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9345U - 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9345U
CN218999345U CN202223291902.4U CN202223291902U CN218999345U CN 218999345 U CN218999345 U CN 218999345U CN 202223291902 U CN202223291902 U CN 202223291902U CN 218999345 U CN218999345 U CN 2189993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outlet
spray gun
plant protection
back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19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乔晓军
王莹
刘智
姚世元
王志彬
常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Research Cent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232919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93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93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93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包括:消毒箱体,所述消毒箱体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臭氧发生机构,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机构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机构用于产生臭氧;水箱,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喷枪,挂设于所述消毒箱体,所述喷枪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喷枪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上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通过设置臭氧发生机构和水箱,臭氧和水在喷枪内结合生成OH自由基羟基物,从而将植物中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了采用农药杀菌导致植物中残留有农药,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Description

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背景技术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常常利用药剂防治各类病虫害,便携式施药装置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农具,由于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深受农户喜爱。但是便携式施药装置通常会出现药物沉底的现象,在施药过程中,随着装置内药剂容量的减少,药剂的浓度越大,会导致蔬菜施用了过量的农药,造成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施药装置容易出现药物沉底的现象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包括:消毒箱体,所述消毒箱体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臭氧发生机构,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机构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机构用于产生臭氧;水箱,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喷枪,挂设于所述消毒箱体,所述喷枪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喷枪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所述臭氧发生机构包括: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过滤器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连接;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变压器,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其中,所述消毒箱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有多个散热孔,在所述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使用时,所述第二侧板与人体的背部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由所述第二出口排出的水的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所述喷枪包括:喷枪壳体,所述喷枪壳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喷枪壳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用于喷出臭氧与水的结合物,所述喷枪壳体内还设有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第三管路,设置于所述喷枪壳体内,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喷嘴连接;第四管路,设置于所述喷枪壳体内,所述第四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喷嘴连接;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喷枪壳体内,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相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导流罩,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嘴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一对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的顶面和底面,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消毒箱体的外部,每个所述连接板沿自身的长度方向设有两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沿所述连接板的高度方向设置的两个所述通孔;一对背带,每个所述背带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位置相对的两组所述通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所述消毒箱体还包括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设有挂槽,所述喷枪挂设于所述挂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所述消毒箱体还包括第四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一者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另一者卡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供电器,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供电器用于为所述臭氧发生机构提供电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通过设置臭氧发生机构和水箱,臭氧和水在喷枪内结合生成OH自由基羟基物,从而将植物中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了采用农药杀菌导致植物中残留有农药,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中消毒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中喷枪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过滤器;12:第一泵;13:臭氧发生器;14:变压器;20:水箱;21:第二泵;30:第一风机;40:压力表;50:连接板;51:通孔;60:供电器;70:开关;80:插头;100:消毒箱体;101:第一出口;102:第二出口;110:第三侧板;111:挂槽;200:喷枪壳体;201:第一进口;202:第二进口;203:第一喷嘴;204:第二喷嘴;210:第二风机;220:导流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包括:消毒箱体100和喷枪,消毒箱体100设有第一出口101和第二出口102,消毒箱体100内还设有臭氧发生机构和水箱20。臭氧发生机构用于产生臭氧,臭氧发生机构与第一出口101连接,水箱20与第二出口102连接。喷枪挂设于消毒箱体100,喷枪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出口101连接,并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出口102连接。
具体来说,臭氧发生机构用于产生臭氧,臭氧经过第一出口101和第一管路进入喷枪内,水箱20里的水经过第二出口102和第二管路进入喷枪内,臭氧与水在第二喷枪内混合,结合成OH自由基羟基物,OH自由基羟基物可以轻易夺取病毒、细菌中的蛋白质或包膜上的氢原子而瞬间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致使病毒在3-4秒内即可被杀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通过设置臭氧发生机构和水箱,臭氧和水在喷枪内结合生成OH自由基羟基物,从而将植物中的细菌和病毒杀死,避免了采用农药杀菌导致植物中残留有农药,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臭氧发生机构包括:过滤器11、第一泵12、臭氧发生器13和变压器14。过滤器11设置于消毒箱体100内,过滤器11与外部空气连通。第一泵12的第一端与过滤器11连接,第一泵12的第二端与臭氧发生器13的第一端连接,臭氧发生器13的第二端与第一出口101连接。变压器14与臭氧发生器13电性连接。
具体来说,变压器14为臭氧发生器13提供高压电源以产生臭氧。过滤器11将空气过滤后,在第一泵12的作用下空气进入臭氧发生器13,臭氧发生器13产生臭氧,臭氧经第一出口101进入喷枪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第二泵21,第二泵21用于将水箱20内的水泵送至第二出口102。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30,第一风机30设置于消毒箱体100内,其中,消毒箱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设有多个散热孔,在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使用时,第二侧板与人体的背部接触。
具体来说,第一风机30用于为臭氧发生器13进行散热,热量可通过第一侧板上的散热孔排出。
进一步地,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压力表40,压力表40设置于水箱20与第二出口102连接的管道内,压力表40用于检测由第二出口102排出的水的压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一对连接板50和一对背带。两个连接板50分别设置于消毒箱体100的顶面和底面,连接板50位于消毒箱体100的外部,每个连接板50沿自身的长度方向设有两组通孔51,每组通孔51包括沿连接板50的高度方向设置的两个通孔51。每个背带穿设于两个连接板50位置相对的两组通孔51内。
具体来说,消毒箱体100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连接板50,每个连接板50上设有两组通孔51,每组通孔51用于穿设一个背带,上下两个连接板50位置相对的两组通孔51用于穿设一个背带,在对植物进行杀菌时,可通过背带将消毒箱体100背负在背上。
进一步地,消毒箱体100还包括第三侧板110,第三侧板11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连接,第三侧板110设有挂槽111,喷枪在不使用时可放置在挂槽111内。
进一步地,消毒箱体100还包括第四侧板,第四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第四侧板的一侧与第一侧板转动连接,第四侧板的另一侧与第二侧板卡接。具体来说,第四侧板能够相对于第一侧板发生转动,以使消毒箱体100处于敞开的状态,以对消毒箱体100内的部件进行更换和维修。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供电器60,供电器60设置于消毒箱体100内,供电器60用于为臭氧发生机构提供电力。具体地,供电器60可为第一泵12、臭氧发生器13以及变压器14提供电力,同时,供电器60还可用于为第二泵21提供电力。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供电器60为蓄电池。
进一步地,消毒箱体100还设有开关70,开关70用于控制臭氧发生机构启动或关闭。
进一步地,消毒箱体100还设有插头80,插头80与供电器60电性连接,当插头80与外部电源连接时,可对供电器60进行充电。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喷枪包括:喷枪壳体200、第三管路、第四管路和第二风机210。喷枪壳体20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进口201和第二进口202,第一进口201与消毒箱体100的第一出口101连接,第二进口202与消毒箱体100的第二出口102连接,喷枪壳体200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出口,第三出口用于喷出臭氧与水的结合物,喷枪壳体200内还设有第一喷嘴203和第二喷嘴204。第三管路设置于喷枪壳体200内,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进口201和第一喷嘴203连接,第四管路也设置于喷枪壳体200内,第四管路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进口202和第二喷嘴204连接。第二风机210设置于喷枪壳体200内,第二风机210的出风侧与第一喷嘴203和第二喷嘴204相对设置。
具体来说,臭氧经过第一管路和第三管路由第一喷嘴203喷出,水经过第二管路和第四管路由第二喷嘴204喷出。在本实施例中,水经过高压进行超细雾化,由第二喷嘴204喷出的水为雾状,第二风机210提供高压气流,以使第一喷嘴203喷出的臭氧与第二喷嘴204喷出的雾状水充分接触,形成OH自由基羟基物,OH自由基羟基物由第三出口喷出,以对植物中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消杀。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还包括导流罩220,导流罩220设置于第一喷嘴203和第二喷嘴204之间。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导流罩220的结构类似于风扇,第一喷嘴203中喷出的臭氧在第二风机210的作用下进入导流罩220,在导流罩220中被导流罩220的扇叶搅动、离散,形成漩涡状,然后臭氧与第二喷嘴204喷出的雾状水进行结合,从而增大了臭氧与水的混合面积,提高了杀菌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毒箱体,所述消毒箱体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臭氧发生机构,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机构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臭氧发生机构用于产生臭氧;
水箱,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
喷枪,挂设于所述消毒箱体,所述喷枪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喷枪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机构包括:
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过滤器与外部空气连通;
第一泵,所述第一泵的第一端与所述过滤器连接;
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臭氧发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
变压器,与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
其中,所述消毒箱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设有多个散热孔,在所述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使用时,所述第二侧板与人体的背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表,所述压力表用于检测由所述第二出口排出的水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枪包括:
喷枪壳体,所述喷枪壳体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喷枪壳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出口用于喷出臭氧与水的结合物,所述喷枪壳体内还设有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
第三管路,设置于所述喷枪壳体内,所述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喷嘴连接;
第四管路,设置于所述喷枪壳体内,所述第四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二喷嘴连接;
第二风机,设置于所述喷枪壳体内,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罩,设置于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二喷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的顶面和底面,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消毒箱体的外部,每个所述连接板沿自身的长度方向设有两组通孔,每组通孔包括沿所述连接板的高度方向设置的两个所述通孔;
一对背带,每个所述背带穿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板位置相对的两组所述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体还包括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三侧板设有挂槽,所述喷枪挂设于所述挂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箱体还包括第四侧板,所述第四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对设置,所述第四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一者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另一者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器,设置于所述消毒箱体内,所述供电器用于为所述臭氧发生机构提供电力。
CN202223291902.4U 2022-12-08 2022-12-08 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Active CN2189993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1902.4U CN218999345U (zh) 2022-12-08 2022-12-08 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1902.4U CN218999345U (zh) 2022-12-08 2022-12-08 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9345U true CN218999345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6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1902.4U Active CN218999345U (zh) 2022-12-08 2022-12-08 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93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3147B (zh) 具有双喷嘴的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电离生成装置
ES2365335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el control de nocivos microorganismos e insectos en la protección de plantas por medio de una tecnica de pulverización electrica bipolar de chorros de aire, de agua con contenido de ozono y por medio de una radiación uv-c.
CN206173024U (zh) 一种等离子体活化水用于医院或家居消毒的装置
CN207118443U (zh) 一种畜禽雾化降温灭菌系统
CN203120793U (zh) 一种移动式臭氧水杀虫杀菌装置
CN105772272B (zh) 一种环保健康绿色高压喷杀器
CN218999345U (zh) 背负式消毒植保装置
KR101546159B1 (ko) 오존수 방역장치
CN212120583U (zh) 一种雾化消毒装置
JP2023545226A (ja) ポータブル除菌器
CN104107443A (zh) 空气能农业无农药灭菌机及全方位农业无农药种植设备
CN110464865B (zh) 一种养殖场用便携式臭氧消毒弥雾机
CN201861940U (zh) 一种美白祛斑装置
CN114543250A (zh) 一种消杀机器人
ES2609733B1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la desinfección de agua para el tratamiento de plantas por aplicación de agua atomizada con ozono
CN108653756A (zh) 施加于细菌和病毒细胞膜上电压差值杀菌的系统及方法
CN114288451A (zh) 一种增强氧化消毒气雾产生的装置及方法
CN208080399U (zh) 背负式低压水解臭氧喷雾器及其臭氧发生器
CN214807002U (zh) 一种消毒枪
CN212395441U (zh) 一种便携式高浓度臭氧水消毒设备
CN212261964U (zh) 一种移动式高浓度臭氧水消毒器
CN202876993U (zh) 车载式物理杀菌消毒机
CN215030235U (zh) 一种臭氧水电动喷雾器
CN217407557U (zh) 一种有害生物防治用薰杀消毒装置
CN203251832U (zh) 园林绿化高效灭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