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0036U - 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 Google Patents

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0036U
CN219010036U CN202223466953.6U CN202223466953U CN219010036U CN 219010036 U CN219010036 U CN 219010036U CN 202223466953 U CN202223466953 U CN 202223466953U CN 219010036 U CN219010036 U CN 219010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ell pipe
pipe
enhanced
parti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69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屈智慧
于骉
张胜东
肖佳裕
袁浩巍
周凡超
付泽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Priority to CN2022234669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0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0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0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包括外井管、设置在外井管内的内井管、设置在外井管以及内井管之间的封闭隔板、以及设置在内井管内的曝气头;封闭隔板将外井管分为设置在封闭隔板上方的上井管以及设置在封闭隔板下方的下井管;上井管的底部以及下井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上部花孔以及下部花孔;上井管内设置有注液管;上部花孔以及下部花孔均设置在地下水水位下方。本申请的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增加了循环井周边区域地下水溶解氧和营养液的浓度,可以达到增强原位微生物作用的目的。

Description

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下水循环井技术可以形成地下水在垂直方向的流动,从而实现地下含水层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但是,如果能够在地下水产生垂直流动的过程中在影响半径范围内同时提高微生物的作用,目前仍是研究的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包括外井管、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内的内井管、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以及所述的内井管之间的封闭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内井管内的曝气头;所述的封闭隔板将所述的外井管分为设置在所述的封闭隔板上方的上井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封闭隔板下方的下井管;所述的上井管的底部以及下井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上部花孔以及下部花孔;所述的上井管内设置有注液管;所述的上部花孔以及下部花孔均设置在地下水水位下方。
所述的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臭氧发生器连接。
所述的注液管与营养药箱连接。
所述的外井管高于地面的部分设置有尾气排出口。
所述的外井管设置有井盖;所述的井盖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的井盖通过法兰与所述的外井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设置臭氧发生器,向内井管中曝入臭氧,增加了地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强化了好氧微生物的作用,在地下水从内井管底部上升到顶部的过程中形成水流循环,进一步增大溶解氧的扩散。同时向内井管与上井管中间的区域注入营养液,随着地下水因曝气上升经内井管从内井上沿流入封闭隔板上方的内井管与上井管之间,营养液与地下水充分接触混合,在通过上井管的上部花孔扩散至含水层的过程中,增加了循环井周边区域地下水溶解氧和营养液的浓度,可以达到增强原位微生物作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示出一种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包括外井管13、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内的内井管12、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以及所述的内井管之间的封闭隔板11、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内井管内的曝气头9;所述的封闭隔板将所述的外井管分为设置在所述的封闭隔板上方的上井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封闭隔板下方的下井管;所述的上井管的底部以及下井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上部花孔8以及下部花孔10;所述的上井管内设置有注液管7;所述的上部花孔以及下部花孔均设置在地下水水位下方。所述的内井管为下部与所述的下井管连通,所述的内井管的上部与所述的上井管连通;内井管12用以连通上井管以及下井管。
所述的下部花孔10的长度为30-40cm;所述的上部花孔8的长度为30-50cm。
所述的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臭氧发生器1连接,曝气管上设置有空气压缩机2。所述的注液管7与营养药箱4连接。
所述的外井管高于地面的部分设置有尾气排出口6。
所述的外井管设置有井盖3;所述的井盖通过法兰5与所述的外井管连接。所述的井盖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用以通过曝气管以及注液管。
本申请通过臭氧曝气代替传统地下水循环井的空气曝气,可以实现增加地下含水层中溶解氧的目的。污染水从下井管的下部花孔进入下井管并在曝气头的作用下增加了污染水中的含氧量,随着下井管内的水位升高,含氧量高的地下水进入上井管并在上井管内与的注入营养液混合,之后从上井管的上部花孔流入含水层,营养液也随之扩散至周边的影响区域,增强微生物的生长,进而增强其降解污染物的能力。因此,臭氧曝气和营养物质添加可以增强地下水循环井内及其周边影响半径范围内的微生物活性,可以实现改进地下水循环井修复效果的作用。
使用本申请的增强原位生物修复作用的改进地下水循环井装置,包括以下顺序和步骤:
a、根据地下水污染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以下简称循环井)井位、循环井井深,通过钻机打井,终孔在受污染地下水的污染晕下边界;
b、根据循环井井深确定外井管13和内井管12的长度,在外井管13上设置上部花孔8和下部花孔10,根据污染条件设置花孔长度;
c、将外井管13底部焊接上筛网,将内井管12和封闭隔板11焊接到外井管内,并吊装放置于地下水中;
d、将曝气头9放至循环井的内井管底部,曝气管穿过井盖3上的通孔与地面上的空气压缩机2相连,空气压缩机2再与臭氧发生器1相连,向循环井中泵入臭氧;
e、将注液管7穿过井盖3上的通孔与地面的营养液制备箱4相连,注液管放置于循环井中封闭隔板上部、内井管外部;
f、营养药箱4用于制备和储存用于增强生物修复作用的营养液。
g、需要定期对营养药箱和臭氧发生器进行维护与保养。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井管、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内的内井管、设置在所述的外井管以及所述的内井管之间的封闭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内井管内的曝气头;所述的封闭隔板将所述的外井管分为设置在所述的封闭隔板上方的上井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的封闭隔板下方的下井管;所述的上井管的底部以及下井管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上部花孔以及下部花孔;所述的上井管内设置有注液管;所述的上部花孔以及下部花孔均设置在地下水水位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头通过曝气管与臭氧发生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液管与营养药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井管高于地面的部分设置有尾气排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井管设置有井盖;所述的井盖上设置有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盖通过法兰与所述的外井管连接。
CN202223466953.6U 2022-12-23 2022-12-23 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Active CN219010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6953.6U CN219010036U (zh) 2022-12-23 2022-12-23 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6953.6U CN219010036U (zh) 2022-12-23 2022-12-23 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0036U true CN219010036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1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6953.6U Active CN219010036U (zh) 2022-12-23 2022-12-23 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0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0393A (zh) 一种适应于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反应器
CN103626295A (zh) 污水处理设备及工艺方法
CN219010036U (zh) 增强原位生物修复地下水循环井
CN106865935A (zh) 利用蒽醌‐2,6‐二磺酸盐(aqds)促进剩余污泥产甲烷的方法
CN105906034A (zh) 一种水体水质净化装置
CN206051799U (zh) 潜水式河道湖泊水体水质净化生物反应器
CN204508911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曝气装置
CN208933359U (zh) 一种双膜曝气好氧甲烷氧化菌培养装置
CN102795750A (zh) 有机污泥深井好氧消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6106503U (zh) 一种受污染地下水电动生物反应修复装置
CN213387947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用填料装置
CN209507721U (zh) 一种河涌生化治污技术中的增氧系统
CN208617633U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5346981U (zh) 一种高效低耗能污水处理设备
CN105692877B (zh) 节能高效生物增量法强化生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20098978U (zh) 油田专用一体化微生物培养发酵罐
CN20361307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220703432U (zh) 一种新型穿孔曝气装置
CN109502736A (zh) 一种河涌生化治污技术中的增氧系统
CN211170371U (zh) 一种具有外挂曝气的微生物反应器箱体
CN214244406U (zh) 一体化沼气池气肥联产的装置
CN211141850U (zh) 一种具有水底射流的微生物反应器箱体
CN217297441U (zh) 硝基酚去除装置及系统
CN205773656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1971886U (zh) 一种好氧发酵设备曝气布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