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5639U -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5639U
CN219035639U CN202223497424.2U CN202223497424U CN219035639U CN 219035639 U CN219035639 U CN 219035639U CN 202223497424 U CN202223497424 U CN 202223497424U CN 219035639 U CN219035639 U CN 2190356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necting pipe
port
communicated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74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初海涛
于彦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ezer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ezer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ezer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ezeru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974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56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56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56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属于热氟除霜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对于30~50P大功率制冷机组来说,热氟除霜相匹配的空调四通阀采购较高的问题。包括:阀体、阀芯、活塞和弹簧,阀体设有上阀座结构和下阀座结构,阀芯设有上密封环和下密封环,活塞设置在阀芯顶部,活塞与阀体滑动密封,通过四通阀控制活塞的合力方向,使上阀座结构与上密封环密封或下密封环与下阀座结构密封,以改变介质流向,除霜时,高温排气通过本除霜阀进入蒸发器,本装置适用于30~50P大功率制冷机组的除霜,制作成本约500元,相较于直接购买大口径空调四通阀,极大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氟除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背景技术
热氟除霜是通过电磁阀或者转换装置,把高温高压排气直接打进冷排,让冷排发热,霜层在和冷排的结合处首先融化,继而自动脱落,即系统的冷凝器转变成蒸发器,而蒸发器则转变成冷凝器。
目前制冷系统除霜多采用空调四通阀作为除霜阀,以改变制冷介质的走向,控制高温高压排气直接打入冷排。但对于30~50P大功率制冷机组来说,相匹配的空调四通阀采购费用在2000元至8000元,极大增加了制冷系统设备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以解决对于30~50P大功率制冷机组来说,热氟除霜相匹配的空调四通阀采购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包括:
阀体,阀体呈圆筒形,阀体的通径上分别设有上阀座结构和下阀座结构,上阀座结构和下阀座结构之间的侧壁上设有与蒸发器连通的第三接管,上阀座结构的上端设有与压缩机回气端连通的第一接管,下阀座结构的下端设有与压缩机排气端连通的第二接管;
阀芯,阀芯包括夹合在上密封环两侧的上段构件和下段构件,下段构件的底部设有下密封环,下段构件的外周与阀体的内周之间设有工作空间;
活塞,活塞设置于上段构件的顶端,活塞的外周与阀体的内周滑动密封配合,活塞将阀体的内腔分隔为位于上方的活塞腔和位于下方的主腔;
弹簧,弹簧套接在上段构件上,阀体的顶端设有沉台,活塞通过弹簧与所述沉台的底面相抵;
阀体的下开口通过下端盖密封,阀体的上开口通过上端盖密封,上端盖上加工有连通上下端面的第一介质流道及连通上端面和侧壁的第二介质流道,四通阀设置在上端盖上,四通阀的E口通过第一介质流道与所述活塞腔连通,四通阀的S口通过第二介质流道和低压导管与第一接管连通,四通阀的D口通过高压导管与第二接管连通,四通阀的C口通过上端盖密封,四通阀上设有电磁线圈;
当制冷系统制冷时,电磁线圈断电,四通阀的E口与S口连通,四通阀的D口与C口连通,所述活塞腔内的制冷介质依次通过第一介质流道、四通阀的E口、四通阀的S口、第二介质流道和低压导管排入第一接管内,活塞向上滑动,上密封环与上阀座结构分离,下密封环与下阀座结构抵靠密封,制冷介质由蒸发器流入第三接管,制冷介质由第三接管进入所述主阀腔,由第一接管流出,回到压缩机;
当制冷系统除霜时,电磁线圈通电,四通阀的D口与E口连通,四通阀的S口与C口连通,制冷介质由压缩机的排气端流入第二接管,制冷介质依次由高压导管、四通阀的D口、四通阀的E口和第一介质流道进入所述活塞腔,活塞向下滑动,上密封环与上阀座结构抵靠密封,下密封环与下阀座结构分离,制冷介质由第二接管流入所述主阀腔,由第三接管流出,进入蒸发器除霜。
还包括导向垫片,下密封环和导向垫片依次套接在下段构件上,并通过与下段构件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紧固,导向垫片呈方形,导向垫片的四角为弧形结构,导向垫片的四角分别与阀体的内周滑动配合,导向垫片的四个直边分别与阀体的内周形成介质流道。
第一接管的通径为40~48mm。
第二接管的通径为40~48mm。
第三接管的通径为28~36mm。
上密封环为聚四氟乙烯环。
下密封环为聚四氟乙烯环。
四通阀为1P空调四通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当电磁线圈断电时,所述热氟除霜阀的第一接管和第三接管连通,第二接管封闭,蒸发器和压缩机形成闭合的循环系统,制冷介质由压缩机流出后在蒸发器吸热制冷,当电磁线圈通电时,所述热氟除霜阀的第二接管和第三接管连通,第一接管封闭,高温排气由压缩机流出后通过所述热氟除霜阀进入蒸发器除霜,本装置适用于30~50P大功率制冷机组的除霜,制作成本约500元,相较于直接购买大口径空调四通阀,极大降低了成本。
2、本装置可安装于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的任意段管路上,相较于空调四通阀需要安装于制冷机组上,选择更为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除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11-第一接管、12-第二接管、13-第三接管、14-上阀座结构、15-下阀座结构、2-阀芯、21-上段构件、22-上密封环、23-下段构件、24-下密封环、25-导向垫片、26-锁紧螺母、3-活塞、4-弹簧、5-下端盖、6-上端盖、61-第一介质流道、62-第二介质流道、7-低压导管、8-高压导管、9-四通阀、91-电磁线圈、101-压缩机、102-冷凝器、103-储液罐、104-过滤器、105-电磁阀、106-膨胀阀、107-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可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螺栓连接。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储液罐103、过滤器104、电磁阀105、膨胀阀106、蒸发器107和本申请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压缩机101的排气端依次与冷凝器102、储液罐103、过滤器104、电磁阀105、膨胀阀106和蒸发器107连通,蒸发器107与所述热氟除霜阀的第三接管13相连,所述热氟除霜阀的第一接管11与压缩机101的回气端连通,构成闭合循环系统,用于蒸发器107对外制冷,压缩机101的排气端与所述热氟除霜阀的第二接管12相连,用于对蒸发器107除霜,所述热氟除霜阀用于将压缩机排气端的高温制冷介质排入蒸发器107内,去除蒸发器107结霜。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包括:
阀体1,阀体1呈圆筒形,阀体1的通径上分别设有上阀座结构14和下阀座结构15,上阀座结构14和下阀座结构15之间的侧壁上设有与蒸发器107连通的第三接管13,上阀座结构14的上端设有与压缩机101回气端连通的第一接管11,下阀座结构15的下端设有与压缩机101排气端连通的第二接管12;
阀芯2,阀芯2包括夹合在上密封环22两侧的上段构件21和下段构件23,下段构件23的底部设有下密封环24,下段构件23的外周与阀体1的内周之间设有工作空间;
活塞3,活塞3设置于上段构件21的顶端,活塞3的外周与阀体1的内周滑动密封配合,活塞3将阀体1的内腔分隔为位于上方的活塞腔和位于下方的主腔;
弹簧4,弹簧4套接在上段构件21上,阀体1的顶端设有沉台,活塞3通过弹簧4与所述沉台的底面相抵;
阀体1的下开口通过下端盖5密封,阀体1的上开口通过上端盖6密封,上端盖6上加工有连通上下端面的第一介质流道61及连通上端面和侧壁的第二介质流道62,四通阀9设置在上端盖6上,四通阀9的E口通过第一介质流道61与所述活塞腔连通,四通阀9的S口通过第二介质流道62和低压导管7与第一接管11连通,四通阀9的D口通过高压导管8与第二接管12连通,四通阀9的C口通过上端盖6密封,四通阀9上设有电磁线圈91;
当制冷系统制冷时,电磁线圈91断电,四通阀9的E口与S口连通,四通阀9的D口与C口连通,所述活塞腔内的制冷介质依次通过第一介质流道61、四通阀9的E口、四通阀9的S口、第二介质流道62和低压导管7排入第一接管11内,活塞3向上滑动,上密封环22与上阀座结构14分离,下密封环24与下阀座结构15抵靠密封,制冷介质由蒸发器107流入第三接管13,制冷介质由第三接管13进入所述主阀腔,由第一接管11流出,回到压缩机101;
当制冷系统除霜时,电磁线圈91通电,四通阀9的D口与E口连通,四通阀9的S口与C口连通,制冷介质由压缩机101的排气端流入第二接管12,制冷介质依次由高压导管8、四通阀9的D口、四通阀9的E口和第一介质流道61进入所述活塞腔,活塞3向下滑动,上密封环22与上阀座结构14抵靠密封,下密封环24与下阀座结构15分离,制冷介质由第二接管12流入所述主阀腔,由第三接管13流出,进入蒸发器107除霜。
还包括导向垫片25,下密封环24和导向垫片25依次套接在下段构件23上,并通过与下段构件23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26紧固,导向垫片25呈方形,导向垫片25的四角为弧形结构,导向垫片25的四角分别与阀体1的内周滑动配合,导向垫片25的四个直边分别与阀体1的内周形成介质流道。
第一接管11的通径为40~48mm。
第二接管12的通径为40~48mm。
第三接管13的通径为28~36mm。
上密封环22为聚四氟乙烯环。
下密封环24为聚四氟乙烯环。
四通阀9为1P空调四通阀。
当电磁线圈91断电时,所述热氟除霜阀的第一接管11和第三接管13连通,第二接管12封闭,蒸发器107和压缩机101形成闭合的循环系统,制冷介质由压缩机101流出后在蒸发器107吸热制冷,当电磁线圈91通电时,所述热氟除霜阀的第二接管12和第三接管13连通,第一接管11封闭,高温排气由压缩机101流出后通过所述热氟除霜阀进入蒸发器107除霜,本装置适用于30~50P大功率制冷机组的除霜,制作成本约500元,相较于直接购买大口径空调四通阀,极大降低了成本。
本装置可安装于蒸发器107和压缩机101之间的任意段管路上,相较于空调四通阀需要安装于制冷机组上,选择更为灵活。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1),阀体(1)呈圆筒形,阀体(1)的通径上分别设有上阀座结构(14)和下阀座结构(15),上阀座结构(14)和下阀座结构(15)之间的侧壁上设有与蒸发器(107)连通的第三接管(13),上阀座结构(14)的上端设有与压缩机(101)回气端连通的第一接管(11),下阀座结构(15)的下端设有与压缩机(101)排气端连通的第二接管(12);
阀芯(2),阀芯(2)包括夹合在上密封环(22)两侧的上段构件(21)和下段构件(23),下段构件(23)的底部设有下密封环(24),下段构件(23)的外周与阀体(1)的内周之间设有工作空间;
活塞(3),活塞(3)设置于上段构件(21)的顶端,活塞(3)的外周与阀体(1)的内周滑动密封配合,活塞(3)将阀体(1)的内腔分隔为位于上方的活塞腔和位于下方的主阀腔;
弹簧(4),弹簧(4)套接在上段构件(21)上,阀体(1)的顶端设有沉台,活塞(3)通过弹簧(4)与所述沉台的底面相抵;
阀体(1)的下开口通过下端盖(5)密封,阀体(1)的上开口通过上端盖(6)密封,上端盖(6)上加工有连通上下端面的第一介质流道(61)及连通上端面和侧壁的第二介质流道(62),四通阀(9)设置在上端盖(6)上,四通阀(9)的E口通过第一介质流道(61)与所述活塞腔连通,四通阀(9)的S口通过第二介质流道(62)和低压导管(7)与第一接管(11)连通,四通阀(9)的D口通过高压导管(8)与第二接管(12)连通,四通阀(9)的C口通过上端盖(6)密封,四通阀(9)上设有电磁线圈(91);
当制冷系统制冷时,电磁线圈(91)断电,四通阀(9)的E口与S口连通,四通阀(9)的D口与C口连通,所述活塞腔内的制冷介质依次通过第一介质流道(61)、四通阀(9)的E口、四通阀(9)的S口、第二介质流道(62)和低压导管(7)排入第一接管(11)内,活塞(3)向上滑动,上密封环(22)与上阀座结构(14)分离,下密封环(24)与下阀座结构(15)抵靠密封,制冷介质由蒸发器(107)流入第三接管(13),制冷介质由第三接管(13)进入所述主阀腔,由第一接管(11)流出,回到压缩机(101);
当制冷系统除霜时,电磁线圈(91)通电,四通阀(9)的D口与E口连通,四通阀(9)的S口与C口连通,制冷介质由压缩机(101)的排气端流入第二接管(12),制冷介质依次由高压导管(8)、四通阀(9)的D口、四通阀(9)的E口和第一介质流道(61)进入所述活塞腔,活塞(3)向下滑动,上密封环(22)与上阀座结构(14)抵靠密封,下密封环(24)与下阀座结构(15)分离,制冷介质由第二接管(12)流入所述主阀腔,由第三接管(13)流出,进入蒸发器(107)除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垫片(25),下密封环(24)和导向垫片(25)依次套接在下段构件(23)上,并通过与下段构件(23)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26)紧固,导向垫片(25)呈方形,导向垫片(25)的四角为弧形结构,导向垫片(25)的四角分别与阀体(1)的内周滑动配合,导向垫片(25)的四个直边分别与阀体(1)的内周形成介质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其特征在于:第一接管(11)的通径为40~4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其特征在于:第二接管(12)的通径为40~4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其特征在于:第三接管(13)的通径为28~3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其特征在于:上密封环(22)为聚四氟乙烯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其特征在于:下密封环(24)为聚四氟乙烯环。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其特征在于:四通阀(9)为1P空调四通阀。
CN202223497424.2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Active CN2190356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7424.2U CN21903563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7424.2U CN21903563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5639U true CN219035639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7424.2U Active CN219035639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56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6311A (zh) 多联机装置和系统、制冷和制热的方法及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4324840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温热泵空调装置
CN206817806U (zh) 一种具有新型微通道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US7357150B2 (en) Safety shut-off device
CN205825523U (zh) 气液分离器、空调管路系统和空调器
CN107726656A (zh) 可以进行单双级转换的制冷剂热泵系统
CN219035639U (zh) 一种制冷系统蒸发器热氟除霜阀
CN207585127U (zh) 可以进行单双级转换的跨临界制冷剂热泵装置
CN109386985A (zh) 两管制喷气增焓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104949405B (zh) 一种汽车空调用同轴贮液干燥瓶
CN112747490A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co2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58019B (zh) 双向流通热力膨胀阀
CN102519089A (zh) 带卸荷功能的空调器
CN201934763U (zh) 容积式制冷压缩机吸气容量调节阀
CN110470067A (zh) 一种二氧化碳冷媒双级增压与单级并联可转换的装置
CN212536845U (zh) 一种带有节流短管的电磁阀
CN110360364B (zh) 一种全流通电子膨胀阀
CN206160346U (zh) 一种热水及双向空调系统
CN215809510U (zh) 高性能二氧化碳汽车热交换气液分离器
CN216934769U (zh) 一种油气回收装置
CN114699788B (zh) 一种油轮码头油气回收方法
CN217977509U (zh) 四通阀及空调设备
CN205504134U (zh) 电磁先导式三通阀及其空调系统
CN205300014U (zh) 一种车载空调系统
CN106286891B (zh) 组合式电磁切换阀及其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