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3018U - 皮肤护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皮肤护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3018U
CN219023018U CN202222619270.3U CN202222619270U CN219023018U CN 219023018 U CN219023018 U CN 219023018U CN 202222619270 U CN202222619270 U CN 202222619270U CN 219023018 U CN219023018 U CN 219023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e
eye
boss
electrode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192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仕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tars Pul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192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3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3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3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皮肤护理设备,包括手柄、凸台以及至少两个眼部护理电极:手柄具有长度延伸方向;凸台凸设于所述手柄,且具有背离所述手柄的凸台面;各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所述凸台面上相互间隔排布,所有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尺寸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具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护理面,且所有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所述护理面与所述凸台面以及所述护理面的总面积的比值大于50%。本申请实施例的皮肤护理设备能够增大用户眼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对眼部的护理效果。

Description

皮肤护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皮肤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皮肤护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美容仪可以用户眼部进行护理,例如通过美容仪上的射频电极对用户眼部进行护理。但是相关技术中美容仪的射频电极可作用于用户眼部的区域较小,导致护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皮肤护理设备,能够提高皮肤护理设备对用户眼部的覆盖区域,提高皮肤护理设备对用户眼部的护理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皮肤护理设备,所述皮肤护理设备包括:
手柄,具有长度延伸方向;
凸台,凸设于所述手柄,且具有背离所述手柄的凸台面;以及,
至少两个眼部护理电极,各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所述凸台面上相互间隔排布,所有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尺寸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具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护理面,且所有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护理面与所述凸台面以及所述护理面的总面积的比值大于50%。
进一步地,所有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中,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处的共同平面与所述长度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和/或,
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第二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5,或者,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尺寸且所述第二尺寸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20mm。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最外侧的任一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均具有背离所述凸台面的中心位置的外边缘线,所述外边缘线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向远离所述凸台面的中心位置凸设的曲线,任一所述眼部护理电极还具有与相邻的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相对的内边缘线,所述内边缘线为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相对于所述凸台面凸起,且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相对于所述凸台面的凸起高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3mm;
其中,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背离所述凸台面的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边角倒圆角设置;或者,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背离所述凸台的表面为拱起的曲面,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拱起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垂直,在平行于所述拱起方向且穿过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顶点的任意剖面内,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具有呈流线型的轮廓线,所述轮廓线具有两个端点,两个所述端点与所述凸台面相接或者两个所述端点与所述凸台面间隔但位于所述凸台面所在的平面或者曲面内,两个所述端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任一所述端点与所述轮廓线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40度。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4mm。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之间形成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的外边缘线与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外边缘线圆滑过渡以形成流线型的总外轮廓线,且所述外轮廓线中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的曲率大于所述总外轮廓线中与第二方向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的曲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数量为一对时,单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二尺寸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2mm,单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三尺寸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20mm,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垂直;和/或,单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面积大于等于48mm2。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之间形成间隔区域;其中,所述眼部护理电极背离所述手柄的表面与所述间隔区域的背离所述手柄的表面平齐;或者,所述眼部护理电极背离所述手柄的表面高于所述间隔区域的背离所述手柄的表面,以使所述间隔区域处形成凹陷的沟道。
进一步地,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延伸至所述凸台面的外边缘线所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凸起高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和/或,
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圆滑过渡;和/或,
所述凸台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侧以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凸起高度,在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作用于眼部时,所述第一侧相对于眼部的眼轮匝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的外边缘线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外边缘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6mm。
进一步地,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之间的阻值在预设阻值范围内时,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开启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皮肤护理设备还包括:
灯光提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或者设置于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上,且所述手柄具有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所述灯光提示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凸台的周侧面的背离所述握持部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提示件在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显示第一状态,或者在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显示第二状态,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灯光提示件在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与皮肤接触时显示第三状态;或者,所述灯光提示件在所述皮肤护理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显示第四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灯光提示件包括:
光源,设于所述手柄内;
透光盖板,外露于所述手柄表面且与所述光源对应设置,所述透光盖板呈长条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且与所述周侧面平齐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呈夹角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皮肤护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脸部护理电极,所述第一安装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面积。
进一步地,还包括:
感温结构,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间隔区域中,且所述感温结构相对于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凸出高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mm。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皮肤护理设备,所有所眼部护理电极中,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尺寸,所述第一尺寸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由于用户眼眶的横向上的长度一般为28mm-30mm,将第一尺寸设置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可以使得眼部护理电极与用户眼部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能更好地覆盖眼眶区域的皮肤,从而提高眼部护理电极对眼部护理美容的效率。且所有眼部护理电极所占据凸台面的面积大于50%,从而增大眼部护理电极与用户眼部皮肤的接触面积,使得眼部护理电极具有更大的作用面积,进而提高对用户眼部的护理效果,且更大面积的眼部护理电极与用户眼部接触,能够使得眼部护理电极与用户眼部接触后贴合更稳定,作用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皮肤护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的皮肤护理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皮肤护理设备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皮肤护理设备的又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皮肤护理设备的局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的皮肤护理设备的再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00、皮肤护理设备;10、手柄;101、第一安装面;102、第二安装面;11、握持部;20、凸台;201、凸台面;202、间隔区域;30、眼部护理电极;31、护理面;40、灯光提示件;50、脸部护理电极;60、感温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皮肤护理设备100,皮肤护理设备100至少用于对用户眼部进行护理,皮肤护理设备100包括手柄10、设置于手柄10上的凸台20以及设置于凸台20的眼部护理电极30,眼部护理电极3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手柄10大致呈长条柱状,在方向A-A上延伸,手柄10用于供用户手部握持,以便于便利地移动皮肤护理设备100,实现护理功能。手柄10内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实现护理功能的电子器件,如电路板、电池等。凸台20设置于手柄10的外表面,且相对于手柄10凸设,在对眼部进行护理时,可以使得凸台20至少部分用于陷入用户的眼窝,进而使得设置于凸台20上的眼部护理电极30可以紧贴用于眼部皮肤,更好地对用户眼部进行护理。
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凸台20具有背离手柄10的凸台面201,凸台面201为凸台20背离手柄10的表面,凸台面201可以是一个面,也可以是多个面,凸台面201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各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凸台面201上,如此,眼部护理电极30以及手柄10相当于位于凸台20两侧,便于眼部护理电极30贴设于用户眼部,从而减小手柄10对眼部护理电极30贴设于用户眼部时的干扰,进而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顺畅地与用户眼部皮肤贴设。
眼部护理电极3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极以及肌肉电脉冲刺激(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EMS)电极中的至少一种。射频电极一般设置为多个,并以皮肤为导体相互导通,也即,成对设置的射频电极中的一个通过皮肤与另一个射频电极导通,从而使得电流从其中一个射频电极通过皮肤流向另一个射频电极,从而对皮肤进行护理。当然,射频电极也可以是绝缘的,两个射频电极之间产生涡流磁场,以达到使得深层肌肤发热的护理效果。肌肉电脉冲刺激电极通过发送小电脉冲到肌肉,使肌肉收缩,肌肉反复收缩和放松,从而达到护理效果。需要说明的是,眼部护理电极30可以直接对眼部进行护理美容,也可以结合护肤品对眼部进行护理美容。
请一并参阅图1-2,以下以眼部护理电极30为射频电极为例进行说明。眼部护理电极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凸台面201上相互间隔排布,从而避免不同眼部护理电极30不通过皮肤直接导通,在对用户眼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至少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皮肤接触,从而对用户眼部进行护理。可以理解的是,眼部护理电极30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4个、6个或者8个,以此类推。
具有地,眼部护理电极30具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护理面31,且所有眼部护理电极30的护理面31与凸台面201以及护理面31的总面积的比值大于50%,从而增大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皮肤的接触面积,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具有更大的作用面积,进而提高对用户眼部的护理效果,且更大面积的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接触,能够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接触后更稳定,提高眼部护理效率。
进一步地,皮肤护理设备100具有第一方向B-B,第一方向B-B与手柄10的长度延伸方向A-A垂直,在对用户眼部进行护理时,第一方向B-B与眼部护理电极30在用户眼部的两个眼角之间横向移动的方向平行,也即,第一方向B-B对应于用户眼部的左右方向。多个眼部皮肤护理设备100呈一排或者多排沿第一方向B-B间隔设置,例如,眼部护理电极30为两个时,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沿第一方向B-B呈单排设置,眼部护理电极30为4个时,4个眼部护理电极30可以沿第一方向B-B呈单排设置,4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也可以分两排沿第一方向B-B排布,且其中每排护理电极中的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沿第一方向B-B排布,眼部护理电极30为其他数量时的排布方式可以此类推。以下以眼部护理电极30为两个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在眼部护理电极30为射频电极时,两个射频电极沿第一方向B-B间隔排布于凸台面201上,由于第一方向B-B与眼部护理电极30在用户眼部的两个眼角之间横向移动的方向平行,两个射频电极之间的电流方向也大致沿第一方向B-B。
进一步地,所有所眼部护理电极30中,在第一方向B-B上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具有沿第一方向B-B的第一尺寸D1,在眼部护理电极30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一尺寸D1也即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的相互背离的两端沿第一方向B-B的尺寸,在眼部护理电极30的数量为4个且沿第一方向B-B呈单排排布时,第一尺寸D1也即第一方向B-B上的最外层的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的相互背离的两端沿第一方向B-B的尺寸。
第一尺寸D1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例如,第一尺寸D1可以是15mm、20mm、23mm、28mm等。由于用户眼眶的横向上的长度一般为28mm-45mm,将第一尺寸D1设置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且第一尺寸D1是在第一方向B-B也即皮肤护理设备1在眼部横移方向的尺寸,不仅可以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之间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更好地覆盖眼眶区域的皮肤,提高眼部护理电极30对眼部护理美容的效率。
此外,眼部护理电极30通过射频作用对眼部进行护理时,被眼部护理电极30覆盖的区域皮肤温度会随着眼部护理电极30贴合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需要持续来回移动射频电极,将第一尺寸D1设置为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可以使得皮肤护理设备1在眼部上更好地进行横移,且移动频率较为适中,对同一眼部位置的作用安全且高效。
在第一尺寸D1小于15mm时,眼部护理电极30的作用面积太小,无法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且第一尺寸D1小于15mm时,眼部护理电极30的作用面积小,眼部护理电极30需要在同一皮肤位置停留更长时间才能达到对应的护理温度,且由于作用面积小,需要更多地移动眼部护理电极30才能进行全面护理,导致护理效率变低;在第一尺寸D1大于30mm时,由于眼部具有内凹的生理特征,且户眼眶的横向上的长度一般为28mm-40mm,眼部护理电极30的作用面积太大,过大的眼部护理电极30无法伸入用户眼窝而与眼部皮肤充分接触,导致护理效果变差,甚至可能因为眼部护理电极30无法通过皮肤导通而导致无法实现护理功能,且第一尺寸D1大于30mm时,眼部护理电极30基本覆盖了眼部所在区域,眼部护理电极30几乎无需移动,导致眼部护理电极30不能在第一方向上反复横移,容易导致眼部护理电极30所覆盖的眼部区域因为长时间被眼部护理电极30贴设而导致射频温度过高,给用户带来不适甚至灼伤隐患。
请继续参阅图3,进一步地,皮肤护理设备100还具有第二方向C-C,第二方向C-C与第一方向B-B共面且垂直,在眼部护理电极30对眼部进行美容时,第二方向C-C对应于用户眼部的上下方向。如图1所示,第一方向B-B与第二方向C-C所处的共同平面与长度延伸方向A-A的夹角β小于等于45度,例如可为25度、34度、45度等,如此,在用户通过皮肤护理设备100对眼部进行美容时,用户可以手握手柄10,且掌心朝向用户,用户手腕自然下垂而不用抬举过高,手腕也不用有大角度翻转/扭转,能够减小用户手腕和手臂的出力,在保证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充分接触的同时,提高用户握持和移动皮肤护理设备100的舒适性。在第一方向B-B与第二方向C-C所处的共同平面与长度延伸方向A-A的夹角大于45度时,为了保证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充分接触,用户需要抬高手腕、手肘以及手臂,由于眼部美容护理需要一定时长如5分钟,在较长的护理时长内不仅容易导致用户手部酸痛,也容易因为要放松手部而将皮肤护理设备100取下,导致美容过程中断。
进一步地,所有眼部护理电极30中,在第二方向C-C上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具有沿第二方向C-C的第二尺寸D2,可以理解的是,在多个眼部护理电极30呈单排设置时,第二尺寸D2也即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第二方向C-C上的相背两端的尺寸,在多个眼部护理电极30呈多排排布时,第二尺寸D2为第二方向C-C上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的相背两端之间的尺寸。
具体地,第一尺寸D1与第二尺寸D2的比值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5,也即,第一尺寸D1大于第二尺寸D2,且第一尺寸D1是第二尺寸D2的1.5倍至5倍,由于第一尺寸D1是在第一方向B-B上的尺寸,而第一方向B-B与用户眼部的左右方向对应,第二尺寸D2是在第二方向C-C的尺寸,而第二方向C-C与用户眼部的上下方向对应,而用户眼眶大致成椭圆形或者水滴形,因此,上述比例可以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所覆盖的区域与用户的眼部形状相适配,可以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更好地贴合。而且可以在眼部护理电极30的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具有与眼部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在第一尺寸D1与第二尺寸D2的比值小于1.5时,第一尺寸D1与第二尺寸D2过于接近,第二尺寸D2过大,但是用户的眼窝是内凹的,眼窝周围的颧骨则是凸起的,会因为第二尺寸D2过大而导致眼部护理电极30无法与眼窝皮肤紧密贴合;第一尺寸D1与第二尺寸D2的比值大于1.5时,第一尺寸D1远大于第二尺寸D2,第二尺寸D2过小,在眼睛上下方向上无法覆盖下眼眶,护理时还需要沿上下方向(也即第二方向C-C)移动皮肤护理设备1,容易遗漏护理区域,影响护理效果。
或者,第一尺寸D1大于第二尺寸D2,且第二尺寸D2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20mm,结合前述的第一尺寸D1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由于第一尺寸D1是在第一方向B-B上的尺寸,而第一方向B-B与用户眼部的左右方向对应,第二尺寸D2是在第二方向C-C的尺寸,而第二方向C-C与用户眼部的上下方向对应,而用户眼眶大致成椭圆形或者水滴形,因此,上述尺寸可以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所覆盖的区域与用户的眼部形状相适配,可以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更好地贴合。而且可以在眼部护理电极30的面积相同的情况下,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具有与眼部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护理效果。在第二尺寸D2大于等于20mm时,第二尺寸D2过大,但是用户的眼窝是内凹的,眼窝周围的颧骨则是凸起的,会因为第二尺寸D2过大而导致眼部护理电极30无法与眼窝皮肤紧密贴合;在第二尺寸D2小于等于6mm时,第二尺寸D2过小,在眼睛上下方向上无法覆盖眼部,护理时还需要沿上下方向(也即第二方向C-C)移动皮肤护理设备1,容易遗漏护理区域,影响护理效果。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部护理电极30的数量为一对,如此,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间隔只有一个,可以提高眼部护理电极30占据凸台面201的比例,且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第一方向B-B上的第三尺寸D4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2mm,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第二方向C-C上的第四尺寸(也即图3中D2)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20mm,可以覆盖眼部的下眼眶区域。和/或,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的面积大于等于48mm2,如此,可以进一步保证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具有较大的面积,进而提高眼部护理电极30在用户眼部的覆盖面积,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当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第一方向B-B上的第三尺寸D4小于6mm或者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第二方向C-C上的第四尺寸小于6mm或者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的面积小于48mm2时,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对眼部的覆盖面积过小,用户需要频繁移动皮肤护理设备100才能进行全面护理,护理效果差,且用户容易因频繁操作而感到劳累;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第一方向B-B上的第三尺寸D4大于12mm或者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第二方向C-C上的第四尺寸大于20mm时,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所能够覆盖的区域超出用户眼部,由于用户眼部一般内凹,会导致眼部护理电极30无法更好地与用户眼部皮肤贴设,进而导致眼部护理电极30无法起到护理作用,且单个眼部护理电极30在第一方向B-B上的第三尺寸D4大于12mm时,由于尺寸过大而导致皮肤护理设备1无法顺畅移动。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眼部护理电极30沿第一方向B-B间隔设置,沿第一方向B-B,位于最外侧的任一眼部护理电极30均具有背离凸台面201的中心位置的外边缘线301,外边缘线301为沿第一方向B-B向远离凸台面201的中心位置凸设的曲线。如此设置,使眼部护理电极30在相对眼眶横向移动时,护肤品可以顺着外边缘线301不仅可以移动到眼部左右两侧,也会有部分护肤品顺着外边缘线301移动到眼部上下两侧,也即更容易将护肤品从眼部护理电极30的两端推开至眼部各个位置,使得护肤品更均匀地涂抹在眼部皮肤上,避免护肤品在眼部护理电极30横向的两端上堆积;且外边缘性为曲线,与用户眼眶配合,具有导向作用,用户更容易移动眼部护理电极30,也可以避免眼部护理电极30在横向移动时对用户的皮肤有尖端触感。进一步地,任一眼部护理电极30还具有与相邻的眼部护理电极30相对的内边缘线302,内边缘线302为直线,如此,相比于将内边缘线302设置为曲线,可以使得眼部护理电极30具有更大面积,覆盖更大的眼部皮肤,进而提高护理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部护理电极30相对于凸台面201凸起,且眼部护理电极30相对于凸台面201的凸起高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3mm;其中,眼部护理电极30的背离凸台面201的表面为平面,以使眼部护理电极30的边缘更容易紧贴眼部皮肤,且眼部护理电极30的边角倒圆角设置,避免对眼部产生尖端触感。眼部护理电极30相对于凸台面201的凸起高度小于1mm时,眼部护理电极30与眼部皮肤贴合紧密度不够,也无法将护肤品均匀地涂覆在眼部,护理效果降低,眼部护理电极30相对于凸台面201的凸起高度大于3mm时,护肤品容易堆积在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间隔中,该部分护肤品所能起到的护肤效果不佳,且难以清理。
或者,请参阅图5,眼部护理电极30的背离凸台20的表面为拱起的曲面,眼部护理电极30的拱起方向D与第一方向B-B以及第二方向C-C均垂直,眼部护理电极30相当于朝远离凸台面201的方向拱起,在平行于拱起方向D且穿过眼部护理电极30的顶点a1的任意剖面内,眼部护理电极30具有呈流线型的轮廓线A,轮廓线A具有两个端点a2,眼部护理电极30与凸台面201连接时,两个端点a2与凸台面201相接,或者眼部护理电极30与凸台面201存在缝隙时,两个端点a2与凸台面201间隔但位于凸台面201所在的平面或者曲面内,两个端点a2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B,第一连线B可以理解为拱起的眼部护理电极30的基准参考线,任一端点a2与轮廓线的顶点a1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C,第二连线C可以理解为轮廓线中的较低点也即端点a2与轮廓线中的的最高点也即顶点a1的连线,第一连线B与第二连线C之间的夹角α小于等于40度可以理解的是,夹角α越小,眼部护理电极30的拱起程度越小,夹角α越大,眼部护理电极30的拱起程度越大,通过将第一连线B与第二连线C之间的夹角α限定为小于等于40度,顶点a1相对于第一连线B的高度较为合适,顶点a1不会呈现陡然凸起的形状,也即眼部护理电极30相对于凸台面201呈微拱起状态,以使眼部护理电极30更容易紧贴皮肤,且护肤品更容易进入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皮肤之间。在第一连线B与第二连线C之间的夹角α大于40度,眼部护理电极30过于凸起,不仅会使得用户皮肤有尖刺感,也无法将护肤品更均匀地推开在眼部。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间隔D3大于等于2mm,以保证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具有较大的间距,降低因为护肤品位于上述间隔D3中而使得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直接导通,也即,尽量保证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尽量通过用户皮肤导通;且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间隔D3小于等于4mm,如此,在凸台面201的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的面积,提高眼部护理电极30的护理效果。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形成间隔区域202,间隔区域202的外边缘线2021与眼部护理电极30的外边缘线301圆滑过渡以形成流线型的总外轮廓线,如此,当用户操作皮肤护理设备100在皮肤上移动时,可以降低皮肤护理设备100的移动阻力,提高皮肤护理设备100移动的流畅性,且在眼部护理电极30背离手柄10的表面与间隔区域202的背离手柄10的表面平齐时,可以有效避免护肤品在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产生堆积。具体地,眼部护理电极30大致可以为长轴在第一方向B-B上的长圆形、椭圆形、水滴形以及圆角梭形等。
请继续参阅图4,进一步地,总外轮廓线与第一方向B-B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的曲率大于总外轮廓线的与第二方向C-C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的曲率。可以理解的是,总外轮廓线中,与第一方向B-B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也即对应用户眼眶左右两侧的两个外边缘线,与第二方向C-C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也即对应用户眼眶上下两侧的两个外边缘线,通过将与第一方向B-B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也即对应用户眼眶左右两侧的两个外边缘线的曲率大于总外轮廓线中与第二方向C-C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的曲率。如此,使得总外轮廓线与用户眼眶大致呈椭圆形对应,皮肤护理设备100可以更准确地覆盖用户眼部,且在皮肤护理设备100配合护肤品按摩用户眼部时,总外轮廓线中与第一方向B-B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可以更顺畅地将护肤品均匀地在用户眼部推开,并将多余地护肤品推出用户眼部,以避免护肤品过多堆积进入用户眼部,总外轮廓线中与第二方向C-C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301的曲率相比于与第一方向B-B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301的曲率更小,护肤品在第二方向C-C上相对眼部护理电极30的流动性更好,可以减少护肤品在第二方向C-C上的堆积,以降低护肤品通过与眼眶下侧对应的的外边缘线(与第二方向C-C相交)进入用户眼睛的概率。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形成间隔区202,眼部护理电极30背离手柄10的表面与间隔区域202的背离手柄10的表面平齐,也即,眼部护理电极30的用于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与上述间隔区域202朝向用户的表面平齐,如此,皮肤护理设备100在用户眼部移动更顺畅,还可以降低护肤品堆积在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导致的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通过护肤品直接导通的情况的发生概率。
或者,眼部护理电极30背离手柄10的表面高于间隔区域202的背离手柄10的表面,以使间隔区域202处形成凹陷的沟道,也即,上述间隔区域202朝向用户的表面低于眼部护理电极30的用于与皮肤接触的表面,以使间隔区域202处形成凹陷的沟道,在皮肤护理设备100配合护肤品对眼部进行护理时,不仅可以减少多余护肤品误进眼部的几率,该沟道还可以存储护肤品以及供多余护肤品从该沟道流出,便于将多余护肤品带往其它皮肤区域,从而提高护肤品在眼部涂抹的均匀性,也可以降低护肤品进入用户眼睛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部护理电极30至凸台面201的外边缘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mm,在眼部护理电极30与凸台面201平齐时,在皮肤护理设备100贴近眼部皮肤进行移动时,使护肤品能更容易流动到眼部护理电极30上;在眼部护理电极30相对凸台面201凸起时,能够避免凸台面201边缘过宽,干涉眼部护理电极30与用户眼部皮肤的接触,例如避免凸台面201抵接到鼻子。更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眼部护理电极30延伸至凸台面201的外边缘线所在位置,也即,眼部护理电极30覆盖凸台面201除上述间隔区域202之外的所有区域,如此,在凸台面201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高眼部护理电极30的面积,进一步提高眼部护理效果。
请参阅图1以及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0具有第一安装面101,凸台20凸设于第一安装面101。其中,凸台20相对于第一安装面101的凸起高度H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如此,凸台20以及凸台面201上的眼部护理电极30可以深入用户眼窝与眼部皮肤接触,也即提高眼部护理电极30与眼部皮肤贴设的紧密程度,在使用护肤品时且移动皮肤护理设备100时,也可以使得多余的护肤品可以暂时堆积在凸台20根部,避免多余护肤品误进人眼。凸台20相对于第一安装面101的凸起高度H小于3m时,凸台20以及眼部护理电极30不足以伸入到眼窝与皮肤充分接触,导致护理效果降低,凸台20相对于第一安装面101的凸起高度H大于等于10mm时,凸台20凸起高度过高,凸台20根部以及靠近根部的部分无法与眼部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台20的周侧面与第一安装面101圆滑过渡,如此,可以避免护肤品在凸台20的周侧面与第一安装面101的交界处堆积,此外,在皮肤护理设备100贴合皮肤进行移动时,可以使使护肤品能更好地进入眼部护理电极30所覆盖的区域,以及避免眼部护理电极30过多刮除皮肤上的护肤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凸台20包括位于第一方向B-B两侧的第一侧D1以及第二侧D2,第一侧D1相对于第一安装面101的凸起高度H大于第二侧D2相对于第一安装面101的凸起高度H,在眼部护理电极30作用于眼部时,第一侧D1相对于眼部的眼轮匝肌设置,也即,第一侧D1对应用户眼眶的上侧设置,通过将第一侧D1相对于第一安装面101的凸起高度H大于第二侧D2相对于第一安装面101的凸起高度H,可以使得第一侧D1与用户眼部皮肤也即眼轮匝肌处的皮肤紧密贴设,进一步降低护肤品在重力作用下进入到眼睛的概率。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凸台20的外边缘线与第一安装面101的外边缘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6mm,如此,在第一安装面101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增大凸台20占据的第一安装面101的面积,进而提高凸台20的凸台面201的面积,以便于安装更大面积的眼部护理电极30,还可以减少皮肤护理设备100沿眼眶滑动时与鼻子的干涉,并且减少第一安装面101对用户视线的阻挡,保证皮肤护理设备100在眼部横向滑动时使第一安装面101边缘不与皮肤贴合,避免第一安装面101的边缘过多刮除皮肤上的护肤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阻值在预设阻值范围内时,表明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通过用户皮肤导通,也即,在预设阻值范围内的阻值与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通过皮肤导通时的阻值相对应。在相邻的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阻值在预设阻值范围内时皮肤护理设备1判断该相邻的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与皮肤贴设,之后,皮肤护理设备1开启眼部护理电极30的射频护理功能,当然,在皮肤护理设备1包括红光照射护理等其他功能时,皮肤护理设备1也可以同时开启红光护理等功能。在相邻的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阻值处于预设阻值范围外时,则不开启眼部护理电极30的射频护理功能,防止误启动眼部护理电极30的射频护理功能。示例性地,护肤品涂抹于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时,该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也会导通,但是该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的阻值处于预设阻值范围外,此时,皮肤护理设备1不会打开眼部护理电极30的射频护理功能,防止在眼部护理电极30未与皮肤接触时,错误地开启射频护理功能。因此,通过合理设置预设阻值范围,该预设阻值范围以及相邻两个护理电极30之间的阻值可供皮肤护理设备判断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是否实际与皮肤接触,以基于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开启眼部护理电极30的射频护理功能。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检测两个相邻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压差以及检测流过该两个相邻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电流来获取该两个相邻眼部护理电极30之间的阻值。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护理设备100还包括灯光提示件40,灯光提示件40设置于第一安装面101上或者设置于凸台20的周侧面上,且手柄10具有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11,灯光提示件40位于第一安装面101或者凸台20的周侧面的背离握持部11的区域,如此,在用户手部握持握持部11并将皮肤护理设备100移动至眼部的过程中,用户眼睛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灯光提示件40输出的提示信息,用户观察灯光提示件40的视线不会被凸台20所遮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灯光提示件40显示第一状态例如亮起黄灯,或者在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时,灯光提示件40显示第二状态例如灯光闪烁,第二阈值大于第一阈值,该温度可以是眼部护理电极30当前的温度,也可以是用户皮肤的温度,还可以是皮肤护理设备100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通过不同的灯光对温度进行提示,以给与用户不同的温度提示;或者在眼部护理电极30与皮肤接触时,灯光提示件40显示第三状态例如亮起白灯,以提示用户此时皮肤护理设备100与用户皮肤接触;或者,在皮肤护理设备100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灯光提示件40显示第四状态如亮起红灯,以提示用户皮肤护理设备100移动速度过快。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灯光提示件40所显示的状态以及对应状态的显示条件是示例性的,灯光提示件40可以在其他条件下显示其他状态,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灯光提示件40包括光源(图中未标出)以及透光盖板(图中未标出),光源设于手柄10内,透光盖板外露于手柄10表面且与光源对应设置,透光盖板呈长条状,且沿第一方向B-B延伸,以便于用户双眼从更多角度观察光源的显示状态,且透光盖板设置于凸台20的周侧面且与周侧面平齐或者设置于第一安装面101上且与第一安装面101平齐,从而在透光盖板处保证凸台20的周侧面或者第一安装面101的平整性,也便于透光盖板内嵌于凸台20或者第一安装面101,便于透光盖板的安装。
请参阅图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柄10还包括与第一安装面101呈夹角设置且连接的第二安装面102,皮肤护理设备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安装面102的脸部护理电极50,脸部护理电极50用于对用户脸部进行护理,也即,皮肤护理设备100既能够对用户眼部进行护理,也能够对用户脸部进行护理,皮肤护理设备100的护理部位具有多样性,且第一安装面101的面积小于第二安装面102的面积,如此,可以在第二安装面102设置比眼部护理面积尺寸更大、数量更多的脸部护理电极50,从而使得脸部护理电极50在脸部的覆盖区域大于眼部护理电极30在眼部的覆盖区域,从而提高脸部护理电极50对脸部的护理效果。可以理解的是,脸部护理电极5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电极以及肌肉电脉冲刺激电极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皮肤护理设备100还包括感温结构60,感温结构60用于感测用户皮肤温度,并与灯光提示件40配合进行温度提示,感温结构60感测的温度处于不同阈值范围时,灯光提示件40可显示不同状态。感温结构60设置于相邻两个眼部护理电极30的间隔区域中,以便于与用户眼部皮肤接触,且感温结构60相对于眼部护理电极30的凸出高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mm,从而使得感温结构60能够深入用户眼部皮肤而与用户眼部皮肤进行接触,提高感温结构60感测温度的准确性,感温结构60相对于眼部护理电极30的凸出高度小于0.5mm时,感温结构60与用户眼部皮肤接触不够紧密,感温准确性下降,感温结构60相对于眼部护理电极30的凸出高度大于1mm,感温结构60过于凸入用户眼部皮肤,用户的异物感较强,会对用户眼部造成不适。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件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皮肤护理设备包括:
手柄,具有长度延伸方向;
凸台,凸设于所述手柄,且具有背离所述手柄的凸台面;以及,
至少两个眼部护理电极,各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所述凸台面上相互间隔排布,所有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第一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一尺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长度延伸方向垂直,所述第一尺寸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30mm,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具有用于与皮肤接触的护理面,且所有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护理面与所述凸台面以及所述护理面的总面积的比值大于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中,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最外侧的两端具有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尺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垂直;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所处的共同平面与所述长度延伸方向的夹角小于等于45度,和/或,
所述第一尺寸与所述第二尺寸的比值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5,或者,所述第一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尺寸且所述第二尺寸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最外侧的任一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均具有背离所述凸台面的中心位置的外边缘线,所述外边缘线为沿所述第一方向向远离所述凸台面的中心位置凸设的曲线,任一所述眼部护理电极还具有与相邻的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相对的内边缘线,所述内边缘线为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相对于所述凸台面凸起,且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相对于所述凸台面的凸起高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3mm;
其中,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背离所述凸台面的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边角倒圆角设置;或者,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背离所述凸台的表面为拱起的曲面,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拱起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均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垂直,在平行于所述拱起方向且穿过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顶点的任意剖面内,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具有呈流线型的轮廓线,所述轮廓线具有两个端点,两个所述端点与所述凸台面相接或者两个所述端点与所述凸台面间隔但位于所述凸台面所在的平面或者曲面内,两个所述端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一连线,任一所述端点与所述轮廓线的顶点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所述第一连线与所述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4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之间的间隔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之间形成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的外边缘线与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外边缘线圆滑过渡以形成流线型的总外轮廓线,且所述外轮廓线中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的曲率大于所述总外轮廓线中与第二方向相交的两个外边缘线的曲率,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数量为一对时,单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三尺寸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12mm,单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在第二方向上的第四尺寸大于等于6mm且小于等于20mm,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共面且垂直;和/或,单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面积大于等于48m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之间形成间隔区域;
其中,所述眼部护理电极背离所述手柄的表面与所述间隔区域的背离所述手柄的表面平齐;或者,所述眼部护理电极背离所述手柄的表面高于所述间隔区域的背离所述手柄的表面,以使所述间隔区域处形成凹陷的沟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延伸至所述凸台面的外边缘线所在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凸起高度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和/或,
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圆滑过渡;和/或,
所述凸台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两侧的第一侧以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凸起高度,在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作用于眼部时,所述第一侧相对于眼部的眼轮匝肌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的外边缘线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外边缘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6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之间的阻值在预设阻值范围内时,该相邻的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开启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皮肤护理设备还包括:
灯光提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或者设置于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上,且所述手柄具有供人手握持的握持部,所述灯光提示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或者所述凸台的周侧面的背离所述握持部的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提示件在温度大于第一阈值时显示第一状态,或者在温度大于第二阈值时显示第二状态,所述第二阈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者所述灯光提示件在所述眼部护理电极与皮肤接触时显示第三状态;或者,所述灯光提示件在所述皮肤护理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速度时显示第四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提示件包括:
光源,设于所述手柄内;
透光盖板,外露于所述手柄表面且与所述光源对应设置,所述透光盖板呈长条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于所述凸台的周侧面且与所述周侧面平齐或者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平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呈夹角设置且相互连接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所述凸台凸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面,所述皮肤护理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脸部护理电极,所述第一安装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安装面的面积。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皮肤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感温结构,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间隔区域中,且所述感温结构相对于所述眼部护理电极的凸出高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1mm。
CN202222619270.3U 2022-09-29 2022-09-29 皮肤护理设备 Active CN219023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9270.3U CN219023018U (zh) 2022-09-29 2022-09-29 皮肤护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19270.3U CN219023018U (zh) 2022-09-29 2022-09-29 皮肤护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3018U true CN21902301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3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19270.3U Active CN219023018U (zh) 2022-09-29 2022-09-29 皮肤护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3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26818B1 (ko) 전극 디바이스
JP4357682B2 (ja) 美容器具
JP7231616B2 (ja) 皮膚用指先取付微小電流装置
KR20180120556A (ko) 근육 전기 자극 장치
US10596374B2 (en) Sinus treatment device with enhanced tip
US20040081944A1 (en) Finger electrode and support structure
EP3415081B1 (en) Electrode, wearable assembly and system
US20190175446A1 (en) Acupuncture Devices
KR102472838B1 (ko) 골반저근 자극장치
JP2012024405A (ja) 電気刺激治療用導子、および電気刺激治療装置
CN219023018U (zh) 皮肤护理设备
US20090134887A1 (en) Contact sensor
KR20140001612A (ko) 다양한 생체신호측정을 위한 유연성 금속의 생체신호검출용 센서전극
EP0265532A1 (en) Electrocardiographic electrode pad
CN211659068U (zh) 一种银纤维按摩保健手套
JPH10155851A (ja) マッサージ用ミット
CN208207522U (zh) 具有电疗功能的手表
CN103611217B (zh) 电子针灸手掌固定器
CN207444884U (zh) 一种电子坐便器
JP7454799B2 (ja) マッサージ器
CN216676713U (zh) 可更换耳道电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仪
CN211381341U (zh) 一种配备fpc电极的脑电采集设备
KR200332712Y1 (ko) 전기자극기
CN212262159U (zh) 一种无线耳夹电极
CN211934041U (zh) 酸痛检测装置及按摩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