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5234U - 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35234U CN219035234U CN202222934237.XU CN202222934237U CN219035234U CN 219035234 U CN219035234 U CN 219035234U CN 202222934237 U CN202222934237 U CN 202222934237U CN 219035234 U CN219035234 U CN 2190352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 joint
- outer sleeve
- pieces
- rod piece
-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包括两铰接相连的杆件,所述杆件的相邻端设置有铰接连接件,还包括一套设于杆件外端的有外部套管,两所述杆件上对应设有限位构件,所述外部套管两侧端部分别配合设有定位槽孔,所述外部套管能沿两杆件连接端部外端平移并实现对应端的定位槽孔与限位构件对接限位,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产品生产简单且相应的成本得到降低,通过外部套管与弹性组件的配合对接对两个杆件端部进行限位,使用时只需对弹性组件按压移开外部套管即可对连接件处进行折叠,对杆件进行翻折,整体使用简单便捷,同时外部套管的设置能够避免外力较大下使得连接件折叠的情况发生,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杆件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结构件,但是过长的杆件会导致运输、搬运不便,目前常规的解决方法是通过连接件将两根较短的杆件进行连接,使用时将两根杆件展开,得到一根较长的杆件;不用时可以将两根较短的杆件进行折叠,减少整体长度,申请人的在先申请“202222358711.9”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杆件,两个所述杆件的相邻端均连接有对接转角桩头,且两个所述对接转角桩头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一设置于两侧所述对接转角桩头之间的对接槽内,所述连接板一上端面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调节按块一的安装槽,若干个所述安装槽位于同一侧,两侧的所述对接转角桩头内部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凸台,所述连接板一下表面两侧开设有与限位凸台对接的缺口槽”,该申请中连接板的结构复杂,导致产品的生产难度及成本较高,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按块与沟槽对接,从而对弹簧压缩使得对接转角桩头与连接板之间进行限位,进行调节时需要对调节按块抬起,收纳时需要将调节按块按下,不然不利于收纳,调节起来较为繁琐,并且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下,对接转角桩头与连接板之间容易发生移动,影响杆件的使用。
因此需要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该申请中连接板的结构复杂,导致产品的生产难度及成本较高,在使用时通过调节按块与沟槽对接,从而对弹簧压缩使得对接转角桩头与连接板之间进行限位,进行调节时需要对调节按块抬起,收纳时需要将调节按块按下,不然不利于收纳,调节起来较为繁琐,并且在受到较大外力作用下,对接转角桩头与连接板之间容易发生移动,影响杆件的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包括两铰接相连的杆件,所述杆件的相邻端设置有铰接连接件,还包括一套设于杆件外端的有外部套管,两所述杆件上对应设有限位构件,所述外部套管两侧端部分别配合设有定位槽孔,所述外部套管能沿两杆件连接端部外端平移并实现对应端的定位槽孔与限位构件对接限位,所述外部套管处于整体包裹于铰接连接件外端时,用于限制两所述杆件无法翻折动作;所述外部套管处于整体包裹于一侧杆件外端时两杆件能自由翻折,所述限位构件设置为处于所述杆件相邻端内部的弹性组件,所述定位槽孔设置为分布于外部套管两端的若干个与弹性组件对接的开孔,圆珠端部与开孔卡接,连接件外部的外部套管对两杆件相邻端之间进行限位,同时与弹性组件配合对接进行定位,使得连接件处保持稳定,需要进行折叠时仅需对弹性组件按压,对外部套管进行移开即可对连接处折叠,折叠时,对接头围绕对接柱进行转动,进行收纳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处均设置有圆珠,所述圆珠端部与开孔卡接,对接时圆珠与开孔对接,对外部套管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按压时对圆珠施加压力,对弹性件进行压缩,从而便于对外部套管进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杆件与外部套管设置为圆管,所述限位构件设置为定位插接于杆件上的定位销柱,所述定位槽孔设置为开设于外部套管两侧端头向内的类L型缺口,采用圆管设置,在使用时,对外部套管进行旋转,使得定位销柱与类L型缺口分离,对外部套管进行移动至一侧,再对其进行旋转,使得定位销柱与类L型缺口配合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铰接连接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对接端,两侧所述对接端的相邻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头,所述对接头的下端开设有对接槽,两侧的对接槽之间设置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为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对接头对接的对接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两侧所述对接头上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对接柱贯穿圆槽设置,且对接柱上端连接有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对接端插合设置于杆件内部,两侧所述对接头相邻侧的同一端设置有圆角,圆角的设置便于对接头进行转动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对接端插合设置于杆件内部,且对接端的尺寸与杆件内部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对接端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孔,开孔上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的直径小于圆珠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相对于对比而言更加简单,产品生产较为简单,且相应的成本得到降低,通过外部套管与弹性组件的配合对接对两个杆件端部进行限位,使用时只需对弹性组件按压移开外部套管即可对连接件处进行折叠,对杆件进行翻折,整体使用简单便捷,同时外部套管的设置能够避免外力较大下使得连接件折叠的情况发生,结构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中:杆件1、外部套管2、定位槽孔3、圆珠4、对接块5、对接头6、圆槽7、开孔8、对接柱9、对接槽10、对接端11、圆环12、弹性件13、定位销柱14、类L型缺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1,请参照图1、2和3,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包括两铰接相连的杆件1,杆件1的相邻端设置有铰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套设于杆件外端的有外部套管2,两杆件1上对应设有限位构件,外部套管2两侧端部分别配合设有定位槽孔3,外部套管2能沿两杆件连接端部外端平移并实现对应端的定位槽孔3与限位构件对接限位,外部套管2处于整体包裹于铰接连接件外端时,用于限制两杆件无法翻折动作;外部套管2处于整体包裹于一侧杆件1外端时两杆件能自由翻折,限位构件设置为处于杆件1相邻端内部的弹性组件,定位槽孔设置为分布于外部套管2两端的若干个与弹性组件对接的开孔8,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13,弹性件13的两端处均设置有圆珠4,圆珠4端部与开孔8卡接,连接件外部的外部套管2对两杆件1相邻端之间进行限位,同时与弹性组件配合对接进行定位,使得连接件处保持稳定,需要进行折叠时仅需对弹性组件按压,对外部套管2进行移开即可对连接处折叠,折叠时,对接头6围绕对接柱9进行转动,进行收纳折叠,对接时圆珠4与开孔8对接,对外部套管2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按压时对圆珠4施加压力,对弹性件13进行压缩,从而便于对外部套管2进行移动。
铰接连接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对接端11,两侧对接端11的相邻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头6,对接头6的下端开设有对接槽10,两侧的对接槽10之间设置有对接件,对接件为对接块5,对接块5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对接头6对接的对接柱9,两侧对接头6上表面开设有圆槽7,对接柱9贯穿圆槽7设置,且对接柱9上端连接有卡块,两侧对接头6相邻侧的同一端设置有圆角,圆角的设置便于对接头6进行转动折叠,对接端11插合设置于杆件1内部,且对接端11的尺寸与杆件1内部尺寸相适配,对接端1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孔,开孔上固定连接有圆环12,圆环12的直径小于圆珠4的直径。
实施例2,请参照图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杆件1与外部套管2设置为圆管,限位构件设置为定位插接于杆件1上的定位销柱14,定位槽孔设置为开设于外部套管2两侧端头向内的类L型缺口15,采用圆管设置,在使用时,对外部套管2进行旋转,使得定位销柱14与类L型缺口15分离,对外部套管2进行移动至一侧,再对其进行旋转,使得定位销柱14与类L型缺口15配合卡接,定位销柱14共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杆件1的相邻端,两个定位销柱14的位置不对称,在对两杆件1进行折叠时,外部套管2移动至一侧的杆件1上与定位销柱14卡接,脱离对接处。
实施例3,请参照图5、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弹性件13的一端设置有圆珠4,且外部套管2的一侧开设有与圆珠4配合卡接的开孔8,开孔8只在一侧面开设且共设置有两个,两个开孔8分别位于外部套管2的两端,开孔8的数量减少,也能够起到与弹性件13端部圆珠4卡合实现定位的效果,并且在进行调节时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连接件外部的外部套管2对两杆件1相邻端之间进行限位,同时与弹性组件配合对接进行定位,对接时圆珠4与开孔8对接,对外部套管2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按压时对圆珠4施加压力,对弹性件13进行压缩,从而便于对外部套管2进行移动,折叠时,对接头6围绕对接柱9进行转动,进行收纳折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包括两铰接相连的杆件(1),所述杆件(1)的相邻端设置有铰接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套设于杆件外端的有外部套管(2),两所述杆件(1)上对应设有限位构件,所述外部套管(2)两侧端部分别配合设有定位槽孔(3),所述外部套管(2)能沿两杆件连接端部外端平移并实现对应端的定位槽孔(3)与限位构件对接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套管(2)处于整体包裹于铰接连接件外端时,用于限制两所述杆件无法翻折动作;所述外部套管(2)处于整体包裹于一侧杆件(1)外端时两杆件能自由翻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构件设置为处于所述杆件(1)相邻端内部的弹性组件,所述定位槽孔设置为分布于外部套管(2)两端的若干个与弹性组件对接的开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13),所述弹性件(13)的两端处均设置有圆珠(4),所述圆珠(4)端部与开孔(8)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1)与外部套管(2)设置为圆管,所述限位构件设置为定位插接于杆件(1)上的定位销柱(14),所述定位槽孔设置为开设于外部套管(2)两侧端头向内的类L型缺口(1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连接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对接端(11),两侧所述对接端(11)的相邻端固定连接有对接头(6),所述对接头(6)的下端开设有对接槽(10),两侧的对接槽(10)之间设置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为对接块(5),所述对接块(5)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对接头(6)对接的对接柱(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对接头(6)上表面开设有圆槽(7),所述对接柱(9)贯穿圆槽(7)设置,且对接柱(9)上端连接有卡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对接头(6)相邻侧的同一端设置有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端(11)插合设置于杆件(1)内部,且对接端(11)的尺寸与杆件(1)内部尺寸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端(11)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开孔,开孔上固定连接有圆环(12),所述圆环(12)的直径小于圆珠(4)的直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34237.XU CN219035234U (zh) | 2022-11-04 | 2022-11-04 | 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934237.XU CN219035234U (zh) | 2022-11-04 | 2022-11-04 | 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35234U true CN219035234U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6285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934237.XU Active CN219035234U (zh) | 2022-11-04 | 2022-11-04 | 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35234U (zh) |
-
2022
- 2022-11-04 CN CN202222934237.XU patent/CN2190352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586700U (zh) | 一种折叠床架 | |
CN209315344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床架 | |
CN211092898U (zh) | 一种床结构 | |
CN203654867U (zh) | 一种帐篷顶部支撑结构 | |
CN107319831B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折叠婴儿床架 | |
US10500461B2 (en) | Foldable rebound net frame | |
CN219035234U (zh) | 一种折叠杆件连接构件 | |
US20220412119A1 (en) | Outdoor barbecue tent capable of quick assembling and folding | |
CN211795042U (zh) | 一种可拼接的便携户外桌 | |
CN215646890U (zh) | 一种耐压高强度的手机显示屏 | |
CN202664691U (zh) | 一种可收叠的桌腿和折叠桌 | |
CN211268937U (zh) | 一种伞骨结构 | |
CN209135634U (zh) | 可调性强的工作桌 | |
CN214680411U (zh) | 一种微孔折叠式滤芯 | |
CN221546564U (zh) | 一种使用省力的帐篷支撑杆 | |
CN221010252U (zh) | 一种便于收纳线路的路由器 | |
CN219661322U (zh) | 折叠式蚊帐支架 | |
CN218164680U (zh) | 一种电动床腿斜撑 | |
CN212108277U (zh) | 一种可折叠的环形灯 | |
CN220400196U (zh) | 一种便于收纳的拉网展架 | |
CN215266868U (zh) | 一种射频连接器组件 | |
CN215532417U (zh) | 一种折叠桌 | |
CN219691923U (zh) | 一种用于接叠式晾衣架的连接组件 | |
CN217538065U (zh) | 一种高稳定性的斜插式舞台 | |
CN220832836U (zh) | 一种折叠浴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