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5298U - 折叠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5298U
CN219035298U CN202320149734.0U CN202320149734U CN219035298U CN 219035298 U CN219035298 U CN 219035298U CN 202320149734 U CN202320149734 U CN 202320149734U CN 219035298 U CN219035298 U CN 219035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axis
panel body
shaf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97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清辉
黄俊皓
叶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filed Critical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5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5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upplying Of Containers To The Packaging Station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 Surface Acoustic Wave Elements And Circuit Networks Thereof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中央基座、枢轴模块、二翼件、二传动件、二面板本体、同步模块、弹性模块及可挠式荧幕。枢轴模块设于中央基座且能同步反转,翼件能相对中央基座枢转,传动件套设于枢轴模块,面板本体能相对翼件枢转且能相对传动件线性滑动,同步模块能带动传动件同步反转,弹性模块套设于枢轴模块,可挠式荧幕设置于面板本体及翼件,并包含可弯折区。当面板本体呈展开状态时,可挠式荧幕摊平,翼件及中央基座支撑可弯折区,当面板本体呈收折状态时,可弯折区挠曲,翼件及中央基座界定容置空间以容设可弯折区。

Description

折叠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可挠式荧幕的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可挠式荧幕已广泛用于智能型手机及平板电脑上。若支撑可挠式荧幕的结构设计不佳,在折叠时有可能在可挠式荧幕的可弯折区造成损坏,或在展开时可挠式荧幕无法完全摊平,这些情形都会造成使用者无法感应的困扰。虽然现在已有连杆结构来提供可弯折区所需的容置空间,但现有的连杆结构为了形成够大的容置空间,内部元件相应的移动距离长,造成外壳的整体厚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一中央基座,包含一本体部、一升降板、至少一第一内弧形滑块及至少一第二内弧形滑块,所述第一内弧形滑块及所述第二内弧形滑块分别彼此相间隔地形成于该本体部,该升降板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本体部,并能相对在一最高位置及一最低位置之间变换;一枢轴模块,设置于该中央基座,并包含分别枢接于该本体部且能同步反转的一第一轴杆及一第二轴杆;一第一翼件,包含至少一第一内弧形滑道及至少一第一外弧形滑道,所述第一内弧形滑块滑设于所述第一内弧形滑道,借此该第一翼件能相对该本体部以一第一内虚拟轴线为中心而枢转;一第一传动件,套设于该第一轴杆,且与该第一轴杆同步旋转;一第一面板本体,包含一第一承载件,该第一承载件能相对该第一传动件线性滑动,并包含至少一第一外弧形滑块,所述第一外弧形滑块滑设于所述第一外弧形滑道,借此该第一承载件能相对该第一翼件以一第一外虚拟轴线枢转;一第二翼件,包含至少一第二内弧形滑道及至少一第二外弧形滑道,所述第二内弧形滑块滑设于所述第二内弧形滑道,借此该第二翼件能相对该本体部以一第二内虚拟轴线为中心而枢转;一第二传动件,套设于该第二轴杆,且与该第二轴杆同步旋转;一第二面板本体,包含一第二承载件,该第二承载件能相对该第二传动件线性滑动,并包含至少一第二外弧形滑块,所述第二外弧形滑块滑设于所述第二外弧形滑道,借此该第二承载件能相对该第二翼件以一第二外虚拟轴线枢转;一同步模块,包含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传动件及该第二传动件之间的一同步滑块体,且该第一传动件及该第二传动件分别与该同步滑块体连接,该同步滑块体滑动时能带动该第一传动件及该第二传动件分别同步反向旋转;一弹性模块,包含一顶推件,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一轴杆及该第二轴杆,并与该第一传动件及该第二传动件可活动地啮合;以及一可挠式荧幕,设置于该第一面板本体、该第二面板本体、该第一翼件及该第二翼件上,并包含一可弯折区;其中,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能于一展开状态及一收折状态之间变换,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展开状态时,该可挠式荧幕摊平,该升降板位于该最高位置,且该第一翼件、该第二翼件及该升降板共同支撑该可弯折区,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该可挠式荧幕的该可弯折区挠曲,该升降板位于该最低位置,该第一翼件、该第二翼件及该升降板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以容设该可弯折区。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同步模块还包含一第一螺旋凸块、一第二螺旋凸块、一第一螺旋槽及一第二螺旋槽,该第一螺旋凸块匹配地容设于该第一螺旋槽,该第二螺旋凸块匹配地容设于该第二螺旋槽。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传动件包含一第一主动凸轮,该第二传动件包含一第二主动凸轮,该顶推件具有一第一从动凸轮及一第二从动凸轮,该第一主动凸轮沿一第一轴线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一轴杆,并与该第一轴杆同动且与该第一从动凸轮配合,该第二主动凸轮沿一第二轴线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二轴杆,并与该第二轴杆同动且与该第二从动凸轮配合。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螺旋凸块形成于该第一主动凸轮的侧面,该第二螺旋凸块形成于该第二主动凸轮的侧面并与该第一螺旋凸块相对应,该第一螺旋槽及该第二螺旋槽分别沿一第一螺旋方向及一第二螺旋方向凹陷形成于该同步滑块体的相对二侧面。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螺旋方向与该第二螺旋方向相反。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轴杆沿该第一轴线延伸,该第一承载件包含实质垂直该第一轴线延伸的一第一直滑槽,该第一传动件还包含一第一延伸板及一第一直滑块,该第一延伸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该第一直滑块及该第一主动凸轮,该第一延伸板沿该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该第一直滑块沿平行该第一轴线的方向自该第一延伸板朝外延伸形成,并滑设于该第一直滑槽,该第二轴杆沿该第二轴线延伸,该第二承载件包含实质垂直该第二轴线延伸的一第二直滑槽,该第二传动件还包含一第二延伸板及一第二直滑块,该第二延伸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该第二直滑块及该第二主动凸轮,该第二延伸板沿该第二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该第二直滑块沿平行该第二轴线的方向自该第二延伸板朝外延伸形成,并滑设于该第二直滑槽。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轴线、该第一内虚拟轴线、该第一外虚拟轴线、该第二轴线、该第二内虚拟轴线及该第二外虚拟轴线彼此平行不重叠。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枢轴模块包含一固定座、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该固定座具有一第一翼部及一第二翼部,该第一轴孔沿该第一轴线贯通形成于该第一翼部,且该第一轴杆穿设于该第一轴孔,该第二轴孔沿该第二轴线贯通形成于该第二翼部,且该第二轴杆穿设于该第二轴孔。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从动凸轮套设于该第一轴杆,该第二从动凸轮套设于该第二轴杆,该第一主动凸轮与该第一从动凸轮相互匹配啮合,该第二主动凸轮与该第二从动凸轮相互匹配啮合,该弹性模块还包含一第一弹性件及一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于该第一轴杆及该第二轴杆,该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第一翼部及该第一从动凸轮,该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第二翼部及该第二从动凸轮,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于该展开状态及该收折状态之间的一半开状态时,该第一主动凸轮及该第二主动凸轮抵顶该第一从动凸轮及该第二从动凸轮,借此压缩该第一弹性件及该第二弹性件,当该第一承载件及该第二承载件于该展开状态或该收折状态时,该第一弹性件及该第二弹性件对应被释放。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弹性件及该第二弹性件分别为一压簧。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翼件还包含一第一支撑板,该第二翼件还包含一第二支撑板,该本体部具有一上表面,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一支撑板、该第二支撑板及该升降板共平面,且该升降板与该上表面相间隔,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该升降板与该上表面接触,该第一支撑板及该第二支撑板分别与该本体部斜交,且该第一支撑板及该第二支撑板分别邻近该第一承载件及该第二承载件的一端相互靠近。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第一翼件还包含一第一抵顶部,邻近于该第一内弧形滑道并外露于该第一支撑板,该第二翼件还包含一第二抵顶部,邻近于该第二内弧形滑道并外露于该第二支撑板,该中央基座还包含一外壳,包覆该本体部,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一抵顶部及该第二抵顶部共同抵顶该升降板于该最高位置,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该第一抵顶部及该第二抵顶部远离该升降板并分别接触该外壳的相对二内侧。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中央基座还包含多个磁铁,埋设于该本体部,并对该升降板恒提供一磁力,使该升降板倾向于朝该最低位置沉降,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所述磁铁磁吸该升降板,使该升降板沉降并与该上表面接触。
如前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该可挠式荧幕还包含一第一微弯折区及一第二微弯折区,该第一微弯折区对应位于该第一承载件及该第一支撑板之间,且该第一外虚拟轴线位于该第一微弯折区在厚度方向上的中点,该第二微弯折区对应位于该第二承载件及该第二支撑板之间,且该第二外虚拟轴线位于该第二微弯折区在厚度方向上的中点,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该第一微弯折区的对应二侧与该第二微弯折区的对应二侧的压缩量及延展量皆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于展开状态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的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的中央基座、第一翼件、第一承载件、第二翼件及第二承载件的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及同步模块的不同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的枢轴模块及弹性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于展开状态的部分元件的顶视图。
图8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于收折状态的部分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于收折状态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于半开状态的前视图。
图12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于半开状态的部分元件的顶视图。
图13为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于收折状态的部分元件的顶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0:折叠式电子装置 52:第一面板外壳
1:中央基座 6:第二翼件
11:本体部 61:第二翼本体
111:上表面 62:第二内弧形滑道
112:凹孔 63:第二外弧形滑道
113:轴孔 64:第二支撑板
1131:内孔体 65:第二抵顶部
1132:外孔体 7:第二传动件
12:升降板 71:第二主动凸轮
13:第一内弧形滑块 711:第二主贯孔
14:第二内弧形滑块 712:第二主凸部
15:外壳 713:第二主凹部
16:磁铁 72:第二延伸板
2:枢轴模块 73:第二直滑块
21:第一轴杆 8:第二面板本体
211:第一杆头 81:第二承载件
212:第一限位部 811:第二外弧形滑块
213:第一杆身 812:第二直滑槽
22:第二轴杆 82:第二面板外壳
221:第二杆头 9:同步模块
222:第二限位部 91:同步滑块体
223:第二杆身 92:第一螺旋槽
23:固定座 93:第二螺旋槽
231:座本体 94:第一螺旋凸块
232:第一翼部 95:第二螺旋凸块
233:第二翼部 A:弹性模块
234:凹孔 A1:推顶件
235:磁铁 A11:第一从动凸轮
24:第一轴孔 A111:第一从贯孔
25:第二轴孔 A112:第一从凸部
26:第一华司 A113:第一从凹部
27:第二华司 A12:第二从动凸轮
28:第一螺母 A121:第二从贯孔
29:第二螺母 A122:第二从凸部
3:第一翼件 A123:第二从凹部
31:第一翼本体 A2:第一弹性件
32:第一内弧形滑道 A3:第二弹性件
33:第一外弧形滑道 B:可挠式荧幕
34:第一支撑板 B1:可弯折区
35:第一抵顶部 B2:第一微弯折区
4:第一传动件 B3:第二微弯折区
41:第一主动凸轮 H1:第一螺旋方向
411:第一主贯孔 H2:第二螺旋方向
412:第一主凸部 S:容置空间
413:第一主凹部 VXI1:第一内虚拟轴线
42:第一延伸板 VXI2:第二内虚拟轴线
43:第一直滑块 VXO1:第一外虚拟轴线
5:第一面板本体 VXO2:第二外虚拟轴线
51:第一承载件 X1:第一轴线
511:第一外弧形滑块 X2:第二轴线。
512:第一直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1000包括一中央基座1、一枢轴模块2、一第一翼件3、一第一传动件4、一第一面板本体5、一第二翼件6、一第二传动件7、一第二面板本体8、一同步模块9、一弹性模块A及一可挠式荧幕B,其中,枢轴模块2设置于中央基座1,第一翼件3枢接于中央基座1,第一传动件4连接于枢轴模块2,第一面板本体5连接第一翼件3,第二翼件6枢接于中央基座1,第二传动件7连接于枢轴模块2,第二面板本体8连接第二翼件6,同步模块9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传动件4及第二传动件7之间,弹性模块A连接于枢轴模块2,可挠式荧幕B设置于第一翼件3、第一面板本体5、第二翼件6及第二面板本体8上。以下将详述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部分附图绘制有彼此平行不重叠的一第一内虚拟轴线VXI1、一第二内虚拟轴线VXI2,一第一外虚拟轴线VXO1、一第二外虚拟轴线VXO2、一第一轴线X1及一第二轴线X2。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1000的部分元件可以是一组或多组,然而不论是一组或是多组,皆可以达到本申请的作动效果。以下为简化说明,仅以一组为例说明。
请同时参阅图4、图7及图8,中央基座1包含一本体部11、一升降板12、二第一内弧形滑块13、二第二内弧形滑块14、一外壳15及四磁铁16。本体部11具有一上表面111、四凹孔112及二轴孔113,所述凹孔112自上表面111凹陷形成并彼此相间隔,所述轴孔113分别沿第一轴线X1及第二轴线X2凹陷形成,并分别具有彼此相连通的一内孔体1131及一外孔体1132。升降板12概略呈长方形板体,可活动地设置于本体部11的上表面111上,并能相对在一最高位置(图8)及一最低位置(图10)之间变换。所述第一内弧形滑块13概略呈半弧形体,彼此相对且相间隔地凸出形成于本体部11,并邻近于本体部11的一侧边(即邻近第一面板本体5的一侧),且能定义其轴心为第一内虚拟轴线VXI1。所述第二内弧形滑块14概略呈半弧形体,彼此相对且相间隔地凸出形成于本体部11,并邻近于本体部11的另一侧边(即邻近第二面板本体8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内弧形滑块13相间隔,以及能定义其轴心为第二内虚拟轴线VXI2。外壳15包覆本体部11的底侧与二侧边。所述磁铁16分别埋设于所述凹孔112,并对升降板12提供一磁力,使升降板12倾向朝最低位置沉降。
请同时参阅图6,枢轴模块2包含一第一轴杆21、一第二轴杆22、一固定座23、一第一轴孔24、一第二轴孔25、一第一华司26、一第二华司27、一第一螺母28及一第二螺母29。第一轴杆21沿第一轴线X1延伸,具有一第一杆头211、一第一限位部212及一第一杆身213,第一杆头211容设于所述轴孔113其中之一的内孔体1131,第一限位部212连接第一杆头211,并容设于所述轴孔113其中之一的外孔体1132,第一杆身213沿第一轴线X1自第一限位部212朝外延伸,其截面面积小于第一限位部212的截面面积,且为非圆形截面。第二轴杆22沿第二轴线X2延伸,具有一第二杆头221、一第二限位部222及一第二杆身223,第二杆头221容设于所述轴孔113其中另一的内孔体1131,第二限位部222连接第二杆头221,并容设于所述轴孔113其中另一的外孔体1132,第二杆身223沿第二轴线X2自第二限位部222朝外延伸,其截面面积小于第二限位部222的截面面积,且为非圆形截面。
固定座23具有一座本体231、一第一翼部232、一第二翼部233、二凹孔234及二磁铁235,座本体231概略呈长方形体,第一翼部232及第二翼部233分别自座本体231相对两侧朝外延伸形成并彼此相间隔,所述凹孔234自座本体231的顶面向内凹陷形成并彼此相间隔,所述磁铁235分别埋设于所述凹孔234,并对升降板12提供一磁力,使升降板12倾向朝最低位置沉降。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磁铁235也可省略,仅靠所述磁铁16来提供磁力。
第一轴孔24沿第一轴线X1贯通形成于第一翼部232,并供第一轴杆21的第一杆身213穿设。第二轴孔25沿第二轴线X2贯通形成于第二翼部233,并供第二轴杆22的第二杆身223穿设。第一华司26套设于第一杆身213并抵靠第一翼部232,第二华司27套设第二杆身223并抵靠第二翼部233,第一螺母28螺固于第一杆身213的末端并抵靠第一华司26,第二螺母29螺固于第二杆身223的末端并抵靠第二华司27。
请同时参阅图4,第一翼件3包含一第一翼本体31、二第一内弧形滑道32、二第一外弧形滑道33、一第一支撑板34及二第一抵顶部35。第一翼本体31概略呈长方形体,所述第一内弧形滑道32彼此相间隔地凹陷形成于第一翼本体31中邻近于本体部11的相对二侧,并分别供所述第一内弧形滑块13滑设,借此第一翼件3能相对本体部11以第一内虚拟轴线VXI1为中心而枢转。所述第一外弧形滑道33彼此相间隔地凹陷形成于第一翼本体31中远离本体部11的相对二侧,与所述第一内弧形滑道32相间隔,且能定义其轴心为第一外虚拟轴线VXO1。第一支撑板34概略呈长方形板体,设置于第一翼本体31的顶面,并邻接于升降板12相对二侧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一抵顶部35形成于第一翼本体31中邻近本体部11的一边,且邻近于第一内弧形滑道32并外露于第一支撑板34。
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7,第一传动件4套设于第一轴杆21,并包含一第一主动凸轮41、一第一延伸板42及一第一直滑块43。第一主动凸轮41是一端面凸轮,并具有一第一主贯孔411、三第一主凸部412及三第一主凹部413,第一主贯孔411沿第一轴线X1贯通形成并供第一杆身213穿设,且为非圆形截面,并与第一杆身213的截面相匹配,借此第一主动凸轮41可滑动地套设第一轴杆21,并能与第一轴杆21同动。所述第一主凸部412沿第一轴线X1朝外延伸并彼此相间隔,所述第一主凹部413分别形成于任二所述第一主凸部412之间并彼此相间隔。第一延伸板42自第一主动凸轮41沿第一轴线X1的径向方向朝外延伸,第一直滑块43沿平行第一轴线X1的方向自第一延伸板42朝外延伸形成,也就是第一延伸板42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一主动凸轮41及第一直滑块43。
第一面板本体5包含一第一承载件51及一第一面板外壳52,第一承载件51具有二第一外弧形滑块511及一第一直滑槽512,所述第一外弧形滑块511彼此相对且相间隔,并分别滑设于所述第一外弧形滑道33,借此第一承载件51能相对第一翼件3以第一外虚拟轴线VXO1枢转。第一直滑槽512垂直第一轴线X1延伸,并供第一直滑块43线性滑设于其中。第一面板外壳52概略呈四方形体,固接于第一承载件51并与第一支撑板34共平面。另外,第一面板本体5还包含相关的电子元件,但因与折叠作动较无关联,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翼件6包含一第二翼本体61、二第二内弧形滑道62、二第二外弧形滑道63、一第二支撑板64及一第二抵顶部65。第二翼本体61概略呈长方形体,所述第二内弧形滑道62彼此相间隔地凹陷形成于第二翼本体61中邻近于本体部11的相对二侧,并分别供所述第二内弧形滑块14滑设,借此第二翼件6能相对本体部11以第二内虚拟轴线VXI2为中心而枢转。所述第二外弧形滑道63彼此相间隔地凹陷形成于第二翼本体61中远离本体部11的相对二侧,与所述第二内弧形滑道62相间隔,且能定义其轴心为第二外虚拟轴线VXO2。第二支撑板64概略呈长方形板体,设置于第二翼本体61的顶面,并邻接于升降板12相对二侧的其中另一侧。第二抵顶部65形成于第二翼本体61中邻近本体部11的一边,同时邻近于第二内弧形滑道62并外露于第二支撑板64,且能与所述第一抵顶部35相互匹配(例如第二抵顶部65位在所述第一抵顶部35之间)。
第二传动件7套设于第二轴杆22,并包含一第二主动凸轮71、一第二延伸板72及一第二直滑块73。第二主动凸轮71是一端面凸轮,并具有一第二主贯孔711、三第二主凸部712及三第二主凹部713,第二主贯孔711沿第二轴线X2贯通形成并供第二杆身223穿设,且为非圆形截面,并与第二杆身223的截面相匹配,借此第二主动凸轮71可滑动地套设第二轴杆22,并能与第二轴杆22同动。所述第二主凸部712沿第二轴线X2朝外延伸并彼此相间隔,所述第二主凹部713分别形成于任二所述第二主凸部712之间并彼此相间隔。第二延伸板72自第二主动凸轮71沿第二轴线X2的径向方向朝外延伸,第二直滑块73沿平行第二轴线X2的方向自第二延伸板72朝外延伸形成,也就是第二延伸板72的两侧分别连接第二主动凸轮71及第二直滑块73。
第二面板本体8与第一面板本体5相对设置,并包含一第二承载件81及一第二面板外壳82,第二承载件81具有二第二外弧形滑块811及一第二直滑槽812,所述第二外弧形滑块811彼此相对且相间隔,并分别滑设于所述第二外弧形滑道63,借此第二承载件81能相对第二翼件6以第二外虚拟轴线VXO2枢转。第二直滑槽812垂直第二轴线X2延伸,并供第二直滑块73线性滑设于其中。第二面板外壳82概略呈四方形体,固接于第二承载件81并与第二支撑板64共平面。同样地,第二面板本体8还包含相关的电子元件,但因与折叠作动较无关联,在此不再赘述。
同步模块9包含一同步滑块体91、一第一螺旋槽92、一第二螺旋槽93、一第一螺旋凸块94及一第二螺旋凸块95,同步滑块体91设置于第一传动件4及第二传动件7之间,并与第一传动件4及第二传动件7连接。第一螺旋槽92沿第一螺旋方向H1凹陷形成于同步滑块体91的相对二侧面中其中之一。第二螺旋槽93沿第二螺旋方向H2凹陷形成于同步滑块体91的相对二侧面中其中另一。第一螺旋凸块94沿第一螺旋方向H1形成于第一主动凸轮41的侧面,并匹配地容设于第一螺旋槽92。第二螺旋凸块95沿第二螺旋方向H2形成于第二主动凸轮71的侧面,并匹配地容设于第二螺旋槽9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方向H1与第二螺旋方向H2相反。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螺旋槽92及第二螺旋槽93也可以分别凹陷形成于第一主动凸轮41及第二主动凸轮71的侧面,而第一螺旋凸块94及第二螺旋凸块95也可以形成于同步滑块体91的相对二侧面,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弹性模块A包含一推顶件A1、一第一弹性件A2及一第二弹性件A3,推顶件A1可滑动地同时套设于第一轴杆21及第二轴杆22,并具有彼此相间隔的一第一从动凸轮A11及一第二从动凸轮A12,第一从动凸轮A11是一端面凸轮,并与第一主动凸轮41彼此可活动地啮合匹配(图7),且具有一第一从贯孔A111、三第一从凸部A112及三第一从凹部A113,第一从贯孔A111沿第一轴线X1贯通形成并供第一杆身213穿设,其截面面积大于第一杆身213的截面面积,且为圆形截面,借此第一从动凸轮A11能沿第一轴线X1于第一轴杆21上滑动但不同动。所述第一从凸部A112沿第一轴线X1朝外延伸并彼此相间隔,所述第一从凹部A113分别形成于任二所述第一从凸部A112之间并彼此相间隔。第二从动凸轮A12是一端面凸轮,并与第二主动凸轮71彼此可活动地啮合匹配(图7),且具有一第二从贯孔A121、三第二从凸部A122及三第二从凹部A123,第二从贯孔A121沿第二轴线X2贯通形成并供第二杆身223穿设,其截面面积大于第二杆身223的截面面积,且为圆形截面,借此第二从动凸轮A12能沿第二轴线X2于第二轴杆22上滑动但不同动。所述第二从凸部A122沿第二轴线X2朝外延伸并彼此相间隔,所述第二从凹部A123分别形成于任二所述第二从凸部A122之间并彼此相间隔。第一弹性件A2套设于第一杆身213,其两端分别抵顶第一翼部232及第一从动凸轮A11,第二弹性件A3套设于第二杆身223,其两端分别抵顶第二翼部233及第二从动凸轮A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A2及第二弹性件A3分别为一压簧。
可挠式荧幕B设置于第一面板本体5、第二面板本体8、第一翼件3及第二翼件6上,并包含一可弯折区B1、一第一微弯折区B2及一第二微弯折区B3,可弯折区B1概略对应于升降板12、第一支撑板34及第二支撑板64。第一微弯折区B2概略对应于第一承载件51及第一支撑板34之间的交接处,且第一外虚拟轴线VXO1位于第一微弯折区B2在厚度方向上的中点。第二微弯折区B3概略对应于第二承载件81及第二支撑板64之间的交接处,且第二外虚拟轴线VXO2位于第二微弯折区B3在厚度方向上的中点。
以下说明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1000的作动情形。第一面板本体5及第二面板本体8能于一展开状态(如图1、图2及图8)及一收折状态(如图9、图10)之间变换。当第一面板本体5及第二面板本体8呈展开状态时,可挠式荧幕B摊平,第一支撑板34、第二支撑板64及升降板12共平面且共同支撑可弯折区B1,升降板12与上表面111相间隔,所述第一抵顶部35及第二抵顶部65共同抵顶升降板12于最高位置,如图7所示,此时第一主动凸轮41与第一从动凸轮A11相互匹配啮合,也就是各所述第一主凸部412分别伸入各所述第一从凹部A113,且各所述第一主凸部412的一侧面与各所述第一从凸部A112的一侧面部分接触并产生摩擦,且第一主动凸轮41与第一从动凸轮A11在第一轴线X1上的长度总和最小,而第二主动凸轮71与第二从动凸轮A12相互匹配啮合,也就是各所述第二主凸部712分别伸入各所述第二从凹部A123,且各所述第二主凸部712的一侧面与各所述第二从凸部A122的一侧面部分接触并产生摩擦,且第二主动凸轮71与第二从动凸轮A12在第二轴线X2上的长度总和最小,而第一弹性件A2及第二弹性件A3对应被释放(也可以说是压缩量最小)。
当第一面板本体5及第二面板本体8从展开状态往收折状态变换时,第一翼件3及第二翼件6相对本体部11分别以第一内虚拟轴线VXI1及第二内虚拟轴线VXI2为中心而枢转并相互逐渐靠近(即从第一支撑板34、第二支撑板64及升降板12共平面的状态,逐渐变成第一支撑板34、第二支撑板64分别与升降板12斜交的状态),此时第一承载件51及第二承载件81也分别相对第一翼件3及第二翼件6以第一外虚拟轴线VXO1及第二外虚拟轴线VXO2为中心枢转连动,连带地让第一直滑块43与第二直滑块73分别在第一直滑槽512与第二直滑槽812中线性滑动(从滑槽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同时让第一延伸板42及第一主动凸轮41以第一轴线X1为中心枢转,以及让第二延伸板72及第二主动凸轮71以第二轴线X2为中心枢转。由于同步滑块体91相对二侧面上的第一螺旋槽92及第二螺旋槽93各自的第一螺旋方向H1与第二螺旋方向H2相反,第一螺旋凸块94及第二螺旋凸块95也分别沿第一螺旋槽92及第二螺旋槽93滑动,在第一主动凸轮41与第一轴杆21同动、第二主动凸轮71与第二轴杆22同动的情况下,带动第一轴杆21与第二轴杆22同步反向旋转。
当第一面板本体5及第二面板本体8由展开状态往收折状态变换,第一主动凸轮41会逐渐顶开第一从动凸轮A11,第二主动凸轮71会逐渐顶开第二从动凸轮A12,并借此逐渐压缩第一弹性件A2及第二弹性件A3(压缩量逐渐变大),当第一面板本体5及第二面板本体8变换至展开状态及收折状态之间的一半开状态时,如图11及图12所示(为便于说明仅绘示枢轴模块2、第一传动件4、第二传动件7及弹性模块A),第一主动凸轮41及第二主动凸轮71分别与第一从动凸轮A11及第二从动凸轮A12形成对顶状态,也就是各所述第一主凸部412分别对应抵顶各所述第一从凸部A112,各所述第一主凹部413分别对应各所述第一从凹部A113,各所述第二主凸部712分别对应抵顶各所述第二从凸部A122,各所述第二主凹部713分别对应各所述第二从凹部A123,推顶件A1沿第一轴杆21及第二轴杆22往固定座23移动,借此压缩第一弹性件A2及第二弹性件A3(也可以说是压缩量最大),此时第一主动凸轮41与第一从动凸轮A11在第一轴线X1上的长度总和最大,且第二主动凸轮71与第二从动凸轮A12在第二轴线X2上的长度总和最大。在本实施例中,半开状态大致是指第一面板本体5及第二面板本体8相夹30度至150度,但并不以此为限。
当继续操作使第一面板本体5及第二面板本体8往收折状态变换,如图13所示(为便于说明仅绘示枢轴模块2、第一传动件4、第二传动件7及弹性模块A),第一主动凸轮41与第一从动凸轮A11又会逐渐变成相互匹配啮合,也就是各所述第一主凸部412分别再次逐渐深入各所述第一从凹部A113,且各所述第一主凸部412的侧面分别与各所述第一从凸部A112的侧面部分接触(变成相互的另一侧接触)并产生摩擦,而第二主动凸轮71与第二从动凸轮A12也逐渐变成相互匹配啮合,也就是各所述第二主凸部712分别再次逐渐深入各所述第二从凹部A123,且各所述第二主凸部712的侧面分别与各所述第二从凸部A122的侧面部分接触(变成相互的另一侧接触)并产生摩擦,造成第一弹性件A2及第二弹性件A3逐渐被释放(也可以说是压缩量逐渐变小)。当第一面板本体5及第二面板本体8变换至收折状态时,第一主动凸轮41与第一从动凸轮A11在第一轴线X1上的长度总和最小,而第二主动凸轮71与第二从动凸轮A12在第二轴线X2上的长度总和最小,第一弹性件A2及第二弹性件A3被释放(也可以说是压缩量最小),所述第一抵顶部35及第二抵顶部65未抵顶升降板12,并分别接触外壳15的相对二内侧,升降板12失去支撑,使升降板12受所述磁体16磁吸而沉降至最低位置,并与上表面111接触,此时第一支撑板34与第二支撑板64分别与本体部11斜交,且第一支撑板34及第二支撑板64分别邻近第一承载件51及第二承载件81的一端相互靠近,可挠式荧幕B的可弯折区B1挠曲,第一翼件3、第二翼件6及升降板12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S以容设可弯折区B1,也就是说升降板12、第一支撑板34及第二支撑板64可概略呈三角形,而让可弯折区B1能够部分贴附于升降板12、第一支撑板34及第二支撑板64并概略呈半圆形。在此同时,可挠式荧幕B的第一微弯折区B2及第二微弯折区B3也微挠曲,由于第一外虚拟轴线VXO1及第二外虚拟轴线VXO2分别位于第一微弯折区B2及第二微弯折区B3在厚度方向上的中点,造成第一微弯折区B2的对应二侧的压缩量(邻近第一翼件3及第一承载件51之侧)及延展量(远离第一翼件3及第一承载件51之侧)是相同的,而第二微弯折区B3的对应二侧的压缩量(邻近第二翼件6及第二承载件81之侧)及延展量(远离第二翼件6及第二承载件81之侧)也是相同的,且可弯折区B1、第一微弯折区B2与第二微弯折区B3整体概略呈水滴状。
综上所述,本申请折叠式电子装置借由第一翼件与第二翼件能相对中央基座枢转,第一承载件与第二承载件能分别相对第一翼件与第二翼件枢转,并带动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分别相对第一承载件及第二承载件线性滑动,而让第一轴杆及第二轴杆同步反转,使得第一面板本体及第二面板本体在展开状态时,升降板、第一翼件与第二翼件共同支撑可挠式荧幕的可弯折区,在收折状态时,升降板沉降并与第一翼件、第二翼件共同形成容置空间,在不增加整体厚度的情况下,有效地创造出足以容置可弯折区的足够大容置空间。

Claims (10)

1.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
一中央基座,包含一本体部、一升降板、至少一第一内弧形滑块及至少一第二内弧形滑块,所述第一内弧形滑块及所述第二内弧形滑块分别彼此相间隔地形成于该本体部,该升降板可活动地设置于该本体部,并能相对在一最高位置及一最低位置之间变换;
一枢轴模块,设置于该中央基座,并包含分别枢接于该本体部且能同步反转的一第一轴杆及一第二轴杆;
一第一翼件,包含至少一第一内弧形滑道及至少一第一外弧形滑道,所述第一内弧形滑块滑设于所述第一内弧形滑道,借此该第一翼件能相对该本体部以一第一内虚拟轴线为中心而枢转;
一第一传动件,套设于该第一轴杆,且与该第一轴杆同步旋转;
一第一面板本体,包含一第一承载件,该第一承载件能相对该第一传动件线性滑动,并包含至少一第一外弧形滑块,所述第一外弧形滑块滑设于所述第一外弧形滑道,借此该第一承载件能相对该第一翼件以一第一外虚拟轴线枢转;
一第二翼件,包含至少一第二内弧形滑道及至少一第二外弧形滑道,所述第二内弧形滑块滑设于所述第二内弧形滑道,借此该第二翼件能相对该本体部以一第二内虚拟轴线为中心而枢转;
一第二传动件,套设于该第二轴杆,且与该第二轴杆同步旋转;
一第二面板本体,包含一第二承载件,该第二承载件能相对该第二传动件线性滑动,并包含至少一第二外弧形滑块,所述第二外弧形滑块滑设于所述第二外弧形滑道,借此该第二承载件能相对该第二翼件以一第二外虚拟轴线枢转;
一同步模块,包含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一传动件及该第二传动件之间的一同步滑块体,且该第一传动件及该第二传动件分别与该同步滑块体连接,该同步滑块体滑动时能带动该第一传动件及该第二传动件分别同步反向旋转;
一弹性模块,包含一顶推件,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一轴杆及该第二轴杆,并与该第一传动件及该第二传动件可活动地啮合;以及
一可挠式荧幕,设置于该第一面板本体、该第二面板本体、该第一翼件及该第二翼件上,并包含一可弯折区;
其中,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能于一展开状态及一收折状态之间变换,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展开状态时,该可挠式荧幕摊平,该升降板位于该最高位置,且该第一翼件、该第二翼件及该升降板共同支撑该可弯折区,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该可挠式荧幕的该可弯折区挠曲,该升降板位于该最低位置,该第一翼件、该第二翼件及该升降板共同界定一容置空间以容设该可弯折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同步模块还包含一第一螺旋凸块、一第二螺旋凸块、一第一螺旋槽及一第二螺旋槽,该第一螺旋凸块匹配地容设于该第一螺旋槽,该第二螺旋凸块匹配地容设于该第二螺旋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件包含一第一主动凸轮,该第二传动件包含一第二主动凸轮,该顶推件具有一第一从动凸轮及一第二从动凸轮,该第一主动凸轮沿一第一轴线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一轴杆,并与该第一轴杆同动且与该第一从动凸轮配合,该第二主动凸轮沿一第二轴线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第二轴杆,并与该第二轴杆同动且与该第二从动凸轮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凸块形成于该第一主动凸轮的侧面,该第二螺旋凸块形成于该第二主动凸轮的侧面并与该第一螺旋凸块相对应,该第一螺旋槽及该第二螺旋槽分别沿一第一螺旋方向及一第二螺旋方向凹陷形成于该同步滑块体的相对二侧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螺旋方向与该第二螺旋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轴杆沿该第一轴线延伸,该第一承载件包含实质垂直该第一轴线延伸的一第一直滑槽,该第一传动件还包含一第一延伸板及一第一直滑块,该第一延伸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该第一直滑块及该第一主动凸轮,该第一延伸板沿该第一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该第一直滑块沿平行该第一轴线的方向自该第一延伸板朝外延伸形成,并滑设于该第一直滑槽,该第二轴杆沿该第二轴线延伸,该第二承载件包含实质垂直该第二轴线延伸的一第二直滑槽,该第二传动件还包含一第二延伸板及一第二直滑块,该第二延伸板的两侧分别连接该第二直滑块及该第二主动凸轮,该第二延伸板沿该第二轴线的径向方向延伸,该第二直滑块沿平行该第二轴线的方向自该第二延伸板朝外延伸形成,并滑设于该第二直滑槽,该第一轴线、该第一内虚拟轴线、该第一外虚拟轴线、该第二轴线、该第二内虚拟轴线及该第二外虚拟轴线彼此平行不重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枢轴模块包含一固定座、一第一轴孔及一第二轴孔,该固定座具有一第一翼部及一第二翼部,该第一轴孔沿该第一轴线贯通形成于该第一翼部,且该第一轴杆穿设于该第一轴孔,该第二轴孔沿该第二轴线贯通形成于该第二翼部,且该第二轴杆穿设于该第二轴孔,该第一从动凸轮套设于该第一轴杆,该第二从动凸轮套设于该第二轴杆,该第一主动凸轮与该第一从动凸轮相互匹配啮合,该第二主动凸轮与该第二从动凸轮相互匹配啮合,该弹性模块还包含一第一弹性件及一第二弹性件,分别套设于该第一轴杆及该第二轴杆,该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第一翼部及该第一从动凸轮,该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于该第二翼部及该第二从动凸轮,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于该展开状态及该收折状态之间的一半开状态时,该第一主动凸轮及该第二主动凸轮抵顶该第一从动凸轮及该第二从动凸轮,借此压缩该第一弹性件及该第二弹性件,当该第一承载件及该第二承载件于该展开状态或该收折状态时,该第一弹性件及该第二弹性件对应被释放,该第一弹性件及该第二弹性件分别为一压簧。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翼件还包含一第一支撑板,该第二翼件还包含一第二支撑板,该本体部具有一上表面,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一支撑板、该第二支撑板及该升降板共平面,且该升降板与该上表面相间隔,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该升降板与该上表面接触,该第一支撑板及该第二支撑板分别与该本体部斜交,且该第一支撑板及该第二支撑板分别邻近该第一承载件及该第二承载件的一端相互靠近。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翼件还包含一第一抵顶部,邻近于该第一内弧形滑道并外露于该第一支撑板,该第二翼件还包含一第二抵顶部,邻近于该第二内弧形滑道并外露于该第二支撑板,该中央基座还包含一外壳,包覆该本体部,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展开状态时,该第一抵顶部及该第二抵顶部共同抵顶该升降板于该最高位置,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该第一抵顶部及该第二抵顶部远离该升降板并分别接触该外壳的相对二内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基座还包含多个磁铁,埋设于该本体部,并对该升降板恒提供一磁力,使该升降板倾向于朝该最低位置沉降,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所述磁铁磁吸该升降板,使该升降板沉降并与该上表面接触,该可挠式荧幕还包含一第一微弯折区及一第二微弯折区,该第一微弯折区对应位于该第一承载件及该第一支撑板之间,且该第一外虚拟轴线位于该第一微弯折区在厚度方向上的中点,该第二微弯折区对应位于该第二承载件及该第二支撑板之间,且该第二外虚拟轴线位于该第二微弯折区在厚度方向上的中点,当该第一面板本体及该第二面板本体呈该收折状态时,该第一微弯折区的对应二侧与该第二微弯折区的对应二侧的压缩量及延展量皆相同。
CN202320149734.0U 2022-09-16 2023-01-18 折叠式电子装置 Active CN2190352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407412P 2022-09-16 2022-09-16
US63/407,412 2022-09-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5298U true CN21903529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50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9734.0U Active CN219035298U (zh) 2022-09-16 2023-01-18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02321347853.3U Active CN219695685U (zh) 2022-09-16 2023-05-30 折叠式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47853.3U Active CN219695685U (zh) 2022-09-16 2023-05-30 折叠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94774A1 (zh)
CN (2) CN219035298U (zh)
TW (2) TWM641416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95685U (zh) 2023-09-15
US20240094774A1 (en) 2024-03-21
TWM644186U (zh) 2023-07-21
TWM641416U (zh) 202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46997B2 (en) Rotating shaft mechanism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147637B (zh) 转动组件及电子设备
EP2131559B1 (en) Mechanisum for sliding casing, slidable casing and mobile phone using the same
WO2021007912A1 (zh) 一种可弯折装置
CN108266451B (zh) 铰链结构及电子装置
US7299523B2 (en) Hinge mechanism for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92928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embly structure thereof
CN115388085B (zh) 电子设备和折叠装置
EP4325072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terminal product
EP2239928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050832A1 (en) Hinge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7562198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19035298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KR20170022684A (ko) 플렉시블 힌지 장치
CN116708613B (zh) 可折叠机构和可折叠终端
CN116696929B (zh) 一种阻尼机构、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WO2023077756A1 (zh) 铰链部件和电子设备
CN112392853A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5705074A (zh) 铰链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0515997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20227494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TWI752797B (zh) 鉸鏈
CN219570593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219655079U (zh) 一种转轴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WO2024001103A1 (zh) 转轴装置、折叠壳体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