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2174U - 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2174U
CN219012174U CN202223529143.0U CN202223529143U CN219012174U CN 219012174 U CN219012174 U CN 219012174U CN 202223529143 U CN202223529143 U CN 202223529143U CN 219012174 U CN219012174 U CN 219012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teel frame
stainless steel
wa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91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刁剑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uaxia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axia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axia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axian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91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2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2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2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涉及不锈钢网架技术领域,包括有钢架柱一,所述钢架柱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圆套,所述钢架柱一右侧靠近圆套的内圈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和圆套通过扭簧弹性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右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杆的内壁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转杆的右侧通过限位块卡接有钢架柱二,通过转动把手使横向滑槽对准限位块,然后将转杆插入至圆杆内,松开把手使限位块卡进环形滑槽内进行第一步的连接,将螺杆转进螺纹孔内即可进行第二步的固定,无需工作人员逐个将螺栓对准螺纹孔,减少安装时间,从而提高安装工作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们身边,会经常使用到不锈钢制品,还有铝制品等,而厂房建设都会使用到不锈钢网架,一些大型体育馆,会议会展中心建设的时候,不锈钢网架是比较常见的。由于用钢量比较小,基础荷载小,跨度大,空间使用效率高,灵活性比较强等优点,从而被广泛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的不锈钢网架之间连接的方式都是通过多个螺栓配合螺纹孔进行连接,但是这样需要将螺栓逐个对准螺纹孔然后再将螺栓转进螺纹孔内,增加安装时间,从而降低了安装工作的效率,且不锈钢网架都是为一个主体焊接而成,在运输的时候体积较大,导致不方便运输,从而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包括有钢架柱一,所述钢架柱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圆套,所述钢架柱一右侧靠近圆套的内圈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和圆套通过扭簧弹性连接,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右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转杆的内壁开设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转杆的右侧通过限位块卡接有钢架柱二,所述钢架柱二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胶,所述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的外壁,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套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圆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块,所述L形块上设置有螺杆。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外壁设置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钢架柱一的左侧开设有槽口一,所述钢架柱一左侧槽口一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和钢架柱一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钢架板一。
优选的,所述钢架柱二的右侧开设有槽口二,所述钢架柱二右侧槽口二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和钢架柱二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二右侧固定连接有钢架板二。
优选的,所述圆盘的外壁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环形槽与环形密封胶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在使用时,通过转动把手使横向滑槽对准限位块,然后将转杆插入至圆杆内,松开把手通过扭簧的反向弹性使限位块卡进环形滑槽内对钢架柱一和钢架柱二进行第一步的连接,此时螺杆刚好对准螺纹孔,将螺杆转进螺纹孔内即可对钢架柱一和钢架柱二进行第二步的固定,无需工作人员逐个将螺栓对准螺纹孔,减少安装时间,从而提高安装工作的效率。
(2)、该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在使用时,将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抽出槽口一和槽口二外,使钢架板一和钢架柱一以及钢架板二和钢架柱二进行分离,从而方便归纳整理进行运输,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立体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杆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钢架柱一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钢架板一;2、支撑杆一;3、圆套;4、转杆;5、连接套;6、限位块;7、圆盘;8、圆杆;9、钢架柱二;10、支撑杆二;11、挡块;12、扭簧;13、固定块;14、L形块;15、螺杆;16、环形槽;17、环形滑槽;18、钢架柱一;19、横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包括有钢架柱一18,钢架柱一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圆套3,钢架柱一18右侧靠近圆套3的内圈转动连接有转杆4,转杆4和圆套3通过扭簧12弹性连接,设置扭簧12的目的是为了对转杆4和圆套3起到连接作用,且还可以对转杆4进行复位,转杆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套5,连接套5的右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6,设置环形槽16的目的是为了使环形密封胶卡进环形槽16内使得圆杆8和转杆之4间保持密封性,增加转杆4和圆杆8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转杆4的内壁开设有横向滑槽19,横向滑槽19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滑槽17,横向滑槽19和环形滑槽17和限位块6都适配,通过限位块6卡进环形滑槽17内从而可以使钢架柱一18和钢架柱二9进行初步的固定,转杆4的右侧通过限位块6卡接有钢架柱二9,钢架柱二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圆杆8,圆杆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盘7,圆盘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扭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4的外壁,扭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套3的内壁,转杆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圆套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1,圆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当转杆4转动带动固定块13转动接触到挡块11的时候,横向滑槽19刚好对准限位块6,从而可以使限位块6插进横向滑槽19内,连接套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块14,L形块14上设置有螺杆15,圆盘7的外壁开设有与螺杆15相适配的螺纹孔,当限位块6在环形滑槽17内进行复位后,螺杆15刚好对准螺纹孔,此时将螺杆15转进螺纹孔内即可完成对钢架柱一18和钢架柱二9的第二步固定,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转杆4的外壁设置有把手,钢架柱一18的左侧开设有槽口一,钢架柱一18左侧槽口一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一2,支撑杆一2和钢架柱一18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一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钢架板一1,钢架柱二9的右侧开设有槽口二,钢架柱二9右侧槽口二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二10,支撑杆二10和钢架柱二9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支撑杆二10右侧固定连接有钢架板二。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首先将钢架柱一18靠近钢架柱二9,然后通过把手转动转杆4,当转杆4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固定块13一起转动,使固定块13转动接触到挡块11,当固定块13接触到挡块11的时候限位块6刚好对准转杆4上的横向滑槽19,此时将钢架柱二9向左移动,使圆杆8插入至转杆4内,圆杆8带动限位块6插入至横向滑槽19内并继续向左移动,当限位块6接触到环形滑槽17时松开把手,通过扭簧12的反向弹性使转杆4进行复位,使限位块6卡进环形滑槽17内,且此时环形密封胶刚好卡进至环形槽16内进行密封,防止水进入到内部,从而实现对钢架柱一18和钢架柱二9的初步固定,然后此时螺杆15刚好对圆盘7上的螺纹孔,转动螺杆15使其转动至螺纹孔内即可进行进一步固定,增加钢架柱一18和钢架柱二9之间的稳定性,然后将支撑杆一2和钢架板一1以及支撑杆二10和钢架板二分别插入槽口一和槽口二内,然后转动螺栓杆对支撑杆一2和钢架板一1以及支撑杆二10和钢架板二内即可对其进行安装,此时即可完成安装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包括有钢架柱一(1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柱一(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圆套(3),所述钢架柱一(18)右侧靠近圆套(3)的内圈转动连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和圆套(3)通过扭簧(12)弹性连接,所述转杆(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套(5),所述连接套(5)的右表面开设有环形槽(16),所述转杆(4)的内壁开设有横向滑槽(19),所述横向滑槽(19)的左侧开设有环形滑槽(17),所述转杆(4)的右侧通过限位块(6)卡接有钢架柱二(9),所述钢架柱二(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盘(7),所述圆盘(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胶,所述圆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杆(4)的外壁,所述扭簧(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圆套(3)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所述圆套(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块(14),所述L形块(14)上设置有螺杆(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4)的外壁设置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柱一(18)的左侧开设有槽口一,所述钢架柱一(18)左侧槽口一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一(2),所述支撑杆一(2)和钢架柱一(18)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一(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钢架板一(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柱二(9)的右侧开设有槽口二,所述钢架柱二(9)右侧槽口二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杆二(10),所述支撑杆二(10)和钢架柱二(9)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二(10)右侧固定连接有钢架板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7)的外壁开设有与螺杆(15)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环形槽(16)与环形密封胶相适配。
CN202223529143.0U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Active CN219012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9143.0U CN219012174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9143.0U CN219012174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2174U true CN219012174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84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9143.0U Active CN219012174U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21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12174U (zh) 一种新型不锈钢网架结构
CN208976458U (zh) 一种建筑用桶具清洗装置
CN21056339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夹具
CN216403779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管道抬升搭建结构
CN21212947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钢结构墙体
CN211176217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智能交通用摄像头
CN218403427U (zh) 一种便于运输拆装的塔机标准节
CN211288991U (zh) 一种建筑施工架上的管线固定装置
CN215803042U (zh) 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
CN21194977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移动板房
CN216896111U (zh) 一种道路桥梁给排水管道的安装结构
CN219587197U (zh) 一种盘扣架用盘扣结构
CN216967672U (zh) 一种用于气动阀检修的卸力装置
CN220725717U (zh) 一种便于拆卸运输的挂篮模板
CN218881183U (zh) 一种螺栓连接的球网架结构
CN219035244U (zh) 一种家具组合连接结构
CN212078248U (zh) 一种活动板房的拼接结构
CN219034231U (zh) 一种电力铁塔钢架连接装置
CN212984166U (zh) 一种石油化工项目建筑的便捷式固定钢结构
CN220302486U (zh) 一种大棚拱架固定连接结构
CN216788901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连接架
CN220582584U (zh) 一种空调安装架
CN212616881U (zh) 一种通用性管道连接件
CN217925117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铝艺合金凉亭
CN220790711U (zh) 一种木屋架的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