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2823U -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2823U
CN219032823U CN202223479660.1U CN202223479660U CN219032823U CN 219032823 U CN219032823 U CN 219032823U CN 202223479660 U CN202223479660 U CN 202223479660U CN 219032823 U CN219032823 U CN 2190328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hollow tube
water
porous concrete
concret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796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鸿章
彭仁
武子荐
周小峰
史亮
王国潘
修凡博
弟晨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796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28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28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28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土层、垫层和多孔混凝土层,所述垫层铺设于土层顶部,所述多孔混凝土层设于垫层顶部,还包括:支撑层,嵌入设置在多孔混凝土层底部;集水层,嵌入设置在垫层顶部;支撑层由支撑网架构成,支撑网架包括:空心管一、空心管二和空心管三;集水层包括:集水箱、排水管、进水孔和电控阀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层对多孔混凝土层进行支撑,从而增加多孔混凝土层的强度,增加其载荷,防止塌陷,集水层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层为了保证渗水采用镂空结构,而这种多孔结构的混凝土层会导致其自身的强度较低,当载荷较大时,容易造成塌陷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层、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933765U的专利,公开了透水混凝土路面,包括透水混凝土层以及铺设在透水混凝土层底端的保水层,透水混凝土层内有若干的透水孔;所述保水层远离透水混凝土层的一侧设置有集水层,集水层靠近保水层的一侧设置有底端凹陷的集水斗;所述集水斗的远离保水层的一端连通有收集管,集水层的一侧设置有与收集管连通的汇集管。
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其混凝土层为了保证渗水采用镂空结构,而这种多孔结构的混凝土层会导致其自身的强度较低,当载荷较大时,容易造成塌陷,因此,亟需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土层、垫层和多孔混凝土层,所述垫层铺设于土层顶部,所述多孔混凝土层设于垫层顶部,还包括:
支撑层,嵌入设置在多孔混凝土层底部,用于对多孔混凝土层进行支撑;
集水层,嵌入设置在垫层顶部,用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层由支撑网架构成,所述支撑网架包括:
空心管三,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连接,另一端与集水层连接,所述空心管三沿Z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三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空心管一,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连接,另一端与空心管三连接,所述空心管一沿X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一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空心管二,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连接,另一端与空心管三连接,所述空心管二沿Y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二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层包括:
集水箱,与垫层顶部连接;
排水管,一端与集水箱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可与下水道或水处理装置连接;
进水孔,开设于集水箱顶部,所述进水孔顶部外壁与空心管三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
电控阀一,与排水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排水辅助机构,所述排水辅助机构包括:
隔板,与集水箱内壁连接,且其高度低于排水管高度;
排水口,开设于隔板上;
下水管,与排水口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
电控阀二,与下水管连接;
压力式液位计,与隔板顶部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通过设置的空心管一、空心管二和空心管三,可以起到“混凝土内嵌钢筋”的结构作用,从而能增加多孔混凝土层的强度,增加其载荷,防止塌陷;
2、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通过在空心管一、空心管二和空心管三侧壁上开设均匀的小孔,在雨水天气时,雨水透过多孔混凝土层达到小孔处时,可直接进入空心管一、空心管二和空心管三内,再由其向下渗透,从而可避免沿着多孔混凝土层的镂空处渗透造成的渗透阻力较大,渗透速度慢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其渗水的效率;
3、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通过设置的压力式液位计、电控阀二和下水管,一方面在雨水量较小时,可保证排水管排水雨水再次利用的效率,另一方面,当雨水量较大时,电控阀二打开,利用土层与垫层自身的渗水作用辅助排水,增加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水层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土层;2、垫层;3、集水层;4、支撑层;5、多孔混凝土层;6、集水箱;7、支撑网架;8、空心管一;9、空心管二;10、空心管三;11、进水孔;12、电控阀一;13、排水管;14、压力式液位计;15、电控阀二;16、下水管;17、隔板;18、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土层1、垫层2和多孔混凝土层5,所述垫层2铺设于土层1顶部,所述多孔混凝土层5设于垫层2顶部,还包括:
支撑层4,嵌入设置在多孔混凝土层5底部,用于对多孔混凝土层5进行支撑;
集水层3,嵌入设置在垫层2顶部,用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支撑层4用于对多孔混凝土层5进行支撑,从而增加多孔混凝土层5的强度,增加其载荷,防止塌陷,集水层3用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述垫层2的材质可采用建筑垃圾或者建筑垃圾再生骨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支撑层4由支撑网架7构成,所述支撑网架7包括:
空心管三10,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5连接,另一端与集水层3连接,所述空心管三10沿Z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三10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空心管一8,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5连接,另一端与空心管三10连接,所述空心管一8沿X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一8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空心管二9,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5连接,另一端与空心管三10连接,所述空心管二9沿Y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二9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空心管一8、空心管二9和空心管三10可以起到“混凝土内嵌钢筋”的结构作用,从而能增加多孔混凝土层5的强度,增加其载荷,防止塌陷,在雨水天气时,雨水透过多孔混凝土层5达到小孔处时,可直接进入空心管一8、空心管二9和空心管三10内,再由其向下渗透,从而可避免沿着多孔混凝土层5的镂空处渗透造成的渗透阻力较大,渗透速度慢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其渗水的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述集水层3包括:
集水箱6,与垫层2顶部连接;
排水管13,一端与集水箱6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13另一端可与下水道(图中未画出)或水处理装置(图中未画出)连接;
进水孔11,开设于集水箱6顶部,所述进水孔11顶部外壁与空心管三10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
电控阀一12,与排水管13连接。
雨水通过空心管一8、空心管二9和空心管三10的导水后,顺着进水孔11进入集水箱6内,可通过打开电控阀一12,将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或者二次回收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还包括排水辅助机构,所述排水辅助机构包括:
隔板17,与集水箱6内壁连接,且其高度低于排水管13高度;
排水口18,开设于隔板17上;
下水管16,与排水口18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
电控阀二15,与下水管16连接;
压力式液位计14,与隔板17顶部可拆卸连接。
当正常排水时,压力式液位计14检测到集水箱6内部液位未满,此时电控阀二15关闭,保证水再次利用时的效率,当压力式液位计14检测集水箱6内液位满时,此时电控阀二15打开,集水箱6内部部分雨水透过下水管16进入垫层和土层1内,由其自身的渗透作用排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空心管一8、空心管二9和空心管三10可以起到“混凝土内嵌钢筋”的结构作用,从而能增加多孔混凝土层5的强度,增加其载荷,防止塌陷,在雨水天气时,雨水透过多孔混凝土层5达到小孔处时,可直接进入空心管一8、空心管二9和空心管三10内,再由其向下渗透,从而可避免沿着多孔混凝土层5的镂空处渗透造成的渗透阻力较大,渗透速度慢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其渗水的效率,雨水通过空心管一8、空心管二9和空心管三10的导水后,顺着进水孔11进入集水箱6内,可通过打开电控阀一12,将雨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或者二次回收利用;
当正常排水时,压力式液位计14检测到集水箱6内部液位未满,此时电控阀二15关闭,保证水再次利用时的效率,当压力式液位计14检测集水箱6内液位满时,此时电控阀二15打开,集水箱6内部部分雨水透过下水管16进入垫层和土层1内,由其自身的渗透作用排水。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土层、垫层和多孔混凝土层,所述垫层铺设于土层顶部,所述多孔混凝土层设于垫层顶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撑层,嵌入设置在多孔混凝土层底部,用于对多孔混凝土层进行支撑;
集水层,嵌入设置在垫层顶部,用于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由支撑网架构成,所述支撑网架包括:
空心管三,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连接,另一端与集水层连接,所述空心管三沿Z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三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空心管一,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连接,另一端与空心管三连接,所述空心管一沿X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一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空心管二,一端与多孔混凝土层连接,另一端与空心管三连接,所述空心管二沿Y轴设置,所述空心管二圆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组均匀的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层包括:
集水箱,与垫层顶部连接;
排水管,一端与集水箱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另一端可与下水道或水处理装置连接;
进水孔,开设于集水箱顶部,所述进水孔顶部外壁与空心管三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
电控阀一,与排水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辅助机构,所述排水辅助机构包括:
隔板,与集水箱内壁连接,且其高度低于排水管高度;
排水口,开设于隔板上;
下水管,与排水口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
电控阀二,与下水管连接;
压力式液位计,与隔板顶部可拆卸连接。
CN202223479660.1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Active CN2190328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9660.1U CN21903282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9660.1U CN21903282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2823U true CN219032823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2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79660.1U Active CN21903282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28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2835B (zh) 一种种植屋面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CN111058343A (zh) 一种透水海绵城市生态路面体系
CN109809633A (zh) 一种提高雨水下渗能力的生物滞留池
CN106638917A (zh)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9032823U (zh) 一种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05887761B (zh) 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河道岸堤结构
CN208995864U (zh) 海绵城市生态道路路基结构
CN208472920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综合系统
CN217231677U (zh) 一种防汛混凝土砌块台阶
CN206545257U (zh) 一种新型绿化带蓄水结构
CN204891388U (zh) 初期雨水过滤器
CN220503590U (zh) 一种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
CN112854364A (zh) 一种绿地降水处理系统
CN209144964U (zh) 一种高效率的雨水隔离收集装置
CN107265630B (zh) 一种内部蓄水柱的双向渗流生物滞留池
CN207092224U (zh) 一种变电站雨水回收系统
CN215442258U (zh) 一种透水铺装道路蓄水结构
CN212689070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及其厕污处理系统
CN215483403U (zh) 一种加强型硬化铺装下方雨水蓄水及雨水回用装置
CN216403959U (zh) —种新型的可减少堵塞、便于操作管理的垂直流人工湿地
CN210713153U (zh) 一种反冲洗雨水调蓄池
CN219710364U (zh) 一种基坑内坑中坑降水系统
CN220521533U (zh) 一种高渗透性模块化蓄水的生物滞留设施
CN219033022U (zh) 一种升降地柱安装构造
CN215380405U (zh) 一种草坪雨水蓄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