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42062U - 攀岩机 - Google Patents

攀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42062U
CN213942062U CN202023161682.4U CN202023161682U CN213942062U CN 213942062 U CN213942062 U CN 213942062U CN 202023161682 U CN202023161682 U CN 202023161682U CN 213942062 U CN213942062 U CN 213942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handle
unit
plat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16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Dmaster Healt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Dmaster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Dmaster Healt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Dmaster Healt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616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42062U/zh
Priority to TW110203226U priority patent/TWM6163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42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42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攀岩机,包含一机架单元、两把手单元、两踏板单元、一阻力系统及一连动机构。该机架单元具有两个滑轨。该把手单元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轨,每一把手单元包括一用来握推的把手,及一可转动地设置于各自的滑轨的单排把手滑轮组。该踏板单元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轨,每一踏板单元包括一用来踏踩的踏板,及一可转动地设置于各自的滑轨的单排踏板滑轮组。该阻力系统用来产生运动阻力。该连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传动轮与至少一绕设于该传动轮的拉动索,该连动机构用来带动该踏板单元与该把手单元滑移,并使该踏板单元反向同动。本实用新型的攀岩机用于让使用者模拟攀岩登山的攀爬动作,运动过程较为静音。

Description

攀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训练设备,特别是指一种攀岩机。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与图2,以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取得中国台湾地区的实用新型专利号M586629为例的一种可模拟攀岩的健身机,包括一机架91、两动杆单元92、一连动单元93,及一磁控轮94。该动杆单元92分别位于该机架91的左右两侧,每一动杆单元92具有一可相对于该机架91上下滑移的动杆921、一设置于该动杆921的底端的踏板922,及一设置于该动杆921的顶端的把手923。每一动杆921具有可转动的双排导轮924而能相对于该机架91上下滑移,且双排导轮924排列于左右两侧。该连动单元93具有两个设置在该机架91底侧的滑轮931,及一绕设于该滑轮931并连接于该动杆921的牵引绳932。该磁控轮94利用磁阻产生运动阻力。借由双脚上下交替踩踏该踏板922、双手握推该把手923交错移动的反覆运动,让使用者能模拟攀岩登山的攀爬动作,有效地锻炼手部、腿部、腰部以及腹部的肌肉群,及训练手脚协调性。
由于该可模拟攀岩的健身机采用双排导轮924,滚动摩擦面积较大,双排导轮924在滚动时会产生较明显的噪音。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深入研究创作并加以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能降低噪音的攀岩机。
于是,本实用新型攀岩机,包含一机架单元、两把手单元、两踏板单元、一阻力系统,及一连动机构。
该机架单元具有两个在一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沿一第二方向朝外延伸的滑轨,该第二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方向。该把手单元分别沿该第二方向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轨,每一把手单元包括一用来握推的把手,及一可转动地设置于各自的滑轨的单排把手滑轮组。该踏板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低于该把手单元且分别沿该第二方向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轨,每一踏板单元包括一用来踏踩的踏板,及一可转动地设置于各自的滑轨的单排踏板滑轮组。
该阻力系统连接于该踏板单元及该把手单元的至少其中一者,且用来产生运动阻力。该连动机构设置于该机架单元且包括至少一传动轮与至少一绕设于该传动轮的拉动索,该连动机构用来带动该踏板单元与该把手单元沿该滑轨滑移,并使该踏板单元反向同动。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每一单排把手滑轮组、每一单排踏板滑轮组沿着所对应的滑轨滑移,相较于习知的双排导轮,本实用新型能减少滚动摩擦面积,降低操作时的噪音,使用上较为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地区实用新型专利M586629号的可模拟攀岩的健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该可模拟攀岩的健身机的局部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该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的立体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其中一侧管的结构;
图7是不完整的前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两个把手单元与一连动机构的连动关系;
图8是不完整的前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两个踏板单元与该连动机构的连动关系;
图9是不完整的剖视示意图,说明数个第一滑轮与数个第二滑轮交错排列;
图10是剖视示意图,说明其中一该第一滑轮摩擦接触于该侧管的一第一轨道面;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不完整的前视图,说明该第二实施例的该连动机构、该把手单元及该踏板单元的连接关系;
图13是不完整的前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第三实施例的该连动机构、该把手单元及该踏板单元的连接关系;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的立体图;
图15是不完整的前视图,说明该第四实施例的该连动机构、该把手单元及该踏板单元的连接关系;
图16是不完整的立体图,说明该第四实施例的其中一该侧管的结构;及
图17是不完整的前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第五实施例的该连动机构、该把手单元及该踏板单元的连接关系。
【符号说明】
1:机架单元 12:立架 121:侧管
11:基座 120:管通道 1211:板体
1212:管体 231:第一滑轮 5:阻力系统
122:管壁 232:第二滑轮 51:油压缸
123:滑轨 24:握把 52:驱动器
124:上开槽 3:踏板单元 6:连动机构
125:下开槽 31:踏板 61、61':传动轮
126:第一轨道面 32:活动板 62、62':传动轮
127:第二轨道面 321:外表面 63:传动轮
128:侧面 322:内表面 64:上拉动索
2:把手单元 323:长板件 65:下拉动索
21:把手 324:短板件 66、66':第一拉动索
22:安装板 33:单排踏板滑轮组 67、67':第二拉动索
221:外板面 331:第一滑轮 D1:第一方向
222:内板面 332:第二滑轮 D2:第二方向
223:长板件 34:连杆 D3:第三方向
224:短板件 4:扶手组
23:单排把手滑轮组 41: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机架单元1、两个把手单元2、两个踏板单元3、一扶手组4、一阻力系统5及一连动机构6。
参阅图4至图6,该机架单元1包括一基座11及一由该基座11朝上倾斜延伸的立架12。该立架12具有两个在一第一方向D1间隔设置的侧管121,每一侧管121具有一管壁122,及一连接于该管壁122并沿一第二方向D2朝上延伸且不间断的滑轨123,该第二方向D2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方向D1。该管壁122围绕界定出一管通道120并形成有一上开槽124,及一低于该上开槽124的下开槽125,该上开槽124与该下开槽125连通于该管通道120。较佳地,每一侧管121是一种铝挤型材。该滑轨123由两条形成于该管壁122内面的中空凸肋所形成,该滑轨123位于该管通道120内,且具有在一第三方向D3上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轨道面126与一第二轨道面127,该第三方向D3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方向D1与该第二方向D2。要注意的是,本第一实施例的每一管壁122具有在该第二方向D2上间隔设置的侧面128,且每一上开槽124与每一下开槽125形成在各自的侧管121的其中一该侧面128。
参阅图4与图7,该把手单元2分别沿该第二方向D2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轨123,每一把手单元2包括一外露于所对应的侧管121的上开槽124的把手21、一供该把手21设置且位于所对应的侧管121的管通道120的安装板22,及一可转动地设置在该安装板22的单排把手滑轮组23。该安装板22具有一面向该把手21的外板面221及一反向于该外板面221的内板面22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单排把手滑轮组23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内板面222且可沿所对应的滑轨123滑移,但在其他变化例中,该单排把手滑轮组23也能设置在该外板面221。借此,用来带动该把手21沿该第二方向D2往返移动。
参阅图4与图8,该踏板单元3在该第二方向D2上低于该把手单元2且分别沿该第二方向D2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轨123。每一踏板单元3包括一外露于所对应的侧管121的下开槽125的踏板31、一供该踏板31设置且位于所对应的侧管121的管通道120的活动板32,及一可转动地设置在该活动板32的单排踏板滑轮组33。该活动板32具有一面向该踏板31的外表面321及一反向于该外表面321的内表面322,在本第一实施例中,该单排踏板滑轮组33可转动地设置于该内表面322且可沿所对应的滑轨123滑移,但在其他变化例中,该单排踏板滑轮组33也能设置在该外表面321。借此,用来带动该踏板31沿该第二方向D2往返移动。其中一该踏板单元3还包括一连接于该活动板32且朝另一该踏板单元3的方向延伸的连杆34。
参阅图9与图10,每一单排把手滑轮组23与每一单排踏板滑轮组33皆具有在该第二方向D2上依序交错排列的数个第一滑轮231、331与数个第二滑轮232、332,且该第一滑轮231、331沿该第一轨道面126摩擦滚动,该第二滑轮232、332沿该第二轨道面127摩擦滚动。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双排导轮,本第一实施例利用单排排列的该第一滑轮231、331与该第二滑轮232、332,及采用交错排列的方式,使该第一滑轮231、331仅与该第一轨道面126接触,且该第二滑232、332轮仅与该第二轨道面127接触,在维持相同的滑移性能下,能减少滚动摩擦面积,降低操作时的噪音。
参阅图3,该扶手组4具有位于两相反侧的扶手41,该扶手41用来扶握以稳定身体重心,便于训练前或训练后站上或离开本实用新型,安全性较高。
参阅图4、图5与图8,该阻力系统5设置于该立架12的内部并用来产生运动阻力。本第一实施例的该阻力系统5包括一连接至其中一该踏板单元3的油压缸51及一驱动器52,该油压缸51连接于其中一该踏板单元3的该连杆34且具有双向阻力,也就是说,该油压缸51的前进行程或后退行程皆需施力,进而形成本第一实施例的运动阻力。该驱动器52是一种马达且连接于该油压缸51,借由该驱动器52的转动能调整该油压缸51的输出力,进而改变运动阻力。但在其他变化例中,该阻力系统5也能采用风阻式的风轮、磁阻式的磁控轮,或其他能产阻尼的等同元件,不以此为限。
参阅图4、图7与图8,该连动机构6设置于该机架单元1且包括数个传动轮61、62、63、一上拉动索64、一下拉动索65、两第一拉动索66及一第二拉动索67。本第一实施例的该传动轮61、62、63分别是一种滑轮,且该上拉动索64、该下拉动索65、该第一拉动索66及该第二拉动索67均是一种拉绳。
其中一该传动轮61可转动地设置于该立架12且位于该把手单元2与该踏板单元3间,较佳地,该传动轮61是一种双滑轮。另两个该传动轮62在该第二方向D2上高于该把手单元2且可转动地设置于该侧管121的顶侧。又两个该传动轮63该第二方向D2上低于该踏板单元3且可转动地设置于该侧管121的底侧。
该上拉动索64绕设于该传动轮61且两端分别固定地连接于该踏板单元3的活动板32的顶端。该下拉动索65绕设于该传动轮63且两端分别固定地连接于该活动板32的底端,借此,使该踏板单元3能反向同动。
该第一拉动索66分别对应该踏板单元3,每一第一拉动索66的一端固定于各自的踏板单元3的活动板32的顶端,且每一第一拉动索66的另一端绕过其中一该传动轮62后再固定于所对应的把手单元2的安装板22的顶端,使位于同一侧的该把手单元2与该踏板单元3能同动。该第二拉动索67绕设于该传动轮61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至该把手单元2的安装板22的底端,使该把手单元2能反向同动。通过该上拉动索64、该下拉动索65、该第一拉动索66及该第二拉动索67能带动该踏板单元3与该把手单元2同步沿该滑轨123滑移。
借此,操作本第一实施例时,双脚轮流踩踏该踏板31且两个该踏板31呈反向同动,由于本第一实施例将该把手21与该踏板31固定在独立的该安装板22与该活动板32,同一侧的该安装板22与该活动板32都能独立地移动,透过该连动机构6的设计,使同一侧的该把手21与该踏板31能相对远离或相对靠近,而达到不同手不同脚的运动。
参阅图11与图12,为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一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实施例,都是采用不同手不同脚的运动模式,其主要差异之处在于:
每一把手单元2的安装板22具有一沿该第二方向D2延伸的长板件223及两个垂直连接于该长板件223的短板件224,每一长板件223供所对应的把手21与各自的单排把手滑轮组23设置。每一踏板单元3的活动板32具有一沿该第二方向D2延伸的长板件323及两个垂直连接于该长板件323的短板件324,每一长板件323供所对应的踏板31与各自的单排踏板滑轮组33设置。
该连动机构6设置于该机架单元1且包括四个传动轮61'、一传动轮62'、两该传动轮63、该下拉动索65、两第一拉动索66'及一第二拉动索67'。该传动轮61'位于该把手单元2与该踏板单元3间且其位置避开该油压缸51的伸长缩合。该传动轮62'高于该把手单元2,该第一拉动索66'分别连接于该把手单元2的短板件224并绕设该传动轮61'后再连接至该踏板单元3的短板件324,详细来说,每一该第一拉动索66'连接于各自的把手单元2的其中一该短板件224并绕设其中两个该传动轮61'后再连接至不同侧的该踏板单元3的短板件324,使不同侧的该把手单元2与该踏板单元3能同动,而达成不同手不同脚的同步运动。该第二拉动索67'绕设于该传动轮62'且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把手单元2的另一该短板件224,而使该把手单元2能反向同动。
借此,本第二实施例除了可达成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外,还减少了拉绳的总数量,更借由该传动轮61'与该传动轮62'的设计,可简化拉绳的走向以避免交错纵横,因此,作动顺畅度较佳。
参阅图13,为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一第三实施例,是采用同手同脚的运动模式,且该第三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二实施例,其主要差异之处在于:
该连动机构6省略该传动轮61'(见图12)及该第一拉动索66'(见图12)。
位于同一侧的该安装板22与该活动板32一体地连接,借此,使位于同一侧的该把手单元2与该踏板单元3能同向同动,而达到同手同脚的运动模式。本第三实施例除了可达成与该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外,更借由每一该安装板22与每一该活动板32一体地连接,减少了拉绳及滑轮的总数量,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及简化工序。
参阅图14至图16,为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一第四实施例,该第四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二实施例,都是不同手不同脚的运动模式,其主要差异之处在于:
每一该侧管121的管壁122由互相盖合的两板体1211组合而成,且每一该滑轨122由两个在该第三方向D3相间隔并固定于其中一该板体1211的管体1212共同配合所形成,同样能形成该第一轨道面126与该第二轨道面127。
每一该把手单元2还包括一与各自的把手21相间隔且设置于所对应的安装板22的握把24,每一该握把24概呈L形且高于各自的该把手21,借此,让使用者可自由选择适合的该把手21或该握把24操作。
参阅图17,为本实用新型攀岩机的一第五实施例,是采用同手同脚的运动模式,该第五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四实施例,其主要差异之处在于:
该连动机构6省略该传动轮61'(见图15)及该第一拉动索66'(见图15)。
位于同一侧的该安装板22与该活动板32一体地连接,借此,使位于同一侧的该把手单元2与该踏板单元3能同向同动,而达到同手同脚的运动模式。
本实用新型借由变更该连动机构6的设计,可达成不同手不同脚或同手同脚的运动模式,两者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连动机构6也不限于滑轮与拉绳的型式,也能采用链条与链轮,或皮带与皮带轮,同样具有传动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每一单排把手滑轮组23、每一单排踏板滑轮组33沿着所对应的滑轨123滑移,相较于习知的双排导轮,本实用新型能减少滚动摩擦面积,降低操作时的噪音,且上述实施例采用交错排列的方式,使该第一滑轮231、331仅与该第一轨道面126接触,且该第二滑轮232、332仅与该第二轨道面127接触,在不影响滑移顺畅度的情况下,能更减少滚动摩擦面积、更降低噪音,使用上较为舒适,因此,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攀岩机,包含:
一机架单元,具有两个在一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沿一第二方向朝外延伸的滑轨,该第二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两把手单元,分别沿该第二方向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轨,每一把手单元包括一用来握推的把手,及一可转动地设置于各自的滑轨的单排把手滑轮组;
两踏板单元,在该第二方向上低于该把手单元且分别沿该第二方向可滑移地设置于该滑轨,每一踏板单元包括一用来踏踩的踏板,及一可转动地设置于各自的滑轨的单排踏板滑轮组;
一阻力系统,连接于该踏板单元及该把手单元的至少其中一者,且用来产生运动阻力;及
一连动机构,设置于该机架单元且包括至少一传动轮与至少一绕设于该传动轮的拉动索,该连动机构用来带动该踏板单元与该把手单元沿该滑轨滑移,并使该踏板单元反向同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把手单元还包括一供该把手设置的安装板,每一单排把手滑轮组可转动地设置于各自的安装板的一板面并可沿所对应的滑轨滑移,每一踏板单元还包括一供该踏板设置的活动板,每一单排踏板滑轮组可转动地设置于各自的活动板的一表面并可沿所对应的滑轨滑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安装板具有一面向该把手的外板面及一反向于该外板面的内板面,每一单排把手滑轮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对应的内板面,每一活动板具有一面向该踏板的外表面及一反向于该外表面的内表面,每一单排踏板滑轮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对应的内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滑轨具有在一第三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一第一轨道面与一第二轨道面,该第三方向实质上垂直于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每一单排把手滑轮组与每一单排踏板滑轮组皆具有在该第二方向上依序交错排列的数个第一滑轮与数个第二滑轮,且该第一滑轮沿该第一轨道面摩擦滚动,该第二滑轮沿该第二轨道面摩擦滚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每一安装板具有一沿该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板件及至少一垂直连接于该长板件的短板件,该长板件形成有该外板面与该内板面,每一安装板的长板件供所对应的把手与各自的单排把手滑轮组设置,该短板件供该连动机构设置,每一活动板具有一沿该第二方向延伸的长板件及至少一垂直连接于该长板件的短板件,每一活动板的长板件形成有该外表面与该内表面,且供所对应的踏板与各自的单排踏板滑轮组设置,每一活动板的短板件供该连动机构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该连动机构包括数个该传动轮及数条该拉动索,其中一该传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机架单元且在该第二方向上高于该把手单元,另两个该传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机架单元且在该第二方向上低于该踏板单元,其中一条该拉动索绕设于其中一该传动轮且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把手单元的安装板,另一条该拉动索绕设于其中两个该传动轮且两端分别连接于该踏板单元的活动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另四个该传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机架单元且位于该踏板单元与该把手单元间,又另两条该拉动索分别连接于该把手单元并绕设另四个该传动轮后再连接至该踏板单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侧的每一该安装板与每一该活动板一体地连接而能使同侧的其中一该把手单元与其中一该踏板单元能够同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该阻力系统包括一油压缸,及一可转动地设置于该油压缸的驱动器,该驱动器用来调整该油压缸的输出力进而改变运动阻力,其中一该踏板单元还包括一连接于该活动板与该油压缸的连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攀岩机,其特征在于:该驱动器是一种马达。
CN202023161682.4U 2020-12-24 2020-12-24 攀岩机 Active CN213942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1682.4U CN213942062U (zh) 2020-12-24 2020-12-24 攀岩机
TW110203226U TWM616344U (zh) 2020-12-24 2021-03-25 攀岩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1682.4U CN213942062U (zh) 2020-12-24 2020-12-24 攀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42062U true CN213942062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94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1682.4U Active CN213942062U (zh) 2020-12-24 2020-12-24 攀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42062U (zh)
TW (1) TWM61634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4614B (zh) * 2022-03-21 2023-09-01 許智勇 攀爬機構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4614B (zh) * 2022-03-21 2023-09-01 許智勇 攀爬機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6344U (zh)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2536B2 (en) Climbing machine
US5295927A (en) Stepper exercise machine
US20120100965A1 (en) Exercising
CN213942062U (zh) 攀岩机
US20220203159A1 (en) Simulated rowing machine
CN112426669B (zh) 一种下肢力量和康复训练器械及训练方法
US8936535B1 (en) Elliptical trainer
TWM586629U (zh) 可模擬攀岩之健身機
CN211158408U (zh) 一种多功能动感单车
CN109200534B (zh) 攀爬登山机
US20230233899A1 (e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climbing machine
CN213942037U (zh) 具油压阻力系统的攀岩机
CN214286534U (zh) 一种模拟划船器
CN210612780U (zh) 一种滑步健身器
CN115463387A (zh) 一种智能骑行扩胸训练器材
WO2016178486A1 (ko) 승마형 헬스 자전거
CN211215200U (zh) 带前后置式可调阻力拉把手的健身车
CN209933946U (zh) 互动式健身娱乐单车
CN101036831A (zh) 运动器材
CN102600575B (zh) 自发电运动车架
CN111452904A (zh) 一种无链条杠杆自行车
CN202624554U (zh) 一种户外健身自行车
CN102940954B (zh) 多功能健身机
JP2005349953A (ja) 自転車の駆動装置
CN212308740U (zh) 一种登山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