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8622U - 一种自冷却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冷却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8622U
CN219018622U CN202223359513.0U CN202223359513U CN219018622U CN 219018622 U CN219018622 U CN 219018622U CN 202223359513 U CN202223359513 U CN 202223359513U CN 219018622 U CN219018622 U CN 219018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motor
cooling electric
main body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95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zhong Xiangyuan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zhong Xiangyuan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zhong Xiangyuan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zhong Xiangyuan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95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8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8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8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冷却电机,包括电机主体、轴套、桨叶固定套、多个桨叶,其中电机主体的一侧设有输出轴;轴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桨叶固定套套设于所述轴套上;多个桨叶均与桨叶固定套连接,多个桨叶转动时产生的风向朝向电机主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自扇冷却结构,自扇冷却时,散热效率更高,符合实际工况,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冷却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冷却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Motor)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
目前大多数自然冷却的电机不用风扇,而是通过空气的对流和辐射冷却。
目前电机运行时表面温度较高,可能对周边设备和物料产生影响。故在某些行业应用时,应考虑通过电机的安装和适度的降容来规避电机温度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散热的原因,电机的寿命也不长,故障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冷却电机,通过自扇冷却结构,自扇冷却时,散热效率更高,符合实际工况,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冷却电机,包括电机主体、轴套、桨叶固定套、多个桨叶,其中具体地:
电机主体的一侧设有输出轴;
轴套设于所述输出轴上;
桨叶固定套套设于所述轴套上;
多个桨叶均与桨叶固定套连接,多个桨叶转动时产生的风向朝向电机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自冷却电机还包括防护环,所述防护环环设于桨叶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电机主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电机主体焊接,另一侧与所述防护环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沿防护环均匀设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环与电机主体的端面之间留设有环形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机主体连接后实现部分环形间隙的阻挡,且使得被阻挡的环形间隙的面积小于未被阻挡的环形间隙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与桨叶固定套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键。
进一步地,所述桨叶固定套上设有与轴套上键匹配的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本技术方案中电机采用自扇冷却,自扇冷却时,散热效率更高,符合实际工况,可延长电机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2、自然冷却的电机,受到其散热特点的影响,表面温度较高,安装时受限较多,例如环境、安全、控制方式等因素。自扇冷却的电机受限更少,控制回路更简单,且安全性更高。
3、本技术方案自扇冷却的风机,支持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转。自然冷却电机则在高负荷运行下,容易损坏,所以一般都是通过点控的方式运行,以保持其稳定性,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电机结构具有明显优势。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技术方案中自冷却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主体,2、输出轴,3、防护环,4、轴套,5、桨叶固定套,6、桨叶,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方案中如未明确说明的部件型号、材料名称、连接结构、控制方法、算法等特征,均视为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常见技术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冷却电机参见图1和2,包括电机主体1、轴套4、桨叶固定套5、多个桨叶6,其中具体地:电机主体1的一侧设有输出轴2;轴套4设于所述输出轴2上;桨叶固定套5套设于所述轴套4上;多个桨叶6均与桨叶固定套5连接,多个桨叶6转动时产生的风向朝向电机主体1。
本实用新型中自然冷却的电机,受到其散热特点的影响,表面温度较高,安装时受限较多,例如环境、安全、控制方式等因素。自扇冷却的电机受限更少,控制回路更简单,且安全性更高。自扇冷却的风机,支持长时间、高负荷的运转。自然冷却电机则在高负荷运行下,容易损坏,所以一般都是通过点控的方式运行,以保持其稳定性,因此本技术方案中电机结构具有明显优势。
自冷却电机还包括防护环3,防护环3环设于桨叶6外周。防护环3通过连接板7与所述电机主体1连接,本技术方案中的防护环3作用只要是避免操作员被桨叶6刮伤。
连接板7的一侧与所述电机主体1焊接,另一侧与所述防护环3焊接。连接板7沿防护环3均匀设有多个。防护环3与电机主体1的端面之间留设有环形间隙。连接板7与所述电机主体1连接后实现部分环形间隙的阻挡,且使得被阻挡的环形间隙的面积小于未被阻挡的环形间隙面积。
本技术方案中环形间隙的非遮挡面积超过一半时,才能保证风扇产生的气流穿过环形间隙抵达电机主体1的外壁,以此实现更加充分的散热过程。
轴套4与桨叶固定套5键连接。轴套4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键。桨叶固定套5上设有与轴套4上键匹配的键槽。本技术方案中采用键槽配合,使得桨叶6形成的扇体运转更加稳定。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主体(1),所述电机主体(1)的一侧设有输出轴(2);
轴套(4),设于所述输出轴(2)上;
桨叶固定套(5),套设于所述轴套(4)上;
多个桨叶(6),均与桨叶固定套(5)连接,多个桨叶(6)转动时产生的风向朝向电机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冷却电机还包括防护环(3),所述防护环(3)环设于桨叶(6)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3)通过连接板(7)与所述电机主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的一侧与所述电机主体(1)焊接,另一侧与所述防护环(3)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沿防护环(3)均匀设有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环(3)与电机主体(1)的端面之间留设有环形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7)与所述电机主体(1)连接后实现部分环形间隙的阻挡,且使得被阻挡的环形间隙的面积小于未被阻挡的环形间隙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4)与桨叶固定套(5)键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4)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固定套(5)上设有与轴套(4)上键匹配的键槽。
CN202223359513.0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自冷却电机 Active CN219018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9513.0U CN21901862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自冷却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9513.0U CN21901862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自冷却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8622U true CN219018622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45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9513.0U Active CN219018622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自冷却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8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9138B (zh) 电机多内腔u型冷却系统
CN103701238A (zh) 5mw双馈空-水冷风力发电机的自循环散热装置
CN104578684B (zh) 一种外转子构造的电磁液冷缓速器
CN219018622U (zh) 一种自冷却电机
CN207801671U (zh) 一种散热性强的电动机风罩
CN110380575B (zh) 一种带有径流式散热风轮的自励同步发电机
CN209982270U (zh) 一种带有径流式散热风轮的自励同步发电机
CN213402732U (zh) 一种电动工具用电机的散热结构
CN101741177A (zh) 发电机的冷却机构
CN109450130A (zh) 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结构
CN210693747U (zh) 永磁调速器用内循环散热装置
CN210536436U (zh) 一种中倍频发电机组
CN213461430U (zh) 一种增强散热型集成式变频电机
CN21959220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三相异步电机
CN206807225U (zh) 一种用于交流同步发电机的高效率散热风扇
CN201742269U (zh) 无刷励磁多相水冷同步风力发电机
CN208971332U (zh) 一种水冷式风力发电机
CN215990391U (zh) 无刷直流电机
CN211429081U (zh) 一种防水隔爆型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
CN221009948U (zh) 一种高效微型直流马达冷却系统
CN213879405U (zh) 一种高速电机转子铜端环护环装置
CN220087803U (zh) 一种内置散热流道的电动机控制器
CN213270358U (zh) 机械通风空气冷却系统
CN21216308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转子盘
CN201690315U (zh) 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