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8234U -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8234U
CN219058234U CN202223413424.XU CN202223413424U CN219058234U CN 219058234 U CN219058234 U CN 219058234U CN 202223413424 U CN202223413424 U CN 202223413424U CN 219058234 U CN219058234 U CN 219058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ar
protection
guard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34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翔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34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8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8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8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包括:多个防护板组件,多个防护板组件合围相连成防护罩,防护罩用于设置在电梯的轿厢中;弹性支撑件,用于弹性支撑位于防护罩与轿厢之间;限位件,用于设置在防护罩与轿厢之间,限位件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轿厢,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和防护板组件朝远离轿厢的方向限位配合,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可以看出,通过弹性支撑件的设置,使得防护板组件组成的防护罩具有柔性,在受到磕碰时将产生缓冲效果,且不会与轿厢接触,从而提高了对轿厢的防护能力,同时,需要拆卸时,将限位件、弹性支撑件拆除即可,从而提高了本申请装置的可拆卸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一种运输工具,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城市的高楼大厦中,以供人们乘坐以及货物的运输使用。而在房屋出现装修需求的时候,为了避免装修时搬运装修器材对电梯造成损坏,电梯内部会安装用于防护的板材以做临时保护,并在后期正常使用的时候再进行拆除。
而防护板安装时,为了不破坏电梯本身结构,通常采取粘接等方式进行安装,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后期的使用中,防护板可能发生翘曲等异常而影响搬运,而在装修结束后,拆卸也较为困难,并且防护板和电梯内部为刚性接触,在货物搬运过程中,如果防护板遭受强力撞击,依然有可能损坏电梯。
综上,相关技术中的防护板存在拆装困难,防护能力不足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能够解决防护板拆装困难,防护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包括:多个防护板组件,多个防护板组件合围相连成防护罩,防护罩用于设置在电梯的轿厢中;弹性支撑件,用于弹性支撑位于防护罩与轿厢之间;限位件,用于设置在防护罩与轿厢之间,限位件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轿厢,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和防护板组件朝远离轿厢的方向限位配合,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可选地,限位件包括:真空吸盘,位于限位件的第一端,且用于与轿厢真空吸附相连;限位螺母,位于防护罩内;螺杆,螺杆的一端连接真空吸盘,螺杆的另一端穿设防护板组件,以与限位螺母螺纹相连;限位件通过限位螺母与防护板组件限位配合。
可选地,轿厢包括轿顶、轿壁和轿底,轿顶和轿底相对设置,轿壁设于轿顶和轿底之间,防护板组件分为与轿顶相对设置的顶防护板、与轿壁相对设置的侧防护板、以及与轿底相对设置的底防护板,顶防护板、侧防护板和底防护板合围相连成防护罩;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于轿壁与侧防护板之间,以及弹性支撑于轿底和底防护板之间。
可选地,轿顶和顶防护板之间设有消音板。
可选地,限位件和弹性支撑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多个,限位件和弹性支撑件交替设置。
可选地,防护板组件包括固定板和多个活动板,固定板设有容纳腔,多个活动板可活动地设于容纳腔内,且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活动板可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于固定板外,防护板组件的长度尺寸根据活动板的移动进行调整,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和固定板朝远离轿厢的方向限位配合。
可选地,防护板组件还包括插销,固定板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插销孔,插销可活动地设于插销孔,活动板朝向插销的一侧设有多个插槽,多个插槽沿固定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插销可插设于插槽,以朝固定板的长度方向限位活动板,插销可分离于插槽,以解除对活动板的限位。
可选地,还包括防护门柱和信号止挡件,防护罩设有罩口,罩口与轿厢的轿门口对应且相互连通,防护门柱对称设于罩口两侧,且分别连接一防护板组件,信号止挡件设于防护门柱,且与轿厢的轿门上设置的信号传感器位置对应,信号止挡件用于与信号传感器止挡配合。
可选地,还包括活动连接件,信号止挡件通过活动连接件可活动地连接防护门柱,信号止挡件可相对于防护门柱运动至止挡位置,以与信号传感器止挡配合。
可选地,防护门柱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立柱板和第二立柱板,两个防护门柱的第一立柱板相互朝向设置,防护罩的罩口位于两个第一立柱板之间;活动连接件为合页,且包括第一合页板和第二合页板,第二合页板固定连接第二立柱板,第一合页板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合页板,以及连接信号止挡件;信号止挡件可随第二合页板转动至与第一立柱板贴合,以处于止挡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对缓冲防护板进行结构优化,具体为设计缓冲防护板包括:多个防护板组件,多个防护板组件合围相连成防护罩,防护罩用于设置在电梯的轿厢中;弹性支撑件,用于弹性支撑位于防护罩与轿厢之间;限位件,用于设置在防护罩与轿厢之间,限位件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轿厢,限位件的第二端用于和防护板组件朝远离轿厢的方向限位配合,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这样,在未受外力时,通过弹性支撑件的弹性支撑,可以防止防护板组件向靠近轿厢的一侧运动,通过限位件的限位,可以防止防护板组件向远离轿厢的一侧运动,从而保持防护板组件在初始位置的稳定,进而使防护罩处于初始状态。
而在受外力作用时,比如货物搬运过程中磕碰防护罩时,防护板组件将向靠近轿厢一侧运动,此时弹性支撑件逐渐增大压缩形变,以产生弹性支撑力提供缓冲,防止防护板组件和轿厢相互碰撞。而外力解除后,弹性支撑件逐渐恢复形变,防护板组件也将复位至初始位置,防护罩也将恢复初始状态。
可以看出,通过弹性支撑件的设置,使得防护板组件组成的防护罩具有柔性,在受到磕碰时将产生缓冲效果,且不会与轿厢接触,从而提高了对轿厢的防护能力。同时,需要拆卸时,将限位件、弹性支撑件拆除即可,从而提高了本申请装置的可拆卸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缓冲防护板应用于电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图1的平面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限位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防护板组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防护板组件、
101-顶防护板、102-侧防护板、103-底防护板、
110-固定板、120-活动板、121-插槽、130-插销、
200-弹性支撑件、
300-限位件、
310-真空吸盘、320-限位螺母、330-螺杆、
500-防护门柱、
510-第一立柱板、520-第二立柱板、
600-信号止挡件、
700-活动连接件、
710-第一合页板、720-第二合页板、
400-轿厢、
410-轿顶、420-轿壁、430-轿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相关技术中,因装修等需求,电梯中会加装防护板进行临时防护,并在装修结束之后拆除。而为了不破坏电梯本身的结构,防护板通常粘接在电梯内,这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粘接的方式拆卸困难,而且易造成后期使用时防护板的翘曲影响搬运工作,同时粘接的方式使得防护板与电梯之间为刚性接触,在遭受强力碰撞时,依然易对电梯造成损害。而本申请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防护板存在的拆卸困难,防护能力不足等问题,下面结合图1~图4进行详述。
本申请公开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缓冲防护板可以包括:多个防护板组件100、弹性支撑件200和限位件300。
其中,多个防护板组件100合围相连成防护罩,比如防护板组件100之间通过角钢进行连接,防护罩用于设置在电梯的轿厢400中,从而实现对轿厢400内部的保护,防止货物搬运过程中对轿厢400内部造成磕碰。
弹性支撑件200用于弹性支撑位于防护罩与轿厢400之间,以提供缓冲保护,比如弹性支撑件200为弹簧、弹性垫等。通常来说,弹性支撑件200的初始状态为压缩形变状态,故为了保持防护板组件100与轿厢400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还需要设置限位件300对防护板组件100进行限位。
具体来说,限位件300用于设置在防护罩与轿厢400之间,限位件30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轿厢400,限位件300的第二端用于和防护板组件100朝远离轿厢400的方向限位配合,防止防护板组件100被弹性支撑件200顶开,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
这样,在未受外力时,通过弹性支撑件200的弹性支撑,可以防止防护板组件100向靠近轿厢400的一侧运动,通过限位件300的限位,可以防止防护板组件100向远离轿厢400的一侧运动,从而保持防护板组件100在初始位置的稳定,进而使防护罩处于初始状态。
而在受外力作用时,比如货物搬运过程中磕碰防护罩时,防护板组件100将向靠近轿厢400一侧运动,此时弹性支撑件200逐渐增大压缩形变,以产生弹性支撑力提供缓冲,防止防护板组件100和轿厢400相互碰撞。
而外力解除后,弹性支撑件200逐渐恢复形变,防护板组件100也将复位至初始位置,防护罩也将恢复初始状态。
可以看出,通过弹性支撑件200的设置,使得防护板组件100组成的防护罩具有柔性,在受到磕碰时将产生缓冲效果,且不会与轿厢400接触,从而提高了对轿厢400的防护能力。同时,需要拆卸时,将限位件300、弹性支撑件200拆除即可,从而提高了本申请装置的可拆卸能力。
可选地,限位件300可以包括:真空吸盘310、限位螺母320和螺杆330。其中,真空吸盘310位于限位件300的第一端,且用于与轿厢400真空吸附相连。限位螺母320位于防护罩内。螺杆330的一端连接真空吸盘310,螺杆330的另一端穿设防护板组件100,以与限位螺母320螺纹相连;限位件300通过限位螺母320与防护板组件100限位配合。
如上所述,通过弹性支撑件200的弹性支撑,将从防护罩外侧给予防护板组件100弹力,而限位螺母320通过限位作用,将从防护罩内侧给予防护板组件100止挡力,从而保持防护板组件100在初始位置的稳定。而真空吸盘310的设置,使得限位件300与轿厢400的相连不会破坏轿厢400的内部结构,也便于本申请装置的重复使用。
同时,通过限位螺母320的旋紧和旋松,还可以通过调整弹性支撑件200的弹性形变程度,来调整对防护板组件100的弹性支撑力,以及调整防护板组件100和轿厢400之间的间距,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地,通常来说轿厢400可以包括轿顶410、轿壁420和轿底430,轿顶410和轿底430相对设置,轿壁420设于轿顶410和轿底430之间。
相对应的,防护板组件100分为与轿顶410相对设置的顶防护板101、与轿壁420相对设置的侧防护板102、以及与轿底430相对设置的底防护板103,顶防护板101、侧防护板102和底防护板103合围相连成防护罩。
考虑到货物搬运过程中,与防护罩顶部造成磕碰的概率较低,故可以将弹性支撑件200弹性支撑于轿壁420与侧防护板102之间,以及弹性支撑于轿底430和底防护板103之间,这样可以减少弹性支撑件200的设置数目,降低物料数量和物料成本。
同时,弹性支撑件200设置于轿底430和底防护板103之间,在电梯出现快速上升和坠落的异常现象时,也能够通过弹力缓冲,实现对电梯内乘坐人员的保护,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能。
当然,限位件300起到限位作用,故轿壁420与侧防护板102之间、轿底430和底防护板103之间,以及轿顶410与顶防护板101之间均需要设置限位件300,以起到稳定防护罩结构的作用。
可选地,轿顶410和顶防护板101之间可以设有消音板,从而实现降低噪音的目的。比如消音板为吸音棉,通过吸收噪音达到消音目的,又比如消音板为橡胶板并开设多个消音孔,通过噪音将在消音孔的内壁来回反弹来降低噪音能量,达到消音目的,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地,限位件300和弹性支撑件200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设置多个,限位件300和弹性支撑件200交替设置。比如图2所示,侧防护板102和轿壁420之间设置两个弹性支撑件200和两个限位件300,而底防护板103和轿底430之间设置两个弹性支撑件200和一个限位件300,这样的布局方式可以兼顾对轿厢400的缓冲保护性能,以及对防护板组件100的限位性能,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地,防护板组件100可以包括固定板110和多个活动板120,固定板110设有容纳腔,多个活动板120可活动地设于容纳腔内,且沿固定板1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活动板120可沿固定板11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于固定板110外,防护板组件100的长度尺寸根据活动板120的移动进行调整,这样防护板组件100可以根据电梯的不同规格,调整至不同的长度以与电梯适配,从而提高本申请装置的实用性。
而限位件300的第二端用于和固定板110朝远离轿厢400的方向限位配合,这样防护板组件100的长度调整过程中,也不影响限位件300对其的限位。
可选地,防护板组件100中可以设置两个活动板120,这样可以在实现长度调整的同时控制物料数量和物料成本,也便于对防护板组件100长度调整的操控。
可选地,防护板组件100还可以包括插销130,固定板110设有连通容纳腔的插销孔,插销130可活动地设于插销孔,活动板120朝向插销130的一侧设有多个插槽121,多个插槽121沿固定板1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插销130可插设于插槽121,以朝固定板110的长度方向限位活动板120,插销130可分离于插槽121,以解除对活动板120的限位。
可以看出,多个插槽121的设置使得防护板组件100具有多个长度调整档位,而插销130和插槽121的配合可以使防护板组件100较好的维持在当前长度尺寸,从而提高对本申请装置的操控性。
可选地,也可以把插槽121、插销130的配合结构,替换成齿轮和齿条等,以实现防护板组件100的长度调整,此处不再详述。
可选地,本申请装置还可以包括防护门柱500和信号止挡件600,防护罩设有罩口,罩口与轿厢400的轿门口对应且相互连通。
防护门柱500对称设于罩口两侧,且分别连接一防护板组件100,信号止挡件600设于防护门柱500,且与轿厢400的轿门上设置的信号传感器位置对应,信号止挡件600用于与信号传感器止挡配合。
通常来说,信号传感器出现信号干扰时,比如货物搬运挡住信号传感器,轿厢400的轿门是无法关闭的,此时轿厢400的轿门口处于打开状态,同理,货物未挡住信号传感器时,轿门则可以正常关闭。但是装修过程中,货物是持续进出的,这个过程不可能时刻保持信号传感器被遮挡,必须通过人为遮挡,比如人的手对信号传感器进行持续遮挡,以使轿厢400的轿门口处于常开状态,但是这样将使得操作人员的手被限制使用,造成货物运输的不便。而通过设置信号止挡件600对信号传感器进行持续遮挡,可以解放出人的双手对货物进行搬运,从而提高货物运输的便捷性。
可选地,本申请装置还可以包括活动连接件700,信号止挡件600通过活动连接件700可活动地连接防护门柱500。信号止挡件600可相对于防护门柱500运动至止挡位置,以与信号传感器止挡配合,此时轿厢400的轿门口处于常开状态,方便货物搬运进出;而在信号止挡件600离开止挡位置时,可以解除与信号传感器的止挡配合,轿门可以正常关闭,电梯可以正常上下实现货物运输,使得本申请装置更具备实用性。
可选地,防护门柱500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立柱板510和第二立柱板520。两个防护门柱500的第一立柱板510相互朝向设置,防护罩的罩口位于两个第一立柱板510之间。
活动连接件700为合页,且可以包括第一合页板710和第二合页板720,第二合页板720固定连接第二立柱板520,第一合页板710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合页板720,以及连接信号止挡件600;信号止挡件600可随第二合页板720转动至与第一立柱板510贴合,以处于止挡位置。
如此,通过第一立柱板510对信号止挡件600的贴合,可以实现对信号止挡件600的限位,防止信号止挡件600的异常转动,提高信号止挡件600在止挡位置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对轿厢400轿门处信号传感器的有效止挡,更好的使轿门维持在打开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防护板组件(100),多个所述防护板组件(100)围合相连成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用于设置在所述电梯的轿厢(400)中;
弹性支撑件(200),用于弹性支撑位于所述防护罩与所述轿厢(400)之间;
限位件(300),用于设置在所述防护罩与所述轿厢(400)之间,所述限位件(300)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所述轿厢(400),所述限位件(300)的第二端用于和所述防护板组件(100)朝远离所述轿厢(400)的方向限位配合,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0)包括:
真空吸盘(310),位于所述限位件(300)的第一端,且用于与所述轿厢(400)真空吸附相连;
限位螺母(320),位于所述防护罩内;
螺杆(330),所述螺杆(330)的一端连接所述真空吸盘(310),所述螺杆(330)的另一端穿设所述防护板组件(100),以与所述限位螺母(320)螺纹相连;
所述限位件(300)通过所述限位螺母(320)与所述防护板组件(100)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400)包括轿顶(410)、轿壁(420)和轿底(430),所述轿顶(410)和所述轿底(430)相对设置,所述轿壁(420)设于所述轿顶(410)和所述轿底(430)之间,
所述防护板组件(100)分为与所述轿顶(410)相对设置的顶防护板(101)、与所述轿壁(420)相对设置的侧防护板(102)、以及与所述轿底(430)相对设置的底防护板(103),所述顶防护板(101)、所述侧防护板(102)和所述底防护板(103)围合相连成所述防护罩;
所述弹性支撑件(200)弹性支撑于所述轿壁(420)与所述侧防护板(102)之间,以及弹性支撑于所述轿底(430)和所述底防护板(10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410)和所述顶防护板(101)之间设有消音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00)和所述弹性支撑件(200)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多个,所述限位件(300)和所述弹性支撑件(200)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组件(100)包括固定板(110)和多个活动板(120),
所述固定板(110)设有容纳腔,多个所述活动板(12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沿所述固定板(1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活动板(120)可沿所述固定板(11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伸出于所述固定板(110)外,所述防护板组件(100)的长度尺寸根据所述活动板(120)的移动进行调整,
所述限位件(300)的第二端用于和所述固定板(110)朝远离所述轿厢(400)的方向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组件(100)还包括插销(130),
所述固定板(110)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插销孔,所述插销(13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插销孔,
所述活动板(120)朝向所述插销(130)的一侧设有多个插槽(121),多个所述插槽(121)沿所述固定板(1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插销(130)可插设于所述插槽(121),以朝所述固定板(110)的长度方向限位所述活动板(120),所述插销(130)可分离于所述插槽(121),以解除对所述活动板(120)的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门柱(500)和信号止挡件(600),所述防护罩设有罩口,所述罩口与所述轿厢(400)的轿门口对应且相互连通,
所述防护门柱(500)对称设于所述罩口两侧,且分别连接一所述防护板组件(100),
所述信号止挡件(600)设于所述防护门柱(500),且与所述轿厢(400)的轿门上设置的信号传感器位置对应,所述信号止挡件(600)用于与所述信号传感器止挡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动连接件(700),所述信号止挡件(600)通过所述活动连接件(700)可活动地连接所述防护门柱(500),
所述信号止挡件(600)可相对于所述防护门柱(500)运动至止挡位置,以与所述信号传感器止挡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缓冲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门柱(5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立柱板(510)和第二立柱板(520),
两个防护门柱(500)的所述第一立柱板(510)相互朝向设置,所述防护罩的罩口位于两个第一立柱板(510)之间;
所述活动连接件(700)为合页,且包括第一合页板(710)和第二合页板(720),所述第二合页板(7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立柱板(520),所述第一合页板(710)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合页板(720),以及连接所述信号止挡件(600);
所述信号止挡件(600)可随所述第二合页板(720)转动至与所述第一立柱板(510)贴合,以处于所述止挡位置。
CN202223413424.XU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Active CN219058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3424.XU CN21905823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3424.XU CN21905823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8234U true CN219058234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4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3424.XU Active CN219058234U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8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67487B (zh) 一种多级别防护的防盗门
US10743657B2 (en) Bracket device for rack system and slide rail assembly
CN219058234U (zh) 一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防护板
CN114050498B (zh) 一种活门闭锁机构及其开关柜
CN110206414A (zh) 一种经编机电控柜用柜门锁止机构
CN115180007A (zh) 一种光学太阳能板用的具有缓冲保护功能的运输装置
CN214378682U (zh) 一种高强度的新式铅酸蓄电池保护壳
CN211622935U (zh) 一种开关柜抽屉用防爆自锁式门锁
CN212245810U (zh) 一种大吨位货梯减震机构
CN209799658U (zh) 一种门轴内部双向90度定位装置
CN110901571B (zh) 一种汽车电池安装装置
CN102191897A (zh) 门铰链装置以及装有所述门铰链装置的门装置
CN214424358U (zh) 一种防火卷帘门快速下落缓冲装置
CN116935756B (zh) 一种轻薄化的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屏
CN219365867U (zh) 一种抗震人防门
CN218150503U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临时防护门
CN219395214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终端
CN211573151U (zh) 自动闭合门系统
CN213262212U (zh) 一种交通运输设备中的信息显示系统
CN218474332U (zh) 一种新型防撞家具
CN219197145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地下室人防门
CN108497733B (zh) 一种具有隐藏式锁扣结构的柜体
CN216180670U (zh) 一种智能机器人防撞栏
CN220522410U (zh) 一种耐腐蚀钢质防盗门
CN215520470U (zh) 拖拉机车门的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