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0248U - 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40248U CN219040248U CN202223581972.3U CN202223581972U CN219040248U CN 219040248 U CN219040248 U CN 219040248U CN 202223581972 U CN202223581972 U CN 202223581972U CN 219040248 U CN219040248 U CN 21904024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fixed
- motor
- winding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线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座,外座的内侧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偏心轴,偏心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远离偏心轴的一端还设置有卡座组件,卡座组件远离外座的一端设置有绕线轴,绕线轴靠近卡座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外座外侧的一侧还固定有侧板,侧板远离外座的一端且位于绕线轴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绕线轴和连接座安装固定至外座外侧,同时通过驱动组件方便带动绕线轴进行转动进而方便对线圈进行缠绕,缠绕完毕后通过使绕线轴上下往复运动,使得方便检测缠绕是否合格,保证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线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电路中的线圈是指电感器,是指导线一根一根绕起来,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简称电感,电感又可分为固定电感和可变电感,固定电感线圈简称电感或线圈,而磁性线圈生产加工完毕后都需要缠绕包装方便后期使用;
如授权公开号为CN211125356U的一种磁性线圈生产用自动缠绕装置,该专利记载了“通过电机转动带动转杆转动,通过转杆上的限位板与绕线轮内部的限位滑槽相匹配,使得绕线轮转动,从而实现绕线功能,第一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使得往复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往复滑块在往复丝杆上往复运动,往复滑块两端的第一L型夹板和第二L型夹板通过滚珠与绕线轮两端的环形滑槽配合,使得绕线轮跟随往复滑块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绕线轮均匀绕线”,并提出了“传统的线圈缠绕是大都是采用人工缠绕,不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且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个别操作时还有安全隐患”的技术不足;
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磁性线圈生产加工完毕后大多采用人工手动缠绕包装,导致劳动强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同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并存有一定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包括外座,所述外座的内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偏心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位于连接架内侧并与连接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两侧均固定有滑柱,所述外座内侧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滑柱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远离偏心轴的一端还设置有卡座组件,所述卡座组件远离外座的一端设置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靠近卡座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所述外座外侧的一侧还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外座的一端且位于绕线轴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卡座组件包括第一卡座、拉杆和弹簧,所述连接座位于第一卡座内侧并与第一卡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卡座上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下端位于连接座内部并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拉杆上端的外侧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拉杆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卡座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座组件包括第二卡座、螺栓和压板,所述连接座位于第二卡座内侧并与第二卡座相贴合,所述第二卡座上端和下端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两个所述螺栓靠近连接座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压板,两个所述压板均与连接座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活动板、固定座、第二电机和卡件,所述侧板远离外座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侧板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活动板通过转轴与侧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远离绕线轴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板并固定有卡件,所述卡件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位于绕线轴内部并与绕线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活动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座远离绕线轴的一端且位于外座的外侧还固定有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绕线轴的外侧设置有磁性材料涂层。
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方便将绕线轴和连接座通过卡座组件安装固定至外座外侧,同时通过驱动组件方便带动绕线轴进行转动进而方便对线圈进行缠绕,缠绕完毕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偏心轴进行转动,使得连接架通过连接板和滑柱的限位方便带动卡座组件上下往复运动,进而使绕线轴上下往复运动,使得方便检测缠绕是否合格,保证了产品质量,检测完毕后通过解除连接座与卡座组件之间的连接方便对绕线轴进行拆卸,进而方便取下缠绕完毕的磁性线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座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卡座、螺栓和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图中:1、外座;2、第一电机;3、偏心轴;4、连接架;5、连接板;6、滑柱;7、第一卡座;8、开关按钮;9、绕线轴;10、连接座;11、拉杆;12、弹簧;13、侧板;14、活动板;15、固定座;16、第二电机;17、卡件;18、第二卡座;19、螺栓;20、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3,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包括外座1,外座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有偏心轴3,偏心轴3远离第一电机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4,偏心轴3远离第一电机2的一端位于连接架4内侧并与连接架4活动连接,为了对连接架4进行限位,使其能够上下往复运动,连接架4的两侧均固定有滑柱6,外座1内侧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5,连接板5与滑柱6滑动连接;
连接架4远离偏心轴3的一端还设置有卡座组件,卡座组件远离外座1的一端设置有绕线轴9,为了方便绕线轴9与卡座组件进行可拆卸连接,绕线轴9靠近卡座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10;
为了缠绕更加牢固,绕线轴9的外侧设置有磁性材料涂层;
具体的,卡座组件包括第一卡座7、拉杆11和弹簧12,连接座10位于第一卡座7内侧并与第一卡座7滑动连接,为了对连接座10限位卡接,第一卡座7上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11,拉杆11的下端位于连接座10内部并与连接座10滑动连接,为了避免拉杆11在非人为情况下从连接座10内部滑出,同时拉动拉杆11后方便使其自动复位,拉杆11上端的外侧还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的一端与拉杆11固定,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一卡座7固定;
在需要拆卸绕线轴9时,拉动拉杆11并拉伸弹簧12从连接座10内部滑出,进而方便取下连接座10和绕线轴9;
为了方便启动第一电机2,进而带动卡座组件与绕线轴9上下往复运动,从而方便检测绕线轴9缠绕是否合格,外座1远离绕线轴9的一端且位于外座1的外侧还固定有开关按钮8,开关按钮8与第一电机2电性连接;
外座1外侧的一侧还固定有侧板13,为了方便驱动绕线轴9进行转动进而对线圈进行缠绕,侧板13远离外座1的一端且位于绕线轴9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
具体的,驱动组件包括活动板14、固定座15、第二电机16和卡件17,侧板13远离外座1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板14,为了方便打开和关闭活动板14,进而方便安装和拆卸绕线轴9,活动板14与侧板13之间设置有转轴,活动板14通过转轴与侧板13转动连接,活动板14远离绕线轴9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座15,固定座15的内侧固定有第二电机16,为了对绕线轴9进行卡接,进而方便带动绕线轴9转动,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板14并固定有卡件17,卡件17远离第二电机16的一端位于绕线轴9内部并与绕线轴9活动连接,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与活动板14转动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卡座组件的结构不同,具体的,参照图4,本实施例的卡座组件包括有第二卡座18、螺栓19和压板20,连接座10位于第二卡座18内侧并与第二卡座18相贴合,为了对连接座10进行挤压固定,第二卡座18上端和下端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9,两个螺栓19靠近连接座10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压板20,两个压板20均与连接座10相贴合,当需要拆卸绕线轴9时转动螺栓19进而方便带动压板20远离连接座10解除挤压,从而方便拆卸连接座10与绕线轴9;
综合上述可知:
本实用新型针对技术问题:磁性线圈生产加工完毕后大多采用人工手动缠绕包装,导致劳动强度较大且生产效率较低,同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并存有一定安全隐患;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同时,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现过程是:
将本装置移动至指定区域,之后将本装置与外部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再打开活动板14将绕线轴9与连接座10安装至卡座组件内侧,关闭活动板14使卡件17滑入绕线轴9一端并与绕线轴9卡接,进而对活动板14进行限位,此时启动第二电机16带动卡件17转动,进而带动绕线轴9转动对线圈进行缠绕,缠绕完毕后停止第二电机16并打开活动板14,解除卡件17与绕线轴9的卡接,从而按压开关按钮8启动第一电机2带动偏心轴3转动,进而带动连接架4通过连接板5和滑柱6的限位上下往复运动,进而带动卡座组件与绕线轴9上下往复运动,方便检测缠绕是否合格,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统一,检测完毕后解除连接座10与卡座组件之间的连接方便拆卸绕线轴9;
通过上述设置,本申请必然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同时,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方便将绕线轴9和连接座10通过卡座组件安装固定至外座1外侧,同时通过驱动组件方便带动绕线轴9进行转动进而方便对线圈进行缠绕,缠绕完毕后通过启动第一电机2带动偏心轴3进行转动,使得连接架4通过连接板5和滑柱6的限位方便带动卡座组件上下往复运动,进而使绕线轴9上下往复运动,使得方便检测缠绕是否合格,保证了产品质量,检测完毕后通过解除与连接座10卡座组件之间的连接方便对绕线轴9进行拆卸,进而方便取下缠绕完毕的磁性线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座(1),所述外座(1)的内侧固定有第一电机(2),所述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有偏心轴(3),所述偏心轴(3)远离第一电机(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4),所述偏心轴(3)远离第一电机(2)的一端位于连接架(4)内侧并与连接架(4)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架(4)的两侧均固定有滑柱(6),所述外座(1)内侧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与滑柱(6)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4)远离偏心轴(3)的一端还设置有卡座组件,所述卡座组件远离外座(1)的一端设置有绕线轴(9),所述绕线轴(9)靠近卡座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座(10),所述外座(1)外侧的一侧还固定有侧板(13),所述侧板(13)远离外座(1)的一端且位于绕线轴(9)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组件包括第一卡座(7)、拉杆(11)和弹簧(12),所述连接座(10)位于第一卡座(7)内侧并与第一卡座(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卡座(7)上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的下端位于连接座(10)内部并与连接座(10)滑动连接,所述拉杆(11)上端的外侧还设置有弹簧(12),所述弹簧(12)的一端与拉杆(11)固定,所述弹簧(12)的另一端与第一卡座(7)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组件包括第二卡座(18)、螺栓(19)和压板(20),所述连接座(10)位于第二卡座(18)内侧并与第二卡座(18)相贴合,所述第二卡座(18)上端和下端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9),两个所述螺栓(19)靠近连接座(10)的一端均转动连接有压板(20),两个所述压板(20)均与连接座(10)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活动板(14)、固定座(15)、第二电机(16)和卡件(17),所述侧板(13)远离外座(1)的一端设置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与侧板(13)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活动板(14)通过转轴与侧板(13)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4)远离绕线轴(9)的一端固定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的内侧固定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板(14)并固定有卡件(17),所述卡件(17)远离第二电机(16)的一端位于绕线轴(9)内部并与绕线轴(9)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与活动板(1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座(1)远离绕线轴(9)的一端且位于外座(1)的外侧还固定有开关按钮(8),所述开关按钮(8)与第一电机(2)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轴(9)的外侧设置有磁性材料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81972.3U CN219040248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581972.3U CN219040248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40248U true CN219040248U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6278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581972.3U Active CN219040248U (zh) | 2022-12-30 | 2022-12-30 | 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40248U (zh) |
-
2022
- 2022-12-30 CN CN202223581972.3U patent/CN21904024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6387013A (zh) |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设备 | |
CN112071628B (zh) |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线装置 | |
CN109903989B (zh) | 出线顺序控制装置和全方位磁环电感自动绕线机 | |
CN219040248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装置 | |
CN114121478A (zh) | 用于变压器铁芯的绕组装置 | |
CN103915249A (zh) | 一种变压器pcb自动绕线、组装及焊接一体机 | |
CN114360896A (zh) | 一种环形电感绕线装置及其绕线方法 | |
CN207624542U (zh) | 出线顺序控制装置和全方位磁环电感自动绕线机 | |
CN218918646U (zh) | 一种降压线绕线机 | |
CN209571328U (zh) | 一种电感线圈用绕制装置 | |
CN207765327U (zh) | 一种矩形线圈单边往复自动绕线机构 | |
CN213833989U (zh) | 一种棉纱加工用的智能化控制收卷装置 | |
WO2021114487A1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110289740B (zh) | 漆包线的可变径数控绕线机 | |
CN218497948U (zh) | 一种高频开关变压器生产用绕线装置 | |
CN207947164U (zh) | 一种小型电感器绕线装置 | |
CN221927770U (zh) | 一种电感线圈绕线的导向装置 | |
CN220950569U (zh) | 一种铜丝生产用自动涨紧装置 | |
CN221304449U (zh) | 一种电感线圈缠绕的支撑结构 | |
CN207759838U (zh) | 一种橡胶履带绕线防止脱线装置 | |
CN221861464U (zh) | 一种分段式变压器高压线圈绑扎装置 | |
CN206558365U (zh) | 电流互感器半自动一次绕线设备 | |
CN220591150U (zh) | 一种能够调节的铜线压紧装置 | |
CN220456247U (zh) | 一种绕线装置 | |
CN118609967B (zh) | 一种可拆装的开关变压器及其加工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