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1739U - 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11739U CN219011739U CN202223022506.1U CN202223022506U CN219011739U CN 219011739 U CN219011739 U CN 219011739U CN 202223022506 U CN202223022506 U CN 202223022506U CN 219011739 U CN219011739 U CN 2190117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frame
- energy
- connecting part
- light component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包括的支撑架和压固条均为长条状结构;支撑架横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L形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竖向面与轻质组件外周的端面连接,第一连接部的横向面与轻质组件外周的背面连接;支撑架还包括与两个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正面与轻质组件外周的正面通过压固条连接;支撑架用于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能源型建筑系统仅包括支撑架、轻质组件和压固条,结构相对简单,且具有质量轻的优点,减少墙体或是屋顶等的承重,减少对房屋结构整体完整性与耐久性的影响;同时,压固条增加轻质组件与支撑架连接结构强度,使得轻质组件的安装牢固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也迅速发展,太阳能以其资源量最丰富,分布广泛清洁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太阳能光伏系统就是利用光伏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
现有技术中,光伏系统应用常规组件和建筑结构连接,例如与墙体或是屋顶等连接,由于常规组件及连接结构影响,光伏系统与建筑结构连接后,较大的增加了墙体或是屋顶等的承重,影响房屋结构整体完整性与耐久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太阳光伏系统具有的影响房屋结构整体完整性与耐久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包括支撑架、轻质组件和压固条,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压固条均为长条状结构;所述支撑架横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L形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竖向面与所述轻质组件外周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向面与所述轻质组件外周的背面连接;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正面与所述轻质组件外周的正面通过所述压固条连接;所述支撑架用于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和所述轻质组件之间还设有泡棉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面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使用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向面的高度小于所述泡棉胶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横截面呈类几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竖向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轻质组件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背面与所述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焊接连接或者粘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背面与所述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焊接连接或者粘接。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支撑架交错设置形成多个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与所述轻质组件形状适配,且呈阵列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能源型建筑系统还包括支撑檀条,所述支撑檀条横贯所述安装空间,所述支撑檀条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檀条的正面与所述轻质组件的背面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轻质组件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和/或支撑檀条为镀镁铝锌材料件。
本申请实施例的能源型建筑系统中,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竖向面与轻质组件外周的端面连接,第一连接部的横向面与轻质组件外周的背面连接,第二连接部的正面与轻质组件外周的正面通过压固条连接,轻质组件外周的背面和端面均与支撑架连接,支撑架用于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连接。能源型建筑系统仅包括支撑架、轻质组件和压固条,结构相对简单,且具有质量轻的优点,减少墙体或是屋顶等的承重,减少对房屋结构整体完整性与耐久性的影响;同时,压固条增加轻质组件与支撑架连接结构强度,以及封闭支撑架和轻质组件之间的间隙,使得轻质组件的安装牢固可靠,能源型建筑系统具有防水功能,且外观更加美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分解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C断面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墙体钢结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架;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2-轻质组件;3-压固条;4-泡棉胶;5-支撑檀条;6-结构胶;7-安装空间;8-墙体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分解图的结构示意图,该能源型建筑系统主要用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或是屋顶上,能源型建筑系统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提供电能。
本申请实施例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包括支撑架1、轻质组件2和压固条3,支撑架1和压固条3均为长条状结构;进一步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支撑架1的结构示意图,支撑架1横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L形的第一连接部11,进一步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架1、轻质组件2和压固条3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部11的竖向面与轻质组件2外周的端面连接,第一连接部11的横向面与轻质组件2外周的背面连接,其中,轻质组件2朝向A的面为正面,轻质组件2朝向B的面为背面;支撑架1还包括与两个第一连接部1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的正面与轻质组件2外周的正面通过压固条3连接,其中,第二连接部12朝向A的面为正面,第二连接部12朝向B的面为背面;支撑架1用于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连接。
具体的,支撑架1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用于与轻质组件2连接,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两个第一连接部11,且第一连接部11和/或第二连接部12均用于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连接。其中,建筑物表面可以是墙面或是屋顶,墙体钢结构8可参照图5,图5示出了墙体钢结构8的结构示意图,墙体钢结构8包括多个纵横交错设置的横杆和竖杆连接组成。
能源型建筑系统的轻质组件2,可以减少能源型建筑系统的重量。其中。轻质组件2是指利用复合封装材料封装而成,较常规组件具有质量较轻、功率较高的优势。
本申请实施例的能源型建筑系统中,支撑架1包括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的竖向面与轻质组件2外周的端面连接,第一连接部11的横向面与轻质组件2外周的背面连接,第二连接部12的正面与轻质组件2外周的正面通过压固条3连接,轻质组件2外周的背面和端面均与支撑架1连接,支撑架1用于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连接。能源型建筑系统仅包括支撑架1、轻质组件2和压固条3,结构相对简单,且具有质量轻的优点,减少墙体或是屋顶等的承重,减少对房屋结构整体完整性与耐久性的影响;同时,压固条3增加轻质组件2与支撑架1连接结构强度,以及封闭支撑架1和轻质组件2之间的间隙,使得轻质组件2的安装牢固可靠,能源型建筑系统具有防水功能,且外观更加美观。
优选的,支撑架1和轻质组件2之间还设有泡棉胶4。
具体的,泡棉胶4是以聚乙烯泡棉为基材在其一面或两面涂以溶剂型或热熔型压敏胶,再复以聚乙烯离型纸制造而成。具有密封、减震、抗压缩变形性、阻燃性、浸润性等性能。
进一步的,由于支撑架1为长条状结构,因此能源型建筑系统的泡棉胶4为条带状结构。支撑架1与轻质组件2连接时,将泡棉胶4安装在支撑架1上,再将轻质组件2与泡棉胶4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泡棉胶4还可以是使用丙烯酸泡绵胶带,丙烯酸泡绵胶带是高密度的丙烯酸泡绵基材,具有优异的黏结强度,良好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11的背面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使用紧固件连接,紧固件凸出第一连接部11的横向面的高度小于泡棉胶4的厚度。
支撑架1用于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连接时,可以是第一连接部11的背面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连接,或者是第二连接部12的背面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连接,或者是第一连接部11的背面和第二连接部12的背面均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连接。当第一连接部11的背面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使用紧固件连接时,紧固件凸出第一连接部11的横向面的高度小于泡棉胶4的厚度,从而避免紧固件凸出第一连接部11的部分与轻质组件2发生干涉而损伤轻质组件2。
优选的,参照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支撑架1的结构示意图,支撑架1的横截面呈类几字形结构,支撑架1的两端为呈L形结构的第一连接部11,支撑架1的中部为平板状结构的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连接,且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之间呈90度夹角,也可以是小于90度或大于90的夹角,通常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之间夹角在45度到135度范围内,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连接部11的竖向面和第一连接部11的横向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是90度,也可以是60度等,通常第一连接部11的竖向面和第一连接部11的横向面之间的夹角在45度到135度范围内,满足使用需求即可,例如参照图6所示。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11的竖向面的高度大于轻质组件2的厚度。此时,轻质组件2的正面不高于支撑架1的正面,保证轻质组件2外周的端面均能与第一连接部11的竖向面连接,连接面接大,使得轻质组件2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更加牢靠;压固条3连接第二连接部12的正面与轻质组件2外周的正面时,外观更加美观;并且减少外部构件与轻质组件2发生干涉,影响轻质组件2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11的背面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焊接连接或者粘接;和/或,第二连接部12的背面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焊接连接或者粘接。焊接连接或者粘接的连接方式,不破坏原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减少对房屋结构整体完整性与耐久性的影响。
优选的,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多个支撑架1交错设置形成多个安装空间7,安装空间7与轻质组件2形状适配,且呈阵列设置。
优选的,能源型建筑系统还包括支撑檀条5,支撑檀条5横贯安装空间7,支撑檀条5的两端均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支撑檀条5的正面与轻质组件2的背面粘接。支撑檀条5能够增加对轻质组件2的支撑和固定,使能源型建筑系统的结构更加的稳定。
优选的,第一连接部11与轻质组件2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6粘接,使用中性硅酮结构胶6具有粘接方便可靠的优点。中性硅酮结构胶6是一种中性固化、高模量、高强度、高弹性结构密封胶,具有优异的结构粘接性能和耐气候抗老化性能,使用时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固化,形成长期有效的结构粘接密封。
优选的,支撑架1和/或支撑檀条5为镀镁铝锌材料件。其中,镀镁铝锌材料件具有腐蚀抑制效果,具有在严峻条件下优秀的加工性能(拉伸冲压折弯油漆焊接等),镀层硬度高,具有卓越的耐损伤性。支撑架1和/或支撑檀条5为镀镁铝锌材料件时,支撑架1和/或支撑檀条5适于使用在能源型建筑系统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能源型建筑系统,以安装于墙体钢结构8为例,其安装过程为:测量墙体钢结构8,并根据安装需求进行定位。将支撑架1和支撑檀条5按照定位焊接锚固于墙体钢结构8上,支撑架1和支撑檀条5也进行焊接锚固。而后粘贴丙烯酸泡绵胶带,并打结构胶6。将轻质组件2安装在支撑架1上,轻质组件2通过丙烯酸泡绵胶带和结构胶6与支撑架1粘接。使用滚刷滚压轻质组件2外周,使得轻质组件2与支撑架1粘接牢靠。最后,在轻质组件2外周的正面与支撑架1的正面压接压固条3,加强轻质组件2和支撑架1的连接。能源型建筑系统具备能源、美观、安装便捷、系统重量小、系统成本低的优点。
其中,轻质组件2符合材料彩色系列,轻质组件2可多彩化定制,例如传统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满足客户建筑美化需求;轻质组件2具有安装便捷高效,防雨、隔热、保温、可增加原建筑屋面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的能源型建筑系统,轻质组件2产品因在美观、自重、防水保温、施工难易程度及施工速度以及运营维护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能够在多种场景下应用;轻质组件2通过背胶粘贴的方式与支撑架1和支撑檀条5粘接,轻质组件2外周的正面使用建筑美化的压固条3进行美化压固。
支撑架1直接与墙体钢结构8进行铆接固定或者使用强力耐候胶贴附于墙体钢结构8外侧,不破坏原建筑墙面结构同时单位面积承重降低较大,例如可降低70%,并对建筑立面结构形成防护,提升原有建筑立面的耐久性同时具备墙体的保温、防雨效果,且具有新颖美观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在实际应用中:
轻质组件2的背面设计线盒,轻质组件2净重例如为7.6kg,较常规轻质组件2自重降低约70%,具有传统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多种产品可供选择,同时线缆隐藏于轻质组件2的背面,建筑美观度高。
丙烯酸泡棉胶带可以采用1.0mm厚,定位塑形辅助结构胶6固化。
支撑架1的尺寸包括宽高长依次为20mm-10mm-100mm,20mm-10mm-200mm,20mm-10mm-20mm,三种尺寸,匹配的轻型支撑檀条5面宽为30mm面宽,厚度为1.0mm。支撑架1和支撑檀条5均与建筑墙体钢结构8进行焊接锚固,同时轻质组件2内嵌于支撑架1形成的安装空间7内,轻质组件2外周与支撑檀条5上均贴附丙烯酸泡棉胶带定位边缘结构胶6粘贴,支撑架1的第二连接部12的宽度为10mm,轻质组件2边缘除了上述双粘贴方式外,增加了轻质组件2外周边缘采用压固条3压固,轻质组件2通过多层次加强方式(粘接、定位、支撑、压固等)安装于建筑墙体钢结构8,增强光伏系统的融合性,同时兼具了建筑墙体的保温、防雨、美观等特性,使建筑墙体具有功能性、美观性和防护性优势。而且,该能源型建筑系统与建筑墙体的间距相对较小,建筑光伏一体化效果较好,能源型建筑系统受到风载和自重相对较小,减少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减少对房屋结构整体完整性与耐久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都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轻质组件(2)和压固条(3),所述支撑架(1)和所述压固条(3)均为长条状结构;
所述支撑架(1)横向的两端分别形成有L形的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竖向面与所述轻质组件(2)外周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横向面与所述轻质组件(2)外周的背面连接;
所述支撑架(1)还包括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的正面与所述轻质组件(2)外周的正面通过所述压固条(3)连接;
所述支撑架(1)用于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和所述轻质组件(2)之间还设有泡棉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背面与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使用紧固件连接,所述紧固件凸出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横向面的高度小于所述泡棉胶(4)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横截面呈类几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竖向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轻质组件(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背面与所述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焊接连接或者粘接;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部(12)的背面与所述建筑物表面或者墙体钢结构(8)焊接连接或者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架(1)交错设置形成多个安装空间(7),所述安装空间(7)与所述轻质组件(2)形状适配,且呈阵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源型建筑系统还包括支撑檀条(5),所述支撑檀条(5)横贯所述安装空间(7),所述支撑檀条(5)的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檀条(5)的正面与所述轻质组件(2)的背面粘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轻质组件(2)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6)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型建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和/或支撑檀条(5)为镀镁铝锌材料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22506.1U CN219011739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22506.1U CN219011739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11739U true CN219011739U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52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22506.1U Active CN219011739U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11739U (zh) |
-
2022
- 2022-11-11 CN CN202223022506.1U patent/CN21901173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276196B1 (ko) | 루프 부재 및 그 장착 방법 | |
US20120312373A1 (en) | Solar Roof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Installation | |
US8833012B2 (en) | Transparent sustainable wall system | |
CN210342473U (zh) | 光伏屋面板及其安装结构 | |
WO2023160152A1 (zh) |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光伏屋面强化结构 | |
CN209896079U (zh) | 金属复合背板及光伏组件和光伏屋顶 | |
CN215934770U (zh) | 一种无边框光伏组件安装装置及光伏屋面组合系统 | |
CN219011739U (zh) | 一种能源型建筑系统 | |
CN218541217U (zh) | 一种装配式光伏发电集成模块及斜面屋顶 | |
US9647159B2 (en) | Photovoltaic panel | |
CN216312997U (zh) | 一种彩钢瓦光伏电站的安装结构 | |
CN218508850U (zh) | 一种曲面光伏屋顶及光伏建筑 | |
CN210395905U (zh) | 一种轻型集成快速装配式户外遮阳挡雨板 | |
CN212562220U (zh) | 光伏屋面组件及系统 | |
CN203150588U (zh) | 一种单元式的太阳能光电节能板 | |
CN208563797U (zh) | 一种屋顶光伏支架系统 | |
CN220935060U (zh) | 一种柔性光伏板与彩钢瓦的固定结构 | |
CN206917023U (zh) | 建筑工程用双玻组件 | |
CN206571062U (zh) | 一种建筑一体化组件固定装置 | |
CN214834249U (zh) | 一种复合组装墙板 | |
CN219181464U (zh) | 一种多边形木结构光伏建筑的一体化外围护模块 | |
CN218714465U (zh) | Bipv支架系统 | |
CN221127175U (zh) | 一种发电玻璃及其安装结构 | |
CN221461649U (zh) | 一种光伏瓦屋顶 | |
CN212506923U (zh) | 一种幕墙玻璃的竖向固定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4022 Patentee after: Yid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3, bailing South Road, Donggang District, green industry cluster district,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 New Energy Technology (Quzhou)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