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3186U - 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3186U
CN219023186U CN202223600840.0U CN202223600840U CN219023186U CN 219023186 U CN219023186 U CN 219023186U CN 202223600840 U CN202223600840 U CN 202223600840U CN 219023186 U CN219023186 U CN 219023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frame unit
rock climbing
climbing machine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08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Dmaster Healt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master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master Healt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Dmaster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08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3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3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3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训练设备,特别是指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包括机架单元、设置在机架单元两侧的把手、设置在机架单元两侧的踏板及一连动机构,连动机构用来带动两个把手与踏板同步移动,连动机构包括连接把手和踏板的把手拉动索和踏板拉动索、固定在机架单元上端的上滑轮和可移动地固定在机架单元下端的下滑轮,把手拉动索绕设在上滑轮,踏板拉动索绕设在下滑轮,至少一个滑轮上设有用于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间距的调节组件,从而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的间距而张紧各拉动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轮设置调节组件来调节滑轮的高度,从而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的间距,进而张紧各拉动索,使传动更稳定,维持攀岩机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训练设备,特别是指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美国专利号US5040785所公开的攀爬运动机,利用交叉链条11及两个链轮12的组合,来带动左右两把手13及两踏板14上下移动,以模拟双腿及双手的交叉攀爬动作,达到训练肌肉的目的。然而,由于两个所述把手13之间和两个踏板之间的传动链条是依靠链轮12带动的,运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实用新型专利CN202023161682.4公开了一种攀岩机,其采用拉绳制成的拉动索和滑轮连接各把手和踏板,从而使把手和踏板连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噪音。但是其踏板拉动索是倾斜布置,与踏板的运动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因此踏板拉动索具有一定的侧向力,从而使缠绕踏板拉动索的下滑轮摆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产生了噪音,所以本方案对于减小噪音的效果有限。拉动索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松脱,使得把手和踏板无法正常连动,影响攀岩机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解决现有攀岩机的拉动索在长时间使用后会有一定程度的松脱,影响攀岩机的正常使用的问题。
于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包括机架单元、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单元两侧的把手、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单元两侧且位于把手下方的踏板、一连动机构及至少一个调节组件;其中:两个把手,分别设置在机架单元两侧;两个踏板,分别设置在机架单元两侧且位于把手下方的;一连动机构,用来带动两个把手与踏板同步移动,连动机构包括连接两个把手的把手拉动索、连接两个踏板的踏板拉动索、用于连接其中一个把手其中一个踏板的第一拉动索、用于连接另一个把手和另一个踏板的第二拉动索、固定在机架单元上端的上滑轮和可移动地固定在机架单元下端的下滑轮,把手拉动索绕设在上滑轮,踏板拉动索绕设在下滑轮;及至少一个调节组件,设于至少一个滑轮上,用于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间距,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的间距而张紧各拉动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滑轮设置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的间距,进而张紧各拉动索,使传动更稳定,维持攀岩机的正常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下滑轮,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下滑轮相对于机架单元上下移动。
下滑轮高度可调而上滑轮固定,调节下滑轮的高度即可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的间距,且下滑轮位置较低,调节更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调节件,螺纹调节件使滑轮与机架单元形成连接关系,调节螺纹调节件使滑轮相对于机架单元上下移动。
螺纹调节操作方便,改变螺纹调节件的旋转方向即可改变滑轮的移动方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和U形板,固定件相对于机架单元固定,U形板由两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连接板组成,轮滑可转动地固定在U形板上,且U形板的两侧板分别与滑轮的两端面对应,固定件开设有通孔;螺纹调节件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杆一端固定在U形板的连接板上,另一端穿过固定件的通孔与螺母连接,旋转螺母能够调节U形板与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滑轮的高度。
通过固定件和U形板调节轮滑的高度,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与U形板的侧板并排设置且二者是可选择的相对固定,限位板也相对于机架单元固定,限位板沿着滑轮的左右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防止滑轮摆动。
由于下滑轮承受一定的侧向力,因此下滑轮的左右两侧会在前后方向上摆动,限位板与固定件沿着下滑轮的左右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且限位板与U形板贴合,因此能够限制下滑轮的左右两侧摆动,进一步使传动更稳定,且大大减小了下滑轮摆动而产生的噪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锁定件,限位板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长条形孔,U形板上开设有通孔,通过锁定件将调节U形板的通孔锁定在限位板的长条形孔在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以实现限位板与U形板的侧板可选择性的相对固定。
由于U形板随着滑轮上下移动,设置长条形孔能够使U形板在滑轮上下移动后依然能够于限位板连接固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攀岩机还包括用来提供运动阻力的阻力单元,阻力单元轴连接于上滑轮或下滑轮。
设置阻力单元能够提供运动阻力,增大使用者的运动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力单元是电机阻尼器。
电机阻尼器体积小,有利攀岩机的整体小型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拉动索是皮带,上滑轮是皮带轮。
皮带轮不易打滑,使两个把手的运动更稳定,便于通过皮带轮计算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滑轮的转轴连接一计数器。
计数器可用于计算使用者的运动量,进而获得运动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攀岩机还包含两个固定在机架单元的固定扶手,机架单元包括基座、由基座沿纵方向延伸的主架,及连接于基座与主架的斜管架。
在主架和底座之间设置斜管架使机架单元更稳定,设置固定扶手能够用于辅助使用者上下本实用新型,提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在滑轮设置调节组件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的间距,从而张紧上滑轮和下滑轮之间的各拉动索,避免拉动索松动影响把手和踏板的运动。此外,通过限位件限制下滑轮的摆动,维持把手和踏板之间的正常连动,使攀岩机维持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立体图,说明美国发明专利号US5040785所揭示的攀爬运动机;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能变换把手高低位置的攀岩机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不完整的前视图,说明实施例的两个把手单元与两个踏板单元能滑移地设置在两个滑轨;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实施例的下滑轮和调节组件的连接关系;
图6是不完整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说明实施例的下滑轮和调节组件的连接关系;
图7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8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9是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10是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二)。
【符号说明】
2:机架单元            52:把手               681:U形板
21:基座               53:把手滚轮           682:固定件
22:主架               6:连动机构            683:限位板
221:滑轨              61:上滑轮             684:螺杆
23:斜管架             62:下滑轮             685:螺母
3:固定扶手            63:转向滑轮组         686:螺栓
4:踏板单元            631:滑轮              7:阻力单元
41:第一安装板         64:把手拉动索         8:人机交互单元
42:踏板               65:踏板拉动索         L:纵方向
43:踏板滚轮           66:第一拉动索         W:横方向
5:把手单元            67:第二拉动索
51:第二安装板         68:调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反向的攀岩机的实施例,包含一机架单元2、两个固定扶手3、两个踏板单元4、两个把手单元5、一连动机构6、一阻力单元7及人机交互单元8。
机架单元2包括一基座21、一由基座21沿一纵方向L延伸的主架22,及一倾斜连接于基座21与主架22的斜管架23。主架22具有两个在一横方向W间隔设置且沿纵方向L延伸的滑轨221。本实施例的每一滑轨221由两支长管件配合界定出,在一些变化例中,每一滑轨221也能是铝挤型。
两个固定扶手3固定在机架单元2横方向的外侧,让使用者在上下本实施例时能扶握于固定扶手3,而稳定重心,但在其他变化例中,固定扶手3也能省略。
参阅图2及图3,两个踏板单元4分别能滑移地设置于滑轨221,每一踏板单元4包括一能相对于各自的滑轨221移动的第一安装板41、一设置于第一安装板41的一侧且用来供使用者的脚踩踏的踏板42,及多个设置于第一安装板41的另一侧且能滑移地设置于所对应的滑轨221的踏板滚轮43。踏板42通过第一安装板41和踏板滚轮43在滑轨221上滑动,第一安装板41具有一定的长度,配合踏板滚轮43的使用,使踏板42的运动更稳定。通过踏板滚轮43在滑轨221上滚动而能带动两个踏板单元4在纵方向L移动,在一些变化例中,也能将踏板滚轮43改成自润滑的导套,并配合将滑轨221设计成导柱的型式,同样能达成顺畅移动的作用。
两个把手单元5在纵方向L上高于踏板单元4且分别能滑移地设置于滑轨221,每一把手单元5包括一能相对于各自的滑轨221移动的第二安装板51、一设置于第二安装板51的一侧且用来供使用者的手握持的把手52,及一设置于第二安装板51的另一侧且能滑移地设置于所对应的滑轨221的把手滑动件。所述把手滑动件为单排的数个把手滚轮53,这些把手滚轮53在纵方向L间隔设置,通过把手滑动件在滑轨221上滑移而能带动两个把手单元5在纵方向L移动。把手52通过第二安装板51和把手滚轮53在滑轨221上滑动,第二安装板51具有一定的长度,配合把手滚轮53的使用,使把手52的运动更稳定。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一些变化例中,每一把手滑动件也能采用双排的把手滚轮,或者改成自润滑的一个或多个导套,并配合将滑轨221(见图3)设计成导柱的型式,同样能达成滑移的作用。
参阅图3及图4,连动机构6用来连动两个把手单元5与两个踏板单元4,本实施例的连动机构6包括一上滑轮61、一下滑轮62、一转向滑轮组63、一把手拉动索64、一踏板拉动索65、一第一拉动索66及一第二拉动索67及调节组件68。
所述上滑轮61设置于主架22的顶侧。下滑轮62设置于主架22的底端。把手拉动索64绕设在上滑轮61上,其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把手的第二安装板51,从而使两个把手52同步反向运动。踏板拉动索65绕设在下滑轮62上,其两端分别连接两个踏板的第一安装板41,从而使两个踏板42同步反向运动。参阅图5及图6,调节组件68设置在下滑轮62,本实施例的调节组件68包括U形板681、固定件682和限位板683,U形板681的两侧板与下滑轮62可转动地连接,下滑轮62可在U形板内绕下滑轮62的转轴转动。固定件682与机架单元相对固定,固定件682上开设有通孔。U形板681的底板与固定件682之间依靠螺杆684和螺母685组成的螺纹调节件连接,螺杆684的上端固定在U形板681上,螺杆684的下端穿过固定件的通孔与螺母685连接。螺母685位于固定件682的下表面,转动螺母685能够调节U形板681和固定件68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下滑轮62的高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螺纹调节件由螺栓和螺母组成,U形板上开设通孔,螺栓依次穿过U形板的通孔和固定件的通孔与螺母连接,螺栓的螺帽压在U形板的上表面,旋转螺母调节U形板681和固定件682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下滑轮62的高度。
由于螺杆与U形板是固定连接,因此在旋转螺母685时,螺杆具有旋转的趋势,带动U形板及下滑轮具有前后摆动的趋势;又由于下滑轮承受了来自踏板拉动索的侧向力,因此左右两侧会前后摆动,因此在U形板681与固定件682之间设置限位板683,限位板683可以与固定件682固定从而限位板683与机架单元相对固定,也可以直接与机架单元固定连接,本例中限位板683与固定件682固定连接。限位板683和固定件682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当下滑轮62的位置固定时,U形板681、固定件682和限位板683三者相对固定,从而限制下滑轮62的摆动。为了下滑轮62能够正常调节高度,限位板683上开设长条形孔,长条形孔可以是封闭孔也可以是开放孔,开放孔则形成顶部开口的长条形槽,本实施例为长条形槽,U形板681的侧板上开设通孔,通孔与长条形槽或者长条形孔对应,二者依靠锁定件686连接,锁定件是螺栓或者销钉,当下滑轮62调节高度时,长条形孔或长条形槽与通孔的连接松开,直至下滑轮62的高度固定,再次连接长条形孔或长条形槽与通孔,以将U形板681与限位板683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683和固定件682的具体宽度依据下滑轮62的尺寸和侧向力的大小确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滑轮设置调节组件或者上滑轮和下滑轮均设置调节组件也是可行的方案。在采用调节组件设置在上滑轮的方案时,显然其布局与设置在下滑轮是上下对称的。
转向滑轮组63由四个滑轮631组成,四个滑轮631两两成对设置在前后两平面上,同一平面上的一对滑轮在纵方向L与横方向W上均呈间隔设置于主架22,且两对滑轮631彼此前后错开,在纵方向L上位于把手52与踏板42间。把手拉动索64绕设于上滑轮61且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把手单元5的第二安装板51,使两个把手52能同步连动,本实施例的上滑轮61是皮带轮,把手拉动索64是皮带,但也能改用滑轮搭配绳索。踏板拉动索65绕设于下滑轮62且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踏板单元4的第一安装板41,使两个踏板42能同步连动。第一拉动索66呈横置的“Z”字型或“S”型绕过其中一对滑轮631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横方向W其中一侧的第二安装板51底部与对侧的第一安装板41顶部,使其中一侧的把手52与对侧的踏板42能同步连动。第二拉动索67也呈横置的“Z”字型或“S”型绕过另一对滑轮631且两端分别连接于横方向W另一侧的第二安装板51底部与对侧的第一安装板41顶部,使横方向W另一侧的把手52与对侧的踏板42能同步连动,本实施例通过连动机构6能带动同侧的把手52与踏板42互相靠近或远离(即反向同步运动)。
本例中,第一拉动索、第二拉动索、把手拉动索、踏板拉动索均可以采用不易打滑皮带,相应的滑轮采用皮带轮。也可以采用普通绳索结合滑轮的形式构成连动机构,或者链条和链轮的形式构成连动机构。
参阅图3及图4,为了减小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的倾斜度,位于横方向一侧的滑轮631可以向该侧的主架外侧偏移至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接近所述纵方向L,位于横方向另一侧的滑轮631可以向该侧的主架外侧偏移至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接近平行于所述纵方向L,此时朝向外侧延伸的把手对第一拉动索66及第二拉动索67的拉力与第一拉动索66及第二拉动索67接近垂直,第一拉动索66及第二拉动索67受到的侧向力较小。除了使滑轮631尽量向左右两侧偏移外,还应设置滑轮631的高度使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在两个滑轮631之间的方向接近所述横方向。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的布置越接近平行于纵方向L,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对转向滑轮组63的各滑轮631施加的压力就越小,减小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及滑轮631的磨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受到的侧向力越小,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及与其连接的把手和踏板运动更顺畅,能够解决踏板和把手运动不畅的问题。
此外,由于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分别依次缠绕在两个滑轮631上,因此在保证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方向的基础上,可以减小滑轮631的直径,进而可以减小主架22的宽度,使用者在操作本实用新型时能够减小手和脚岔开的宽度,提高运动的舒适度。
每一滑轨221的前后两侧壁与踏板滚轮43及把手滚轮53接触,使踏板滚轮43和把手滚轮53均在滑轨的前侧壁或者后侧壁滚动,此时踏板和把手施加在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的压力朝向机架的前后方向。而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是沿着机架的纵方向延伸的,因此踏板和把手施加在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的压力与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方向接近垂直,不会形成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的侧向力,避免第一拉动索66和第二拉动索67的运动受阻,进一步解决踏板和把手运动不畅的问题。
其中,参阅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上滑轮61和把手拉动索64构成的索传动单元除了作为整体传动系统的一部分而具有的传动功能外,还为了能够兼具运动强度监测功能,因此上滑轮61和把手拉动索64采用了更不易打滑的皮带轮和皮带构成的索传动组件。为了再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上滑轮61的皮带轮优选采用同步皮带轮,把手拉动索64的皮带优选采用同步皮带。同时,上滑轮61还同轴连接有一个作为运动强度监测功能的核心部件——圆盘编码计数器,通过圆盘编码计数器通过对上滑轮61旋转进行计数,从而换算出把手拉动索64的每次的运动行程,再发送给总控制器进行累计计算,并换算成对应的运动强度值,由人机交互单元8进行显示。传动系统的其他的部分,如踏板拉动索65、第一拉动索66及第二拉动索67则可以采用强度高且成本较低的包胶钢索,对应的下滑轮62和滑轮组63选用普通滑轮。
阻力单元7连接于连动机构6并用来提供运动阻力。本实施例的阻力单元7是电机阻尼器且设置在主架22的顶侧,并将阻力单元7轴接于上滑轮61,阻力单元7还可以选用飞轮阻尼器、风阻尼器或摩擦阻尼器等,通过阻力单元7运转时所产生的磁阻力、惯性力、风阻力或摩擦力能增加上滑轮61的转动阻力,进而达成提供运动阻力的作用。在一些变化例中,阻力单元7也能是油压缸或其他能产生阻力的其他形式的阻尼装置。
参阅图2及图3,所述把手52和踏板42均从机架单元的横方向的两侧朝向使用者延伸,进一步促使把手52与踏板42施加在滚轮上的力与各拉动索垂直,减小各拉动索受到的侧向力。此外,由于踏板42朝向使用者延伸,因此使用时不需要将双脚岔开以避开主架,使用更舒适。
参阅图7及图8,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的左右脚分别踩踏于两个踏板42,左右手分别握住两个把手52,借由左右脚轮流施力踩踏踏板42,连动机构6会带动同侧的把手52与踏板42互相靠近或远离,也就是手脚同步反向作动,以达成同侧的手脚互相靠近或远离的交叉模式训练。
参阅图9与图10,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同步同向动作的攀岩机,即同侧的把手52与踏板42同时向上或者向下运动,使用者为手脚同步同向运动。当使用者采用手脚同步同向运动时,本实用新型不具有滑轮组63,此时第一拉动索66及第二拉动索67两端分别连接同侧的第一安装板41和第二安装板51,例如第一拉动索66连接左侧的第一安装板41和第二安装板51,第二拉动索67连接右侧的第一安装板41和第二安装板51,使同侧的踏板42与同侧的把手52是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此时使用者同侧的手脚是同向运动的,即右侧的手向上运动且左侧的手向下运动时,右侧的脚向上运动且左侧的脚是向下运动的,因此是手脚同步同向运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单元,
两个把手,分别设置在机架单元两侧,
两个踏板,分别设置在机架单元两侧且位于把手下方,
一连动机构,用来带动两个把手与踏板同步移动,连动机构包括连接两个把手的把手拉动索、连接两个踏板的踏板拉动索、用于连接其中一个把手其中一个踏板的第一拉动索、用于连接另一个把手和另一个踏板的第二拉动索、固定在机架单元上端的上滑轮和可移动地固定在机架单元下端的下滑轮,把手拉动索绕设在上滑轮,踏板拉动索绕设在下滑轮,及
至少一个调节组件,设于至少一个滑轮上,用于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间距,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上滑轮和下滑轮的间距而张紧各拉动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下滑轮,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下滑轮相对于机架单元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调节件,螺纹调节件使滑轮与机架单元形成连接关系,调节螺纹调节件使滑轮相对于机架单元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固定件和U形板,固定件相对于机架单元固定,U形板由两侧板和连接两侧板的连接板组成,轮滑可转动地固定在U形板上,且U形板的两侧板分别与滑轮的两端面对应,固定件开设有通孔;螺纹调节件包括螺杆和螺母,螺杆一端固定在U形板的连接板上,另一端穿过固定件的通孔与螺母连接,旋转螺母能够调节U形板与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滑轮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限位板,限位板与U形板的侧板并排设置且二者是可选择的相对固定,限位板也相对于机架单元固定,限位板沿着滑轮的左右方向具有一定的宽度,从而防止滑轮摆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锁定件,限位板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长条形孔,U形板上开设有通孔,通过锁定件将调节U形板的通孔锁定在限位板的长条形孔在上下方向上的不同位置,以实现限位板与U形板的侧板可选择性的相对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攀岩机还包括用来提供运动阻力的阻力单元,阻力单元轴连接于上滑轮或下滑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单元是电机阻尼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拉动索是皮带,上滑轮是皮带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轮的转轴连接一计数器。
CN202223600840.0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Active CN219023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0840.0U CN21902318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0840.0U CN21902318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3186U true CN21902318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9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0840.0U Active CN219023186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3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49733A (en) Weight type exercising device
US6749540B1 (en) Cross training exercise device
US7731636B2 (en) Resistance system for an exercise device
CN1114373C (zh) 椅子
WO1986002009A1 (en) Elastic tension exercising apparatus with multiple pass cable and pulley
CN108355305B (zh) 健身设备
CN211068933U (zh) 一种滑步健身机装置
CN219023186U (zh) 一种传动稳定的攀岩机
WO2022179055A1 (zh) 一种拉力可无级调整的免配重块式健身器
US10471300B2 (en) Elliptical trainer
CN203803022U (zh) 一种阻尼式爬行健身器
CN103861236A (zh) 一种阻尼式爬行健身器
CN213942062U (zh) 攀岩机
CN215567652U (zh) 一种便于阻力调节的动感单车飞轮结构
CN219231390U (zh) 一种把手旋转调节的攀岩机
WO2022179056A1 (zh) 一种无级配重结构及具有其的健身器
CN211635106U (zh) 一种重症患者康复运动装置
CN211676091U (zh) 前后摆动瘦身机
CN211676089U (zh) 自平衡高效动感健身自行车
CN216676868U (zh) 一种臂力锻炼用体育器材
KR102173809B1 (ko) 상하체 운동기구
CN219307827U (zh) 爬绳训练装置
CN213942037U (zh) 具油压阻力系统的攀岩机
CN114344830B (zh) 一种体育拉筋器
CN213192331U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拉力背肌训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