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5217U - 除尘风机 - Google Patents

除尘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5217U
CN219025217U CN202223005239.7U CN202223005239U CN219025217U CN 219025217 U CN219025217 U CN 219025217U CN 202223005239 U CN202223005239 U CN 202223005239U CN 219025217 U CN219025217 U CN 2190252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outer cover
electrostatic
tra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052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052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52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5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52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风机,包括外罩、清扫组件和吸附组件,清扫组件包括静电刷和旋转喷头,静电刷位外罩的端部,在托盘进入外罩时静电刷刷拭托盘带起灰尘,旋转喷头设置于外罩内,旋转喷头对进入外罩内的托盘进一步吹扫带起灰尘,外罩上设置有通孔,吸附组件和通孔连接,吸附组件进行粉尘和带电粉尘的吸附,直至将托盘清扫干净,提高了清理效率。

Description

除尘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风机。
背景技术
电芯在生产过程中,电芯在输送过程中所使用输送电芯的载体也就是电芯托盘,托盘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积累很多粉尘,这些粉尘是严重危害到电芯的安全及使用寿命,目前托盘上附带的粉尘多为带电颗粒,单纯抽负压真空无法有效清除粉尘,同时现有机构吹风口在托盘流向正上方,吹风口的风向无法真正吹到托盘,因此都是人工清理电芯托盘上的粉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清理效率低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除尘风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风机,可有效对托盘上灰尘进行吹扫清洁,提高了清理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除尘风机,包括外罩、清扫组件和吸附组件,
所述清扫组件包括静电刷和旋转喷头,所述静电刷位所述外罩的端部,用于对所述外罩内的托盘进行刷拭,所述旋转喷头设置于所述外罩内,用于对所述外罩内的托盘吹扫;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吸附组件和所述通孔连接,用于吸附所述外罩内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除尘风机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除尘风机通过将所述静电刷设置在所述外罩的端部,在托盘进入所述外罩时所述静电刷刷拭托盘带起灰尘,然后所述旋转喷头用于对进入外罩内的托盘进一步吹扫带起灰尘,同时吸附组件进行粉尘和带电粉尘的吸附,直至将托盘清扫干净,提高了清理效率。
可选地,所述外罩上远离所述旋转喷头的一侧上设置有吹风气管接头,所述外罩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吹风气管接头和所述通风管道导通,所述连接件的外侧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通风管道导通,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旋转喷头相接导通,所述通风管道用于为所述旋转喷头输送气流。
可选地,所述吸附组件包括静电棒和导尘件,所述静电棒固定在所述外罩内并与所述静电刷相邻,所述静电棒用于吸附带电粉尘;所述导尘件位于所述外罩远离所述静电棒的一侧,所述导尘件上设置有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和所述通孔导通,用于导出所述外罩内的粉尘。
可选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电刷、所述静电棒和所述连接件依次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旋转喷头为360°旋转喷头。
可选地,所述静电棒内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外罩远离所述静电棒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静电棒气管接头,所述静电棒气管接头和所述导风通道导通,用于向所述导风通道输送气流,且所述静电棒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导出所述导风通道内的气流对托盘进行吹扫。
可选地,所述静电刷为防静电塑胶软刷。
可选地,还包括风速表和可视窗口,所述风速表设置在所述外罩上,用于检测所述外罩内的粉尘导出的风速;所述可视窗口设置在所述外罩上,用于监测所述外罩内的托盘上的粉尘扫除效果。
可选地,还设置有感应接近开关,所述感应接近开关与所述外罩相邻,所述感应接近开关用于当托盘进入所述外罩内时触发打开所述旋转喷头对托盘进行吹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6为图2中A处的详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第一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第二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旋转喷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静电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尘风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除尘风机,包括外罩、清扫组件和吸附组件,
所述清扫组件包括静电刷和旋转喷头,所述静电刷位所述外罩的端部,用于对所述外罩内的托盘进行刷拭,所述旋转喷头设置于所述外罩内,用于对所述外罩内的托盘吹扫;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吸附组件和所述通孔连接,用于吸附所述外罩内的粉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除尘风机通过将所述静电刷设置在所述外罩的端部,在托盘进入所述外罩时所述静电刷刷拭托盘带起灰尘,然后所述旋转喷头用于对进入外罩内的托盘进一步吹扫带起灰尘,同时吸附组件进行粉尘和带电粉尘的吸附,直至将托盘清扫干净,提高了清理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罩包括第一部分壳体和第二部分壳体,所述第一部分壳体包括第一侧板111、第二侧板112、第一挡板113、第二挡板114、第三挡板115和顶板116,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挡板113和所述第二挡板11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113的一端,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11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板111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挡板114的一端,所述第二侧板112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挡板114的另一端,所述顶板116的一侧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113的一侧,所述顶板116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11面向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一侧,所述顶板116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112面向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一侧,所述第三挡板115位于所述第一挡板113和第二挡板114之间,且所述第三挡板115均与所述第一挡板113和所述第二挡板114平行,所述第三挡板115的一侧垂直固定在所述顶板116上,所述第三挡板115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11面向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一侧,所述第三挡板115的另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112面向所述第一侧板111的一侧。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参照图3和图1所示,所述静电刷包括第一静电刷211和第二静电刷212。所述第一挡板113和所述第一静电刷211对应,所述第一静电刷211包括第一固定板2111和第一软刷2112,所述第一固定板211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1111,所述第一软刷2112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11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挡板11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31,所述第一通孔21111和所述第一固定孔1131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通孔21111和所述第一固定孔1131用于铆钉依次穿过将所述第一静电刷211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113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电刷为防静电塑胶软刷。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右视图。
参照图4所示,所述第二挡板114和所述第二静电刷212对应,所述第二静电刷212包括第二固定板2121和第二软刷2122,所述第二固定板212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21211,所述第二软刷2122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板212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挡板114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141,所述第二通孔212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114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通孔212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1141用于铆钉依次穿过将所述第二静电刷212固定在所述第二挡板114上。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参照图1和图5所示,所述第二部分壳体包括第一梯形板、第二梯形板、安装板124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梯形板包括第一子梯形板1211和第二子梯形板1212,所述第一子梯形板1211和所述第二子梯形板1212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第二梯形板包括第三子梯形板1221和第四子梯形板1222,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和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第一子梯形板1211的一侧与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子梯形板121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子梯形板1212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一子梯形板1211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子连接板1251和第二子连接板1252,所述第一子连接板125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子梯形板1211的一端,所述第一子梯形板121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24的边缘,所述第一子连接板125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挡板115远离所述顶板116的一侧,所述第二子连接板125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子梯形板1212的一端,所述第二子梯形板121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24的边缘,所述第二子连接板125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挡板114上,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11上,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24的边缘,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112上,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的另一端依次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24的边缘。
图6为图2中A处的详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整体结构的仰视图。
参照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二部分壳体还包括第三梯形板,所述第三梯形板包括第五子梯形板1231和第六子梯形板1232,所述第五子梯形板1231和所述第六子梯形板1232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第五子梯形板1231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面向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的一侧,所述第五子梯形板1231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面向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的一侧,所述第六子梯形板1232的一侧固定在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面向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的一侧,所述第六子梯形板1232另一侧固定在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面向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的一侧,所述第五子梯形板1231和所述第一子梯形板1211之间存在第一间隙41,所述第六子梯形板1232和所述第二子梯形板1212之间存在第二间隙42。
参照图6所示,所述安装板124上开设有第一导通孔1241和第二导通孔1242,所述第一导通孔1241和所述第一间隙41导通,所述第二导通孔1242和所述第二间隙42导通。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上远离所述旋转喷头的一侧上设置有吹风气管接头,所述外罩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吹风气管接头和所述通风管道导通,所述连接件的外侧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通风管道导通,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旋转喷头相接导通,所述通风管道用于为所述旋转喷头输送气流。
参照图5所示,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上远离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一吹风气管接头51和第二吹风气管接头52,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背离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三吹风气管接头53和第四吹风气管接头54。
参照图7所示,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所述第五子梯形板1231和所述第六子梯形板1232围成的区域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所述第一连接件6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62相互平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第一连接件的剖视图。
参照图5、图7和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61内设置有第一通风管道611,所述第一连接件6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上且与所述第二吹风气管接头52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道611和所述第二吹风气管接头52导通,所述第一连接件6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上且与所述第四吹风气管接头54连接,所述第一通风管道611和所述第四吹风气管接头54导通,所述第二吹风气管接头52和所述第四吹风气管接头54用于向所述第一通风管道611输送气流。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第二连接件的剖视图。
参照图5、图7和图9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62内设置有第二通风管道621,所述第二连接件6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上且与所述第一吹风气管接头51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管道621和所述第一吹风气管接头51导通,所述第二连接件6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子梯形板1222上且与所述第三吹风气管接头53连接,所述第二通风管道621和所述第三吹风气管接头53导通,所述第一吹风气管接头51和所述第三吹风气管接头53用于向所述第二通风管道621输送气流。
参照图8和图9所示,所述连接端包括第一连接端612、第二连接端622和第三连接端623。
参照图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61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端612,所述第一连接端612和所述第一通风管道611导通,所述第一连接端612用于导出所述第一通风管道611内的气流。
参照图9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62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端622和所述第三连接端623,所述第二连接端622和所述第三连接端623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6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连接端622和所述第三连接端623均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621导通,所述第二连接端622和所述第三连接端623用于导出所述第二通风管道621内的气流。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旋转喷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0所示,所述旋转喷头的一端上设置固定栓221和转动件222,所述转动件222和所述固定栓221活动连接,所述转动件222以所述固定栓221为轴360°转动,所述转动件222上设置有第一延伸端2221和第二延伸端2222,所述第一延伸端2221和所述第二延伸端2222之间的夹角为180°,所述第一延伸端2221和所述第二延伸端2222上均设置有喷嘴223,所述喷嘴223用于输出气流对托盘进行吹扫。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喷头为360°旋转喷头。
参照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第一连接端612、所述第二连接端622和所述第三连接端623均与所述旋转喷头2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参照图7所示,所述旋转喷头22呈三角形设置对托盘全方位无死角吹扫。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罩上远离所述旋转喷头的一侧上设置有吹风气管接头,所述外罩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吹风气管接头和所述通风管道导通,所述连接件的外侧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通风管道导通,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旋转喷头相接导通,所述通风管道用于为所述旋转喷头输送气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组件包括静电棒和导尘件,所述静电棒固定在所述外罩内并与所述静电刷相邻,所述静电棒用于吸附带电粉尘;所述导尘件位于所述外罩远离所述静电棒的一侧,所述导尘件上设置有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和所述通孔导通,用于导出所述外罩内的粉尘。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电棒内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外罩远离所述静电棒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静电棒气管接头,所述静电棒气管接头和所述导风通道导通,用于向所述导风通道输送气流,且所述静电棒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导出所述导风通道内的气流对托盘进行吹扫。
参照图7所示,所述吸附组件包括静电棒31,所述静电棒3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311和导风管313,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和所述导风管313相邻,所述第一连接部311将所述静电棒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11上,所述静电棒3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312,所述第二连接部312将所述静电棒31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112上,所述静电棒31用于吸附带电粉尘。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风机的静电棒的剖视图。
参照图5、图7和图11所示,所述静电棒31内设置有导风通道314,所述导风管313的一端和所述导风通道314导通,所述顶板116上设置有静电棒气管接头1161,所述导风管313的另一端和所述静电棒气管接头1161导通,所述静电棒气管接头1161用于为所述导风管313输送气流,所述导风管313用于给所述导风通道314输送气流,所述静电棒31背离所述顶板116的一侧上设置有通风孔315,所述通风孔315用于输出所述导风通道314内的气流吹扫托盘。
参照图6所示,所述吸附组件还包括导尘件,所述导尘件包括第一导尘管321和第二导尘管322,所述第一导尘管321和所述第二导尘管322均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24上,所述第一导尘管321上设置有第一抽风通道3211,所述第一抽风通道3211和所述第一导通孔1241导通,所述第二导尘管322上设置有第二抽风通道3221,所述第二抽风通道3221和所述第二导通孔1242导通,所述第一抽风通道3211和所述第二抽风通道3221用于多方向导出所述外罩内的粉尘以保障所述外罩内的粉尘被吸收干净。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静电刷、所述静电棒和所述连接件依次间隔设置。
参照图7所示,从左到右,所述第一静电刷211、所述静电棒31、所述第二连接件62、所述第一连接件61和所述第二静电刷212依次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风速表和可视窗口,所述风速表设置在所述外罩上,用于检测所述外罩内的粉尘导出的风速;所述可视窗口设置在所述外罩上,用于监测所述外罩内的托盘上的粉尘扫除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视窗口为长条状。
参照图7所示,所述第一侧板111和所述第二侧板112的上均设置有可视窗口7,所述可视窗口7用于监测托盘上的粉尘扫除效果。
参照图1所示,所述风速表8包括表盘81和底座82,所述底座8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11上,所述底座82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子梯形板1221上,所述表盘81固定在所述底座82上,所述风速表88用于检测粉尘导出的风速。
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感应接近开关,所述感应接近开关与所述外罩相邻,所述感应接近开关用于当托盘进入所述外罩内时触发打开所述旋转喷头对托盘进行吹扫。
虽然在上文中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但是,应理解,这种修改和变化都属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之内。而且,在此说明的本实用新型可有其它的实施方式,并且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或实现。

Claims (9)

1.一种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清扫组件和吸附组件,
所述清扫组件包括静电刷和旋转喷头,所述静电刷位所述外罩的端部,用于对所述外罩内的托盘进行刷拭,所述旋转喷头设置于所述外罩内,用于对所述外罩内的托盘吹扫;
所述外罩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吸附组件和所述通孔连接,用于吸附所述外罩内的粉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上远离所述旋转喷头的一侧上设置有吹风气管接头,所述外罩内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吹风气管接头和所述通风管道导通,所述连接件的外侧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和所述通风管道导通,所述连接端和所述旋转喷头相接导通,所述通风管道用于为所述旋转喷头输送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静电棒和导尘件,所述静电棒固定在所述外罩内并与所述静电刷相邻,所述静电棒用于吸附带电粉尘;
所述导尘件位于所述外罩远离所述静电棒的一侧,所述导尘件上设置有抽风通道,所述抽风通道和所述通孔导通,用于导出所述外罩内的粉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刷、所述静电棒和所述连接件依次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头为360°旋转喷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棒内设置有导风通道,所述外罩远离所述静电棒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静电棒气管接头,所述静电棒气管接头和所述导风通道导通,用于向所述导风通道输送气流,且所述静电棒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用于导出所述导风通道内的气流对托盘进行吹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刷为防静电塑胶软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速表和可视窗口,所述风速表设置在所述外罩上,用于检测所述外罩内的粉尘导出的风速;
所述可视窗口设置在所述外罩上,用于监测所述外罩内的托盘上的粉尘扫除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感应接近开关,所述感应接近开关与所述外罩相邻,所述感应接近开关用于当托盘进入所述外罩内时触发打开所述旋转喷头对托盘进行吹扫。
CN202223005239.7U 2022-11-11 2022-11-11 除尘风机 Active CN219025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239.7U CN219025217U (zh) 2022-11-11 2022-11-11 除尘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05239.7U CN219025217U (zh) 2022-11-11 2022-11-11 除尘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5217U true CN21902521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2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05239.7U Active CN219025217U (zh) 2022-11-11 2022-11-11 除尘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52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742136U (zh) 一种造粒塔塔顶除尘脱氨一体化装置
CN2916458Y (zh) 一种空调器过滤网的除尘装置
CN219025217U (zh) 除尘风机
CN103866727A (zh) 旋风吸盘
CN211707592U (zh) 一种电子产品除尘装置
CN201261300Y (zh) 一种印刷玻璃的除尘装置
CN203972399U (zh) 电脑机房实验室用防尘除尘装置
CN203030576U (zh) 一种除尘吸扒以及采用该吸扒的吸尘装置
CN205133860U (zh) 一种并纱机除尘装置
CN109431393B (zh) 地刷组件及扫地机器人
CN210192908U (zh) 一种坯布清洁装置用收卷结构
CN208230429U (zh) 一种计算机机房除尘装置
CN208655324U (zh) 一种耐污型铁道系统用绝缘子
CN217662079U (zh) 一种加工聚氨酯岩棉板的防堵塞除尘器
CN208195118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除尘装置
CN113040646A (zh) 一种高效吸尘头及吸尘器
CN214022388U (zh) 一种电机碳刷吸尘装置
CN216965610U (zh) 一种基于环境检测用仪器清洁装置
CN21910328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高效新风机管道
CN206881923U (zh) 一种高效的湿式电除尘装置
CN103551340A (zh) 风洞式除尘系统
CN203565416U (zh) 风洞式除尘系统
CN218691826U (zh)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
CN207604905U (zh) 一种防雾霾窗纱的自动清洁装置
CN212780747U (zh) 可快速清理的建筑施工扬尘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