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4365U - 一种电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4365U
CN219034365U CN202223304706.6U CN202223304706U CN219034365U CN 219034365 U CN219034365 U CN 219034365U CN 202223304706 U CN202223304706 U CN 202223304706U CN 219034365 U CN219034365 U CN 2190343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lock
push rod
worm
dr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47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3047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43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43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43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动锁,包括驱动装置和门锁;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向旋转电机、蜗杆传动副、齿轮系和齿条推杆;所述双向旋转电机带动所述蜗杆传动副,该蜗杆传动副带动所述齿轮系,该齿轮系带动所述齿条推杆,该齿条推杆的端部用于驱动所述门锁。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锁能在开锁后,再通过双向旋转电机带动蜗杆传动副,蜗杆传动副带动齿轮系,齿轮系带动齿条推杆,齿条推杆驱动锁舌复位,的转动进而使电动锁自动复位上锁,以此来提高电动锁开锁后自动复位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路装置在锁内的电动锁。
背景技术
电动锁是以微型电机和锁体作为执行,通过在室外按下遥控钥匙、电磁卡或按压指纹等方式来使电动锁进入开锁状态,其中电机带动复位扭簧等弹性件被拉伸或压缩,复位扭簧等弹性件带动锁舌缩回锁内,然后电机停止转动时电机的作用力消除,复位扭簧会自动回到原本状态,带动锁舌复位,使电动锁进入复位状态,完成电动锁的整个开锁过程。
但当复位扭簧等弹性件在开锁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使复位扭簧等弹性件不能自动回到原本状态,锁舌也不能复位,电动锁难以自动进入复位状态,因此需要对电动锁进行一定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锁,能够在开锁后再通过双向旋转电机转动使电动锁自动复位。
一种电动锁,包括驱动装置和门锁;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双向旋转电机、蜗杆传动副、齿轮系和齿条推杆;
所述双向旋转电机带动所述蜗杆传动副,该蜗杆传动副带动所述齿轮系,该齿轮系带动所述齿条推杆,该齿条推杆的端部用于驱动所述门锁。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旋转电机的转轴相对于所述齿条推杆形成有倾斜夹角,所述齿条推杆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齿轮系的排布方向近似于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电路板;
所述控制电路板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能接收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双向旋转电机转动;
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双向旋转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传动副包括蜗杆和涡轮;
所述双向旋转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蜗杆的轴孔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涡轮带动所述齿轮系。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系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
所述涡轮和所述第一齿轮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双联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均为第二双联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小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的小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一侧啮合,所述第四齿轮另一侧与所述齿条推杆啮合,所述齿条推杆的端部伸出于所述驱动装置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包括但不限于圆柱蜗杆和球面蜗杆。
进一步地、所述门锁包括第一锁体、第二锁体、可伸缩的锁舌、传动杆和连接件;
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的侧壁均设有所述锁舌,每个所述锁舌均与所述传动杆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齿条推杆的端部推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体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二锁体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锁舌;
所述第一锁体至少设有两个所述锁舌,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的锁舌均位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锁还包括固定柱;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锁体和所述第二锁体均位于所述固定柱的同一侧;
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锁体,所述驱动装置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锁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锁体的另一侧设有另一个所述第二锁体。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缓冲件,该缓冲件设在所述驱动装置内,该缓冲件能恰好碰触到复位后的所述齿条推杆。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锁能在开锁后,再通过双向旋转电机带动蜗杆传动副,蜗杆传动副带动齿轮系,齿轮系带动齿条推杆,齿条推杆驱动锁舌复位,的转动进而使电动锁自动复位上锁,以此来提高电动锁开锁后自动复位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中的电动锁体的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中的电动锁竖直摆放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的附图标记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的电动锁竖直摆放的左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中的电动锁水平摆放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
1、电动锁;
10、驱动装置;101、双向旋转电机;102、蜗杆传动副;103、齿轮系;104、齿条推杆;105、控制电路板;106、缓冲件;
1021、蜗杆;1022、涡轮;
1031、第一齿轮;1032、第二齿轮;1033、第三齿轮;1034、第四齿轮;
20、门锁;201、第一锁体;202、第二锁体;203、锁舌;204、传动杆;205、连接件;
30、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照附图1-5,一种电动锁1,包括驱动装置10和门锁20;
所述驱动装置10包括双向旋转电机101、蜗杆传动副102、齿轮系103和齿条推杆104;
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带动所述蜗杆传动副102,该蜗杆传动副102带动所述齿轮系103,该齿轮系103带动所述齿条推杆104,该齿条推杆104的端部用于驱动所述门锁20。
本实施例中,当电动锁1处于开锁状态时,双向旋转电机101正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蜗杆传动副102再带动齿轮系104,进而使齿条推杆104的端部向外推出以驱动门锁20,使电动锁1处于开锁状态;
当电动锁1完成开锁状态后,双向旋转电机101再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蜗杆传动副102再带动齿轮系104,进而使齿条推杆104的端部向内移动复位,使电动锁1处于复位状态,完成电动锁1的整个开锁流程。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的转轴相对于所述齿条推杆104形成有一定的倾斜夹角,所述齿条推杆104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齿轮系103的排布方向近似于平行。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0的形状为长方体时,齿条推杆104沿着驱动装置10的长度方向移动,双向旋转电机101的转轴倾斜放置并于齿条推杆104形成夹角,齿轮系103中的每个齿轮均沿着驱动装置10的长度方向排布,这样设置能合理运用驱动装置10内的空间,使驱动装置10更加小型化。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10还包括有控制电路板105;
所述控制电路板105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能接收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转动;
所述控制电路板105与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接收单元收到外界的开锁信号后,控制电路板105再控制双向旋转电机101正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蜗杆传动副102再带动齿轮系103,进而使齿条推杆104向外推出驱动门锁20,使电动锁1处于开锁状态;
当齿条推杆104完全伸出时会产生一个第一控制信号,当接收单元收到该第一控制信号后,控制电路板105会自动断电并停留当前状态3秒,然后再控制双向旋转电机101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蜗杆传动副102再带动齿轮系103,进而使齿条推杆104向内移动驱动门锁20复位,使电动锁1处于复位状态;
当齿条推杆104完全复位后产生一个第二控制信号,当接收单元收到该第二控制信号后,控制电路板105会自动断电并停留在该复位状态,直到接收单元再次收到外界的开锁信号,电动锁1在进行一遍上述的开锁过程和复位过程。
控制电路板105上设有能替换的电池来为电动锁1的正常工作提供电源,控制电路板105也能通过电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来为电动锁1的正常工作提供电源。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蜗杆传动副102包括蜗杆1021和涡轮1022;
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的转轴与所述蜗杆1021的轴孔连接,所述蜗杆1021与所述涡轮1022啮合,所述涡轮1022带动所述齿轮系103。
本实施例中,蜗杆1021和涡轮1022的组合能使双向旋转电机101的传动比大,结构紧凑,且蜗杆1021和涡轮1022之间传动平稳,无噪声。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齿轮系103包括第一齿轮1031、第二齿轮1032、第三齿轮1033和第四齿轮1034;
所述涡轮1022和所述第一齿轮1031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双联齿轮,所述第二齿轮1032和所述第三齿轮1033均为第二双联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1031与所述第二齿轮1032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032的小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1033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033的小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1034的一侧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034另一侧与所述齿条推杆104啮合,所述齿条推杆104的端部伸出于所述驱动装置10的侧壁。
本实施例中,齿轮系103内的4个齿轮有3个为双联齿轮,剩下一个为直齿轮。双联齿轮即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连成一体,且大齿轮和小齿轮共用一个轴孔,当齿轮系103内有双联齿轮就能改变双向旋转电机102的转轴的转速,使齿轮系103有多种转速,来更好的完成电动锁1的开锁过程和复位过程。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蜗杆1021包括但不限于圆柱蜗杆和球面蜗杆。
本实施例中,圆柱蜗杆的生产相对简单,若成本考虑为首选;球面蜗杆的生产则相对复杂,因此价格方面相对昂贵,但球面蜗杆能传输更高的功率。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门锁20包括第一锁体201、第二锁体202、可伸缩的锁舌203、传动杆204和连接件205;
所述第一锁体201和所述第二锁体202的侧壁均设有所述锁舌203,每个所述锁舌203均与所述传动杆204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传动杆204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20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05的一端与所述齿条推杆104的端部推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当传动杆204被齿条推杆104的端部推动时,传动杆204通过自身移动来驱动第一锁舌201缩回和复位(伸出),以此来完成电动锁1的开锁过程和复位过程。其中当齿条推杆104复位时,传动杆204会自动复位。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锁体202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二锁体202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锁舌203;
所述第一锁体201至少设有两个所述锁舌203,所述第一锁体201和所述第二锁体202的锁舌203均位于同一平面。
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2,第一锁体201和第二锁体202的锁舌203在同一竖直面上,且第一锁体201和第二锁体202的锁舌203伸缩的方向均相同。
第一锁体201设有两个锁舌203,每个第二锁体202均设有一个锁舌203,因此电动锁1上共设有四个锁舌203,能加强电动锁1的防盗性能,四个锁舌203能加大电动锁1被撬开的难度,安防性能更好。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电动锁还包括固定柱30;所述驱动装置10、所述第一锁体201和所述第二锁体202均位于所述固定柱30的同一侧;
所述驱动装置10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锁体202,所述驱动装置10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锁体201的一侧,所述第一锁体201的另一侧设有另一个所述第二锁体202。
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2,第一锁体201的上方设有一个第二锁体202,第一锁体201的下方设有一驱动装置10,驱动装置10的下方也设有一个第二锁体202。
本实施例中,电动锁1有两种摆放状态,一是竖直放置的电动锁1(参照附图2):此时电动锁1处于开锁状态时齿条推杆104则向上移动,推动传动杆204也向上移动使锁舌203缩回;当电动锁1处于复位状态时,齿条推杆104则向下移动复位,致使传动杆204也向下移动让锁舌203复位。
二是水平放置的电动锁1(参照附图5):此时电动锁1处于开锁状态时,齿条推杆104则向左水平移动,推动传动杆204也向左水平移动使锁舌203缩回;当电动锁1处于复位状态时,齿条推杆103向右水平移动复位,致使传动杆204会自动向右移动复位,从而使锁舌203复位,完成复位状态。本文所述的复位状态是指物体回到未发生移动前的状态。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装置10还包括缓冲件106,该缓冲件106设在所述驱动装置10内,该缓冲件106能恰好碰触到复位后的所述齿条推杆104。
本实施例中,当齿条推杆104复位后,会撞击到缓冲件106,以此来减轻齿条推杆104复位时的冲击力。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包括驱动装置(10)和门锁(20);
所述驱动装置(10)包括双向旋转电机(101)、蜗杆传动副(102)、齿轮系(103)和齿条推杆(104);
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带动所述蜗杆传动副(102),该蜗杆传动副(102)带动所述齿轮系(103),该齿轮系(103)带动所述齿条推杆(104),该齿条推杆(104)的端部用于驱动所述门锁(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的转轴相对于所述齿条推杆(104)形成有倾斜夹角,所述齿条推杆(104)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齿轮系(103)的排布方向近似于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10)还包括有控制电路板(105);
所述控制电路板(105)具有接收单元,该接收单元能接收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转动;
所述控制电路板(105)与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传动副(102)包括蜗杆(1021)和涡轮(1022);
所述双向旋转电机(101)的转轴与所述蜗杆(1021)的轴孔连接,所述蜗杆(1021)与所述涡轮(1022)啮合,所述涡轮(1022)带动所述齿轮系(1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系(103)包括第一齿轮(1031)、第二齿轮(1032)、第三齿轮(1033)和第四齿轮(1034);
所述涡轮(1022)和所述第一齿轮(1031)为一体成型的第一双联齿轮,所述第二齿轮(1032)和所述第三齿轮(1033)均为第二双联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1031)与所述第二齿轮(1032)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032)的小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1033)的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1033)的小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1034)的一侧啮合,所述第四齿轮(1034)另一侧与所述齿条推杆(104)啮合,所述齿条推杆(104)的端部伸出于所述驱动装置(10)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杆(1021)包括但不限于圆柱蜗杆和球面蜗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20)包括第一锁体(201)、第二锁体(202)、可伸缩的锁舌(203)、传动杆(204)和连接件(205);
所述第一锁体(201)和所述第二锁体(202)的侧壁均设有所述锁舌(203),每个所述锁舌(203)均与所述传动杆(204)的一侧相连接,所述传动杆(204)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20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205)的一端与所述齿条推杆(104)的端部推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体(202)有两个,每个所述第二锁体(202)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锁舌(203);
所述第一锁体(201)至少设有两个所述锁舌(203),所述第一锁体(201)和所述第二锁体(202)的锁舌(203)均位于同一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锁还包括固定柱(30);所述驱动装置(10)、所述第一锁体(201)和所述第二锁体(202)均位于所述固定柱(30)的同一侧;
所述驱动装置(10)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锁体(202),所述驱动装置(10)的另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锁体(201)的一侧,所述第一锁体(201)的另一侧设有另一个所述第二锁体(20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10)还包括缓冲件(106),该缓冲件(106)设在所述驱动装置(10)内,该缓冲件(106)能恰好碰触到复位后的所述齿条推杆(104)。
CN202223304706.6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电动锁 Active CN2190343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4706.6U CN219034365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电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4706.6U CN219034365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电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4365U true CN219034365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5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4706.6U Active CN219034365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电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43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20535U (zh) 一种tm卡智能锁
CN204222805U (zh) 一种新型汽车电子转向柱锁锁止机构
CN105971410A (zh) 电子锁
CN200985682Y (zh) 电子智能柜门锁
CN219034365U (zh) 一种电动锁
CN202299736U (zh) 一种安全防盗锁
CN202788118U (zh) 一种遥控车位锁挡臂的防撞机构
CN203145608U (zh) 自动锁
CN201053248Y (zh) 一种门柜式电子门锁
CN104328954B (zh) 一种宽芯的自定位三向智能锁
CN202181767U (zh) 一种电子锁
CN202100076U (zh) 车辆转向柱锁
CN112482900A (zh) 一种应用于锁具的自锁结构
CN211473702U (zh) 基于槽轮传动的智能门锁
CN200989097Y (zh) 门锁遥控防盗装置
CN204225618U (zh) 一种宽芯的自定位三向智能锁
CN209780481U (zh) 一种全自动电机驱动锁体
CN203142616U (zh) 一种电子转向柱锁
CN212837191U (zh) 一种电机锁
CN211144045U (zh) 一种具有多重解锁方式的智能锁
CN113202352A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
CN219176086U (zh) 一种电机驱动电子锁
CN114525973B (zh) 一种防破坏智能锁具
CN220451609U (zh) 一种应用于球锁、闭锁、电控锁、外贸锁的减速电机装置
CN112796578A (zh) 一种基于槽轮传动的智能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