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9848U - 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9848U
CN219019848U CN202223557891.XU CN202223557891U CN219019848U CN 219019848 U CN219019848 U CN 219019848U CN 202223557891 U CN202223557891 U CN 202223557891U CN 219019848 U CN219019848 U CN 219019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upplementing
aeroponic
frame
guide rail
supplementing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789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亦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yu Bio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yu Bio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yu Bio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yu Biotechnology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789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9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9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9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并且拆装便捷的特点,适用于室内的有土或无土植物种植。主要包括雾培框架和连接在其下方的回收液盒,还包括循环供养机构、浇灌调节机构、以及补光控制机构。循环供养机构中通过水泵使主流管和支流管内的营养液增压循环,结合雾化喷头喷洒在种植物的根部,多余的营养液则落入回收液盒内,实现营养液循环供养的目的。浇灌调节机构中通过液位控制器检测回收液盒内部的营养液量,控制植物生长最适宜的灌溉频率。补光控制机构中通过补光灯结合补光灯导轨末端连接的控制电机,自动控制补光灯实现智能化的定时旋转,以满足雾培框架两侧面种植物的光照需求,以实现植物生长的可控性。

Description

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植物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阶段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在室内种植栽培植物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室内栽培植物可以起到装饰家居的作用,让生活充满仪式感。而且植株可以吸收空气中残留的有毒物质,从而能够提高空气的质量。另外在室内栽培植物对人体的心理健康也十分有利,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
一般说来,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缺少不了光合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通常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涉及光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等重要反应步骤,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室内种植栽培植物的缺陷就是缺少光的照射,缺少了光的照射也就难以形成光合作用,那么对植物的适宜生长就存在阻碍,因此亟需一种能够确保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垂直气雾栽培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循环供养机构、浇灌调节机构以及补光控制机构,能够在实现循环供养的同时控制植物生长最适宜的灌溉频率,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以降低整体装置的能耗,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植物生长的可控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雾培框架,所述雾培框架支设连接于回收液盒上方,所述雾培框架的侧方连接有栽培板,并于所述栽培板上开设多个栽培仓用于放置种植物,所述雾培框架的顶端通过导轨固定器连接补光灯导轨,所述补光灯导轨内侧通过联结卡扣滑动挂接补光灯;所述回收液盒内侧底部支设主流管,所述主流管向上延伸至所述雾培框架内部,并于所述主流管上连接多个支流管,所述支流管上连接设置雾化喷头。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雾培框架和连接在其下方的回收液盒,雾培框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栽培板,栽培板上开设多个放置种植物的栽培仓。回收液盒内侧底部支设向上的主流管,主流管向上延伸至雾培框架的内部。主流管上还连接有多个支流管,并于支流管上连接设置雾化喷头,尤其是可在栽培仓的尾端设置开孔,以便于雾化喷头能够均匀的向种植物根部喷洒营养液,从而实现回收液盒内种植营养液的循环。补光灯是为缺乏光照度的设备或植物进行灯光补偿的一种灯具,将补光灯通过联结卡扣滑动挂接在补光灯导轨上,将补光灯导轨设置为U型结构,且仅在补光灯导轨的其中一侧安装补光灯。使用时,可以手动将补光灯沿补光灯导轨内侧移动,从而也能为另一侧种植的植物提供光照,以确保栽培仓内种植物的光照充足,为室内种植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补光灯导轨的末端连接控制电机,且所述控制电机的电源线固定在所述雾培框架的顶端、侧方或底端处;补光灯导轨末端连接有控制电机,主要用于控制补光灯导轨上的补光灯进行智能化的定时旋转,以满足雾培框架侧方栽培板上种植植物的光照需求。而控制电机的电源线则可固定在雾培框架的顶端、侧面或底端位置处。使用时可结合现代的智能技术,如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中控电脑上设置补光灯导轨的旋转时间。当到达设定的时间时,补光灯会从补光灯导轨的一侧自动旋转到另一侧,自动为另一侧的种植物也提供充足的光照。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固定器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导轨固定器连接在雾培框架顶端,可对补光灯导轨的安装起固定以及平衡的作用。同时,种植者可以利用调节导轨固定器的长度,来实现补光灯与栽培板之间距离的调整,并可根据补光灯与种植物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调节补光灯的功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液盒内部设置液位控制器用于感应其内部液体高度;液位控制器是指通过机械式或电子式的方法来进行高低液位的控制,从而来实现半自动化或者全自动化的控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回收液盒内的液位控制器实时检测内部营养液液量的高度,从而控制种植物生长最适宜的灌溉频率,以延长种植物的存活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主流管的下端连接设置水泵, 所述水泵的进气口从所述回收液盒侧方下端的开孔处伸出连接;水泵是用于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得到增加。水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用于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在使用的过程中,结合水泵可以辅助主流管和支流管内的营养液顺利循环输送,再经由雾化喷头向种植物的根部喷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并且拆装便捷,适用于室内的有土或无土植物的种植。其主要包括雾培框架和连接在其下方的回收液盒,还包括有循环供养机构、浇灌调节机构、以及补光控制机构。循环供养机构中通过水泵使主流管和支流管内的营养液增压循环,结合雾化喷头喷洒在栽培仓内种植物的根部,多余的营养液则重新落入回收液盒内,以此实现营养液对种植物的循环供养。浇灌调节机构中通过液位控制器检测回收液盒内部的营养液量,从而控制植物生长最适宜的灌溉频率。补光控制机构中则通过补光灯结合补光灯导轨末端连接的控制电机,自动控制补光灯实现智能化的定时旋转,以满足雾培框架侧面种植物的光照需求,能在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降低能耗,以实现植物生长的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补光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补光灯导轨;2、雾培框架;3、补光灯;4、栽培板;5、回收液盒;6、水泵;7、导轨固定器;8、雾化喷头;9、主流管;10、支流管;11、液位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 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雾培框架2,雾培框架2支设连接于回收液盒5上方,雾培框架2的侧方连接有栽培板4,并于栽培板4上开设多个栽培仓用于放置种植物,雾培框架2的顶端通过导轨固定器7连接补光灯导轨1,补光灯导轨1内侧通过联结卡扣滑动挂接补光灯3;回收液盒5内侧底部支设主流管9,主流管9向上延伸至雾培框架2内部,并于主流管9上连接多个支流管10,支流管10上连接设置雾化喷头8。
本实施例还包括,补光灯导轨1的末端连接控制电机,且控制电机的电源线固定在雾培框架2的顶端、侧方或底端处,导轨固定器7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补光灯导轨1末端连接控制电机用于控制补光灯导轨1上的补光灯3进行智能化的定时旋转,使用时可结合现代的智能技术设置补光灯导轨的旋转时间。当到达设定的时间时,补光灯3会从补光灯导轨1的一侧自动旋转到另一侧,自动为另一侧的种植物也提供充足的光照。种植者还可以利用调节导轨固定器7的长度来实现补光灯3与栽培板4之间距离的调整,并根据补光灯3与种植物之间的距离来实现调节补光灯3的功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包括,回收液盒5内部设置液位控制器11用于感应其内部液体高度,主流管9的下端连接设置水泵6,水泵6的进气口从回收液盒5侧方下端的开孔处伸出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回收液盒5内的液位控制器11实时检测其内部营养液液量的高度,从而控制种植物生长最适宜的灌溉频率,以延长种植物的存活寿命。以及结合水泵6可以辅助主流管9和支流管10内的营养液顺利循环输送,再经由雾化喷头8向种植物根部进行喷洒。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雾培框架2和连接在其下方的回收液盒5,还包括循环供养机构、浇灌调节机构和补光控制机构。
循环供养机构包括主流管9和支流管10,主流管9和支流管10内流动浇灌植物的营养液。支流管10上连接多个雾化喷头8,且主流管9的下端还连接有水泵6,即主流管9和支流管10内的营养液在水泵6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再结合雾化喷头8对准栽培仓内种植物的根部进行喷洒,多余的营养液则重新落入回收液盒5内,从而实现种植仓内植物的循环供养。
浇灌调节机构包括液位控制器11,液位控制器11设置在回收液盒5的内部,通过液位控制器11实时检测回收液盒5内部的营养液液位高度,从而控制栽培植物成长最适宜的水位环境。
补光控制机构包括补光灯导轨1,补光灯导轨1设置为U型结构,并通过导轨固定器7与雾培框架2的顶端连接。补光灯导轨1内侧通过联结卡扣活动挂接多个补光灯3,补光灯3仅连接安装在补光灯导轨1的一侧,为该侧种植的植物进行灯光补偿。使用时,可以手动将补光灯3沿补光灯导轨1内侧移动,从而为另一侧种植的植物提供光照。导轨固定器7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种植者可以通过调整导轨固定器 7的长度来调节补光灯3与栽培板4的距离,进而通过与植物的距离来调节补光灯3的功率达到节能的目标。另外,补光灯导轨1的末端还连接有控制电机,控制电机的电源线可被固定在雾培框架2的顶端、侧面或底端的位置处。结合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中控电脑设置补光灯1的旋转时间,当到固定时间补光灯3会沿补光灯导轨1内侧旋转,雾培框架2外侧的植物提供均匀的光照时间,以提升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率。
具体使用时,将所需种植的植物放置在栽培板4上的栽培仓内,植物幼苗可安插在培育海绵上再放置于栽培仓的内部。通过回收液盒5内部的水泵6为主流管9和支流管10内部营养液的增压循环流动,再经由雾化喷头8向栽培仓内种植物根部进行喷洒。回收液盒5内的液位控制器11则可以实时检测回收液盒5内部的营养液液量,控制栽培植物成长最适宜的水位环境。以及通过调整导轨固定器 7的长度来调节补光灯3与栽培板4的距离,并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中控电脑设置补光灯1的旋转时间,当到固定时间补光灯3会沿补光灯导轨1内侧旋转,雾培框架2外侧的植物提供均匀的光照时间,以提升植物的存活率和生长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培框架(2),所述雾培框架(2)支设连接于回收液盒(5)上方,所述雾培框架(2)的侧方连接有栽培板(4),并于所述栽培板(4)上开设多个栽培仓用于放置种植物,所述雾培框架(2)的顶端通过导轨固定器(7)连接补光灯导轨(1),所述补光灯导轨(1)内侧通过联结卡扣滑动挂接补光灯(3);所述回收液盒(5)内侧底部支设主流管(9),所述主流管(9)向上延伸至所述雾培框架(2)内部,并于所述主流管(9)上连接多个支流管(10),所述支流管(10)上连接设置雾化喷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灯导轨(1)的末端连接控制电机,且所述控制电机的电源线固定在所述雾培框架(2)的顶端、侧方或底端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固定器(7)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液盒(5)内部设置液位控制器(11)用于感应其内部液体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管(9)的下端连接设置水泵(6), 所述水泵(6)的进气口从所述回收液盒(5)侧方下端的开孔处伸出连接。
CN202223557891.X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Active CN219019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7891.XU CN219019848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7891.XU CN219019848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9848U true CN21901984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8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7891.XU Active CN219019848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9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28765U (zh) 一种雾培式台灯花盆种植系统
CN105123488B (zh) 植物组培生根、炼苗一体化的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
CN108157157A (zh) 植物栽培箱及使用该植物栽培箱的植物生长器
CN201182122Y (zh) 多层管道式雾培装置
CN206686837U (zh) 一种led灯和雾培联用的室内植物培育装置
CN111248078A (zh) 一种智能蔬菜气雾种植装置
CN112167044A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便于调节角度的无土栽培架
WO2022179436A1 (zh) 多功能室内植物种植系统
CN205922246U (zh) 一种植物幼苗培养柜
CN108513900A (zh) 一种植物无土栽培的根茎淋湿栽培方法及设施
CN219019848U (zh) 一种垂直式气雾植物栽培装置
CN205018018U (zh) 植物组培生根、炼苗一体化的培养装置
CN207948453U (zh) 植物栽培箱及使用该植物栽培箱的植物生长器
CN116868877A (zh) 一种智能植物工厂的植物培育环境控制系统
CN111480492A (zh) 一种防污染型林业育苗装置
CN108419662B (zh) 一种可充当光源的气雾培装置
CN202663914U (zh) 植物生长系统
CN202873483U (zh) 植物栽培设备
CN213662732U (zh) 一种立体种植垂直农场
CN212851988U (zh)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可调式移栽苗床
CN212660776U (zh) 一种智能蔬菜气雾种植装置
CN210470588U (zh) 一种叶菜雾化栽培装置
CN209768396U (zh) 具有空气检测功能的环境调控系统
CN206791279U (zh) 一种用于代谢途径调控培育技术的放置架
CN206024756U (zh) 一种自动施肥洒水的无土栽培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