机的热泵烘干系统及洗干一体机,旨在通过通过借助排水管路将进风管路与烘干风道连通,一方面,无需再在烘干风道上单独开设一个用于连通进风管路连通孔,另一方面,还能够简化管路设置,减少占用空间,优化布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洗干一体机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于箱体1内的外筒2、内筒3和热泵烘干系统,内筒3可转动地设置在外筒2中。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4、风机5、进风管路6、出风管路7和排水管路81,风机5安装在烘干风道4上,排水管路81与烘干风道4连通,用于排放冷凝水,进风管路6的第一端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进风管路6的第二端借助排水管路81与烘干风道4连通,出风管路7的一端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出风管路7的另一端与烘干风道4连通。
通过借助排水管路81将进风管路6与烘干风道4连通,即直接将进风管路6与排水管路81连通,通过排水管路81间接与烘干风道4连通,一方面,无需再在烘干风道4上单独开设一个用于连通进风管路6连通孔,另一方面,还能够简化管路设置,减少占用空间,优选布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热泵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图中未示出)、冷凝器82和蒸发器83,其中,蒸发器83和冷凝器82均安装在烘干风道4内,湿热空气在流经蒸发器83时,其携带的水分被冷凝,从而变成干燥空气,干燥空气在流经冷凝器82时被加热,从而变成热空气,热空气吹入内筒3中,对位于内筒3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烘干风道4的一端与内筒3的后部连通,烘干风道4的另一端与内筒3的前端连通,蒸发器83、冷凝器82和风机5沿气流的流动方向设置在烘干风道4内,排水管路81的顶端与烘干风道4连通,且二者的连接处位于蒸发器83的底端,蒸发器83上的冷凝水低落至烘干风道4上,并进入排水管路81内,沿着排水管路81流出,压缩机与冷凝器82、蒸发器83之间通过冷媒管路连接。
在烘干衣物的过程中,压缩机启动运行,在风机5的作用下,气流沿着内筒3和烘干风道4循环流动,湿热空气在流经蒸发器83时,其携带的水分被冷凝,从而变成干燥空气,干燥空气在流经冷凝器82时被加热,从而变成热空气,热空气吹入内筒3中,对位于内筒3中的衣物进行烘干。
在衣物烘干结束之后,风机5继续运行,但压缩机停止运行,冷凝器82不再加热空气,在风机5的作用下,箱体1外部的冷空气沿进风管路6进入烘干风道4,与烘干风道4内的高温气体混合后继续沿着烘干风道4流动,混合气体在流经烘干风道4与出风管路7的连接处时,一部分气体继续沿着烘干风道4流入内筒3中,还有一部分气体沿着进风管路6排出至箱体1的外部,从而在箱体1的内部形成内、外两个循环,从而能够快速地降低箱体1内的温度,减少冷却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进风管路6和出风管路7将烘干风道4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除了能够实现上述描述的作用外,还具有其他的作用。
例如,如果用户没有选择烘干程序,通过设置进风管路6和出风管路7还能够实现除湿、干衣和除味的作用,减少筒内细菌滋生。
具体而言,用户洗完衣物后,筒内潮湿,此时开启风机5,加强筒内与外界环境的气流交换,烘干风道4与进风管路6、出风管路7形成了内、外两个循环,这两个循环的作用各不相同,内循环风量大、风速高,能够快速带走衣物表面的水分,外循环的作用主要是将湿气排出,避免筒内空气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可以不断地带走衣物表面的水分,干燥筒内环境,避免异味、霉菌等产生;此外,如果用户洗完衣物后未及时取出,尤其是晚上,此时开启风机5,并配合内筒3旋转,能够避免衣物褶皱、降低衣物含水率,少量衣物可以实现明早即穿的效果;因此新风功能够在低噪音、低功耗的情况下运行。
优选地,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进风管路6内的过滤构件62,过滤构件62能够对流经过滤构件62的气流进行过滤。
通过在进风管路6内设置过滤构件62对气流进行过滤,能够防止杂质沿着进风管路6进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过滤构件62设置为过滤网,或者,也可以将过滤构件62设置为纱布等等,这种对过滤构件62的具体结构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过滤构件62安装在靠近进风管路6的第一端的位置,或者,也可以将过滤构件62安装在靠近进风管路6的第二端的位置,再或者,还可以将过滤构件62安装在进风管路6的中间位置,等等,这种对过滤构件62的具体安装位置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4所示,过滤构件62靠近进风管路6的第一端设置。
即,将过滤构件62靠近进风管路6的进口端设置,便于对过滤构件62上的杂质进行清理。
优选地,如图4所示,过滤构件62与进风管路6可拆卸连接。
通过将过滤构件62与进风管路6设置成可拆卸的连接形式,便于将过滤构件62从进风管路6上拆卸下来,以便对过滤构件62进行更换或者清洗。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采用插接的方式将过滤构件62与进风管路6连接,或者,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将过滤构件62与进风管路6连接,等等,这种对过滤构件62与进风管路6的具体连接形式的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只要能够实现过滤构件62与进风管路6可拆卸连接即可。
优选地,如图4至图6所示,在进风管路6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结构63,卡接结构63将过滤构件62卡置在进风管路6内。
示例性地,如图5和图6所示,卡接结构63为设置在进风管路6的内壁上的多个条形筋,多个条形筋沿周向间隔分布,每个条形筋的同一位置上均设置一个卡槽,过滤构件62被卡置在卡槽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将卡接结构63设置为其它结构形式,例如,卡勾、环形凸台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地设置卡接结构63的具体结构形式,只要通过卡接结构63能够将过滤构件62卡置在进风管路6内即可。
优选地,如图4所示,过滤构件62为圆形过滤网片。
其中,圆形过滤网片的外径与进风管路6的内径相匹配。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风道4在风机5的下游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孔41,第一连通孔41与出风管路7的另一端连通且与风机5的出风端相对设置。
通过使第一连通孔41与风机5的出风端相对设置,使得第一连通孔41的方向与气流的流动方向一致,能够充分利用气流的动能,增大进入出风管路7的气流量,将更多的气流排出至箱体1的外部,从而能够引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提高通风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位于风机5下游端的烘干风道4包括相连的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水平部分的右端与风机5的出风端连通,倾斜部分的下端与内筒3连通,第一连通孔41设置在倾斜部分的管壁上,第一连通孔41与风机5的出风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二者沿水平方向左右相对设置。
优选地,如图1所示,出风管路7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前面板11,前面板11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111,出风管路7借助第二连通孔111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
通过借助设置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的第二连通孔111将出风管路7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更有利于使气流沿着出风管路7排出。
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在烘干风道4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孔41,在箱体1的前面板11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111,出风管路7的右端与第一连通孔41连通,出风管路7的左端与第二连通孔111连通,从风机5的出风端排出的气流沿着烘干风道4由右向左流动,在流经第一连通孔41后,部分气流经第一连通孔41进入出风管路7,然后沿着出风管路7继续向左流动,气流的流动方向不会发生较大的改变,气流流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所示,出风管路7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前面板11。
通过使出风管路7沿水平方向延伸至前面板11,更有利于使气流沿着出风管路7排出。
示例性地,如图1所述,第一连通孔41和第二连通孔111位于同一水平面,烘干风道4内的气流在进入出风管路7后,流动方向保持不变,气流流动更加顺畅。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管路7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减速结构71以降低从出风管路7排出的气流的速度。
通过在出风管路7的出风端设置气体减速结构71来降低出风速度,能够避免从出风管路7排出的气流对用户造成影响。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出风管路7的左端设置成喇叭口,喇叭口的口径大的一端与设置在前面板11上的第二连通孔111连通,该喇叭口处即形成气体减速结构71。
优选地,如图1所示,进风管路6的第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背板12,背板12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121,进风管路6借助第三连通孔121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
通过设置在背板12上的第三连通孔121将进风管路6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既有利于减小进风管路6的长度,还能够避免影响箱体1的美观性。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进风管路6的第一端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61以增大进入进风管路6的气流的速度。
通过在进风管路6的进风端设置气体增速结构61来提高进风速度,能够使更多的新鲜空气进入进风管路6。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3所示,出风管路7的右端设置成喇叭口,喇叭口的口径大的一端与设置在背板12上的第三连通孔121连通,该喇叭口处即形成气体增速结构61。
需要说明的是,在同时设置过滤构件62和气体增速结构61的情形下,优选将过滤构件62安装在气体增速结构61内。
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进风管路6上的第一电控阀门91,第一电控阀门91用于控制进风管路6的通断状态。
其中,第一电控阀门91与洗干一体机的控制器电连接,在洗干一体机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过程中,可以使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91将进风管路6断开,禁止烘干风道4通过进风管路6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从而能够避免因为冷空气的进入而影响对衣物的烘干效率。
将衣物烘干后,再使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控阀门91将进风管路6接通,从而使进风管路6将烘干风道4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以将箱体1外部的冷空气引入。
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出风管路7上的第二电控阀门92,第二电控阀门92用于控制出风管路7的通断状态。
其中,第二电控阀门92与洗干一体机的控制器电连接,在洗干一体机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过程中,可以使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控阀门92将出风管路7断开,禁止烘干风道4通过出风管路7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从而能够避免因为热空气的流失而影响对衣物的烘干效率。
将衣物烘干后,再使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控阀门92将进风管路6接通,从而使出风管路7将烘干风道4与箱体1的外部连通,以将箱体1内部的热空气排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所述热泵烘干系统包括烘干风道、安装在所述烘干风道上的风机以及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的用于排放冷凝水的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烘干设备的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二端借助所述排水管路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管路内的过滤构件,所述过滤构件能够对流经所述过滤构件的气流进行过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靠近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一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与所述进风管路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路的内壁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将所述过滤构件卡置在所述进风管路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构件为圆形过滤网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风道在所述风机的下游端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出风管路的另一端连通且与所述风机的出风端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前面板,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出风管路借助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路的一端设置有气体减速结构以降低从所述出风管路排出的气流的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箱体的背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第三连通孔,所述进风管路借助所述第三连通孔与所述箱体的外部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路的第一端设置有气体增速结构以增大进入所述进风管路的气流的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进风管路上的第一电控阀门,所述第一电控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进风管路的通断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烘干系统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出风管路上的第二电控阀门,所述第二电控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出风管路的通断状态。
14.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烘干系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CN202222983143.1U 2022-11-09 2022-11-09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Active CN219059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3143.1U CN219059504U (zh) 2022-11-09 2022-11-09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83143.1U CN219059504U (zh) 2022-11-09 2022-11-09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9504U true CN219059504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2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83143.1U Active CN219059504U (zh) 2022-11-09 2022-11-09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95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99723B1 (en) Washing machine
JP4612563B2 (ja) 衣類乾燥機
WO2006090552A1 (ja)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TW200636114A (en) Washing and drying machine
US20100132217A1 (en) Dryer with recirculated air propor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of same
JP2008188147A (ja) 洗濯乾燥システム
JP2008200082A (ja) 衣類乾燥機
CN107164914B (zh) 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
CN208562910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1624770A (zh) 干燥机及洗涤干燥机
CN101173440A (zh) 一种采用热泵作为热源的洗衣干燥机干燥方法
CN113445249A (zh) 一种直排冷凝式衣物烘干装置
CN115852654A (zh)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115897186A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9059504U (zh) 烘干设备的热泵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113152025B (zh) 桶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设备
CN115748205A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及烘干设备
JP2015217110A (ja) ノズル、送風装置および縦型洗濯乾燥機
CN113512845A (zh) 衣物烘干装置
CN219218494U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9568412U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EP1559828B1 (en) Improved laundry drying device
WO2024099352A1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热泵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及烘干设备
JP2021525557A (ja) タンブル乾燥機
CN113445277A (zh) 一种具有新风风道的衣物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