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7135U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37135U CN219037135U CN202223076618.5U CN202223076618U CN219037135U CN 219037135 U CN219037135 U CN 219037135U CN 202223076618 U CN202223076618 U CN 202223076618U CN 219037135 U CN219037135 U CN 2190371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heat exchanger
- flow dividing
- dividing element
- communica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781 super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换热器。换热器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一旁通管路、第二旁通管路、第三旁通管路、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换热通路连通第一分流元件和第三分流元件。第二换热通路连通第二分流元件和第四分流元件。第一旁通管路连通第一分流元件与第二分流元件。第二旁通管路连通第三分流元件与第四分流元件。第三旁通管路连通第二旁通管路与第五分流元件。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旁通管路。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三旁通管路。通过在第一换热通路与第二换热通路之间设置两个分流元件,使冷媒顺向流动,减少冷媒在单分流元件内转向造成的压降损失。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空调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一般由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装置、四通阀和室内换热器组成冷媒循环回路,并且通过四通阀改变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的流向,从而分别实现空调器的制冷功能和制热功能。由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是空调器直接用于室内、室外热交换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将直接影响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效果。
为了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率,现有的空调器会设置有可变分流换热器,即通过分流装置和单向阀,使制冷和制热时冷媒流动路径不同。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的可变分流换热器,第一换热通路与第二换热通路间通过分流元件进行汇流并分流。但是冷媒在汇流进入分流元件后,在分流元件中转向再分流进入后面的分支路,系统压降损失较大,进而使换热器的制冷性能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通过在第一换热通路与第二换热通路之间设置两个分流元件,使冷媒顺向流动,从而减少冷媒在一个分流元件内转向造成的压降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一旁通管路、第二旁通管路、第三旁通管路、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第一主管路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第二主管路连通于第五分流元件。第一换热通路一端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另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第二换热通路一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另一端连通于第四分流元件。第一旁通管路连通第一分流元件与第二分流元件。第二旁通管路连通第三分流元件与第四分流元件。第三旁通管路连通第二旁通管路与第五分流元件。第一单向阀设置于第一旁通管路,且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二分流元件流向第一分流元件。第二单向阀设置于第三旁通管路,且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五分流元件流向第三分流元件和第四分流元件。
可选地,换热器还包括T形管。T形管设置于第二旁通管路与第三旁通管路的连通处。T形管第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第二端连通于第四分流元件,第三端连通于第三旁通管路。其中,T形管中冷媒流向为从第三分流元件流向第四分流元件,或者,从第五分流元件流向第三分流元件和第四分流元件。
可选地,第四分流元件设置于第三分流元件的下方。
可选地,第一换热通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支路,且第二换热通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的第二换热支路。
可选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通路。第三换热通路一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另一端连通于第五分流元件。
可选地,第二换热通路设置于第一换热通路下方,且第三换热通路设置于第二换热通路下方。
可选地,第三换热通路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换热支路的换热管数量,且第三换热通路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换热支路的换热管数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设置有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构造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其中,室内换热器和/或室外换热器为前述的换热器。
可选地,当室外换热器为前述的换热器时,第一主管路与压缩机相连通,第二主管路与室内换热器相连通。
可选地,当室内换热器为前述的换热器时,第一主管路与压缩机相连通,第二主管路与室外换热器相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和空调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二主管路、第一换热通路、第二换热通路、第一旁通管路、第二旁通管路、第三旁通管路、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且在第一换热通路与第二换热通路之间设置有第三分流元件和第四分流元件。当换热器中的冷媒处于制冷流向时,冷媒自第一主管路进入第一换热通路后流入第三分流元件。由于第二单向阀的单向导通作用,冷媒由第二旁通管路进入第四分流元件,再流入第二换热通路,最终流出换热器。冷媒在第一换热通路、第三分流元件、第四分流元件和第二换热通路中顺向流动,可以减少因冷媒在单分流元件中转向造成的压降损失。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制冷运行下,图1中所示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5是在制热运行下,图1中所示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6是在制冷运行下,图2中所示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7是在制热运行下,图2中所示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8是在制冷运行下,图3中所示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图9是在制热运行下,图3中所示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的冷媒流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主管路;
200:第二主管路;
301:第一分流元件;302:第二分流元件;303:第三分流元件;304:第四分流元件;305:第五分流元件;
401:第一换热通路;4011:第一换热支路;402:第二换热通路;4021:第二换热支路;403:第三换热通路;
501:第一旁通管路;502:第二旁通管路;503:第三旁通管路;
601:第一单向阀;602:第二单向阀;
700:T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为了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率,现有的空调器会设置有可变分流换热器,即通过分流装置和单向阀,使制冷和制热时冷媒流动路径不同。
现有的可变分流换热器,第一换热通路401与第二换热通路402间通过分流元件进行汇流并分流。但是冷媒在汇流进入分流元件后,在分流元件中转向再分流进入后面的分支路,系统压降损失较大,进而使换热器的制冷性能下降。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换热器和空调器,通过在第一换热通路401与第二换热通路402之间设置两个分流元件,使冷媒顺向流动,从而减少冷媒在一个分流元件内转向造成的压降损失。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大多是换热器作为室外换热器时的实施例。
结合图1-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主管路100、第二主管路200、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第一旁通管路501、第二旁通管路502、第三旁通管路503、第一单向阀601和第二单向阀602。第一主管路100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301。第二主管路200连通于第五分流元件305。第一换热通路401一端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301,另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303。第二换热通路402一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302,另一端连通于第四分流元件304。第一旁通管路501连通第一分流元件301与第二分流元件302。第二旁通管路502连通第三分流元件303与第四分流元件304。第三旁通管路503连通第二旁通管路502与第五分流元件305。第一单向阀601设置于第一旁通管路501,且第一单向阀601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二分流元件302流向第一分流元件301。第二单向阀602设置于第三旁通管路503,且第二单向阀602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五分流元件305流向第三分流元件303和第四分流元件304。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和空调器,当换热器中的冷媒处于制冷流向时,冷媒自第一主管路100进入第一换热通路401后流入第三分流元件303。由于第二单向阀602的单向导通作用,冷媒由第二旁通管路502进入第四分流元件304,再流入第二换热通路402,最终流出换热器。冷媒在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三分流元件303、第四分流元件304和第二换热通路402中顺向流动,可以减少因冷媒在单分流元件中转向造成的压降损失。
优选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其中分流元件采用文丘里式分流元件。
可选地,换热器还包括T形管700。T形管700设置于第二旁通管路502与第三旁通管路503的连通处。T形管700第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303,第二端连通于第四分流元件304,第三端连通于第三旁通管路503。其中,T形管700中冷媒流向为从第三分流元件303流向第四分流元件304,或者,从第五分流元件305流向第三分流元件303和第四分流元件304。
换热器设置有T形管700,T形管700两端连通第三分流元件303和第四分流元件304,第三端连通于第三旁通管路503。当换热器中的冷媒处于制冷流向时,冷媒经第一换热通路401进入第三分流元件303。当流出第三分流元件303时,冷媒存在两个流向方式,即通过T形管700进入第四分流元件304,或通过第三旁通管路503进入第五分流元件305。但是第三旁通管路503设置有第二单向阀602,且第二单向阀602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第五分流元件305流向第三分流元件303和第四分流元件304,使冷媒无法通过第三旁通管路503进入第五分流元件305。因此T形管700中冷媒流向限定为从第三分流元件303流向第四分流元件304。
可选地,第四分流元件304设置于第三分流元件303的下方。这样设置,由于重力作用,更便于冷媒自第三分流元件303流入第四分流元件304,使冷媒按照设定的路线流动。
可选地,第一换热通路401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支路4011,且第二换热通路402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的第二换热支路4021。
多支路并联的设置形式,即冷媒分流后进入各并联支路换热。相对于单换热通路,多支路使冷媒换热更充分,进一步地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在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支路4011和第二换热支路4021中的单个管体结构采用相同的结构设计。例如,第一换热支路4011和第二换热支路4021中的单个管体的管径一致、管壁厚度统一、弯管出的曲率和长度相同等等。这样设置使得冷媒能够在换热器内均匀的流动,避免出现因管径变化所导致的冷媒压力、流速不稳定变化,以使冷媒在流经换热器时能够与周围环境平稳的实现热交换。
可选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换热通路403。第三换热通路403一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302,另一端连通于第五分流元件305。
可选地,第二换热通路402设置于第一换热通路401下方,且第三换热通路403设置于第二换热通路402下方。
将第二换热通路402设置于第一换热通路401下方,可以在重力作用下,便于冷媒从第一换热通路401流向第二换热通路402,进而使冷媒按照设定的路线流动。
在第一换热通路401和第二换热通路402下方设置第三换热通路403,且第三换热通路403一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302,另一端连通于第五分流元件305。可以理解为,当换热器中为制冷流向时,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三换热通路403为串联形式,流路延长利于冷媒的充分换热以达到过冷态。当换热器中为制热流向时,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三换热通路403为并联形式,冷媒流经多支换热通路,大幅降低压降,提升系统压力,从而提升低温制热量。且将第三换热通路403设置于第二换热通路402下方,在重力作用下便于冷媒从第二换热通路402流向第三换热通路403,进而使冷媒按照设定的路线流动。
可选地,第三换热通路403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换热支路4011的换热管数量,且第三换热通路403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换热支路4021的换热管数量。
当换热器为制热流向时,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三换热通路403并联连接。其中,冷媒自第二主管路200流入后分别流入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三换热通路403。若第一换热支路4011、第二换热支路4021的换热管数量大于第三换热通路403的换热管数量,则第一换热支路4011、第二换热支路4021两端的压强差大于第三换热通路403两端的压强差。冷媒在第三换热通路403内的流量将大于冷媒在第一换热支路4011、第二换热支路4021内的流量,不利于冷媒实现均匀的多路径分流,不能很好的缓解流路压力损失。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中,第三换热通路403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换热支路4011、第二换热支路4021的换热管数量,提高了冷媒在多条分流路径中流动的均匀性,降低了制热运行时的压力损失,提高了空调的制热效果。
结合图4-9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在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且换热器为制冷流向时,冷媒经第一主管路100进入第一分流元件301,分流后进入各第一换热支路4011并流入第三分流元件303。在第二单向阀602的单向导通作用下,冷媒流出第三分流元件303并进入第四分流元件304,分流后进入各第二换热支路4021,之后依次流经第二分流元件302、第三换热通路403、第五分流元件305,最终从第二主管路200流出换热器。冷媒在第一换热通路401和第二换热通路402间流经两个串联的分流元件完成转向,冷媒顺向流动,有效减小冷媒在单分流元件内转向造成的压降损失。制冷流向时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三换热通路403为串联形式,冷媒流路得以延长,冷媒换热更加充分至过冷态。在换热器为室外换热器且换热器为制热流向时,冷媒经第二主管路200进入第五分流元件305,经过第一单向阀601和第二单向阀602的单向导通作用,冷媒同时流经第三换热通路403、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一换热通路401,最终从第一主管路100流出换热器。制热流向时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三换热通路403为并联形式,冷媒流经多支换热通路,大幅降低压降,提升系统压力,从而提升低温制热量。
结合图1所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通路401包括三条第一换热支路4011,且各第一换热支路4011为开口向下的U型或开口向上的U型。第二换热通路402包括三条第二换热支路4021,且各第二换热支路4021为开口向下的U型或开口向上的U型。第三换热通路403为Z型串联U型。
结合图2所示,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通路401包括四条第一换热支路4011,且各第一换热支路4011为开口向下的U型或开口向上的U型。第二换热通路402包括两条第二换热支路4021,且各第二换热支路4021为开口向下的U型或开口向上的U型。第三换热通路403为Z型串联U型。
结合图3所示,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通路401包括四条第一换热支路4011,且各第一换热支路4011为开口向下的U型或开口向上的U型。第二换热通路402包括两条第二换热支路4021,且各第二换热支路4021为Z型串联U型。第三换热通路403为Z型串联U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支路4011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
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第一换热支路4011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第一换热支路4011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一换热支路4011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一分流元件301连通,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三分流元件303连通。
另一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第一换热支路4011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第一换热支路4011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一换热支路4011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一分流元件301连通,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三分流元件303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支路4021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或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或多个换热管组成Z型串联U型的冷媒流通路径。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换热支路4021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下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第二换热支路4021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二换热支路4021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02连通,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四分流元件304连通。
另一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换热支路4021由8个换热管组成开口朝上的U形的冷媒流通路径。第二换热支路4021左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第二换热支路4021右侧的换热管数量为4个,相邻的换热管通过发卡管相连通。其中,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连通,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02连通,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四分流元件304连通。
另一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二换热支路4021由8个换热管组成U型串联Z型的冷媒流通路径。第二换热支路4021左侧和右侧的换热管数量均为4个。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左侧下部第二根换热管、右侧自下向上的四根换热管、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左侧上部第二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依次连接。其中,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02连通,左侧上部第二根换热管与第四分流元件304连通。
另一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二换热支路4021由8个换热管组成Z型串联U型的冷媒流通路径。第二换热支路4021左侧和右侧的换热管数量均为4个。左侧下部第二根换热管、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右侧自下向上的四根换热管、左侧上部第二根换热管、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依次连接。其中,左侧下部第二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02连通,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四分流元件304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换热通路403包括多个换热管,多个换热管组成Z型串联U型的冷媒流通路径。
示例性地,如图1-3所示,第三换热通路403由8个换热管组成Z型串联U型的冷媒流通路径。第三换热通路403左侧和右侧的换热管数量均为4个。左侧上部第一跟换热管、右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左侧上部第二根换热管、右侧上部第二根换热管、左侧下部第二根换热管、左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右侧下部第一根换热管、右侧下部第二根换热管通过发卡管依次连接。其中,左侧上部第一根换热管与第二分流元件302连通,右侧下部第二根换热管与第五分流元件305连通。
前述描述中,设定上部自上向下的两根换热管分别为上部第一根换热管和上部第二根换热管,设定下部自下向上的两根换热管分别为下部第一根换热管和下部第二根换热管。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设置有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构造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其中,室内换热器和/或室外换热器为前述的换热器。
可选地,当室外换热器为前述的换热器时,第一主管路100与压缩机相连通,第二主管路200与室内换热器相连通。
前述的换热器作为空调的室外换热器时,第一主管路100与压缩机相连通,第二主管路200与室内换热器相连通。因而在制冷流向下,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冷媒是从第一主管路100进入换热器,并按照前述的流路流经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三换热通路403,并在节流后流入室内换热器。这样,延长了高温冷媒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路径长度和时长,从而使高温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后能够达到更低的温度,以提升制冷性能。
可选地,当室内换热器为前述的换热器时,第一主管路100与压缩机相连通,第二主管路200与室外换热器相连通。
前述的换热器作为空调的室内换热器时,第一主管路100与压缩机相连通,第二主管路200与室外换热器相连通。因而在制热流向下,压缩机排出的高温冷媒是从第一主管路100进入换热器,并按照前述的流路流经第一换热通路401、第二换热通路402和第三换热通路403,并在节流后流入室外换热器。这样,延长了高温冷媒与室内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路径长度和时长,从而使高温冷媒的热量能够被大量传递到室内环境中,以提升制热性能。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主管路,连通于第一分流元件;
第二主管路,连通于第五分流元件;
第一换热通路,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分流元件,另一端连通于第三分流元件;
第二换热通路,一端连通于第二分流元件,另一端连通于第四分流元件;
第一旁通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分流元件与第二分流元件;
第二旁通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分流元件与第四分流元件;
第三旁通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与第五分流元件;
第一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旁通管路,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元件;
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三旁通管路,且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限定为从所述第五分流元件流向所述第三分流元件和第四分流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T形管,设置于所述第二旁通管路与第三旁通管路的连通处,所述T形管第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四分流元件,第三端连通于所述第三旁通管路,
其中,所述T形管中冷媒流向为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流向所述第四分流元件,或,从所述第五分流元件流向所述第三分流元件和第四分流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分流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分流元件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通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的第一换热支路;且,
所述第二换热通路包括至少两条并联连接的第二换热支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换热通路,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分流元件,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五分流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换热通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通路下方;且,
所述第三换热通路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通路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换热通路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换热支路的换热管数量;且,
所述第三换热通路的换热管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换热支路的换热管数量。
8.一种空调器,设置有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四通阀构造成的冷媒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或所述室外换热器为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外换热器为所述换热器时,所述第一主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第二主管路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室内换热器为所述换热器时,所述第一主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所述第二主管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76618.5U CN219037135U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76618.5U CN219037135U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37135U true CN219037135U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6281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76618.5U Active CN219037135U (zh) | 2022-11-18 | 2022-11-18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37135U (zh) |
-
2022
- 2022-11-18 CN CN202223076618.5U patent/CN2190371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276221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4275958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4581751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4276219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6744999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14276220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104848579B (zh) | 空调器及其热交换系统 | |
CN214039044U (zh) | 换热装置和空调器 | |
CN104949318A (zh) | 换热器、空调系统以及换热方法 | |
CN112594974A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9037135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04787172U (zh) | 换热器以及空调系统 | |
CN112594975B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7031695U (zh) | 换热器模块和空调器 | |
CN219037136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115265015A (zh) | 单向分流装置和可变分流换热器 | |
CN106871496B (zh) | 室内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19037158U (zh) | 换热器、冷媒循环系统 | |
CN218120171U (zh) | 换热器以及空调器 | |
CN218722228U (zh) | 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 |
CN219036869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14276218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21005645U (zh) | 换热器及空调器 | |
CN219243739U (zh) | 换热器和空调 | |
CN219550687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