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0758U -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0758U
CN219000758U CN202223575442.8U CN202223575442U CN219000758U CN 219000758 U CN219000758 U CN 219000758U CN 202223575442 U CN202223575442 U CN 202223575442U CN 219000758 U CN219000758 U CN 219000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round holes
movable opening
folding area
s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54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剑锋
刘珊
杜广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aiyouda Lif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aiyouda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aiyouda Lif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aiyouda Lif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54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0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0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0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包括织物覆膜本体,织物覆膜本体为管状结构,织物覆膜本体上设置有环状的平整区和褶皱区,所述褶皱区上设置有对接分支血管的圆孔,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中,织物覆膜设置有具有伸缩性的褶皱区,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便于手术过程中分支血管与预设圆孔未完全对齐时进行位置调整,改善预开窗口对位不上的难题,实现更精准的对位,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用纺织品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胸主动脉的一些常见高危疾病如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发病趋势日益恶化。胸主动脉腔内隔绝修复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的治疗。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主动脉覆膜支架大多只有一根主体支架,对于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有技术提供带分支的主动脉覆膜支架或对主体支架进行预开窗,但对于这两种治疗技术,大部分医生反馈手术操作难度很大,释放时分支支架或预开窗口很难与分支血管对齐,因此目前急需一种能够改善对位精准度的方法。
中国专利号201810355185.6,公开了一种主动脉覆膜支架,该专利在分支通孔处设置弹性膜,利用弹性膜的弹性形变调整通孔位置,但此方法可调整的膜体位置比较局限,只有通孔周围的弹性膜可以发生变形,调整起来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圆孔位置移动调整方式简单,且便于精确定位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包括织物覆膜本体,所述织物覆膜本体为管状结构,织物覆膜本体上设置有环状的平整区和褶皱区,所述褶皱区上设置有对接分支血管的圆孔,所述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轴向布置。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周向布置。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褶皱区自然状态下单个褶皱的波宽为0.5-3mm,褶皱区的褶皱数量为3-30个,褶皱区与平整区面积占比为1:1-1:30,褶皱区的长度为6-60mm。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织物覆膜本体采用网眼组织、罗纹组织、编链组织、双反面组织、经锻组织或双经平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织方式编织而成。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织物覆膜本体采用涤纶、丙纶、尼龙或真丝织造而成。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为40-300mm,外径为8-48mm。
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中,进一步的,所述圆孔的数量为1-3个,圆孔直径为6-14mm。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和外径参数,再确定圆孔数量和圆孔直径参数;
S2、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管状织物覆膜的织造;
S3、确定褶皱区的参数,将需要褶皱的织物段套在波纹沿轴向排布的波纹管上,然后沿着波纹的形状在外面紧密缠绕一圈粗纱线,温度110℃热处理15min,空冷后将其取下进行清洗烘干,得到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和外径参数,再确定圆孔数量和圆孔直径参数;
(2)、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管状织物覆膜的织造;
(3)、确定褶皱区的参数,将需要褶皱的织物段套在波纹沿圆周方向排布的波纹管上,然后沿着波纹的形状在外面紧密缠绕一圈粗纱线,温度110℃热处理15min,空冷后将其取下进行清洗烘干,得到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织物覆膜设置有具有伸缩性的褶皱区,褶皱区的织物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移动展开,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便于手术过程中分支血管与预设圆孔未完全对齐时进行位置调整,改善预开窗口对位不上的难题,实现更精准的对位,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整区,2-褶皱区,3-圆孔,4-网眼组织,5-双经平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1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请参阅附图1和附图2所示,所述织物覆膜本体为管状结构,织物覆膜本体上设置有环状的平整区1和褶皱区2,所述褶皱区2上设置有对接分支血管的圆孔3,所述圆孔3可随褶皱区2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本实用新型织物覆膜本体设置有具有伸缩性的褶皱区2,褶皱区2上的褶皱具有良好的伸缩性,释放血管分支支架时的力可以很容易沿褶皱方向牵动褶皱区2,圆孔3可随褶皱区2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便于手术过程中分支血管与预设圆孔3未完全对齐时进行位置调整,改善预开窗口对位不上的难题,实现更精准的对位,降低医生手术操作难度。
需要对以上实施例说明的是,褶皱区2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轴向布置(如图1所示),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也可以沿织物覆膜的轴向布置(如图2所示)。
需要对以上实施例更进一步说明的是,织物覆膜本体可采用网眼组织、罗纹组织、编链组织、双反面组织、经锻组织或双经平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织方式编织而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手术场景选择具有不同编织方式的组织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选择的是具有网眼组织4和双经平组织5的织物覆膜本体,其次,在实施过程中,织物覆膜本体可采用涤纶、丙纶、尼龙或真丝织造而成。
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褶皱区2自然状态下单个褶皱的波宽为0.5-3mm,褶皱区2的褶皱数量设置为3-30个,褶皱区与平整区面积占比为1:1-1:30,褶皱区2的长度设置为6-60mm。
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为40-300mm,外径为8-48mm。
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圆孔的数量为1-3个,圆孔直径为6-14mm。
实施例2: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和外径参数,再确定圆孔数量和圆孔直径参数;
S2、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管状织物覆膜的织造;
S3、确定褶皱区的参数,将需要褶皱的织物段套在波纹沿轴向排布的波纹管上,然后沿着波纹的形状在外面紧密缠绕一圈粗纱线,温度110℃热处理15min,空冷后将其取下进行清洗烘干,得到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可制备得到织物覆膜的褶皱区2的褶皱沿织物覆膜本体的轴向布置。
实施例3: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和外径参数,再确定圆孔数量和圆孔直径参数;
(2)、在双针床经编机上进行管状织物覆膜的织造;
(3)、确定褶皱区的参数,将需要褶皱的织物段套在波纹沿圆周方向排布的波纹管上,然后沿着波纹的形状在外面紧密缠绕一圈粗纱线,温度110℃热处理15min,空冷后将其取下进行清洗烘干,得到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可制备得到织物覆膜的褶皱区2的褶皱沿织物覆膜本体的圆周方向布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覆膜本体,所述织物覆膜本体为管状结构,织物覆膜本体上设置有环状的平整区和褶皱区,所述褶皱区上设置有对接分支血管的圆孔,所述圆孔可随褶皱区的展开而移动在褶皱区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轴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区的褶皱的波纹方向沿织物覆膜的周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褶皱区自然状态下单个褶皱的波宽为0.5-3mm,褶皱区的褶皱数量为3-30个,褶皱区与平整区面积占比为1:1-1:30,褶皱区的长度为6-6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覆膜本体采用网眼组织、罗纹组织、编链组织、双反面组织、经锻组织或双经平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织方式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覆膜本体采用涤纶、丙纶、尼龙或真丝织造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覆膜本体的长度为40-300mm,外径为8-48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的数量为1-3个,圆孔直径为6-14mm。
CN202223575442.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Active CN219000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5442.8U CN21900075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5442.8U CN21900075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0758U true CN219000758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5442.8U Active CN219000758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0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81982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low profile stent and graft combination
US6193745B1 (en) Modular intraluminal prosteheses construction and methods
US3096560A (en) Process for synthetic vascular implants
EP1986573B1 (en)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0d for self-centering a proximal end of a stent graft
US829294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JP4901733B2 (ja) 拡張可能な移植片部分を有する内腔内補綴具
US6592614B2 (en) Cuffed endoluminal prosthesis
US8343207B2 (en) Composite medical textile material and implantable devices made therefrom
EP0668752B1 (en) A method of producing a radially self-expanding implantable intraluminal device
US5843158A (en) Limited expansion endoluminal prosthes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use
US976381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duits and materials
WO2000042948A9 (en) Low profile stent and graft combination
EP2259757A1 (en) Dual capture device for stent graf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 stent graft
US20200345527A1 (en)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f-centering a proximal end of a stent graft
JP2007136188A (ja) グラフト材料を管腔内装置に固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6077249A (zh)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9000758U (zh) 一种开孔位置可移动的血管支架用织物覆膜
CN117918998A (zh) 一种覆膜支架
CN219397753U (zh) 可调式术中支架
AU2007200411B2 (en) Low profile stent and graft combination
CN116549172A (zh) 可调式术中支架
AU2003248019A1 (en) Low profile stent and graft combin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